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管理学案例分析奶粉事件与三鹿集团倒塌

tian****1990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251.81KB
约6页
文档ID:81497604
管理学案例分析奶粉事件与三鹿集团倒塌_第1页
1/6

1、你是如何理解此次事件的性质?,从行业影响上看是严重的诚信道德观丧失和恶性行为引发的公共信任危机 从企业本身看三鹿奶粉事件主要的风险因素来自原­料采购控制环节,也就是奶源环节但从事件的产生、发展来分析,则无疑牵涉到监管环境、行业特征、内部控制、社会责任等多个层面最主要的是内部控制的监管机制问题:1内部环境:企业文化氛围没有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职责分工不明确,裙带关系错综复杂2风险评估:三鹿有一部分奶源是由农户和奶贩子提供,由于饲养方式不一验收标准不同以至于风险也不同,企业应该做好事先风险评估,而且食品加工企业应该除了对原­料采购、产品加工、存储储藏、物流配送等各个环节进行风险评价、分析之外,还应该就最可能产生风险的环节设立应对措施3控制活动,针对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策略解决问题4信息与沟通,企业应该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5内部监督,对企业的控制进行监督反馈2、你认为国家标准和检测的问题,还是奶农、奶站,抑或三鹿集团和其他奶制品企业,政府质检、农业部门等方面的问题?,都有责任,因为奶粉产业链是奶牛养殖—奶站收购—企业加工—代理商营销—超市零售,这个过程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导致很严重的后果。

国家标准和检测:事件中国家质检总局对三鹿奶粉进行多次检查,均未发现奶粉中的有害物质,但是消费者受到的伤害却在继续,再这样的情况下,都没有人质疑国家标准或者是检验方法的合理性 奶农:部分奶农往牛奶里加水再勾兑一些三聚氰胺和其他的东西已达到赚钱的目的就算发生事故,奶农们也抱着侥幸心理可推卸责任,说是运输环节中其他人操作的 奶站:奶站没有把好验收牛奶这一关,给奶农有机可憎,再加上企业的各种裙带关系下,奶站如果想要赚取中间差价,也会不择手段三鹿集团或奶制品企业:企业是公众认为最直接的责任主体,因为产品是企业生产的,首先不管是生产过程中那个环节出了问题,企业都逃脱不了责任其次质量控制是企业最重要的一个程序最后造成这么多婴儿受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企业对该事件的隐瞒在三鹿集团调查出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后,没有马上召回有害产品,二是采取的是隐瞒实情,陆续换回 政府质检:政府质检部门在发现奶粉有问题了以后压制不上报,这是政府部门的失职政府应该完善法制,加强全程质量管理,重视事前监管、舆论监管,树立社会正气,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3、谁该对29万名患病的婴儿承担责任?,一种是领导(企业和政府)的责任,一种是具体人的责任。

首先三鹿集团要负主要责任,产品制造商对自己生产的产品没有经过严格质量控制和检查,导致消费者受害,所以要负主要责任,赔偿消费者损失,无条件提交国家罚款其次是政府领导也该负监管不力的责任 最后是个人的责任,也是事件的根源责任人,违法的奶贩子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4、三鹿集团的高管对于事件的反应,你如何看待?,1、08年6月三鹿集团发生后:先是隐瞒情况投放广告以转移公众注意力,副总经理安抚消费者“不要闹了”“不要让消费者向媒体反映情况”高管采取的是逃避的态度 2、8月初三鹿领导班子聚集招开会议,作出四项决议,即加强奶源治理、以返货形式换回市场上含有三聚氰胺的三鹿奶粉,购买相关设备确定检测方法等但董事长田文华要求此事对外保密采取的是保密行为 3、8月中三鹿又招开会议决定继续销售三聚氰胺含量低的奶粉,含量高暂时封存采取的是无视的态度 4、9月三鹿集团发出声明要对消费者负责,决定召回8月以前生产的奶粉事态严重采取召回有害产品行动 企业高管对三鹿事件发生的态度没有采取积极主动的应对方法,在发现奶粉有问题的时候,没有立即召回有害产品,任其流向市场危害消费者,事后本着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要求撤回全部有害奶粉,但执行力度却不够,未通知销售代表将奶粉下架。

面对社会群众的质疑,无法做出合理的解释,逃避责任,最终导致企业的品牌危机、信任危机破产趋势已无法逆转5、如何你是三鹿集团的董事会长田文华,你会如何做?,首先作为三鹿集团的最高领导人,在接任这个位子之前就应该意识到企业的潜在风险,而作为个人能为公司做的,在公众面前保持诚实守信真诚沟通的形象很关键,这可以给公司处理危机争取到很多时间 作为公司的决策者,迅速查清事情原委,果断作出决策,停止不合格的产品生产,召开会议,征纳合理建议处理已经发生的事件,以防进一步恶化 作为企业的“导向标”,在危机处理中,应更多的关注公众和消费者的利益,关注公司的长远利益,而不仅仅是短期利益 作为企业与外界媒体交流的发言人,做好危机发生后的传播沟通工作,争取新闻界的理解和合作。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