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家乡的风俗》写作技巧+写作素材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的习作是关于“家乡风俗”的作文,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风俗?”风俗,就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反映人们的生活经验,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主要包括民族风俗、节日习俗、传统礼仪等民族风俗、节日习俗、传统礼仪,这就给同学们提供了丰富的写作思路,并且,这篇习作还给了同学们两个选择,可以写一种风俗,也可以写你自己参加的风俗活动,也就是说写作范围就更广了比如我们可以写春节里贴春年、拜年、守岁等习俗,或者写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等等确定好写作内容之后,然后就是谋篇布局,民俗的特点一定是重中之重,要写具体;如果选择的节日习俗有很多,不要一骨碌全部写出来,就挑几个最具特色的事情来写;还有一个最重要的,这类作文,最后都要进行情感升华,如写家乡的风俗,主要就是表达家乡人民的勤劳智慧等,表达自己对家长的热爱!好了,最后,我们为六年级的同学准备了一份关于“家乡的风俗”这篇习作的写作素材,总结了好词佳句、古诗词以及范文赏析,同学们可以收藏积累!【好词】长袍短掛 刀耕火种 刀山火海 能歌善舞 热情好客 穿金戴银 鼓乐齐鸣 爆竹声声 神采飞扬 万众欢腾 欢呼雀跃 热情洋溢 锣鼓喧天 喜上眉梢眉开眼笑 盛况空前 穿花拂柳 流光溢彩 开怀畅饮 纵情欢唱 喜形于色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佳句】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而不同的家多也会有不同的习俗。
你想知道我的家多有什么习俗吗?别急别急,君请听我慢慢道来2.春节还有拜年的习俗,大家互相拜年,旧时拜年要磕头,现在一般只是问好晚辈向长辈拜年时,长辈要给压岁钱还有用发短信拜年、打拜年,我觉得家乡的这些习俗蕴含了一个千古不变的含义:希望辛苦了一年的人们能开心的好好休息几天,调整好心情,再准备开始下一年的奋斗范文:端午节古代有一个爱国大诗人,名叫屈原因受奸人挑拨,被君主驱逐但他仍然爱自己的国家最后投江自尽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屈原,便有了今日的端午节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地方的节日特色已经不复存在了可是闽南一带却还有着浓浓的民风民俗 上午,大家都会去割艾草割来的艾草都被挂在门前屋后整条街都是绿茫茫的一片,仿佛有千万条绿色的丝巾迎风飞舞这艾草寓意驱蚊除虫,驱灾避邪 艾草驱邪的民俗流传至今,而十二点的光阴更让人难以忘怀 正午十二点家家户户都端着盆子,到河边取水用晶莹剔透的水来冲洗脚或脸,洗走自己身上的晦气之后,人们还会聚集在河边跪拜祭祀不仅是跪拜,在贡台上还供着不少供品,有鸡鸭鱼肉、美酒果蔬等当然,更少不了最重要的棕子最后,将其中6个棕子投下河去喂鱼虾好让屈原的遗体继续安息于海底)祭祀便完毕了。
其余的贡品便可以自己带回家食用,以求沾一些福气,带来好运 午后,端午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采莲由一个打扮不堪入眼的醉汉为导,抬一尊木雕龙头龙头雕刻的栩栩如生,眼睛炯炯有神,有一股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威严身后跟着锣鼓队、花童等这个游 行队伍要进入每家每户舞旗拂尘主人则要行待客之礼,送一些糖果饼干给他们队伍十几米长,上百人组成鞭炮声持续不断,锣鼓声响彻云霄气势真是不同凡响! 在端午,小孩子最高兴的莫过于得到一件礼物——香包它的色彩多以红黄紫为主,表面细绣着一些美丽的图案据大人们说,香包里还有许多好东西喻吉祥如意,带有长辈们对孩子的美好祝愿 闽南的端午总是那么别具特色,那么令人难以忘怀! 简评:这篇文章记叙了作者“过端午节”的经历,运用了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手法,语言形象生动,如“整条街都是绿茫茫的一片,仿佛有千万条绿色的丝巾迎风飞舞”,富有生活气息,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元旦由于元旦是在民国年间才诞生的,并是由春节演化而来,所以,在中国刚刚开始庆祝元旦时,其庆祝的风俗习惯当然大都是类似于春节,或者说是春节的缩小版毕竟元旦不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虽然沿用了部分传统的庆祝方式:如燃放炮竹杀三生、敬鬼神、拜祭先人等,但在人们的心目中却并不见的会占用多么重要的地位。
到了现代,元旦的庆祝习俗就更简单了元旦的庆祝方式一:全中国甚至是全世界都知道的,很多国家都把元旦顶为法顶节日,在元旦这天放假新中国成立后,也规定元旦为法定节日放假一天元旦的庆祝方式二:现在比较普遍的就是由团体组织的活动,如元旦联欢会、挂庆祝元旦的标语、或举行集体活动等,以前就有组织敲锣打鼓、集体跳民族舞的,现在在电视记录片上还能看到,到科技发展的今天,就演变为联欢晚会什么的了近年更是有旅游、聚会等节目,反正元旦这天并没有太多的传统,在这一天假期了就任人发挥了甚至,元旦这天对年轻一代来说只意味着一天的假期元旦的庆祝方式三:保留着中国传统的庆祝方式就是在以民间了,尤其是在农村每到元旦,家家户户都会燃放炮竹,杀鸡宰鹅的,拜祭过各方神灵后就是一家人团聚一餐至于更为浓重的庆祝方式暂时还没见过少数民族有他们独特的习俗,各国的习俗也不一样点评:文章开头直接描写元旦节的来历和地位,然后介绍了庆祝元旦的三种方式,表达了作者对元旦节的重视和喜欢,较为吸引读者语言优美生动,结构完整,是一篇十分优秀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