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治家格言全文及翻译 下面是第一我整理的朱子治家格言全文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胜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奴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多温恤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须多分润寡长幼内外,宜法属辞严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毋计厚奁 见富贵而生谗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毋恃势力而凌逼孤寡,勿贪口腹而恣杀生禽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遭暗想。
施惠勿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翻译: (原文):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解释):庭除:庭院这里有庭堂内外之意 (译文):每天早晨黎明就要起床,先用水来洒湿庭堂内外的地面然后扫地,使庭堂内外整洁;到了黄昏便要休息并亲自查看一下要关锁的门户 (原文):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译文):对于一顿粥或一顿饭,我们应当想着来之不易;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我们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资的产生是很艰难的 (原文):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 (解释):未雨而绸缪(chu mu):天还未下雨,应先修补好屋舍门窗,喻凡事要预先作好准备 (译文):凡事先要准备,像没到下雨的时候,要先把房子修补完善,不要「临时抱佛脚」,像到了口渴的时候,才来掘井。
(原文):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译文):自己生活上必须节约,聚会在一起吃饭切勿留连忘返 (原文):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解释):瓦缶(fǒu):瓦制的器具 珍馐(xiū):珍奇精美的食品 (译文):餐具质朴而干净,虽是用泥土做的瓦器,也比金玉制的好;食品节约而精美,虽是园里种的蔬菜,也胜于山珍海味 (原文):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译文):不要营造华丽的房屋,不要图买良好的田园 (原文):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译文):社会上不正派的女人,都是*淫和盗窃的媒介;美丽的婢女和娇艳的姬妾,不是家庭的幸福 (原文):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装 (译文):家僮、奴仆,不可雇用英俊美貌的,妻、妾切不可有艳丽的妆饰 (原文):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译文):祖宗虽然离我们年代久远了,祭祀却要虔诚;子孙虽然愚笨,五经、四书,却要诵读 (原文):居身务期俭朴,教子要有义方 (解释):义方:做人的正道 (译文):自己生活节俭,以做人的正道来教育子孙。
(原文):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译文):不要贪不属于你的财,不要喝过量的酒 (原文):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加温恤 (译文):和做小生意的挑贩们交易,不要占他们的便宜,看到穷苦的亲戚或邻居,要关心他们,并且要对他们有金钱或其它的援助 (原文):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 (解释): 乖舛(chuǎn):违背 (白文):对人刻薄而发家的,决没有长久享受的道理行事违背伦常的人,很快就会消灭 (原文):兄弟叔侄,需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译文):兄弟叔侄之间要互相帮助,富有的要资助贫穷的;一个家庭要有严正的规矩,长辈对晚辈言辞应庄重 (原文):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朱柏庐(1617-1688),名用纯,字致一,自号柏庐明末清初昆山人,清初居乡教授学生,以程、朱为本治学,提倡知行并进他的《治家格言》世称《朱子家训》,被中国传统教育视为启蒙读本,影响深远目前还有拓本传世,更有不少人能够琅琅上口 朱伯庐还有一首《劝孝歌》,写尽了母亲养育儿女的辛苦,告诫人们不要忘记母亲的养育之恩。
这首《劝孝歌》,层次清晰,通俗易懂,感人至深,广泛地流传于江浙一带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