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金融补充讲义》word版

ni****g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2.51KB
约11页
文档ID:485634852
《金融补充讲义》word版_第1页
1/11

第三章补充贷款损失准备的核算定义:贷款损失准备是银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按照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用于补偿呆账贷款损失的准备金我国银行业于1988年建立了呆账准备金制度,并于1992年进一步予以修订;1993年7月1日,随着企业财会制度的改革,银行业也开始建立坏账准备呆账是指银行发放贷款无法收回的欠账坏账是指银行发放贷款无法收回时的应收利息 2006年新准则统一为减值损失贷款损失准备种类及计提办法贷款损失包括一般准备、专项准备和特种准备三种特种准备:特种准备指针对某一国家、地区、行业或某一类贷款风险计提的准备金融企业对特定国家发放贷款计提的准备,以预防国家风险特种准备由银行根据不同类别(如国别、行业)贷款的特殊风险情况、风险损失概率及历史经验,自行确定按季计提比例贷款损失准备的计算方法1. 计算专项准备按照贷款的分类结果,对不同种类的贷款按不同的比例计提专项准备 =关注贷款´5%+次级贷款´20%+可疑贷款´50%+损失贷款´100%2. 计算一般准备贷款即使属于正常类,仍存在损失的可能性,因此需要计提一般准备一般准备=(贷款总额-专项准备)´规定的比例3. 计算贷款损失准备总额贷款损失准备总额 =专项准备+一般准备贷款减值通过“贷款损失准备”科目核算。

发生贷款损失冲减已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已冲销的贷款损失,以后又收回的,其核销的贷款损失准备予以转回 提取贷款损失准备金的处理 提取贷款损失准备时,一般准备是从净利润中提取,作为利润分配其会计分录为: 借:利润分配——提取一般准备金户  贷:贷款损失准备--一般准备金提取贷款损失准备时,专项准备和特种准备作为当期损益贷款减值的账务处理要点:1 贷款减值的处理 计量金额: 贷款账面价值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差2 减值贷款利息的处理 冲减损失准备 同时登记表外科目贷款业务的主要分录回顾1.发放贷款时 借:贷款——本金 贷:单位活期存款 贷款——利息调整 2.确认贷款利息时 借:应收利息 贷:利息收入 3.确定贷款发生减值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贷款损失准备 借:贷款——已减值 贷:贷款——本金 贷款——利息调整4.收到利息时 借:单位活期存款 贷:贷款——已减值 5.确认贷款利息时 借:贷款损失准备 贷:利息收入 6.收回贷款时 借:单位活期存款 贷款损失准备 贷:贷款——已减值 资产减值损失 例题---根据资料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2010年1月1日,商业银行向A企业发放一笔8000万元,A企业实际收到款项7514万元,贷款合同年利率为10%,期限4年,利息按年收取,A企业到期一次偿还本金。

该商业银行将其划分为贷款和应收款项,假定初始确认该贷款时确定的实际利率为12% (1)2010年1月1日发放贷款: 借:贷款——本金 8000 贷:单位活期存款 7514 贷款——利息调整 486 (2)2010年12月31日,计算利息: 摊余成本=7514 实际利息=7514*12%=901.68(万元) 借:应收利息 800 贷款——利息调整 101.68 贷:利息收入 901.68收到利息: 借: 单位活期存款 800 贷: 应收利息 8002011年12月31日,有客观证据表明A企业发生严重财务困难,商业银行据此认定对A企业的贷款发生了减值,并预期2012年12月31日将收到利息300万元,2013年12月31日将收到本金5000万元 计算利息 摊余成本=7514+901.68-800 =7615.68万元 实际利息=7615.68*12%=913.88 借:应收利息 800 贷款----利息调整 113.88 贷:利息收入 913.88(4)发生减值: 可收回资金现值=300/(1+12%)+5000/(1+12%)^2 =4253.83万元减值损失 =摊余成本+应收未收利息-可收回现值=7729.56+800-4253.83=4275.73 借:资产减值损失 4275.73 贷:贷款损失准备 4275.73 借:贷款----已减值 8529.56 ----利息调整 270.44 贷:贷款----本金 8000 应收利息 8002012年12月31日,商业银行预期原来的现金流量估计不会改变,但当年实际收到的利息为200万元。

(5)2012.12.31,计算利息,冲减坏账: 摊余成本=4253.83 实际利息=4253.83*12%=510.46 借:贷款损失准备 510.46 贷:利息收入 510.46仅收到200万元(原预计收回300万元) 借:单位活期存款—贷款人户 200 贷:贷款----已减值 200 借:资产减值损失 100 贷:贷款损失准备 1002013年12月31日,商业银行经与A企业协商,最终收回贷款6000万元 (6)2013.12.31,计算利息,冲减坏账: 摊余成本=4253.83+510.46-200=4564.29 实际利息=4564.29*12%=535.71 借:贷款损失准备 535.71 贷:利息收入 535.71实际收回6000万元,贷款终止. 借:单位活期存款—贷款人户 6000 贷款损失准备 3329.56 贷:贷款----已减值 8329.56 资产减值损失 1000 第四章补充银行卡业务核算定义:由商业银行向社会发行的具有消费信用、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或部分功能的信用支付工具。

基本规定 1 银行卡及其账户只限经发卡银行批准的持卡人本人使用,不得出租和转借 2 单位人民币卡的使用 (1)账户的资金一律从基本存款账户中转账存入 (2)不得存取现金 (3)不得将销货收入存入单位卡账户 (4)可以办理商品交易和劳务供应款项的结算,但不得透支种类1 信用卡 按是否向发卡银行交存备用金又分为贷记卡、准贷记卡两类 ①贷记卡 指发卡银行给予持卡人一定的信用额度,持卡人可在信用额度内先消费后还款的信用卡 ②准贷记卡 指持卡人须先按发卡银行要求交存一定金额的备用金,当备用金账户余额不足支付时,可在发卡银行规定的信用额度内透支的信用卡2 借记卡 是指持卡人先将款项存入卡内账户,然后进行消费的银行卡借记卡不具备透支功能借记卡按功能不同分为: 银行卡的申领与使用 (1)单位卡凡申领单位卡的单位,必须在中国境内金融机构开立基本存款账户,凭中国人民银行核发的开户许可证申领单位卡单位卡的持卡人不得用于10万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劳务供应款项的结算,并一律不得支取现金2)个人卡凡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可申领个人卡个人卡账户的资金以其持有的现金存入或以其工资性款项、属于个人的劳务报酬、投资回报等收入转账存入。

严禁将单位的款项存入个人卡账户第五章 金融企业往来的核算主要是资金汇划与清算业务商业银行间往来: 联行往来业务、 同业往来业务、与央行的往来 资金清算即指银行之间由于支付结算业务所产生的资金划拨 资金清算与支付结算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关系资金清算业务是支付结算业务的延伸,资金清算系统是支撑各种支付工具应用、实现资金清算并完成 资金最终结算划拨的通道资金清算系统的发展促进支付工作的创新资金清算畅通提高了支付结算的效率资金清算业务的种类1.按是否跨行分为系统内清算和跨系统清算; 系统内清算:--银行系统内电子汇划系统 收款人、付款人在同一银行系统的不同行、处开户 跨系统清算:--中国现代支付清算系统 收款人、付款人在不同银行系统开户2.按清算的区域划分为同城清算和异地清算; 同城清算:--同城票据交换系统 是指同一城市或同一个票据交换中心的不同商业银行之间的资金往来 异地清算:--跨系统转汇 不同地区之间的银行资金往来3.按清算信息传递的手段分为手工清算和电子清算;4.按清算资金划拨方式分为全额实时清算和差额定时清算。

全额实时清算(RTGS):各商业银行,对每一笔付款(借记)或收款(贷记)业务实时转发,并对其清算户实时清算 差额定时清算(DNS):各商业银行将各自应付应收款的金额进行轧差后在固定时间通过中国人民银行的存款账户进行资金划拨 我国资金清算业务系统框架体系第一节 银行系统内电子汇划资金清算业务 一、概念 系统内资金汇划系统也称为(电子汇兑系统),属联行业务,是指联行间通过电子计算机网络完成系统内总分行、分行辖内之间因日常结算、资金清算和经营管理需要而划付、缴存、借贷款项的内部账务往来会计科目:经办行使用—“清算资金往来”清算中心使用 “系统内上存款项” 资产性质科目核算清算行存入总行的清算备付金款项,以及分行等存入总行的备付金和调拨资金 “系统内存放款项” 负债性质科目 核算总行、分行清算备付金和调拨资金账户的款项轧计汇差,清算资金汇差:清算资金往来(往来账科目)借贷方的余额的差额反映联行间相互占用资金的关系 借方合计大于贷方合计,为应收汇差;贷方合计大于借方合计,为应付汇差 二、系统内电子汇划日常业务的核算 联行电子汇划款项分为两。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