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雅斯贝尔斯读书笔记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28.07KB
约15页
文档ID:53935457
雅斯贝尔斯读书笔记_第1页
1/15

篇一:大学之理年读书笔记大学之理念读书笔记前言1. 大学是一个人可以在这里自由地探索真理、教授真理的地方,也是一个人们可以为了这个目的蔑视一切剥夺这种自由的人的地方2.大学是一个人们必须通过真正的思考和生活来发现自我的地方3.大学是这样一处所在,在这里,凭着国家和社会的认可,一段特定的时光被专门腾出来尽最大可能地培养最清晰的自我意识 (self-awareness) 人们出于寻求真理的唯一目的而群居于此因为这是一项人权:即在某个地方人们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地探求真理,并且是为真理而真理4.国家和社会对于大学又有一种现实的预期,因为大学为公共服务领域内那些需要具备科研能力和学术训练的职业提供了毕业生5. 没有这种意志的驱策,人根本就不可能竭尽全力地臻于思维的极致如此说来,大学自然是服务于实际目的的机构但它实现这些目的是靠一种特殊精神的努力,这种精神一开始的时候是超越这些实际目的的,它这样做只是为了以后以更大的清晰度、更大的力度、更冷静的态度返回到这些目的中6. 如此看来,大学就是一个讲以献身科学真理的探索和传播为志业的人们联合起来的机构因为真理可以用系统的研究获得, 所以科学研究就是大学的第一要务。

因为真理的范围远比科学的范围要广,所以科学家必须作为一个人,而不仅仅是作为一个专家,投身到探索真理的事业中去第一部精神生活第一章科学与学术的本性1. 科学与学术所呈现出来的是这样一种知识:它是讲究方法的(methodical) ,是有内在说服力的(cogent) ,是普遍有效的(universally valid) 2. 首先, 科学和学术与一种方法上的自觉(a sense of method)密不可分我正在烟具的课题本身决定了我得出结论的方式我的方法决定了我观察问题的角度和我所能运动的材料的范围与科学思维水火不容的,是随心所欲的主观臆断和一厢情愿的迷信盲从3. 只有我们理解了知识所有以获致的方法,只有我们理解了知识的出发点和意义,它才能保持其相对性倘若我们不对“事实”作这样的限定,它就会变成迷惑性的绝对4. 科学知识是有内在说服力的我能够从科学角度理解的那种真理知识一个纯粹的理性证据的问题它是对的,只因为它自身的逻辑,决不需要我个人的信仰5. 科学发现具有普遍的效力它们的解释力可以被任何人验证共识是普遍效力的标志6. 当人们向科学指望一些它力所不能及的东西的时候,这些局限总会招惹怨恨。

举例说来:人们会指望某个没有信仰的人找到一种信仰的替代品,以此来支撑自己的生活;会指望某个对哲学不满的人在科学里面觅到一种无所不包的通用真理;会指望某个精神浅薄的人在从事由科学分派的无止境的研究过程中,意识到自己的无用在如上的各种情形之下,科学均以盲目崇拜的对象始,而以仇恨轻敌的对象终7. 不消说,就科学表达了人对知识基本的、与生俱来的渴望来看,它确实是自为的这种对于知识的渴望本质上要先于所有功利的考虑因为降低到实用层面的知识就不再是知识的整体(the whole of knowledge) 了8. 确实, 我们自我认识的深度,只能取决于我们在多大程度上认知的不同层次与各类变种,在多大程度上把形形色色的思想与行动归结到心智的程式(intellectual formulation)中来考虑9. 有未经清理的主观臆断的事实堆积,有科学与大堆不相干材料的纷然杂陈,有专家一叶障目不见森林的沾沾自喜,有一直迷失消磨在纯粹事实的正确性中的“流水线”式学习方法的洋洋自得由于变得机械化,也由于被抽空了所有内在和人性的意义,科学也已经在要求拥有自身价值的同时,变得面目全非了10. 心地善良但头脑简单的人们,由于在学问上缺乏创见,由于对系统的学习漠不关心,因而画地为牢,裹足不前。

他们所需要的是与科学截然不同的东西,是出于各种非理性冲动的政见、说教与宣传他们不是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心无旁骛地关注问题,而是任由自己滑入到伪哲学的高谈阔论中,动辄就是“整体” ,就是“全景” ( total picture) 在所有前提里面,科学最需要的是一种方向感(a sense of direction) 科学是如此需要引导,这点却经常被人们以往11. 我们逐渐了解事物外观隐约透露出的内容科学迫使我们直面事物的实际外观,迫使我们放弃操之过急的简化与一厢情愿的想象12. 科学驱散了我们用来掩饰不堪面对的事实的半吊子真理(half-truths) 科学粉碎了非批判性思维设置的用来替代无止境研究的幼稚观念它杜绝我们沉沦到欺骗性的沾沾自喜中13. 科学立场更深一步的特点是它的论点随时准备接受任何批评对于思想者来说,尤其是对于科学家与哲学家来说,批评态度是生活的必要条件为了迫使他检视自己的见解,无论怎样质疑都是不过分的一个诚恳的科学家即使从不公正的批评那里也可以受益谁回避批评,谁就是在根本上不想求知14. 科学是为谁而存在的?——不是为那些让自己迷失在应接不暇的、无关痛痒的事实里面的人(对这些事实他们是生吞活剥, 全盘接受的) ;也不是为那些辛辛苦苦死记硬背以求考试过关或者为日后从事某个职业做铺垫的人。

知识是为真正的科学家准备的15. 哲学有效地激起了一种热切的求知欲望16. 当科学家留心起自身行为意义的时候,他们确实已经有意识地哲学化了17. 哲学认为,捍卫思维的科学模式对于捍卫人类的尊严不可或缺哲学承认墨菲斯特的威胁是一条真理:“谁蔑视理性与科学,这所有人类力量中的最伟大者,谁就堕入了我的魔掌第二章精神,人的存在,理性1. 我们行为的意义是在所有当下的意图之外只有在我们最深刻的信仰里面它才是最清晰的只有我们自己严肃的决心才能使得信念在实际生活中活灵活现2. 若说精神的功能在于沉思生活的全部处境和形态,存在的功能在于使生活建立在绝对义务的基础上,那么不断拓展我们的视野就是理性的功能了3. 正是这三条才可以把求知的激情转变成朴素的苏格拉底式的物质这种无知不是因知识的进步而减少的那种,而恰恰是党认知变得清晰而渊博的时候,这种无知才充分显露其深度第三章文化1. 科学的方法要求客观,要求对工作的专注,要求仔细权衡,以发掘出相反的可能性,要求自我批评它不允许一个人随心所欲地考虑问题,也不允许谁因一时心血来潮抓住一点而不计其余它的特异之处,就是怀疑与问难的态度,就是做出普遍性结论时的谨慎,就是下断语的时候不忘记说明限制和条件。

第二部大学的目标第四章研究,教育与传授1. 年轻人希望学习,要么是通过自我节制,受业于一位专家;要么是通过在志趣相投的朋友之间开诚布公地展开讨论,相互切磋琢磨2. 对日程表上的工作的总体意义有所领悟固然并不能直接帮助谁明确自己的位置,但是在间接地使他意识到各种可能性和限制条件并因而使他祛除疑惑方面,这种做法还是有所裨益的3. 有三件事是大学必须要做的:职业训练、整全的人(the whole man )的教化和科学研究4. 歌德说:“我们越快知道有一种系统的增进我们自然天赋的方法,叫它是一种手艺也好,叫它是一门艺术也好,我们就会越快乐5. 只知低头拉车,不知抬头看路,与对高瞻远瞩的真知灼见满怀嫉妒和卑下的怨恨,这两种行径其实是一丘之貉6. 比单纯的劳作更重要的,学者和科学家都应该具备一种智识的良知他一方面得意识到,在任何地方它都得依靠运气和正确的直觉,可与此同时, 他也得从良心出发,有意识地驾驭自己的创造冲动无的放矢的无效劳动、单纯的感觉和信仰、单纯的允诺和启示,只要它们没有促动一个人自由自主地有所创造,都无一例外地与理性的良心背道而驰7. 他应该关注现在,关注此时此刻, 把此时此刻作为永恒的一个具体存在形式。

他应该能够使自己超然物外他应该明白,任何旁观者都无权判断他正在着手的工作的是非功过他从自己的良知出发判断问题来自外界的建议,没有哪一条可以减轻他肩负的智识良知上的负担8. 权力欲、坚定的意志、深思熟虑的头脑、洞若观火的眼光、实践的历练和纯熟,还有特殊的个性特征,都是至关重要的品质领导人自然可以出自学术圈子但就一般情况来看,学术工作所需要的人格类型往往并不是作为领导人所需要的人格类型9. 的确, 讲座中那些有价值的东西,它的内容,仍然在以印刷品的形式流传着但是对演讲者本身来说,他交代这些内容却是以这样一种方式进行的,这种方式能够表达出激发他进行学术研究的所有前因后果通过他的语调、他的手势,通过它对思维过程活灵活现的呈现,演讲者可以在不经意间把课题之中“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表露出来10. 从康德到马克斯. 韦伯所作的经典讲座都清楚地表明:即便演讲者在表述过程中有言语上的支吾疏失,即便他的措辞在句法上看起来有缺漏错讹,即便他的声音没有什么感染力,但是只要讲座的精神实质被传达给了听众,所有这些差池对于讲座的深远影响其实并没有什么损害11. 最能够激发学生独立进行研究的是这样一种工作:这种工作假设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书本知识,通过这个工作, 他可以处理一个特定问题,并且能够直接到达问题的核心。

评:开卷考试会是个很好的范例12. 未来的大学生们应该具备如下品质:对于客观性的渴望和对于学术成就不可动摇的现身热情13. 如果大学想达到自己理想标准的话,那它恰恰必须把精力倾注在这少数人身上14. 真正的大学生完全有能力披荆斩棘,镇定自若善于选择的资质和自我约束的精神会知道他的学习15. 大学教育不应该走这样一条迎合大多数人的道路开设一些难度稍许高于学生接受能力的讲座和研讨班,可以促使他们再接再厉地进行学习,这样做比过分简化学习内容为代价换取学生的充分理解要可取得多第五章交流1. 合作性的科学研究应当与集体性的工作区别开来,集体性工作不妨可以称之为一种智力的工业化(intellectual industrialization) 某些东西之所以被生产出来,只是因为工程首脑如此这般指挥工人的结果;这些工人,工程首脑也会把他们称为合作者,但其实不过是他计划链条上的一个个环节而已2. 所有大学要求其成员做到的不外乎是:良好的职业和学术信誉,对学术工具的熟练掌握,还有学术上的诚实3. 大学应该过一种充满挑战的生活,而不是乏味呆板的生活它渴望交流的愿望是如此强烈,以至于它甚至会寻求与那些拒绝交流的人交往。

4. 在大学里面, 即便是最好的制度都有可能退化或者被扭曲因此,恰恰是思想向便于讲授的知识形态的转化最有可能消磨思想的蓬勃生气一旦知识成果被纳入一个约定俗成的学术体系,这些成果往往就表现出一种日薄西山的衰朽气象第六章大学作为一种制度1. 学生和教授们不应该只把大学看成一种权宜之计的制度安排,或者只看成一所简单的学校,一条满足社会学位需求的生产线2. 在许多情况下,有创见的东西都是在大学以外产生的,它起初遭到大学的排斥,后来才被大学接纳,如此反复,知道最后大学才把它内化成自己的东西3. 对于大学的生存来说,最关键的是它要依靠人,而非制度,因为制度说到底不过就是一个物质前提而已4. 不能忍受的是那种外行的治理,这些人企图以满足自己的权力欲望来补偿才能上的匮乏和对自身的不满情绪那些具备领导天赋和有创造力的人们是这类工作的绝佳人选这些人对自己的局限非常有自知之明,所以他们就把一切可能的自由留给下属,希望这些人甚至走得比自己更远第七章知识的宇宙1. 大学存在的事实本身就说明了所有知识门类的统一性与整体性,而每一个单独的知识门类只是为了让我们能够在一个更加广泛的意义上来理解知识的统一性与整体性的含义。

2. 统一所有的知识是一种理想3. 大学是在一个制度框架之内实现目标的这个框架对大学的存在是至关重要的,它体现在大学的程序性和管理性工作当中4. 从概念上说, 知识的目的在追求统一孤立的各个学科容易自行其是第三部大学存在的必要条件第八章人的因素1. 大学的目标是,帮助年轻一代里面最优秀的学生得到自由的发展2. 当一个人从生活燃眉之急的斤斤计较之中解脱出来的时候,他就会把自己的闲暇有条不紊地用于思索内在价值( in。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