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母亲学习目标1、了解冰心及相关文学常识,扎实掌握“瑞、菡萏、徘徊、欹斜、荫蔽”等重点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清新、优美的语言,提高审美鉴赏能力,背诵这首散文诗3、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掌握借物喻人、托物抒情的写法,体悟诗的意蕴4、激情投入、全力以赴,培养孩子珍重母爱的情怀重点 难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清新、优美的语言,提高审美鉴赏能力,背诵这首散文诗难点: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掌握借物喻人、托物抒情的写法,体悟诗的意蕴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前导学:学习生字词蒂:瓜、果等跟茎、枝相连的部分瑞:吉祥的菡萏(hàndàn):荷花徘徊(páihuái):在一个地方来回的走欹(qī):倾斜荫蔽:遮蔽导入新课:1、放磁带《烛光里的妈妈》激情导入: 2、导语: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种感情,也最能集中地体现亲情,所心在中外文学史上,母爱是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主题提起它,我们的脑子里就会涌现出许多关母爱的语句,下面,就请同学们交流搜集的有关母爱的语句生1、“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生2、“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生3:世界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师:是的,一次回眸,一个抚摸,每一个平凡的动作都会牵动为人子女的情思,今天 我们来学习冰心的深情之作——《荷叶母亲》。
3、 关于冰心冰心(1900~1999),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1900年生于福建闽侯一个思想开明的海军军官家庭,幼年广泛接触过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和汉译外国文学作品她1923年于燕京大学文科毕业后赴美留学,1926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回国冰心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涌现出的最知名的女作家之一,曾于1921年参加由茅盾、郑振铎等人发起的文学研究会,努力实践“为人生”的艺术主张冰心的著作丰富,小说有《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等,散文有《笑》《往事》等,诗集有《繁星》《春水》等创作最显功力的是“冰心体”散文,它们以细腻温柔而又微带忧愁的情调,轻倩灵活而又含蓄不露的笔调写童心、母爱和自然,语言清新隽丽,耐人寻味既有白话口语的朴素流畅,又兼备文言特有的简洁凝练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自主学习:课文品味: (1)作者重点描写什么?为什么要写九年前与祖父的赏莲?(2)课文中人的情绪变化和花的处境的变化有没有关联?合作探究:1、分析作者几次看莲的环境和心情? 2、讨论:(1)文章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 (2)请用最直观的方法表示“我”的心情变化。
(3)摘取一个词语概括荷叶母亲的形象 (4)最后一段在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5)文章写“雨打红莲,荷叶护送”运用了 的表达方式;写我的感动则采用了 的表达方式 (6)结合全文内容,以“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开头,写两句话,与最后一段构成排比3、找出文章的主旨句,并加于品味4、朗读,比较《金色花》《荷叶 母亲》相同点: 不同点: 课堂小结: 母亲,是鲜花旁的叶子;母亲,是大海上的帆船;母亲,是灵魂的真谛母爱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的这首《游子吟》可以说是古人对母爱赞美的千古绝唱了 母爱是纯洁的,总在你遇到风雨时悄然而至,给你慰藉和力童;母爱是无私的,她将永远保护着你,伴你一生作者通过对荷花的细腻观察,得出人生感悟,这正是我们学习写作的最好蓝本很大篇幅,使冰心成为世界文学中抒写母爱最成功最感人的作家之一 《荷叶母亲》答案学习目标1、了解冰心及相关文学常识,扎实掌握“瑞、菡萏、徘徊、欹斜、荫蔽”等重点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清新、优美的语言,提高审美鉴赏能力,背诵这首散文诗。
3、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掌握借物喻人、托物抒情的写法,体悟诗的意蕴4、激情投入、全力以赴,培养孩子珍重母爱的情怀重点 难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清新、优美的语言,提高审美鉴赏能力,背诵这首散文诗难点: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掌握借物喻人、托物抒情的写法,体悟诗的意蕴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前导学:学习生字词蒂:瓜、果等跟茎、枝相连的部分瑞:吉祥的菡萏(hàndàn):荷花徘徊(páihuái):在一个地方来回的走欹(qī):倾斜荫蔽:遮蔽导入新课:1、放磁带《烛光里的妈妈》激情导入: 2、导语: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种感情,也最能集中地体现亲情,所心在中外文学史上,母爱是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主题提起它,我们的脑子里就会涌现出许多关母爱的语句,下面,就请同学们交流搜集的有关母爱的语句生1、“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生2、“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生3:世界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师:是的,一次回眸,一个抚摸,每一个平凡的动作都会牵动为人子女的情思,今天 我们来学习冰心的深情之作——《荷叶母亲》4、 关于冰心冰心(1900~1999),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
原名谢婉莹1900年生于福建闽侯一个思想开明的海军军官家庭,幼年广泛接触过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和汉译外国文学作品她1923年于燕京大学文科毕业后赴美留学,1926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回国冰心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涌现出的最知名的女作家之一,曾于1921年参加由茅盾、郑振铎等人发起的文学研究会,努力实践“为人生”的艺术主张冰心的著作丰富,小说有《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等,散文有《笑》《往事》等,诗集有《繁星》《春水》等创作最显功力的是“冰心体”散文,它们以细腻温柔而又微带忧愁的情调,轻倩灵活而又含蓄不露的笔调写童心、母爱和自然,语言清新隽丽,耐人寻味既有白话口语的朴素流畅,又兼备文言特有的简洁凝练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自主学习:课文品味: (1)作者重点描写什么?为什么要写九年前与祖父的赏莲?红莲是全文着力描写的重点 课文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重点写雨中的莲花但是在写雨打红莲,荷叶护莲之前,作者先将九年前与祖父的赏莲写出,作平平淡淡的铺垫,把花放在人的背景中认识,花瑞人祥,三蒂莲的开放展示出吉祥的征兆,把花与人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为下文以花喻人埋下伏笔。
园里莲花有很多,只择其中两朵来写,这里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有什么作用? 两朵莲花,二红一白,一谢一安然,以白衬红,更突出红莲在勇敢慈怜的荷叶的庇荫下的幸福 (2)课文中人的情绪变化和花的处境的变化有没有关联?一看红莲,心情烦闷环境:繁杂的雨声 浓阴的天白莲的凋谢,恰是自己心境的刻画一切景语皆情语”,写白花的凋谢,恰是自己心境的刻画红莲由菡萏到盛开,观察细腻主人公红莲首次登场二看红莲,心情不适意,徘徊环境:雷声作了 雨越下越大 红莲左右欹斜,无依无靠三看红莲: 母亲旁边—— 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合作探究:1、分析作者几次看莲的环境和心情? 由荷叶保护荷花自然联想到母亲对女儿的爱护,联想丰富文升华主题 2、讨论:(1)文章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借物喻人,托物抒情 (2)请用最直观的方法表示“我”的心情变化。
烦闷 —— 不适意—— 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受了感动 (3)摘取一个词语概括荷叶母亲的形象 勇敢慈怜 (4)最后一段在内容上有什么作用?升华主题 (5)文章写“雨打红莲,荷叶护送”运用了 描写 的表达方式;写我的感动则采用了 抒情、议论 的表达方式 (6)结合全文内容,以“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开头,写两句话,与最后一段构成排比3、找出文章的主旨句,并加于品味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赏析:“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母爱是伟大的,可以使我在痛苦的时候得到安慰,在孤独中的到欢乐,在失望中得到希望,在冷落时得到幸福简单几笔点明了主旨,深化了中心曲终见题旨,结尾宕开一笔,留给读者更多想象空间,自然界的雨点是可见的,有形的,而“心中的雨点”涉及的面很广,内容纷繁,谁来荫蔽,这就把母爱推向高潮另一首诗中相同意旨的一句: “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进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好躲进你的怀里《繁星》第159节)。
4、朗读,比较《金色花》《荷叶 母亲》相同点: ① 赞美母爱的伟大神圣思想感情 ② 图画美想象空间 不同点: ① 《金色花》语言质朴秀丽《荷叶 母亲》语言淡雅清婉语言特点 ② 《金色花》是缘情造景《荷叶 母亲》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的方式 ③ 《金色花》中既有母爱的光辉,还有孩子的爱心《荷叶 母亲》更多的是赞美母爱思想感情 ④ 《金色花》是明朗圣洁的美《荷叶 母亲》是凄清含蓄的美整体氛围 ⑤ 《金色花》写一天时间里孩子三次与妈妈嬉戏,《荷叶 母亲》则是由雨中荷叶护莲的情景联想到伟大的母爱具体内容课堂小结: 母亲,是鲜花旁的叶子;母亲,是大海上的帆船;母亲,是灵魂的真谛母爱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的这首《游子吟》可以说是古人对母爱赞美的千古绝唱了 母爱是纯洁的,总在你遇到风雨时悄然而至,给你慰藉和力童;母爱是无私的,她将永远保护着你,伴你一生作者通过对荷花的细腻观察,得出人生感悟,这正是我们学习写作的最好蓝本很大篇幅,使冰心成为世界文学中抒写母爱最成功最感人的作家之一。
练习反馈:1.学生朗读全诗,整体感知诗意.学生齐背《金色花》《荷叶 母亲》2. 依据提示默写《金色花》中的部分诗行,并尝试着仿写一节当你沐浴后, 当你吃过午饭,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