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咏花诗词从 诗经 初见端倪 楚辞 初步 建立了 花 作为人格象征的意象内涵 唐宋诗词上承 诗骚与魏晋风流 将 咏花 诗词的书写推向极致 花 风即唐宋风 唐人尚牡丹 宋人崇梅花 两代国花由 牡丹到梅花之更替 代表着截然不同的精神气质之转 换 折射着潜在的文化裂变与重新整合 展示了中国 文化精神整体的辩证统一构成的新境界 我们中国人对花是情有独钟的 所谓 花开富贵 花好月圆 如 花似玉 多是基于对花的热爱而产 生的感叹 中国的花多 咏花的诗作 多 爱花的诗人多 陶渊明爱菊 陆游爱梅 周敦颐 爱莲 黄庭坚爱水仙 落花是一种自然现象 自然规律 但在我国古诗词中却赋予了它们以 情感和生命 归纳起来 落花 意 象有这样几层意思 1 一是把落花作为自然景物来描写 构成一种优美的意境 春城无处不飞花 韩翃 寒食 给人的感觉是春风和煦 阳光 明媚 各种颜色的花儿在风中轻扬 曼舞 美妙极了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孟 浩然 春晓 伴随着风雨之声 落花片片 满地缤纷 可以想见 春天的美好和童子的天真烂漫之趣 2 落花让人联想到春天的逝去 人生美好时光的流逝 青春的凋 零 友人的离去乃至一切美好事 物的逝去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 李煜 浪淘沙 从中可以看出国破家亡之 恨 无可奈何之情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李清照 一剪梅 侬今葬花人笑痴 他年葬侬知是谁 杜甫 江南逢李龟年 歧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 花时节又逢君 3 还有一种是以落花寓意昂扬向上的精神 花落春常在 寓意希望在人间 一陂春水绕花身 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东风吹作雪 绝胜南陌碾作尘 王安石 北陂杏花 暗寓诗人宁 可在与顽固派的斗争中粉身碎骨 也不愿委曲求全同流 合污 荷花荷花 1 以荷花喻高洁的品格 2 以荷花喻女子姣好的容貌或纯洁无瑕的爱情 3 以荷花喻美好的人生理想 由于 莲 与 怜 音同 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 句 借以表达爱情 如南朝乐府 西洲曲 采 莲南塘秋 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 莲子青如水 莲子 即 怜子 青 即 清 这里是实写也 是虚写 语意双关 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 表达了 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晋 子夜歌四十二首 之三十五 雾露隐芙蓉 见莲不分明 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 莲 叶可见但不甚分明 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 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莲的意象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王维 山居秋暝 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 柳永 望海潮 看取芙蓉花 今年为谁死 孟郊 怨诗 红藕香残玉簟秋 李清照 一剪梅 素手把芙蓉 虚步蹑太清 李白 西上莲花山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 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 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 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 低面深藏碧伞中 1 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 时刻的景色 均以荷与 为诗歌的主要意象 2分 2 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 荷 的形象 请 指出两首诗中 荷 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 并作简要分 析 4分 问 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 荷 的形象 请指 出两首诗中 荷 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 并作简要分析 答 本诗描写的是傍晚时刻的景色 以荷与西风为诗歌的主要 意象 拟人表现手法 前一首的 绿荷 有 恨 而 背西风 含有诗人之 恨 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 基调凄怨低沉 后一首的 荷花 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 似是 愁热 却呈现娇羞之态 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 基调 活泼有趣 桃 花 由于文学的长期浸润和日常话语的持久打磨 桃花 作为一个语词 吸附并积存了非常丰厚的文化信息 从而确立了它在汉语话语体系中强势地位 桃花 也以其饱满的文化意蕴有效地承载了它作为文化符 号的社会功能 桃花盛开的三月 是万物蕃长的季节 桃花花色艳丽 花朵大而多 展示的是娇艳 柔媚的形象 这种自然特质很容易让人们联想到富有 生机和活力的青春女子 我们应该注意到柳条所比的是女子的身段 而桃花着眼的则是女子亮丽的容颜 怒放的花朵与迷人的笑靥之间确 实有着非常贴切的可比性 其二 桃花是美人 的象征 可用 女 色 来概括 典型的话语描述是 人面桃花 诗经 中 桃之夭夭 灼灼其华 表 面上看似摹写桃花盛开之貌 实则是借 物起兴 歌咏新婚女子的娇媚可人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晚唐韦庄有 依旧桃花面 频低柳叶眉 女冠子 可能是桃花的色泽过于浓丽 易使人产生俗艳之感 也可 能是传统社会对女子的偏见 桃花不知从何时起就背负了 轻浮 不专一 这样的道德指责 颠狂柳絮因风舞 轻薄桃花逐水流 漫兴绝句 这 样的诗句 一个 轻薄 一个 逐 两个词语所呈示的活 脱脱是一个 傍大款现象 的古典版本 道德倾向不言自明 其三 桃花寄寓了人生的失 意和愁苦 可用 悲情 来概 括 典型的话语描述是 桃花 流水 花开花落 即使花期再长 花儿总也有凋零的时候 所以在中国文学中 感慨花事 伤春 悼春 惜 春是一个近乎永恒的主题 人们借助它抒发相思之 苦 失志之痛 离别之恨 甚至兴亡之叹 周密 清平乐 一树桃花飞茜雪 红豆相思暗结 所言说的也无非 是相思愁苦 林黛玉 葬花词 明媚鲜艳能几时 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 难寻 阶前闷杀葬花人 一朝春尽红颜老 花落人亡两不知 也是 见到桃花飘零而产生的哀伤自怜 桃花的悲情意蕴除却自悼自怜和爱情的感伤之外 还包涵着一种岁月流 转的沧桑之感 宋人刘辰翁 金缕曲 闻杜鹃 记画桥 黄竹歌声 桃花前度 作者 描写临安的凋敝 追忆当年的繁华 显然这里的桃花无关风月 只寄寓 了作者着意历史兴衰的苍凉之感 其四 桃花是琅苑仙葩 它常常关涉仙界 可用 仙境 来概括 典型的话语描述是 桃花深处 似乎很早以前 桃树 桃木就沾附了 仙气 具有镇鬼辟邪的神秘力 量 黄庭坚 水调歌头 溪上桃花无数 枝上有黄鹂 我欲穿花寻 路 直入白云深处 浩气展虹霓 只恐花深里 红露湿人衣 描 绘的就是桃花掩映 红露湿人的神仙境界 张旭的 桃花尽日随流 水 洞在清溪何处边 桃花矶 怀想的也是桃花所出的仙源 圣境 菊花 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 称赞它 坚强的品格 欣赏它清高的气质 表达了 诗人对坚贞 高洁品格的追求 借菊花 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 这里的菊花无疑 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饮酒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菊花 隐士的象征 菊花 斗士的象征 菊花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题菊花 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 菊花成了饱经沧桑的勇敢坚强菊花成了饱经沧桑的勇敢坚强 的斗士 为民请命 替天行道 的斗士 为民请命 替天行道 菊花 伤感的象征 宋 李清照 醉花阴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 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 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菊花 在她笔下成了 抒发情思的对象 东篱 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用 瘦 字抒发内心对久别丈夫 的感受 晋 王淑之 兰确铭 兰既春敷 菊又秋荣 芳熏百草 色艳群英 孰是芳质 在幽愈馨 唐 杜甫 云安九日 寒花开已尽 菊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 轻香酒暂随 唐 太宗 赋得残菊 阶兰凝暑霜 岸菊照晨光 露浓希晓笑 风劲浅残香 细叶抽轻翠 圆花簇嫩黄 还持今岁色 复结后年芳 唐 元稹 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牡丹 牡丹花大色艳 层层叠叠 具有雍容华贵的丰腴 之美 传达出磅礴的春天气势 因而具有成为盛 世精神的最好象征和载体的潜质 隋代即有赏牡丹的记载 但直至盛唐 牡丹才真 正取代六朝咏梅的遗风 成为占据咏花新宠地位 的 国花 盛唐气象为其 国花 的追寻注入巨大 魄力 牡丹作为唐代备受推崇的 国花 适逢其 会地呈现出雄视百代的气势与襟怀 折射出大唐 帝国的王者之风 清平调 词三章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 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 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 沉香亭北倚阑干 牡丹唐代甫一登场 就得到了国君爱宠并予以大 力推崇 视为奇赏 旋即名倾朝野 推之民间 使 赏牡丹 成为举国若狂的盛事 这 牡丹热 一直延 续到北宋 横跨两代 牡丹正是凭藉李白的 清平调 辞三章与盛唐最 高的政治中心结缘 这三首诗及其典故传为千古 佳话 集中了太多人间至美的因素 聚合了几个 第一 唐玄宗李隆基位居九五之尊 为权威第一 杨玉环是美人第一 李白是诗人第一 李龟年是 当时歌者第一 高力士是内官第一 几个第一因 牡丹 而汇聚 共同托举起牡丹 国花 地位和王者 风范的精神气质 刘禹锡那首风流倜傥的 赏牡丹 以白描创造出情 深词显的境界 含不尽之意尽在象中 庭前芍药妖无 格 池上芙蓉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 京城 以一个 动 字 将牡丹艳压群芳的王者之美 以及牡丹花开时长安倾城观赏 万人空巷的轰动盛况 投诸读者无尽的审美联想中 一 国家繁荣昌盛的象征 牡丹花开时节 繁花似锦 灿烂辉煌 自唐宋以来 牡丹成为吉祥幸福 繁 荣昌盛的象征 并得以世代延续下来 1959年 周恩来总理在洛阳说过 牡丹是 我国的国花 它雍容华贵 富丽堂皇 是我们中华民族兴旺发达 美好幸福的象 征 今天 牡丹的这一文化象征意义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因为她非常贴切地代 表了改革开放的中国国泰民安 前程似锦的美好形象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表 达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理想和愿望 二 对富裕生活的期盼与追求 在后面提到的民俗文化中 富贵二字应用相当广泛 牡丹被赋予富贵的品格 恰 恰是牡丹赢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本质内涵 在旧社会 穷苦的劳动群众也无时无刻不在想着自己能够富裕起来 追求富 裕可以说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性 牡丹 正代表着人民群众的期盼与追求 三 劲骨刚心 不畏权贵的高风亮节 人们喜爱牡丹 还赋予了牡丹能代表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的优秀品格 在武则天贬 牡丹的传说中 武则天冬日游园 一时兴至 竟下令百花限时开放 百花慑于权 势 不得不开 独牡丹没有按时开花 而被武则天下令放火烧之 贬出长安 在 秋翁遇仙记 中 一伙恶奴毁花霸园 是牡丹仙子及时赶来救活了被毁坏的牡 丹花 严惩了暴徒 牡丹不畏权贵和恶势力 倍受称赞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梅意象 北宋的林和靖为梅所动 一生 未娶 以 梅妻鹤子 自诩 他的 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 昏 十四个字清绝出世 艳冠古今 咏梅的无人出其右 盛唐也有一女子 名叫江采萍 她爱梅 也爱得痴绝 她就是唐 玄宗的梅妃 她出身福建 在入大 明宫后 在宫前遍植梅花 建赏梅 亭 作梅花赋 后来 梅妃失宠 牡丹一般香艳的杨玉环三千宠爱 集一身 梅妃入冷宫后又化作梅树 下一抔艳骨 宋朝人爱梅 蔚然成风 中 原故国的沦丧 江南一隅的苟安 使得南宋文化人 对顶风傲雪 孤傲白洁的梅花有着难舍难分 的宿命般的爱 陆游走在沈园里 慨叹 何方可化身千亿 一树梅 花一放翁 陆游一生留下了一 百三十七首咏梅诗 梅是南宋人 的难以拆解的心结 红楼梦 中的妙玉的栊翠庵 庭中红梅怒放更象征了妙玉的超 绝出世 超尘绝俗冰清玉洁的梅花 古代的文人 学士引之为知己 志士仁人比之以自况 当今之世 滚滚红尘 让我们心怀梅 的傲骨 体含梅的幽香 梅花 从古至 今仍然傲立在天地之间 惊喜那依旧朝 拜它的眼睛 咏梅的杰出词章仍然洋溢 着它不灭的芬芳 薰香中国诗歌的史册 在众生的心头 在华夏山水之间传扬 在古典诗词里 梅是报春的使者 贞洁 的君子 诗人自咏的寄托 思乡怀人的 信物 附 1 更无花态度 全是雪精神 辛弃疾 2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卢梅坡 3 欲传春信息 不怕雪埋藏 陈亮 4 来日绮窗前 寒梅着花未 王维 5 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