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纳百川海纳百川 给学生一颗宽容之心给学生一颗宽容之心循循善诱循循善诱 给学生一份永久之情给学生一份永久之情——灌云高级中学德育特色工作总结汇报江苏省灌云高级中学创建于 1952 年,1980 年被确定为省重点中学,1992 年被复评为省重点中学,2001 年通过国家级示范高中试评估,2004 年被确认为江苏省首批四星级普通高中学校的办学理念是:“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学校在总结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从学生主体出发,从学校实际出发,确立学校皆德育、社会皆德育的大德育观念,建立既有时代特征又有灌中特色的德育模式,努力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激励奋进的良好成长环境,实现社会责任感、成才意识与常规养成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德育素质,帮助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在长期的办学历史发展过程中,灌云高中形成了底蕴深厚的学校文化和德育特色,这就是:“崇真、求实、团结、奋进”的校风, “严谨、精勤、创新”的教风和“勤奋、扎实、活泼”的学风我校实行以德治校的方略,充分挖掘情商,注重在基础上花力气、在改革上做文章、在实效上下功夫,实现了“五个转变”,即:在指导思想上,从纯正校风、保证教学转变为德育为首、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在德育管理上,从经验型、救火式转变为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在教育形式上,从较单纯的- 2 -活动教育转变为贯穿至教育的全过程、渗透至教学的各环节;在德育队伍上,从以政教处及班主任为主转变为依靠全员的共同参与;在工作着力点上,从提高德育认识、摆上工作位置的浅层次转变为优化德育队伍素质、提高科学化水平的深层次上来。
近年来,我校先后获得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省文明单位、省模范学校、省德育先进学校、省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学校、省招飞工作先进单位、省贯彻体卫两个《条例》优秀学校、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省体育传统学校、省绿色学校等20 多项省级表彰,市文明单位、市全面育人先进学校等 30多项市级表彰和若干项县级表彰回顾我校走过的成功历程,重新审视我们德育工作,关键在于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首;实行民主管理,依法治校我校领导坚持以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中学德育大纲》、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为依据,确立了以德育为首位,以教学为中心,以安全为重中之重的育人方针,以“四主一化”为德育教育特色, ( “四主一化”即“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为主线;以班会课、德育课等德育活动为主阵地;以各学科教学进行德育渗透为主渠道;以党政工团学生会干部、班主任为主力军” “一化”即“系列化”),充分认识到德育工作的- 3 -重要性、特殊性,下大气力抓好德育工作我校的德育主要经验和做法可以概括为, “四个到位, “五种教育”, “六个结合”。
一、 “四个到位”:1.领导到位学校在校党委的领导下,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德育工作副校长为副组长,政教主任、校长办公室主任、政教副主任,三个年级负责人、团委书记和各班班主任为成员的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建立了年级组长、班主任,政治教师、骨干教师为主的德育工作队伍,实行班主任、年级、政教处、学校“四级管理”负责制,定期分析研究学校德育工作形势和状况,按时布置阶段性任务,并负责检查考核,总结评比2、计划到位学校根据中小学德育工作大纲要求和内容,结合学生思想实际,按学期制定了详细的德育工作计划,确定了德育工作活动系列,规定高一年级以养成教育和传统教育为主,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以校为家, “校荣我荣”、“校耻我耻”的主人翁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高二以“五爱”教育为主,确立“迈好青春步伐”, “共青团在召唤”等主题,高三以理想道德教育、法律教育为主要内容,开展“当优秀学生,创优秀班级,考名牌大学” 主题教育活动,确立“争做优秀毕业生”, “学校永在我心中”等主题,为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或进入高等院校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4 -3、活动到位一是常规训练活动坚持不懈,如利用周一组织升国旗仪式,举行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培养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自尊心。
利用团队活动,班会活动进行纪律教育、行为习惯教育;二是结合重大纪念活动和青少年自身特点,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中,如举行“学雷锋”活动,庆祝“五一”征文比赛,举行“五四”演讲比赛举行“十八岁成人宣誓仪式”, “ 园丁的颂歌”诗歌朗诵会, “祖国在我心中知识竞赛”, “ 国庆歌咏比赛” , “一二•九”演讲比赛,清明节祭扫革命烈士等活动三是坚持不懈地开展文明习惯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的意识;开展诚信教育,培养学生诚实待人、守时守信的优良品质等四是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引导他们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人生有计划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参观农村、工厂、军营和有关德育基地,并督促学生写好社会调查报告和心得体会五是定期请法治副校长、关工委领导和其他领导来校为学生作法制教育报告校电视台还需要定期辑录法律方面有关影视材料,供班会课时播放给学生看4、总结评比到位开展常规管理、量化管理流动红旗、文明宿舍创建等评比活动奖勤罚懒,奖优罚劣对落后班级进行曝光,限期整改各年级、各班级对学校德育工作布置的任务,不以任何借口推卸搪塞对班主任工作评估方法不- 5 -断改进,对各班级开展的工作及常规管理检查,实行量化,依据量化结果作为班主任津贴、评选先进班级和先进班主任的先决参考条件。
对工作努力认真、成绩显著的学生、老师,予以表扬总之,学校通过制定详细实用的德育量化评比则,对德育活动实行过程管理,对每一次活动有布置、有记录、有结果、有总结,防止走过场,做表面文章二、 “五种教育”:1、抓好行为规范教育我们制订了《灌云高级中学学生品行量化积分管理规定》、《灌云高级中学学生学习常规》、 《灌云高级中学学生行为常规》、 《灌云高级中学学生礼仪常规》和《灌云高级中学学生一日常规》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加强基础文明工程建设,从起身、自修、就餐、就寝、集队、扫除、进出门管理、自行车摆放等基本环节抓起,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学生的理想与信念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愿望,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尝试让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实行值周班管理制度与学生会管理制度结合的双轨管理,把学生常规他律与自律有效结合起来,成效显著抓好纪律安全教育,开展好管理育人,结合“平安校园”创建,举办了让学生远离不健康网吧,拒绝精神毒品侵害学生的知识竞赛,净化了学生心灵同时邀请派出所领导给学生上法制教育课,用身边的人和事来教育学生,增强学生- 6 -法制观念,提高学生懂法、学法、守法的自觉性。
2、抓好 “三德”的教育学校一直非常重视老师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坚持开展好“当优秀教师,创名牌学校,办满意教育”的主题活动在师德建设中,我们开展了“强化师德教育、推动行风建设”、 “行风建设民主评议”、 “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办人民满意教育”、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师德建设专题报告会”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师德行风建设,提高全体教职工依法治教意识,提高教职工职业道德水平,改进学校工作作风,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塑造遵纪守法、廉洁从教、敬业爱生、求真务实的新型教师形象,组织开展评选师德标兵、优秀工作者、优秀党员等活动,大力宣传优秀师德典型,经过学校民主推荐、上级评比,多名老师先后被评为市县师德标兵坚持德育与教学管理相结合,实施名师培养工程从师德入手,在学校建立人才库,着力加强师资培训,特别是优良师资的培养,学校按学科带头人、教学骨干、教学能手、教学标兵分开培养,提升层次,并做到及时向上推荐,徐永生、陈克志、耿恒文等老师被评为是学科专家组成员、学科带头人,刘胜军校长被评为市名校长,陈广团老师被评为市名师活动更促使全体教职工做到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管理与自律相统一、激励与警戒相统一、治标与治本相统一,以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敬业精- 7 -神善待每一个学生,认真教好每一个孩子,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近来,学校党委还把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与县“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相结合,通过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加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江苏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平,营造师德师风建设的良好环境,努力营造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浓厚氛围,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特别是党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学习实践活动能更好地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3、开展诚信教育一是通过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主题团日等多种形式,积极宣传,加强诚信教育,营造浓浓的诚信教育氛围二是召开“学雷锋,树新风“动员大会,各班纷纷开展“我是活雷锋”, “雷锋叔叔教我学做人”“雷锋叔叔在身边”等活动教育学生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每班做好事不少于 3—5 件,同时组织全校师生开展献爱心活动,三是,举办“用心灵呼唤诚信”演讲比赛,号召“教师当诚信教师”, “学生做诚信学生”,共创“诚信校园”,教育学生真真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办事,扎扎实实学习培养了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诚实守信的品质4、实行隐性教育坚持环境育人,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学校始终高度重视校园的文化建设,力争让校园的一草- 8 -一木,一砖一瓦都能说话。
通过组织活动,公开征集校内文明用语,喷绘上墙,发挥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在校园合适角落设置橱窗、板报,长期开设法制长廊、知识窗、校务公开栏、科普画廊等专栏,增开师生的知识学习和文化熏陶的阵地,与菁园、毓瑾园、文化广场、读书亭、腾飞雕像、春芽钢塑等校园自然景观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提高了校园的文化品位5、开展帮扶教育,关注弱势群体,搞好服务育人学校建立了贫困学生档案,积极联系社会各界的捐助和支持,并积极发动学生关爱他人、关注弱势群体根据校党委安排,由校团委牵头与县聋哑学校结对帮扶,捐款为聋哑儿童交学费,五六年来始终如一,受到社会一致好评学校认真排查困难学生,分析原因,对无学习动力的学困生和因经济困难造成的贫困生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帮扶教育,对贫困生学校认真落实学杂费减免政策,严格做好助学金和免费教科书发放工作,对学困生通过家访、召开学生家长座谈会、谈心、结对帮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等方式,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回学习的信心,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三、 “六个结合”:1、坚持直接教育与熏陶教育相结合外界环境可以改造人塑造人,良好的学校、班级环境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成长,有利于教育人培养人我校在充分利用好德育常规阵地(晨- 9 -会、升旗仪式、班会、德育课、惜时教育、标语、口号等)进行直接教育的同时,还多想方设法为学生创建一个优美而和谐的学习环境,一个生动而多彩的活动环境,一个充满爱心和温磬人际环境,力争以良好的环境感染学生,塑造学生。
特别是在当今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的环境下,我校德育工作更需要进一步渗透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以适应新的育人要求,学校各处室正积极探索有利于推进初高中德育相衔接的工作机制,教育途径和教育方法进一步完善符合我校校情且切实可行的德育评价体系2、持久教育与阶段性教育相结合育人是一项长期性复杂工作,在开展学生德育教育活动中,能否抓好德育方案、整改措施的落实,能否建立持久教育的长效机制,事关学生成人成才的大局为此,我校突出重点抓德育持久教育、强化班主任责任抓落实、着眼长效抓德育机制建设,将德育教育的持久性与阶段性相结合,特别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充分挖掘德育阶段性教育内容,创新德育管理模式,促进学生养成良好规范3、集体教育与个体教育相结合学校通过各种载体,加强学生的集体教育,营造良好的集体教育大环境,同时要求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关注”一人工程”的落实,做好”一帮一”工作,同时重视加强学生人体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