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之无愧的教育家 教学案例一、什么是教育家在我国当代教育理论界,一提到教育家,人们似乎都非常谨慎,也非 常警惕,认为,中国当代并没有产生真正的教育家而一提到域外, 一提到古代,我们的原则便为之一变,将教育家的称号按到一个个名 家的头上诚然,夸美纽斯、杜威、赫尔巴特、裴斯泰洛齐、凯洛夫、赞科夫、 苏霍姆林斯基、布鲁纳、布卢姆、皮亚杰等人,孔子、孟子、墨子、 老子、荀子、朱熹等先贤,当然是当之无愧的教育家但是,为什么 当代那些同样当之无愧的教育家,却无法得到人们的认同呢?杭州师范大学教授汪刘生曾写过一篇文章: 《邱学华一一当之无愧的教育家》在这篇文章里,汪刘生教授援引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 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755页)中对教育家的定义,认为:教育家(educator)是在教育思想、理论或实践上有创见、有贡献、 有影响的杰出人物进而,汪刘生教授认为, 以此来衡量邱学华,他通过40多年的实验 研究,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尝试教学理论, 既受到教育理论界的认 可,又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这一教学理论已全国大规模地推广应用, 现已为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产生积极的作用, 已在教育实践中产生巨大 的影响。
因此,他确实是一位在教育思想有创见、教育理论有贡献、 教育实践上有影响的杰出人物,是我国当代一位当之无愧的教育家汪刘生教授为我们梳理了邱学华在教育上的成就:邱学华在小学数学教学法研究方面有很高造诣, 他在20世纪60年代 就开始出名,写了很多著作和文章他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在教学法领 域内第一个敢于尝试吃 螃蟹”者,早在1980年他就独创了小学数学 尝试教学法,影响很大他创造的数学口算表,至今仍然采用他主 持编写的《小学数学教学法》,今天的许多的教学法著作仍是用它的 体系邱学华创立的尝试教学法实验已经由小学数学延伸到了小学语文等 其他课程,又发展到了中学、大学,并从普教发展到了幼教、特教尝试教学法已不仅是一种具体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而逐步成为具有 中国特色的尝试教学理论在此阶段,他的最大贡献是尝试教学理论 的构建与实验90年代开始,邱老师为使尝试教学研究走向实践,经中国教育学会 数学教育研究发展中心批准成立了尝试教学理论研究会, 并开始在全 国各地建立 尝试教学研究实验基地”研究会设理事会,由来自全国 各地的高校教师、中小学教师、教研员等组成实验基地发展迅速1992年4月 尝试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被列为全国教育科学 八五' 规划重点研究课题,下设106个子课题配合研究。
邱老师把尝试教学 理论的内容创造性地概括为历史渊源、实质特征、理论基础、尝试成 功因素分析、教学原则、教学模式实践效果等,有理有据,严谨科学 他并不停留于理论上的分析,亲自深入到教学实验第一线,时刻关注 实验的进程所以当1996年10月,中央教科所等单位的教育专家对 课题进行了鉴定时,他们一致认为:尝试教学理论研究为基础教育的 学科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实际效果显著,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教学 理论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新尝试这标志着尝试教学理论的建立至此, 邱学华经过近半个世纪的不断尝试, 不懈追求,终于创建了具有中国 特色的举世瞩目的尝试教学理论流派1998年,邱学华明确提出 尝试与创新”的研究主题2002年在广州召开的全国第十一届尝试教学法研讨会上,他进一步 思考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他明确提出,实施新课程呼唤 尝试学习于是,他的研究重点开始关注尝试学习的原理、策略与实 践进人新世纪之后,邱学华开始对尝试教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系 统的整理与归纳,从而为尝试教学流派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经过 几年的努力,他将自己长期以来的研究成果和许多优秀教师的实验成 果汇编成 尝试教学理论研究丛书”。
这套尝试教学理论研究丛书的出 版发行,标志着尝试教学理论已趋向成熟, 已建立了较好和完整的理 论框架和操作模式汪刘生从人类教育史角度进一步分析了那些为人类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教育家,诸如我国的孔子、陶行知等,国外的苏霍姆林斯 基、赞科夫等,他们都是长期坚持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理论联系实 践,通过实验推动了教育理论的发展, 将经验升华为理论而成为教育 家书斋里生成不了教育家的邱学华是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 不断磨练自己、反思自己而成为一位教育家的诚如他自己所说的:我深信,教育实践是教育理论的源泉,因而我始终没有离开讲台我的许多新方法、新思想,都是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萌发出来的 ”邱学华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聪明好学,能力强,文笔好,当 过10年大学教师,又是刘佛年教授的高足,他完全可以关起门来, 查文献,找资料,写论文,成为一个著作等身的满腹经纶的教育学者 然而,他却义无反顾地走上一条理论联系实际的道路 他不但深入教 学实际,而且自己亲自参加教学实验,在教学第一线获取第一手资料 他坚持的是一条实践 T理论T实验T理论 的良性循环的科研之 苏春景教授认为: 长期以来,邱学华同志形成了自己的研究风格, 即牢牢扎根于教学实践的宽广大地。
他在从事教学实践时,从未停 止过教学理论的研究;同样,他在进行理论探讨时,也从未离开过教 学实践岗位苏春景:《尝试教学理论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理论》, 刊张新洲主编:《邱学华与尝试教学法》,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 年版,199-200 页邱老师从16岁步入小学,一生就没有离开过教学第一线,即使在华 东师范大学时,他一边在大学教书,一边到附小搞教育实验;在常州 师范时,他一边当校长,一边到小学给小学生上课即使退休了,老 骥伏枥,志在千里”,仍然离不开讲台,年过花甲,毅然参加《人民 教育》编辑部组织的特级教师讲师团,亲自赴西部老少边穷地区讲课汪刘生还注意到一点:赞科夫进行了长达 20年之久的教育实验,才 提出他的 教学与发展”理论,同样,邱学华也进行了长达 20多年的 尝试教学实践,才提出他的尝试教学理论的而且历经 25年经久不 衰,应用规模越来越大,被教育界称为 邱学华现象”汪刘生教授在探讨到尝试教学理论之所以为广大教师所欢迎, 之所以在海内外产生巨大的影响的原因时,认为,尝试教学理论来之于实践, 又服务于实践在实践中提高,在实践中升华因而有着极强的生命力但我国80年代涌现出来的众多教学理论,后来大多自生自灭了, 汪刘生有《教学论研究的理论思考》 (《课程教材教法》1994•年11 期)一文里说: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从教学论研究方面来考察, 主要是有的研究者没有走出书斋,深入到教学实际中发现问题,研究 问题,而是热衷于闭门造车,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到概念,停留在 抽象思辨的层次上。
教学论研究只有同教学实践紧密结合才具有生命 力,否则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汪刘生进一步考察了我国现代教育家在国外产生巨大影响的人, 他认为,这其中,邱学华是佼佼者之一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戴汝潜先生曾感慨地说: 邱学华先生称之为楷 模,称之为小学数学教育家是当之无愧的 ”戴汝潜:《邱学华小学 数学教学法探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二、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教育家尝试教学,其实是一场教育的革命,一场静悄悄的教育革命一场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指导作用”的教育革命一 场至今仍然具有前瞻性和引导性的教育革命 当李伯棠教授发现尝试 教学其实也可以用于语文教学时,尝试教学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数学上的教学法,而真正成为新中国第一个教学法,是新中国改革开放之后 奉献于世界的一种先进的教学法正像苏景春教授所评价的那样, 先试后导,先练后讲”是尝试教学理论的核心,它不同于传统教学,且切中其弊端即使与当前我国流行 的典型教学实验相比也有所突破……尝试教学既吸收了传统教学的 合理内核,也剔除了杜威所谓现代教学的不当之处 它是对两种教学 观点取长补短的结果,但又不是机械地相加,因而也不同于折衷的教 学观,而是一种崭新的教学观。
尝试教学理论的高明之处在于对现代 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优化 先试后导,先练后讲”的立足点是’三为主'(以学生为主,以自学为主,以练习为主),这也是现代教学的着眼 点现在,我们发现,这样的观点与教学法,可能已经是人们耳熟能详的 了,大家也都已经全面接受了以学生为主、以自学为主、以练习为主 的三主”教学模式这些,我们都会自然而然地想到,是洋思教学模 式、杜郎口经验转变了人们的观念,是这些名校吸引着人们的眼球然而,我们需要正视的是,尝试教学其实早于它们二十多年便开始了 一种教育与教学的革命,这些名校,可以说是第一批享受到了尝试教 学思想带来的甜头著名教育学者戴汝潜对尝试教学的评价则更让人震撼了……人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终生学习,不停地使自己变成一个人”,不断地实现自己的潜能 寻求走向完人的理想道路”很明显, 这条道路的金钥匙”就是尝试成功”!人类的第一项划时代的技术发 明一一钻木取火”不就是光辉的范例么?!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我 们把尝试成功”推崇为人类第一笔最伟大的精神财富未见得不妥如 是,我们的祖先燧人氏就该算是 尝试成功”的鼻祖了当然,这里并 非要作什么考证,只是要说明今人理应珍爱 尝试成功”的宝贵。
很自 然地,建立在 尝试成功”理论上的尝试教学法也成为我们的宝贵财 富这里邱学华先生潜心研究近二十年的成果, 更是千万位人民教师 精心探索、实践的一朵奇葩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涌现了许许多多的 新思想、新方法,然而,真正经受住理论和实践检验,并为广大教育 工作者所认可的并不多,尝试教学法就是少数几个 至今仍保持旺盛生命力”中的一个这个教学法是中国特级教师自己的创造,也是中 国特色的教育理论的一部分苏州大学高级访问学者赵公明这样评价尝试教学:尝试教学理论是丰富的中国教育思想的现代表达、 尝试教学理论具有 走向世界旺盛的生命力尝试教学理论从博大精深的中国教育思想吸 取精华,以中国教育中合理尝试思想为內核,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愈 是民族的,愈是世界的艺术是如此,教育亦是这样所以,我们说,尝试教学理论具有走向世界旺盛的生命力2000年,《人民日报》记者白直曾用《10、20、50》进行了尝试教学 法的数字化速写:50年前,16岁的邱学华在慌乱中用故事度过了第 一节课,也埋下尝试教学思想的源头一一以学生为主,激发兴趣5 年后,身为校长的他考取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从留系教研起酝酿20载,1980年邱学华针对传统教法弊病开始系统试验 一一从 先讲后 练”到先练后讲”成效显著。
转眼50年如今,当初的一个实验班 已发展到60多万个;范围遍及大陆、港澳台及国外;覆盖中小学及 幼儿园各学科;建立起1500多个实验基地;有近100个市、县(区) 全面推广尝试教学法华东师范大学名誉校长刘佛年教授指出:(其) 发展之快,规模之广,在过去是很少见的正因为有着这样的高度,尝试教学法已经无可争议地成为我国当代教 育史上最为经典的教学法之一也因此,很多人汇聚到了尝试教学这 面旗帜下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苏春景一直跟踪研究邱学华 他认为,邱学华是中国教育界, 从小学教师成长起来的教育家”他在研究邱学 华的过程中,除了看到了大家都能看到的 邱学华现象”以外,他还指 出一点:勤奋敬业的教育与教学实践,满腔热情执着于教育教学改 革,全面系统的教学法实验,富有创意的教育理论升华,综合展现于邱学华的教学实践与教学理论融为一体的人生经历,使得他实现了由 教师向教育家的自然转型,也为教育界提供了教育家成长的典型范 例邱学华的尝试教学理论与尝试教育理论与实践,没有生硬的舆论拔 高,没有抽象的理论渲染,没有外部的行政命令,而是循序渐进,自 然而然,瓜熟蒂落,成为中小学教师口服心服的教育家研究邱学华 的心路历程,会生发出对教师成长之路的不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