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10.new分支杆菌及其它讲义教材

yulij****0329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4.11MB
约50页
文档ID:136674868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10.new分支杆菌及其它讲义教材_第1页
1/50

第10章 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一类细长弯曲的杆菌,因有分枝生长的趋势而命名 主要特点 细长弯曲,分枝状生长 细胞壁含有大量脂质(分枝菌酸) 常用抗酸染色鉴定,呈抗酸染色阳性 引起疾病都呈慢性,并伴肉芽肿 分类 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 非结核分枝杆菌 麻风分枝杆菌,分枝杆菌的分类,抗酸染色,由于细菌细胞壁中含大量脂质,一般不易着色,若经加温或延长染色时间而着色后又能抵抗强脱色剂盐酸酒精的脱色,故又称抗酸杆菌(acid-fast bacilli) 抗酸染色法(acid-fast stain) :以苯酚复红加温染色,再用3%盐酸乙醇脱色,然后用亚甲蓝复染,则分枝杆菌呈红色(+),其他细菌和背景物质为蓝色(-)结核分枝杆菌,俗称结核杆菌,引起人类结核病 致病菌主要为人型、牛型、非洲型 肺结核最多见 世界上1/3人感染,70%在亚洲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3月24日,形态与染色,细长略带弯曲,分枝状,有荚膜,无芽孢和鞭毛 Much 颗粒 抗酸染色阳性,培养特性 培养特点:馋、懒、丑 馋—专性需氧,营养要求较高,必须在含血清、蛋黄、马铃薯、甘油、无机盐和孔雀绿的特殊培养基(罗氏)上才能生长良好。

懒--生长缓慢,14~18h分裂1次,在固体培养基上2~4w才出现肉眼可见的菌落 丑--典型菌落为粗糙型,表面干燥呈颗粒结节或菜花状,乳白色或淡黄色,不透明 液体:表面生长(菌膜),抵抗力,四不怕 干燥 酸(3% HCl或6% H2SO4) 或碱(4% NaOH) 碱性染料 青霉素等抗生素,四怕 乙醇 湿热 紫外线 抗痨药物(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等),变异性,形态结构变异: 结核杆菌的L型:颗粒状、丝状、Much颗粒 毒力变异: 卡介苗BCG:Calmette和Gurin将牛分枝杆菌经13年230次传代而获得的减毒活疫苗株 耐药性变异: 耐异烟肼及其他抗结核药物的结核菌株日益增多,致 病 物 质,,,二、致病性,荚膜,黏附作用,抗吞噬作用,保护(阻止有害物质的进入菌体),脂质,索状因子(损害线粒体膜,引起肉芽肿),磷脂(形成结核结节与干酪样坏死) 硫酸脑苷脂(抑制吞噬体与溶酶体结合) 蜡质D(引起迟发性过敏反应),,蛋白质,结核菌素,引起迟发性过敏反应,所致疾病,感染方式 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肤损伤侵入机体 所致疾病 结核病,以肺结核常见 传染源多为体外排菌的空洞型肺结核患者,肺部感染,原发感染:外源性感染 多发生于儿童(无免疫力) 原发综合征 ( 原发灶、淋巴管炎、肿大的肺门淋巴结),X线为哑铃型阴影 形成结核结节(即结核肉芽肿),少数病灶扩散,引起全身TB 转归 原发后感染:外或内源性感染 多见成人 病灶局限 引起局部TB、开放性TB(反应剧烈,干酪性坏死、空洞),肺外感染,进入血液循环引起肺内、外播散,如脑、肾、肠、腹腔 大多与结核分枝杆菌L型有关,,,三、免疫性,机体抗结核免疫特点: 传染、免疫、超敏反应共存,免疫机制,主要是以T细胞为主的细胞免疫 属于感染免疫(infection immunity),又称有菌免疫,免疫与超敏反应,细胞免疫为主,迟发型超敏反应同时存在 郭霍现象 注射结核杆菌于豚鼠皮下 初次注射 局部反应小 全身扩散 无免疫无超敏反应 再次注射 局部反应大 不扩散 有免疫有超敏反应,,以前感染过或免疫豚鼠,正常豚鼠,24-48小时,10-14天,局部红肿、浅溃疡,局部红肿、溃疡,不扩散, 脱落后自行愈合,坏死,经久不愈,有毒TB菌,全身扩散,,,,,,,,,皮下,郭霍现象,,,,结核菌素试验(OT试验),是应用结核菌素进行皮肤试验来测定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是否能引起迟发型超敏反应(Ⅳ型变态反应)的一种试验 方法 前臂皮内注射PPD5单位 意义 48~72h红肿硬结超过5mm,阳性,有免疫力 阴性,无免疫力(四种情况除外:1,2,3,4),,,应用,选择卡介苗接种对象和测定卡介苗接种后的免疫效果。

结核菌素试验阴性者应接种或补种卡介苗 在未接种卡介苗的人群中作结核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了解人群自然感染率 作为婴幼儿(尚未接种过卡介苗者)结核病的辅助诊断 测定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四、微生物学检查法,标本处理:浓缩集菌(氢氧化钠处理) 直接镜检:抗酸染色 分离培养:培养基、时间(2~4周后见结果) 动物试验:豚鼠等 快速诊断:PCR等,痰液等,,四、防治原则,预防 一般性预防:卫生宣传、提高机体抵抗力 特异性预防: 发现和治疗痰菌阳性者 新生儿接种卡介苗 治疗 一般治疗:合理营养,注意休息 抗结核药物: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等 治疗原则: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分阶段治疗和坚持全程,第三节 麻风分枝杆菌 (Mycobacterium.leprae),俗称麻风杆菌,引起麻风,是一种慢性传染病 流行广泛,主要分布在亚、非和拉丁美洲,生物学性状,形态、染色与结核分枝杆菌相似 麻风分枝杆菌是一种典型胞内菌 麻风细胞 体外人工培养至今仍未成功,犰狳,致病性与免疫性,传播方式 呼吸道 也可通过接触传染 发病慢, 病程长 麻风的免疫主要是靠细胞免疫 细菌主要侵犯神经、皮肤,微生物学检查法,显微镜检查可从患者鼻粘膜或皮损处取材,用抗酸性染色后检查 一般瘤型和界线类患者标本中可找到细菌在细胞内存在,有诊断意义,防治原则,无特异性预防方法,隔离 早发现,早治疗 目前多采用二三种药联合治疗,炭疽芽胞杆菌,一、生物学性状: 1、G+粗大杆菌,为细菌中最大的,两端平切,链状排列,状如竹节。

2、有荚膜,可形成芽胞,芽胞椭圆形,位于菌体中央,小于菌体 3、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琼脂平板上形成卷发状菌落 4、芽胞抵抗力甚强,自然界可长期存活二、致病性和免疫性:,1、致病物质: (1)荚膜: (2)炭疽毒素:由水肿因子、保护性抗原和致死因子构成三种必须同时存在方能引起典型的炭疽中毒症状2、所致疾病:,经皮肤、呼吸道、胃肠道侵入机体引起炭疽病 (1)皮肤炭疽:最多见 (2)肺炭疽 :多见于从事皮毛加工的工人 (3)肠炭疽 :食入未煮熟的病畜肉,,,芭蕉炭疽,,三、免疫性:牢固 四、检查防治: 1、取渗出液、脓液、痰、粪便及血液送检动物尸体严禁解剖 2、加强病畜管制,高危人群接种减毒活疫苗 3、治疗首选青霉素白喉棒状杆菌,一、生物学特性: 1、形态染色: (1)G+细长稍弯,一端或两端膨大呈棒状 (2)排列不规则,常呈字母状(L、V、X)排列或栅栏状 (3)有异染颗粒,用奈瑟氏染色菌体染为黄褐色,异染颗粒呈蓝黑色,有明显鉴别意义2、培养特性:营养要求高 (1)吕氏血清培养基:灰白色,圆形,凸起的小菌落 (2)亚碲酸钾琼脂平板:黑色菌落亚碲酸盐琼脂)白喉棒状杆菌菌落,3、分型:重型、中间型、轻型。

4、抵抗力:对湿热抵抗力弱白喉棒状杆菌,重型,白喉棒状杆菌,轻型,二、致病性: 1、致病物质: (1)白喉毒素:外毒素,抑制细胞的蛋白质合成 ① 一条肽链,两个亚单位: A亚单位:毒性中心 B亚单位:与细胞结合 ② 由携带β-棒状杆菌噬菌体的溶原性细菌产生 (2)索状因子:,2、所致疾病:,(1)传染源:患者、带菌者 (2)传播途径:呼吸道 (3)所致疾病:白喉局部形成与粘膜组织紧密粘连不易拭去的灰白色假膜(由坏死粘膜细胞、渗出的白细胞和纤维蛋白、白喉杆菌组成)三、免疫性:,1、病后免疫力牢固,以抗毒素体液免疫为主 2、锡克试验:是测定人体对白喉有无抗毒素免疫力的皮肤试验,其机理是毒素抗毒素中和反应,根据阳性反应、阴性反应、假阳性反应、混合反应进行判断四、微生物学检查:,1、标本:假膜边缘分泌物、鼻咽拭子 2、直接涂片镜检: 3、分离培养: 4、 毒力鉴定: (1)Elek平板毒力试验: (2)动物试验:豚鼠试验五、防治原则:,1、特异性预防:儿童—白百破三联疫苗 成人—白喉类毒素 2、紧急预防和治疗: 白喉抗毒素 皮试! 原则:早期、足量、防过敏 3、抗菌治疗,,,THE END,。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