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古诗词赏析 1、唐·韦应物《闻雁》原诗: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赏析:归雁在古诗文中,历来是思乡思亲之物在凄清秋雨之夜,雁叫声更使诗人思乡情切,夜不能寐,浮想联翩,思绪万端诗到此戛然而止,对“闻雁”而后的感触不写一字,留下了广阔空间,让读者自己去想像和思考2、唐·白居易《池鹤》原诗:高竹笼前无伴侣,乱群鸡里有风标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赏析:首联突出了鹤的生活环境与众不同颔联写丹顶鹤的外形特征,突出鹤的色彩美诗人以“丹砂”来比丹顶鹤头顶上的朱红色皮肤,以“白雪”比喻“白色短尾”恐”和“疑”是人格化的描写颈联采用反衬手法,把丹顶鹤和鸬鹚、鹦鹉对比,意在突出丹顶鹤的风姿和不事权贵、不邀宠献媚的品格尾联写池鹤的鸣声美,表现诗人对仕宦生活的厌倦和无奈一个“怅”字表现出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说明他追求闲适的田园生活 3、宋·葛天民《迎燕》原诗: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赏析:3、4句,紧扣题目写主人忙着迎燕在各项准备中,诗人选择了其中一件:“不下旧帘遮”。
帘”会妨碍燕的出入,故“不下”;“帘”惟其“旧”,才是“新燕”识别而“入”的标志;“帘”之所以“旧”,还具体表明主人是“寻常百姓”,无财力换上新“帘”这两句,前因后果,一虚一实,章法错落有致5、6句宛若“微雨飞燕”图:暮春三月,杂花似锦,细雨霏霏,燕衔香泥,穿梭来往燕筑巢、生育,为追求幸福生活而辛勤忙碌,虽“翅湿”在所不辞,神情跃然纸上全诗写了人与燕的关系,燕的自由自在,正是诗人隐居生活的反映;燕之乐,亦足见诗人之乐4、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原诗: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赏析:“抽刀断水水更流”是生活中的现象,用来比喻内心的苦闷无法排解,显得奇特而富有创造性由于这一比喻源于眼前景,合乎心中情,因此读来感到自然天成举杯销愁愁更愁”一句,道出了他不能解脱,只能愁上加愁的不得志的苦闷心情一句诗中三个“愁”字,足见愁思之多,与开头“多烦忧”相呼应 5、宋·范仲淹《渔家傲》原词: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赏析:上阕写景围绕“异”字着笔,勾勒出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塞下秋景下阕抒情重在揭示孤城将士内心的苦闷,那种壮志难酬、有家难归的抑郁情怀将军白发征夫泪”最能引发读者的同情和思考:将军为什么深夜不寐、愁白了头发?显然是“燕然未勒归无计”造成的;征夫为什么落泪?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爱国的情怀,思乡的苦闷,构成了守边将士复杂的心态 6、元·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原曲: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赏析:“小桥流水人家”,本来是恬静明丽的景物,在境界上似乎与上下句所描写的景象截然异趣,其实不然因为旅人在荒郊野外见此安适的人家,只会引起“日暮乡关何处是”的愁绪 7、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原诗: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赏析:五、六句以“沉舟”“病树”自比,固然感到忧伤,却又相当达观,沉舟的旁边千帆过往,病树前面万木向荣此联所展示的艺术形象明朗清新,意境沉郁又有豪迈之气,表现出作者豁达的胸怀,客观上被人认为包含着一种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其引申意义已远溢于本义之外。
后人常引用此两句来说明:没落的事物,就由它没落吧;新生的事物,依然要按着自己的规律发展下去 8、唐·李商隐《无题》原诗: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赏析:颔联写别后相思,以两个生动的比喻表白自己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方”“始”,都是“才”的意思春蚕直到死的时候才停止吐丝,蜡烛燃尽时才停止流烛泪这里的“丝”与思念的“思”谐音,蚕丝和蜡泪象征爱情;而“死”“泪”则暗示爱情带有浓郁的悲剧色彩也有人认为这里可能是诗人借以抒发政治上屡遭挫折后的苦闷心情 9、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原诗: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赏析:3、4句由海棠引出桃李,一个“闹”字是从宋祁《玉楼春》词“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中得来,然而此处却语含讽意:桃李盛开,是为了抢得春光,哗众取宠;而诗人喜爱的海棠不仅美丽不在桃李之下,其格调品位之高,更是桃李所不及的诗人诚意劝其“爱惜芳心,莫要轻吐”这一劝诫,表面上是对海棠而言,其深层意思当是寄语儿辈10、 唐·宣宗宫人《题红叶》原诗: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
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赏析:1、2句中的一“急”一“闲”,形成对比,不着痕迹,若即若离地托出了看似矛盾而又交织为一的双重苦恨:一个少女长期被幽禁在深宫之中,有时会有流年似水、青春易逝、红颜暗老之恨,有时也会有深宫无事、岁月难遣、度日如年之苦3、4句妙在曲折传意,不从正面写自己的处境和心情,不直说自己久与人间隔离和渴望回到人间,而用折射手法,从侧面下笔,只对一片随波而去的红叶致以殷勤的祝告 11、 唐·李商隐《夜雨寄北》原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赏析:3、4句从眼前遥想异日重逢,西窗剪烛,重话巴山夜雨情景,使诗境于回环映照中更增深永情韵,融凄清与温煦、黯然与神往、寂寥与慰藉为一体这首诗的构思极富特色,先写妻子思念远游巴山的丈夫,丈夫思念留在北方的妻子;后写想像中他日两人同在长安共话巴山夜雨时的情景既写出了空间的殊异,又写出了时间的变迁,还从空间、时间的相关变化中写出了人的悲欢离合,丰富地展示了今日彼此相思之意 12、 清·赵翼《论诗》原诗: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赏析:3、4句诗人提出自己的观点:各个历史时代都会出现杰出的诗人,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的作品。
作者论诗的重点在后两句,前两句只是为提出下面的见解略作铺垫而已,赵翼论诗的着眼点在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