文档详情

七年级语文学习15课《绝唱》、16课《摆渡》 第四单元检测单元测试人教四年制版

xins****2008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74.50KB
约7页
文档ID:147767575
七年级语文学习15课《绝唱》、16课《摆渡》 第四单元检测单元测试人教四年制版_第1页
1/7

用心 爱心 专心 七年级语文七年级语文学习学习 15 课课绝唱绝唱、、16 课课摆渡摆渡 第四单元检测第四单元检测人人 教四年制版教四年制版 【同步教育信息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1. 学习 15 课绝唱、16 课摆渡 2. 第四单元检测 二. 学习重点 1. 了解刘鹗和老残游记及四大“谴责小说” 2. 学习铺垫、烘托和通过比喻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体的写作手法 3. 了解渡船标题的含义和文章的主题 15.绝唱 (一)文常 作者:刘鹗,字铁云,笔名洪都百炼生,晚清丹徒人,近代小说家,文学家代表作 老残游记 老残游记是晚清的谴责小说,通过一个摇串铃的江湖医生在旅途中的见闻和所为, 反映了晚清社会的某些现实,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见解和主张作品着力塑造了玉贤、刚 弼两个名为清官、实为残忍与刚愎的酷吏的典型形象,抨击了当时暴虐的吏治,真实地反 映了人民的疾苦并寄于同情 鲁迅把刘鹗的老残游记,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 现状和曾朴的孽海花并称为晚清的四大谴责小说 绝唱节选自老残游记第二回,这一回是我国小说中以散文化的语言写听觉形 象的绝妙文字绝唱”指诗文创作的最高造诣。

白妞唱的好,刘鹗用文字描绘的更好, 二者均为绝唱 (二)注音并注释 zh n g c n g 铮铮鏦鏦:拟声词模拟金属撞击所发出的响亮声,这里用来形容弦声铿锵 ji 羯鼓:我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据说从羯族传来 j 遽:急速、骤然 mi 秀而不媚,清而不寒:美丽而没有媚态,素雅而不寒酸 rn 千仞:形容山很高古代八尺或七尺叫一仞 z 周匝:环绕一周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歌声高亢悦耳,使人经久不忘 三日不知肉味:形容音乐极端美好,有长时间忘记一切的魅力 于我心有戚戚焉:我有同感,戚戚,心动的样子 用心 爱心 专心 (三)内容与层次 这篇文章采用烘云托月和化听觉为视觉的通感手法,描写了民间女艺人王小玉的说唱 技艺,热情赞美了王小玉精湛绝伦的说唱艺术,为后人摹写声音提供了一个极好的范例 全文 8 个自然段分为三个部分: (1)(14)演唱前的情景 铺垫烘云托月为白妞出场做 黑妞的演唱 琴师的弹奏 戏园的盛况 (2)(57)演唱时的情景 )(详细描绘说书过程演唱 外貌:出场时的动作 (3)(8)演出后观众的反响、评价(烘托) 16.渡船 (一)文常 作者高晓声,当代作家。

代表作是陈奂生系列小说陈奂生上城、陈奂生转业、 陈奂生包产、陈奂生战术、种田大户、陈奂生出国等 (二)注音并注释 ni 作孽:作过坏事 受惑:被迷惑 彼岸:对岸 (三)中心与结构 这是一篇精湛深刻的现代寓言,作者通过一次摆渡写出了各色人物的人生百态,告诉 人们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在这个意义上说作家在以充满真情的文章来摆渡读者到真善美的 彼岸 全文 16 个自然段分三部分: (1)(110)摆渡的等价物:钱、力、权 (2)(1113)作家最宝贵的:真情实意 (3)(1416)创作如同摆渡:把人渡上彼岸 【【模拟试题模拟试题】】 (答题时间:60 分钟) 一. 语言积累和运用 1. 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归省( ) 纠葛( ) 家眷( ) 行辈( ) 2. 根据拼音写汉字 f( )水 y u( )扬 兽j( ) ji o( )洁 3. 填写下列词语中所缺的一个字 高谈( )论 ( )扬顿挫 屏气( )神 ( )雀无声 4. 在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下面划横线,再把正确的字写在括号里 (1)我们鲁镇的习惯,本来是凡是出嫁的女儿,倘自己还为当家,夏间便大低回到母 用心 爱心 专心 家去消夏。

) (2)似乎容成一片的再没有什么高低 ) 5. 选出不是比喻的一句是( ) A. 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 B. 月亮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 C. 他一脸疙瘩,仿佛风干福橘皮似的,甚为丑陋 D. 他们朴实的就像那片高粱 6. 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我们要严格遵守认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B. 我想凭着对时间的有效利用,来延长我的学习时间 C. 中学生是学习的黄金时代 D. 父亲爱足球的习气好像似乎有所改变 7. 下列作品与作者及朝代对应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黄鹤楼王勃唐代 B.相见欢李煜唐代 C.泊秦淮杜牧唐代D.龟虽寿曹操东汉 8. 根据提示填空 (1)“ , ”已凝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说明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诗句是: , (3)海内存知己, (4) ,却话巴山夜雨时 (5)夜久语声绝, , 独与老翁别 9. 判断正误 (1)社戏主要记叙了“我”和农家小朋友夜间看“社戏”的情形,表现了劳动人 民淳朴、善良、友爱和无私的高尚品质。

) (2)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中赞扬了白求恩的国际主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和对技 术精益求精的精神这种精神的核心是毫无自私自利之心 ) (3)“我不能不被生命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投资所感动一句中的“奢侈” 一词,属贬词褒用,指付出多,代价大 ) (4)“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句中的“沉淀”是动词 ) 二. 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地吹来;月色便朦胧 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 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婉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 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1. 这段文字选自 ,作者是 2. 给加点字注音: 踊跃( ) 蕴藻( ) 用心 爱心 专心 3. 划线的句子运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 4. 第二段文字的“他”指代 ,“豆麦蕴藻之香”是对前面“ ”的照应。

5. 加点的文字的“铁的”与前面“ ”一词相应;“踊跃”与前面“ ”一词 相应 6. 我却以为船慢的原因是 7. 这段文字是从 的角度描写景物的 8. 对文中的“自失”一词理解正确的是( ) A. 刚才的注意力被笛声所转移,觉得好像失去了什么 B. 乐曲声使“我”欢快激动的心情沉静下来,也使刚才看划船的兴头有所减弱 C. 笛声把“我”带到了另一个境界,感到若有所失 D. 横笛吹奏的乐曲宛转动听,“我”完全沉浸在那优美的旋律之中以至忘了自我 9. 指出下列词的词性及意义 朦胧: 踊跃: 10. 第二自然段写的是( ) A. 愿望即将实现的情感B. 音乐给予“我”的陶醉感 C. 想起白天没有看到社戏的不愉快感D. 由音乐引起的忧郁感 (二)阅读下面的语段 (1)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 ( )戏台在灯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有缥缈的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 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 去看 (2)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

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 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 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鱼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 艇子看着喝彩起来 11. 给加点字注音: 蹿( ) 皎洁( ) 12. 语段中括号里应填入的词语是( ) A. 回望 B. 远眺 C. 发现 13. 文段写的是( ) A. 夜航去看社戏途中 B. 赵庄看社戏 C. 看社戏后归航D. 看社戏前的波折 14. 对“戏台”和“横笛”的描写表现了( ) A. 对优美迷人的夜景的赞美B. 看戏后的兴奋心情 C. 离开赵庄后对我的留恋D. 对我的无限向往 15. “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这个比喻好在( ) A. 生动形象,能唤起人们的想象,表现小伙伴们有丰富的想象力 B. 有童话色彩,写出了小伙伴们欢快的心情和他们高超的驾船本领 C. 想象丰富,有童话色彩,表现“我”欣喜、兴奋的心情 D. 观察细致,想象丰富,对当时的夜景作了生动传神的描写 16. 本来写夜间行船,为什么写老渔父喝彩,这种写法称之为( ) A. 反衬 B. 对比 C. 烘托 D. 渲染 用心 爱心 专心 17. 第(1)段文字从 和 两方面写社戏,这样描写表现了“我” 的心情。

(三)课外阅读 记忆深处的灯 (1)我记忆的深处,一直亮着一盏灯,墨水瓶做的灯身,废电池皮做的灯盖和灯管, 破布条做的灯芯,那如豆的灯焰还经不起衣服轻轻带起的微风 (2)我读初中那几年,对电还只能从物理课本里去认识,晚自习时,我们一律都点煤 油灯那些家庭比较富有的,就点马灯,一般人都点玻璃灯向我们这些家境比较贫寒的, 则只能点自制的敞灯每天晚自习的钟声一响,我就拿着我那盏简陋的小灯,知趣地走到 教室后面那个不被人注意的角落,默默地看书,写作业我像一个做错了事的孩子,不和 人逗笑,不和人说话,甚至连招呼也懒得和人打灯,给了我一个内向而孤僻的性格当 然,每天晚上,班主任蒋老师总会如期来到我身旁,就这如豆的小灯,给我指正每一个哪 怕是极其微小的错误 (3)一个盛夏的晚上,我照例坐到那个不被人注意的角落,闷头做当天的作业突然, 我的小夜灯熄灭了原来,那位班上最调皮的孩子,正跷着脚坐在我前两排的课桌上,一 面高声地炫耀着自家的阔绰,一面扇着扇子乘凉我悄无声息的点上我的灯,可是它又一 次被扇熄了请你不要扇着我的灯我尽量客气地说怎么,扇着的灯,你那也叫 灯?到我家垃圾堆里去拣一个保证不会被扇灭你”我只觉得满腔的血直朝头 上涌,怒不可遏地站了起来,要不是班长拉住,我的拳头早就揍扁了他的鼻子。

(4)那晚回家,我哭闹着要爸爸给我买一盏马灯可是我也知道,在我这个吃饭都要 定量的家庭,要买一盏马灯,谈何容易啊! (5)A 自那以后,我不再去上晚自习,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有一天,班主任蒋老 师把我叫到他的寝室,和我进行了长达四小时的谈话谈话的内容大概都早已忘记了,但 下面这一段是无论如何也忘不了的:“一个人的价值,并不在于他拥有多少财富,而在于 创造了多少财富你能在比别人艰苦的条件下,取得比别人更好的成绩,那你就是一个真 正了不起的人B 自那以后,我不再自卑,不再孤僻,而是每晚若无其事地拿着我那盏 小灯出入教室在那盏灯下,C 我认识了华罗庚、陈景润,了解李白、杜甫、高尔基在 那盏灯下,我从蒙昧走向文明,从无知走向成熟初中毕业,我顺利地得到高一级学校的 录取通知书 (6)在以后的人生历程中,类似于那晚调皮孩子那样,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痛苦 之上的任何事,也还时有碰到,而每每此时,蒋老师的话总会在耳边响起:“一个人的价 值” (7)说老师是灯,这比喻似乎有些陈旧,可在那个危险年龄,在那个迷雾蒙蒙的人生 十字路口,把我照引到洒满阳光的正确道路上来的的确是我的那位蒋老师 18. 第(2)段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A. 介绍各类的灯是为了说明自己 B. 描述了自己晚自习时表现和表明“我”有着 的心理。

C. 最后写了蒋老师 19. 第(3)段划线的句子用了 的修辞方法,句子语气中充满 的意味 20. 第(5)段“一个人的价值,并不在于他拥有多少 A. 财富,而在于他创造了多。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