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安徽省亳州市巩店中学高一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司马光所著《资治通鉴》以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三个异姓贵族取代姬姓晋国)作为春秋战国分期的标准,这反映出司马光认为 ( )A.礼制的破坏是当时历史分期的重要标志 B.三家分晋是历史的进步C.三家分晋宣告分封制结束,封建制确立 D.应该维护西周的分封制参考答案:A根据材料文字“以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三个异姓贵族取代姬姓晋国)作为春秋战国分期的标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司马光认为礼制的破坏是当时历史分期的重要标志A项表述符合题意,正确;B、C、D三项表述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2. 1977年,严中平先生在《历史研究》上发表了《殖民主义海盗哥伦布》一文,论述了哥伦布西航的目的是侵入、掠夺中国,客观上直接使印第安人和非洲人民陷入灾难浩劫之中因此,他认为站在中国和“印第安人的立场上评价哥伦布必须全盘否定,坚决骂倒”该学者对哥伦布远航的评价A.遵循了全面、客观、公正的原则B.基本上与其远航的客观效果相符合C.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精神D.忽视了哥伦布远航的客观进步作用参考答案:D3. 《法国政治制度史》写道:“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劳动群众通过其政治代表当家作主的新政治制度的萌芽。
文中的“新政治制度”是指( )A.直接选举制 B.义务教育制C.社会主义政权 D.无产阶级专政参考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巴黎公社性质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巴黎公社开创的新政治制度的萌芽,应该是指无产阶级专政,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4. 早期的殖民掠夺对欧洲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A.增强了殖民国家的军事实力 B.满足了封建主的奢侈生活C.造成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 D.掠夺了大量财富,转化为资本,加速了资本主义发展参考答案:D5. 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国庆日演说:“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这里的“笼子”喻指(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1787年宪法 D.《权利法案》参考答案:考点:美国共和制的确立试题解析:材料强调的是对统治者的制约作用,可见“笼子”应是指1787年宪法,确立三权分立等体制,实行分权制衡,防止专制独裁,C项正确。
《独立宣言》宣告美国成立,体现不出材料寓意;《人权宣言》是法国颁布的;《权利法案》是英国颁布的答案:C6. 20世纪50至70年代,西欧各国采取的社会经济措施有许多相同点其中不包括:A. 集中财力、物力进行经济建设 B. 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C. 努力避免社会生产的盲目性 D. 推行较广泛的社会福利制度参考答案:A7. 列宁曾经盛赞一场革命道:“……这次革命给本阶级、给它所服务的那个阶级做了很多事情,以致整个19世纪,即给予全人类以文明和文化的世纪,都是在(这次)革命的标志下度过的……因为它为全世界奠定了曾是无法消灭的资产阶级民主、资产阶级自由的楷模”这次革命是指A.中国国民大革命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C.法国大革命 D.美国独立战争参考答案:C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法国大革命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资产阶级各派别都实践过自己的政治主张,启蒙思想家的各种政治构想都应用于实践中,法国大革命的精神传遍整个欧洲,震撼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故C项正确中国国民大革命发生于20世纪20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于17世纪中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
美国独立战争发生于18世纪70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8. 有葡萄牙学者认为,“尽管澳门在它坎坷的历史上经历了许多次危机,但一八四二年才是它真正衰落下去的日子这是因为一八四二年A.澳门逐步丧失中外贸易的特殊地位 B.洋货入侵导致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中国人民的反抗抵制了西方的入侵参考答案:A本题考查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旨在考查考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提及澳门的衰落是在1842年以后,联系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后,中国开放五口通商,使澳门失去了贸易的优势,A项正确B、C两项表述都符合史实,但与材料主旨不符,均排除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9. 瓦特改良蒸汽机对工业革命的最大影响是 A.促进英国重工业部门的发展 B.使英国工场手工业时代结束 C.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 D.使生产突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参考答案:D略10. 英国人称“从摇篮到坟墓都可得到保护”是指: A、经济发达,高枕无忧 B、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C、军队强大,无惧外敌 D、大规模国有化政策 参考答案:B11. 1958年6月12日,钱学森在《中国青年报》发表科普文章指出,“如果把这个光能换算成农产品,要比现在的产量高出很多。
……那么稻麦的亩产量就不仅仅是两三千斤,而是两千斤的二十多倍!”该文章:A.对“大跃进”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B.有利挖掘农业生产的潜能C.为农业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D.是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客观产物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从材料中“麦的亩产量就不仅仅是两三千斤,而是两千斤的二十多倍!”和时间信息“1958年”可分析出中国当时正进行“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钱学森的科普文章夸大了稻麦的亩产量,是在吹捧大跃进,是“左倾”思想的表现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大跃进”12. 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若对此进行补充,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西方国家希望通过“最惠国待遇”获得更多权益B.西方国家想借“修约”名义摄取更多的在华利益C.清政府没有遵守《南京条约》各项条款的规定D.总理衙门拒绝了西方提出的公使进驻北京的要求参考答案:B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及其附件规定了“最惠国待遇”,清政府开放上海等为通商口岸,故A、C不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才设立总理衙门。
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表明欧洲列强希望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故选B项13. 秦代严格以律例断案,汉代以《春秋》为断案的主要依据,俗称“春秋决狱”促成这一变化的是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C.汉民族文化共同体形成D.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参考答案:D【详解】《春秋》属于儒家经典,汉代以《春秋》作为断案的主要依据,说明了儒家思想对政治的影响力增强,结合所学可知,这与汉代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密切相关,故D正确;宗法血缘制度、仁政理念、汉民族文化共同体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AB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汉代以《春秋》为断案的主要依据”,结合所学西汉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的史实分析解答14. 创刊于1884年的《点石斋画报》择“新奇可喜之事”绘制成图,辅以文字说明,开创了晚清新闻画报的先河下图为1897年刊出的“御风行舟”,介绍了美国航空学实验者兰利以蒸汽机为动力装配的飞行器试飞成功的情况据此,表述正确的是 A. 《点石斋画报》是中国报刊事业开端 B. 该报刊积极向国人介绍西方科技发明 C. 旅美华侨冯如研制的飞机早于该实验 D. 国人心态普遍演变为“开放”、“崇洋”参考答案:B15. 下列关于两极格局形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美苏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矛盾冲突加剧是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 B.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两极格局的基础C.北约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D.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参考答案:C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的能力。
关键要掌握“两极格局”的内容1955年,苏联和东欧七国成立华沙条约组织随着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成立,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16. 苏格拉底为了说明希腊民主制的一个问题,做了这样一个比喻,比如一条在海上航行的大船,船的舵手是抽签产生呢,还是请懂得航海技术的人来担任,其答案是不言而喻的以下对苏格拉底说法理解错误的是A.主张任用懂得治国的人担任公职 B.反对公职人员的产生办法C.反对希腊的民主制度 D.指出希腊民主制的局限性参考答案:C17. 白寿彝《中国通史》指出:“自北魏产生,经历隋唐的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国家所有的田制在这一“田”制下A.土地全部归国家所有 B.无主荒地由国家重新分配 C.农民只需向国家缴纳赋税 D.土地都可以自由买卖 参考答案:B均田制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材料所讲的是北魏时实行的均田制,在这一制度下,无主荒地由国家重新分配所以答案选B18. 中国人的政治智慧是无与伦比和无限美妙的周恩来教会人类怎么为人处世;邓小平教会人类怎么解决恩怨情仇。
符合该材料主题的理论或政策分别是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国两制”B.求同存异、四项基本原则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D.求同存异、市场经济理论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解决国家的统一问题,所以答案选A求同存异是万隆会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促进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市场经济理论提出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计划与市场的关系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领导人的智慧19. 据沈汉《英国土地制度史》记载,(英国)汤申家族最重要的收入来源是出租牧羊场16世纪初,该家族出租了16个牧羊场……1516年,该家族养羊数量达1.8万只,从中得到了丰厚的收入汤申家族拥有的牧场较多,可能是因为当时英国A.推行圈地运动 B.开辟新航路 C.积极对外扩张 D.进行工业革命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B不对,开辟新航路的主要是西班牙、葡萄牙;C与此没有直接关系;D不对,工业革命开展于18世纪中期;15世纪末叶、16世纪初叶,欧洲直通印度新航线的开通和美洲大陆的发现,以及环球航行的成功,使英国的对外贸易迅速增长,进一步刺激了英国羊毛出口业和毛织业的发展。
羊毛价格不断上涨养羊业成为获利丰厚的事业因此推动英国开展圈地运动,贵族地主通过暴力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强占农民份地及公有地,剥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限制或取消原有的共同耕地权和畜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