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国际公法讲义(重排)讲解

我**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20.50KB
约39页
文档ID:114285454
国际公法讲义(重排)讲解_第1页
1/39

第四章 国际货物买卖法 第一节 国际货物买卖的法律一、国际货物买卖的国际条约(一)1964年《国际货物买卖统一法公约》和《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成立统一法公约》这两部海牙公约目的在于统一国际货物买卖法,但存在下列缺陷:①公约采纳的基本上是欧洲大陆法国家的合同法原则,未考虑英美普通法系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合同法原则;②缺乏对发展中国家利益的考虑;③内容较繁琐,有些概念晦涩难解由于以上不足,参加的国家也并不多,影响有限二)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1980年,62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了在维也纳召开的外交会议,通过了《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中文简称《1980年维也纳公约》,英文简称CISG)CISG于1988年1月1日对包括中国在内的11个国家生效,是国际货物买卖领域中达成的最重要的、影响最大的统一实体法条约1.CISG的结构CISG由序言和正文构成, 正文分为四个部分共101条,第一部分为CISG的适用范围以及总则(第1-13条);第二部分关于合同的成立(第14-24条);第三部分为货物买卖(第25-88条);第四部分为最后条款(第89-101条)。

2.CISG的适用范围1) 缔约国中营业地点处于不同国家的当事人之间的货物买卖合同即,以“营业地标准”而非国籍判断合同的国际性2) 当事人的营业地所在国不是缔约国,则由国际私法规则导致适用某一缔约国的法律国际私法规则”应当被理解为是对法院有拘束力的国际私法规则 (3) 适用于货物买卖所谓货物各国法律有不同规定,通常指有形动产,包括尚待生产与制造的货物4) 就买卖合同而言,公约仅适用合同的订立和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 CISG不适用于下列买卖交易:①购买供私人、家人或家庭使用的货物买卖;②经由拍卖的买卖;③根据法律执行令状或其他令状的买卖;④公债、股票、投资证券、流通票据或货币的买卖;⑤船舶或飞机的买卖;⑥电力的买卖此外,CISG不适用于下列非买卖交易:①供应货物一方的绝大部分义务在于供应劳力或其他服务的合同;②由定购方保证供应尚待制造或生产的货物的合同所需的大部分重要材料公约未涉及的几个法律问题:(1) 买卖合同的效力或惯例的效力等问题2) 买卖合同对售出货物的所有权可能产生的影响包括两个问题: ①货物所有权由卖方转移于买方的时间和条件问题;②买卖合同是否能够切断第三人对已售出的货物本来所享有的权益问题。

(3) 卖方对货物所引起的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责任问题这种责任称为产品责任,在性质上应当属于特殊的侵权责任,而非合同责任 注:凡公约未涉及的问题,可依照双方业已同意的惯例或依合同适用的国内法予以解决 3.CISG的性质当事人在合同中可以约定不适用CISG,即可以排除CISG的适用但是,在当事人没有明确排除的情形下,CISG将自动地、强制性地适用于当事人之间的货物买卖合同如果缔约国就CISG关于合同形式问题的规定作出了保留,该保留是强制性的,当事人不得通过合同约定予以更改除此之外,CISG的其他条款都是任意性的,当事人可以通过合同条款予以更改 第二节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一、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订立形式货物买卖合同的订立形式主要有三种,即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以行为表示按照CISG第11条的规定,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无须以书面订立或书面证明,在形式方面也不受任何其他条件的限制但按第12条的规定,如果一方当事人营业地所在国对公约第11条、第29条及第二部分的有关规定作出了保留,则当事人对合同的订立、变更或终止依该国国内法的要求,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不得减损或改变这项保留的效力。

中国在核准加入该公约时,对上述各项规定提出了保留二、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订立程序(一)要约1.要约的概念和构成条件要约是向一个或一个以上特定的人提出订立合同的建议CISG第14条规定,一项有效的要约应当具备下列条件:①要约须向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特定的人提出向非特定的人提出的缔约建议仅应视为要约邀请,除非提出建议的一方明确地表示相反的意向②要约的内容必须十分确定,即它必须至少含有货物的名称、数量和价格这三个要素(公约14条)③要约必须表明要约人在得到承诺时,应承受其约束的意思2.要约的有效时间要约从其送达受要约人时生效3.要约的撤回一项尚未生效的要约,即使注明是不可撤销的,均可撤回,其方法是将撤回通知先于原要约或至少与原要约同时送达受要约人4.要约的撤销CISG第16条规定,一项已经生效的要约,可由要约人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以前予以撤销,其方法是将撤销通知在承诺通知尚未发出以前送达受要约人但在下列情况下,要约不得撤销:①要约载明有效期限或以其他方式表明是不可撤销的;或②受要约人有理由信赖该要约是不可撤销的,而且已本着对其信赖行事5.要约的失效出现下列四种情形之一,要约即对要约人失去效力:①要约的有效期限届满;②要约未规定有效期限时,要约可望得到答复的合理时间已过;③要约人有效地将要约撤销;④受要约人将拒绝要约的通知送达要约人。

二)承诺1.承诺的概念和构成条件承诺是受要约人对要约表示无条件接受的意思表示一项有效的承诺,必须具备如下条件:① 承诺要由受要约人或经其授权的代理人做出;② 与要约的条件保持一致;③承诺应在要约有效的时间内作出;④承诺必须通知要约人才生效力承诺的方式包括两种:一是声明(即通知);二是按照要约的规定或依当事人之间确立的习惯做法或惯例,以行为表示承诺缄默或不行动本身不等于承诺2.承诺的生效时间CISG第18条规定,以通知的方式作出的承诺,从该通知送达要约人时生效,但受要约人应在要约的有效期限或一段合理时间之内将通知送达要约人;以行为的方式表示的承诺,从受要约人作出承诺行为时生效,但该承诺行为必须在要约的有效期限或一段合理时间之内作出对于口头要约,除当事人另有约定者外,受要约人应立即承诺3.逾期承诺的效力CISG第21条规定,因发送迟延而导致的逾期承诺原则上无效,除非要约人毫不迟延地通知受要约人该承诺为有效;因邮递耽搁而导致的逾期承诺原则上有效,除非要约人毫不迟延地通知受要约人其要约已失效4.变更要约内容的承诺的效力CISG第19条规定,受要约人在表示承诺的答复中对要约有关货物价格、付款、货物质量和数量、交货地点和时间、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的赔偿责任范围或解决争端等条件作出添加、限制或其他更改,均视为在实质上变更要约内容,属于对该要约的拒绝,并构成新要约或反要约。

但是,如果表示承诺的答复在实质上并不变更要约内容,则该答复仍构成有效的承诺,除非要约人在不过分迟延的期间内以口头或书面通知反对其间差异5.承诺的撤回按照英美法,承诺通知在其发出时起即生效,因而承诺不涉及撤回的问题按照大陆法和CISG的规定,承诺通知在其送达要约人之前(即生效之前)可以撤回,其方法是将撤回通知在承诺生效之前或同时送达要约人 第三节 国际货物买卖实体法规则一、卖方和买方的义务(一)卖方的义务1.交货地点的确定①如果销售合同涉及货物的运输,卖方应把货物移交给第一承运人,以运交给买方;②在不属于上款规定的情况下,如果合同指的是特定货物或从特定存货中提取的或尚待制造或生产的未经特定化的货物,而双方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已知道这些货物是在某一特定地点,或将在某一特定地点制造或生产,卖方应在该地点把货物交给买方处置;③在其他情况下,卖方应在他于订立合同时的营业地把货物交给买方处置2.交货时间的确定卖方必须按以下规定的日期交付货物:①如果合同规定有日期,或从合同可以确定日期,应在该日期交货;②如果合同规定有一段时间,或从合同可以确定一段时间,除非情况表明应由买方选定一个日期外,应在该段时间内任何时候交货;或③在其他情况下,应在订立合同后一段合理时间内交货。

3.卖方的交单义务如果卖方有义务移交与货物有关的单据,他必须按照合同所规定的时间、地点和方式移交这些单据如果卖方在那个时间以前已移交这些单据,他可以在那个时间到达前纠正单据中任何不符合合同规定的情形,但是,此一权利的行使不得使买方遭受不合理的不便或承担不合理的开支但是,买方保留本公约所规定的要求损害赔偿的任何权利4.卖方的品质担保义务卖方交付的货物必须与公约的以下规定相符:①货物适用于同一规格货物通常使用的目的;②货物适用于订立合同时曾明示或默示地通知卖方的任何特定目的,除非买方不信赖卖方的技能和判断力,或者这种信赖对他是不合理的;③货物的质量与卖方向买方提供的货物样品或样式相同;④按照同类货物通用的方式包装,否则,应按足以保全和保护货物的方式包装5.卖方的权利担保义务卖方所交付的货物,必须是第三方不能提出任何权利或要求的货物,除非买方同意在这种权利或要求的条件下,收取货物卖方承担的知识产权担保义务仅以卖方在订立合同时已知道或不可能不知道的权利或要求为限,而且这种权利或要求系根据以下国家的知识产权法律提出:①买方营业地所在国的法律;②如果双方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预期货物将在某一国境内转售或做其他用途,则根据该国法律。

卖方的知识产权担保义务不适用于下列两种情形:①买方在订立合同时已知道或不可能不知道此项权利或要求;②此项权利或要求,是由于卖方要遵照买方所提供的技术图样、图案、程式或其他规格二)买方的义务1.支付货款的义务买方为付款做准备的义务、货物价格的确定、付款地点的确定、付款时间的确定2.收取货物的义务买方收取货物的义务包括两个方面:①采取一切理应采取的行动,以期卖方能交付货物;②接收货物二、违约救济方法(一)卖方违约的救济方法针对卖方违约的不同情形,买方可采取下列救济方法:①要求卖方实际履行合同义务;②要求卖方交付替代货物;③要求卖方通过修理对不符合合同之处作出补救;④为卖方履行其义务规定一段合理时限的额外时间;⑤宣告合同无效;⑥要求损害赔偿;⑦要求减低价格;⑧收取或拒收卖方提前交付或超量交付的货物二)买方违约的救济方法针对买方违约的不同情形,卖方可以采取下列救济方法:①要求买方支付货款、收取货物或履行其他义务;②为买方履行义务规定一段合理时限的额外时间;③宣告合同无效;④要求损害赔偿;⑤卖方自己订明货物的规格;⑥要求买方支付不按时付款的利息三)违约救济方法的若干问题1.根本违约与宣告合同无效。

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的结果,如使另一方当事人蒙受损害,以致于实质上剥夺了他根据合同有权期待得到的东西,即为根本违约,除非违反合同一方并不预知而且一个同等资格、通情达理的人处于相同情况中也没有理由预知会发生这种结果如果一方当事人的违约构成根本违约,或者他未在另一方为其规定的一段合理时限的额外时间内履行合同,或者他声明他将不在该额外时间内履行合同,另一方即有权宣告合同无效2.损害赔偿的责任范围及其计算方法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应负的损害赔偿额,应与另一方当事人因此而遭受的包括利润在内的损失额相等,但不得超过违约方在订立合同时对违反合同已经预料或理应预料到的可能损失声称另一方违反合同的一方,必须按情况采取合理措施以减轻由于另一方违反合同而引起的损失;否则,违反合同一方可以要求从损害赔偿中扣除原可以减轻的损失数额3.预期违约与中止履行合同预期违约是指订立合同后,当事人由于下列原因显然将不履行其大部分重要义务:①他履行义务的能力或他的信用有严重缺陷;或②他在准备履行或履行中的行为一方违约构成预期违约时,另一方有权立即通知他中止履行合同但在预期违约的一方对履行义务提供充分保证时,中止履行合同的一方必须继续履行义务。

如果预期违约明显地将构成根本违约,另一方则有权宣告合同无效4.分批交。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