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江苏省无锡市东林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题

147037****qq.co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7.88KB
约5页
文档ID:595874105
江苏省无锡市东林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1页
1/5

无锡市东林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班级 姓名 得分一、积累与运用(32分)1. 根据拼音写汉字8分)yùn( )酿 liáo( )亮 lin( )啬 静mì( )zhù( )蓄 chéng( ) 清 粗 guǎng( ) lì( )临2. 根据课文默写13分)①,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朱自清《春》)②,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③潮平两岸阔,王湾《次北固山下》)④,闻道龙标过五溪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⑤,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曹操《观沧海》)⑦王湾《次北固山下》中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的理趣的诗句是,3.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中山公园的郁金香,花枝招展,引来游客们的一片赞叹B.搬运工人正在小心翼翼地把货物从车上卸下来C.一大清早,大家就来到公园里,小朋友们呼朋引伴,放起了风筝; 老人则玩起了太极拳,舒活舒活筋骨。

D.从容不迫的举止,比起咄咄逼人的态度,更能令人心折4.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项是(2分) ( )A.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一种称绝句,一种称律诗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都有严格规定B.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C.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马致远,号 初一语文试卷 第1 页 共 5 页东篱,元代戏曲家D.曹操字孟德,西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著有诗歌《龟虽寿》、《短歌行》、《观沧海》等5.依次填入下列空格处的短语,搭配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美是广泛的,,烟雨楼阁可谓之为美; ,碧天黄沙可谓之为美; ,倾国倾城可谓之为美; ,潇洒从容也可谓之为美但美的答案,远远不止于此A. 姑苏江南 大漠孤烟 明眸皓齿 羽扇纶巾B. 大漠孤烟 姑苏江南 明眸皓齿 羽扇纶巾C. 姑苏江南 大漠孤烟 羽扇纶巾 明眸皓齿D. 大漠孤烟 姑苏江南 羽扇纶巾 明眸皓齿6.下列选项中,有关《朝花夕拾》内容阐述错误的是(2分)( )A.《狗·猫·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

B.《阿长与〈山海经〉》写了一个“黄胖而矮”“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保姆阿长,她记得“我”的心愿,给“我”买了《山海经》C.《狗·猫·鼠》表述了对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嗥叫”、时而“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恶D.《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长妈妈虽然保存着朴实善良的爱,令作者永生难忘但是作者主要表现了长妈妈身上愚昧迷信的一面,并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和批判7.阅读《朝花夕拾》选段,回答问题3分)现在说起我仇猫的原因来,自己觉得是理由充足,而且光明正大的一、它的性情就和别的猛兽不同,凡捕食雀、鼠,总不肯一口咬死,定要尽情玩弄,放走,又捉住,捉住,又放走,直待自己玩厌了,这才吃下去,颇与人们的幸灾乐祸,慢慢地折磨弱者的坏脾气相同二、它不是和狮虎同族的么?可是有这么一副媚态! 但这也许是限于天分之故罢,假使它的身材比现在大十倍,那就真不知道它所取的是怎么一种态度然而,这些口实,仿佛又是现在提起笔来的时候添出来的,虽然也象是当时涌上心来的理由要说得可靠一点,或者倒不如说不过因为它们配合时候的嗥叫,手续竟有这么繁重,闹得别人心烦,尤其是夜间要看书,睡觉的时候……但是,这都是近时的话再一回忆,我的仇猫却远在能够说出这些理由之前,也许是还在十岁上下的时候了。

至今还分明记得,那原因是极其简单的:只因为它吃老鼠,—— 吃了我饲养着的可爱的小小的隐鼠①作者仇猫的原因有哪些? (2分) 初一语文试卷 第 2 页 共 5 页②《狗·猫·鼠》讽刺了哪一类人? (1分)二、阅读与赏析(28分)(一)(4分)客晓【清】沈受宏千里作远客,五更思故乡寒鸦数声起,窗外月如霜8.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寒鸦数声起,窗外月如霜”的画面2分)9.诗的三、四两句写景有什么作用? (2分)(二)(8分)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①,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注释】①文不识:人名,姓文名不识10.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4分)衡乃穿壁引其光 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愿得主人书遍读之11.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12. 请你从匡衡成功原因的角度谈谈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2分)(三)(5分)①“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 初一语文试卷 第3 页共5 页响②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 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拔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13.第①段写春风,分别从哪些角度写的? 突出了春风的哪些特点? (3分)14.第②段描写的对象是春雨,为什么还要突出对小草儿和树叶儿的描写? (2分)(四) (11分)生命的选择(1)在我住的这一栋楼的前边,是一片开阔的空地这片向阳的地方,从早晨太阳一升起,地上便红地毯一般,铺满了霞光中午,一直到傍晚,太阳被西边的高楼遮挡之前,空地上都是一片明媚的阳光2)多好的一块空地花工们便将这里设计成一座小小的花园,四周栽种上一些秋季会抽出茸茸的花穗的纤草,拥围着一个圆圆的花坛。

种些什么呢?见花工们细细地松软着花坛的湿土,人们猜测着自然是蔷(qiáng)薇(wēi)了,花工们说3)不多日子,油黑的蔷薇叶子便密密地遮蔽了黄土; 似乎这期间,不过一阵、两阵小雨,人们一如既往匆匆地走过那花坛,忙各自的事情突然一日,有人惊奇地喊了一声:“多好的玫瑰!”(4)人们好像一下子被那花惊醒了红的、黄的、粉的,一时间,各色玫瑰竞相绽放开来,惹得人眼里一亮一亮有一些美丽的花朵装点生活,日子平添了些色彩、滋味和乐趣大人、孩子,过路时总会留住脚步,欣赏一番大楼里常年不曾搭话的邻居,此时也都能找到共同的话题坚硬的生活,顿时变得柔软多了5)人们夸奖那些花朵、花工之后,便说是太阳明亮的照耀才使花朵有了色彩不过,谁也说不清是花朵选择了太阳,还是太阳选择了花朵6)可是有一日,有孩子突然提醒大人们,到楼后去看看,说那里也有花 初一语文试卷 第4页 共 5页(7)楼后? 怎么可能呢,那里的阳光,结结实实被这楼房遮掩着,而且还有一些高大的槐树,枝丫互相勾扯着,地上是永远的潮湿和阴凉,甚至还有一些灰尘和垃圾被风卷到那里春天,当所有的地面上都干干的、亮亮的,惟独楼后肮脏的残雪还迟迟不肯化开。

那里怎么会有花呢?(8)拗不过孩子的拉扯,就到楼后看看去吧! 这时已是傍晚,朦朦胧胧的月光下,人们果然看到白花花的一些已绽放的花朵粗粗的、长长的花朵,挺在硕大的绿叶上,倒像是插了满头玉簪(zān)、银簪的古代仕女庄重里透着一些羞怯,没有人能叫出那花的名字,只是花开得雪白,单纯而圣洁,让人燥热的心头有被一股清凉清凉的水洒洗过一般的舒坦9)第二天,赶快去问花工,回答说: “那是白玉簪,性喜阴凉潮湿,花开得高洁得很哩10)于是,这栋楼美丽了楼前,阳光下,姹紫嫣红; 楼后,月光下,洁白如雪随即,也就有人告诉自己的孩子:你看,生活的路多宽! 有阳光,就去做玫瑰,开得热烈、大方些; 没有阳光,也别怨天尤人,白花照样可爱11)对了! 这才是生命的选择生命的伟大也正在于这选择的正确注:蔷薇:这里指蔷薇科蔷薇科中有桃、苹果和玫瑰、月季等许多果树和花木15.请仔细阅读短文,思考:文中的玉簪花究竟美在哪? (3分)16.阅读短文,说说第(6) 自然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分)17.赏析第(8)段中的划线句3分)18.读第(10) 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说说这是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以及你从中得到的启示3分) 初一语文试卷 第 5 页 共 5 页  答案及简析  一、积累与运用  1.酝;嘹;吝;谧;贮;澄;犷;莅  2.①山朗润起来了;②东临碣石,以观沧海;③风正一帆悬;④杨花落尽子规啼;我寄愁心与明月;⑤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⑥星汉灿烂,若出其里;⑦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A(“花枝招展” 多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不能形容郁金香)  4.D(曹操是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5.A(“烟雨楼阁” 对应 “姑苏江南”;“碧天黄沙” 对应 “大漠孤烟”;“倾国倾城” 对应 “明眸皓齿”;“潇洒从容” 对应 “羽扇纶巾”)  6.D(《阿长与〈山海经〉》主要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激与怀念之情,虽有对其愚昧迷信的描写,但并非主要进行辛辣讽刺和批判)  7.①猫的性情与别的猛兽不同,喜欢玩弄猎物;有一副媚态;交配时嗥叫手续繁重,影响他人;吃了作者饲养的隐鼠。

  ②讽刺了那些与猫有相似特性,如欺负弱小、阿谀奉承、制造麻烦等的 “正人君子”  二、阅读与赏析  (一)  8. 五更时分,远处传来几声寒鸦的啼叫,打破了寂静窗外,清冷的月光洒在大地上,如一层白霜,给人一种孤寂、清冷之感  9. 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寒鸦啼叫、月如霜的凄清景象,烘托出诗人远在他乡的思乡之苦  (二)  10. 乃:于是,就;偿:报酬;怪:对…… 感到奇怪;愿:希望  11. 主人被他的精神感动,就把书借给他读,匡衡于是成了大学问家  12. 匡衡成功的原因有勤奋好学(凿壁偷光读书)、主动创造条件(为读书去文不识家做佣工)启示:我们要珍惜学习机会,勤奋刻苦,主动为自己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努力追求知识与进步  (三)  13. 从触觉(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嗅觉(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花的香)、听觉(鸟儿卖弄喉咙、牧童短笛)角度写春风特点:轻柔、温暖、芬芳、悦耳  14. 侧面烘托春雨的滋润,春雨让树叶更绿、小草更青,展现出。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