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初一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题

工****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4KB
约5页
文档ID:512530965
初一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题_第1页
1/5

                       七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三)《请君入瓮》①【原文】周兴与丘神勣通谋,太后命来俊臣鞫②之俊臣与兴方推事③对食,谓兴曰:“囚多不承,当为何法?”兴曰:“此甚易耳!取大瓮,以炭四周炙④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俊臣乃索大瓮,火围如兴法,因起谓兴曰:“有内状推⑤兄,请兄入此瓮!”兴惶恐,叩头伏罪导读】本文写的是来俊臣“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及周兴作法自毙的故事注解】①瓮(wèng):大坛子②鞫(jū ):审讯犯人③推事:研究事情④炙(zhì ):烧烤⑤内状:宫内递出的状辞推:追究,检举译文:周兴和丘神勣合伙谋反,太后让来俊臣来审讯他来俊臣趁着跟周兴一边吃饭一边研究事情的当口,对周兴说:“犯人大多不肯招供,应当采取什么办法?”周兴说:“这很容易,拿一个大坛子,用炭火在周围烤,让犯人进到里边,什么事敢不承认!”“来俊臣于是找来一个大坛子,按周兴的方法周围升起炭火,站起来对周兴说:“宫内有人递出状辞检举你谋反,请兄进到这大坛子里去吧!”周兴惊恐万状,连忙叩头认罪一、解释加点的词1、俊臣与兴方推事对食:正在,正当  2、囚多不承:承认3、当为何法: 应当 4、因起谓兴曰:于是,就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之”。

1、太后命来俊臣鞫之:代词,代周兴2、以炭四周炙之:代词,代囚犯三、翻译下列句子1、兴曰:“此甚易耳!取大瓮,以炭四周炙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周兴说:“这很容易!拿一个大坛子,用炭火在周围烤,让犯人进到里边,什么事敢不承认!”2、因起谓兴曰:“有内状推兄,请兄入此瓮!”于是站起来对周兴说:“宫中有人递出状辞检举你,请你进到这大坛子里去吧!”四、来俊臣请周兴入瓮,是采用了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的方法《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原文】孔融被收①,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导读】八九岁的孩子能在家庭遭难时毫不惊恐,很是了不起说明孩儿的明理聪明,也反映了封建社会中株连迫害的罪恶注解】①孔融被收:建安十三年,融因触怒曹操,坐弃市(被判死刑)译文:孔融被逮捕,朝廷内外非常惊恐当时孔融的儿子大的九岁,小的八岁两个儿子还和原来一样在玩琢钉游戏,一点害怕的样子都没有孔融对使者说:“希望罪责仅限于自己一身,两个儿子可以保全性命吗?”他的儿子从容地进言说:“父亲难道见过倾覆的鸟巢下面还有完整不碎的鸟蛋吗?”不一会儿逮捕他们的人也到来了。

一、解释加点的词1、孔融被收 逮捕 2、冀罪止于身 希望 3、二儿可得全不 同“否” 4、寻亦收至 不久 二、翻译下列句子1、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大人难道见到过倾覆的鸟巢下面还有完整不碎的鸟蛋吗?2、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两个儿子仍然在玩琢钉游戏,一点害怕的样子都没有三、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并说明它的比喻义覆巢无完卵比喻整体遭殃,个体不能幸免                《马价十倍》①【原文】有人卖骏马者,比②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言,愿子还③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④之费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⑤而马价十倍注解】①选自《战国策·燕策》《战国策》,西汉末年刘向校正编订共三十三篇,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着重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刘向,除编订《战国策》外,还编有《说苑》等书②比:副词,接连地③还:通“环”环绕④朝:早晨⑤一旦:一天译文:有个卖骏马的人,接连三天在市场上站着卖马,结果没有一个识马的。

  他前去拜见伯乐,说道:“我有一匹骏马想要卖掉,可是接连三天在市场上站着卖,没有人来问一声,我希望您去围着马转一圈看看,离开的时候再回过头来看一看,我愿意献给您一早晨的费用    伯乐于是去市场上环绕着马看了一圈,离开的时候又回头来看了看,结果一天之中马的价钱涨了十倍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往见伯乐曰 拜见    (2)愿子还而视之 尊称对方,您  (3)去而顾之 回头看   (4)伯乐乃还而视之 于是  2、与“去而顾之”中的“去”的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   ) A、去死肌                      B、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C、.则有去国怀乡               D、黄鹤一去不复返3、从下面选出与“去而顾之”中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 A、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B、学而时习之  C、峨冠而多髯者                D、出淤泥而不染4、本不懂得货色,而“名家”说好就认为好,人云亦云,这样不加分析地盲目地虚推、崇拜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应该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欧阳公事迹》【原文】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译文】 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1.文中“教以书字”的“书”的含义,跟下面哪一句中的“书”相同?( D ) A.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B. 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C.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D.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写”2. 翻译句子 ①欧阳修四岁而孤:欧阳修四岁就成了孤儿②惟读书是务:只把读书当成唯一的事情3. 就本文而言,欧阳修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是:不因环境的困苦而消沉,反而刻苦发奋,与生活抗争4. 欧阳修的成功,除了他自身的努力之外,还有一个促进他成长的原因是:欧阳修母亲的深明大义,即使条件艰苦,也要把欧阳修培养成才。

【原文】(季梁)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①,方②北面而持其驾③②,告臣曰:‘吾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④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⑤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注解】①大行(háng):大路②方:正在③持其驾:拿着缰绳,驾着他的车子④奚为:何为,做什么⑤御者:车夫1、翻译下列句子①吾欲之楚:       我想要去楚国  ②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马虽好,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     2、用一个成语概括本文内容,这个成语是        南辕北辙 或 背道而驰3、读了这则短文后,你受到什么启发? 要想达到预期的目标,必须认清努力方向如果行动与目标完全相反,即使有许多优点和长处,也不一定能获得成功薛谭学讴【原文】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注解】①讴:这里是歌唱②饯行于郊衢:饯,设宴送行。

郊衢,郊外的大道边③抚节悲歌:抚节,打着节拍④薛谭乃谢求反:谢,道歉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①未穷青之技( 学尽 ) ②秦青弗止( 不 ) ③响遏行云( 遏止 )2.翻译: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译文:薛谭向秦青学习演唱的本领,他没有学尽秦青的技艺,自认为把师傅的本领完全学尽了 3.这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学习没有止境,要谦虚好学,不能够浅尝辄止 4.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有,薛谭知错就改,马上向师傅道歉,并且留下来继续学习,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