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八上13《赤壁》-初中语文古诗词赏析考点梳理与实训(含答案)-部编版

文**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5.23KB
约4页
文档ID:287131666
八上13《赤壁》-初中语文古诗词赏析考点梳理与实训(含答案)-部编版_第1页
1/4

12 赤壁 【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字词解释:①戟:古代兵器②销:销蚀③将:拿、取④前朝:这里指赤壁之战的时代⑤周郎:即周瑜,他曾利用东风之势火烧赤壁、大败曹军⑥二乔:东吴美女,大乔嫁孙策,小乔嫁周瑜内容描述:折断的铁戟沉在泥沙中尚未销蚀,拾起磨洗一番,认出那是数百年前赤壁之战的遗物倘若当年东风不来,周瑜怎么能火烧赤壁,大败曹军呢?东吴美人大乔和小乔可能就深锁铜雀,春恨无限了全诗赏析: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借锈迹斑斑的断戟引发对赤壁之战的感叹,点明周瑜取胜在于天时地利人和,特别是孙权对他的信任;也暗指诗人胸怀大志不被重用,有一股“英雄无用武之地”的不平之气主旨:这首诗即物感兴,托物咏史,表达了自身感慨: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同时也抒发了自己胸怀大志而不被重用的抑郁不平之气写作特色:即小见大,由一个小小的沉埋于沙中的折戟,想到汉末分裂动乱的年代,想到赤壁大战的风云人物借史抒怀,后两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王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第一组题目: 1.这首诗是一首怀古咏史之作诗的首句由   ①   引发了诗人对前朝人物及其事件的慨叹。

后两句诗人把战争胜利的原因归之于    ②    ,似有借   ③   以吐其胸中抑郁不平之意3分)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诗人巧妙假设了东吴失败可能遭受的屈辱后果,极富形象性在历代古诗中,形象性的诗句比比皆是,请从下面两组诗句中选择其一,说说你的理解2分)(1)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赤 壁 题乌江亭 杜 牧 杜 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第二组题目: (3)【文学常识】从题材上看,这两首诗同属于 诗1分)(4)【思想感情分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两句诗含蓄地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第三组题目:(5)【内容筛选】《赤壁》中是何物品引发了诗人思古之幽情?“前朝”指什么朝代?(2分)(6)【内容理解】在这两首诗中,诗人都对历史上已有结局的战争做了假设性推想,请分别写出。

2分)第四组题目:7、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8、前后两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内在联系?第四组题目(理解型默写):1.借古物兴感慨的诗句是: , 2.运用议论手法诗中隐含作者独特的见解,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的情绪以小见大,借二乔的命运反映赤壁之战重大影响的诗句: , 3.在《赤壁》中,作者杜牧对赤壁之战的历史结局进行评判的句子是: , 4.杜牧在《赤壁》中写设想中的东吴败亡,不从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着笔,仅以二乔命运代表东吴命运的诗句是: , 练习答案第一组题目:1.①一件古物、旧时兵器②东风③史事、历史故事(3分)2.答案示例一:我选择(1),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这样形象性的诗句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答案示例二:我选择(2),诗人用小草对于春光的感谢,形象地写出了父母的恩情深重,难以报答。

2分)《赤壁》《题乌江亭》(8分)第二组题目:(3)【文学常识】(1分)咏史诗(或:怀古咏史诗)(4)【思想感情分析】(3分)赤壁之战中,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1分)诗人认为赤壁之战中周瑜是侥幸成功的,含蓄地表达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倾吐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之气(2分)第三组题目:(5)【内容筛选】(2分)折戟(1分)前朝指赤壁之战的时代(1分)6)【内容理解】(2分)《赤壁》中,诗人推想: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很可能赤壁之战是曹操取得胜利(1分)《题乌江亭》中,诗人推想:如果项羽能“包羞忍耻”,渡过江去重整人马;卷土重来,带领江东子弟打败刘邦(或:楚汉之争是项羽取得胜利)(1分)第四组题目:(7)不以成败论英雄,认为赤壁之战的胜利,不过是借助东风而已,有很大的偶然性,否则,就是相反的结果8)前两句是叙事借一件事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后两句是议论假使这次东风不给周郞方便,那么双方就要易位,历史形势将完全改观由叙事引发议论 第四组题目(理解型默写):1.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2.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3.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4.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4。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