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二黑结婚》 教学目标:1.找出小说主要人物形象,理清情节脉络,概括人物性格特点 2.赏析作者生动而富有幽默感的语言风格,并挖掘这种语言风格的时代背景 3.引领学生认知乡土文学流派的流变及其代表人物和作品教学重点:概括小说主要人物形象特点,理清文章的情节脉络教学难点:赏析作品语言风格,理解乡土文学的流变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一、 导入问题导入:以“囍”(结婚)为脉络,找出小说中的人物并理清人物关系二、 分析形象(人物之囍——正反人物皆可喜)(一) 小二黑: 小二黑,是二诸葛的二小子,有一次反“扫荡”打死过两个敌人,曾得到特等射手的奖励说到他的漂亮,那不只在刘家有名,每年正月扮故事,不管去到哪一村,妇女们的眼睛都跟着他转 (漂亮英勇)小芹: 小芹今年十八了,村里的轻薄人说,比她娘年轻时候好得多,青年小伙子们,有事没事,总想跟小芹说句话小芹去洗衣服,马上青年们也都去洗,小芹上树采野菜,马上青年们也都去采美丽俊俏)• 拓展:1、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 2、“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 ——南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篇》• “安仁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张孟阳至丑,每行,小儿以瓦石投之,亦满车• ——刘孝标注引《语林》• “卫玠从豫章至下都,人闻其名,观者如堵墙玠先有羸疾,体不堪劳,遂成病而死,时人谓看杀卫玠• ——南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篇》知人论世:赵树理,山西沁水人,因是家中独子,父亲节衣缩食让他上学,使他有机会读了很多古书,而对他影响最大的是民间文学他很小就喜欢民歌、民谣、评书及地方戏曲,这种独特的生活经历和艺术素养,使他那通俗大众的作品中映射着古代文学的影子,雅俗共赏二) 小二黑: 当他六岁时候,他爹就教他识字识字课本是从天干、地支、五行、八卦、六十四卦名等学起,进一步便学些《百中经》《玉匣记》《增删卜易》《麻衣神相》《奇门遁甲》《阴阳宅》等书。
小二黑从小就聪明,像那些算属相、卜六壬课”等口诀,不几天就都弄熟了,二诸葛也常把他引在人前卖弄因为他长得伶俐可爱,大人们也都爱跟他玩聪明伶俐) 小芹:不过小芹却不跟三仙姑一样:表面上虽然也跟大家说说笑笑,实际上却不跟人乱来,前年夏天,金旺来了,嘻皮笑脸向小芹说:“这回可算是个空子吧?”小芹板起脸来说:“金旺哥!咱们以后说话要规矩些!你也是娶媳妇大汉了!”金旺撇撇嘴说:“咦!装什么假正经?小二黑一来管保你就软了!有便宜大家讨开点,没事!”说着就拉住小芹的胳膊悄悄说:“不要装模作样了!”不料小芹大声喊道:“金旺!”金旺赶紧放手跑出来,一边还咄念道:“等得住你!”说着就悄悄溜走了纯洁自爱)(三) (知道孩子恋爱时)二诸葛: 二诸葛不愿意,不愿意的理由有三:第一小二黑是金命,小芹是火命,恐怕火克金;第二小芹生在十月,是个犯月;第三是三仙姑的声名不好恰巧在这时候彰德府来了一伙难民,其中有个老李带来个八九岁的小姑娘,因为没有吃的,愿意把姑娘送给人家逃个活命二诸葛掐算了半天说“千里姻缘一线牵”,就替小二黑收作童养媳思想迷信、专制落后、善良质朴) 三仙姑: 三仙姑却着了急,小二黑这个孩子,在三仙姑看来好像鲜果,可惜多一个小芹,就没了自己的份儿。
她想要真是那样的话,以后想跟小二黑说句笑话都不能了,那是多么可惜的事,所以托东家求西家要给小芹找婆家 有个吴先生是在阎锡山部下当过旅长的退职军官,家里很富,才死了老婆他在奶奶庙大会上见过小芹一面,愿意续她,媒人向三仙姑一说,三仙姑当然愿意,以为了却一宗心事作风不正、自私专制) (四)(知道孩子被抓时) 二诸葛: 二诸葛也出来了,见小二黑被人家捆起来,就跪在兴旺面前哀求道:“兴旺!咱两家没有什么仇!看在我老汉面上,请你们诸位高高手……” 二诸葛连连摇头说:“唉!我知道这几天要出事啦:前天早上我上地去,才上到岭上,碰上个骑驴媳妇,穿了一身孝,我就知道坏了……有事人哪里睡得着?人散了之后,二诸葛家里除了童养媳之外,三个人谁也没有睡二诸葛摸了摸脸,取出三个制钱占了一卦,占出之后吓得他面色如土 …… 二诸葛一夜没有睡,一遍一遍念:“大黑怎么还不回来,大黑怎么还不回来第二天天不明就起程往区上走……(胆小怕事、迂腐迷信、关爱儿子) 三仙姑: 三仙姑去寻二诸葛,一来为的是逞逞闹气的本领,二来为的是遮遮外人的耳目,其实让小芹吃一吃亏她很快乐,所以跟二诸葛老婆闹了一阵之后,回去就睡了 三仙姑慢慢起来梳妆,于福问她道:“不去打听打听小芹?”她说:“打听她做甚啦?她的本领多大啦?”于福也再没有敢说什么,把饭莱做成了放在炉边等,直等到她梳妆罢了才开饭。
区上的交通员来传她她好像很得意,嗓子拉得长长地说:“闺女大了咱管不了,就去请区长替咱管教管教!”她吃完了饭,换上新衣服……又擦了一次粉,加了几件首饰,然后叫于福给她备上驴,她骑上,于福给她赶上,往区上去 (自私无情、好逸恶劳)(五)(来到区公所时) 二诸葛: 二诸葛发急道:“千万请区长恩典恩典,命相不对,这是一辈子的事!”又向小二黑道:“二黑,你不要糊涂了!这是你一辈子的事!” ……二诸葛还要请区长“恩典恩典”,一个交通员把他推出来了 三仙姑:她趴下就磕头,连声叫道:“区长老爷,你可要给我做主!” ……区长问:“你会下神是不是?”三仙姑不敢答话……三仙姑半辈没有脸红过,偏这会儿撑不住气了,一道道热汗在脸上流……偏又有个知道底细的断断续续讲“米烂了”的故事,这时三仙姑恨不得一头碰死她羞愧之下,一一答应了下来……她羞愧之下,一一答应了下来 (共同点:奴性落后)(六)(回到家里后) 二诸葛: 二诸葛那天从区上回去,又向老婆提起二黑跟小芹的命相不对,他老婆道:“把你的鬼八卦收起吧!你不是说二黑这回了不得吗?你一辈子放个屁也要卜一课,究竟抵了些什么事?我看小芹满不错,能跟咱二黑过就很好!什么命相对不对?你就不记得‘不宜栽种’?”二诸葛见老婆都不信自己的阴阳,也就不好意思再到别人跟前卖弄他那一套了。
三仙姑: 三仙姑那天在区上被一伙妇女围住看了半天,实在觉着不好意思,回去对着镜子研究了一下,真有点打扮得不像话;又想到自己的女儿快要跟人结婚,自己还卖什么老俏?这才下了个决心,把自己的打扮从顶到底换了一遍,弄得像个当长辈人的样子,把三十年来装神弄鬼的那张香案也悄悄拆去 (共同点:接受批评、改正自新)三、 分析情节(情节之囍——有情人终成眷属) 虽然二诸葛说是千适宜万适宜,小二黑却不认账父子俩吵了几天,二诸葛非养不可,小二黑说:“你愿意养你就养着,反正我不要!”过礼那天,小芹跟她娘闹起来,把吴先生送来的首饰绸缎扔下一地媒人走后,小芹跟他娘说:“我不管!谁收了人家的东西谁跟人家去!”两个斗争会开过以后,事情包也包不住了,小二黑也知道这是合理合法的了,索性就跟小芹公开商量起来 小芹一个人悄悄跑到前庄上去找小二黑,恰在路上碰上小二黑去找她,两个就悄悄拉着手到一个大窑里去商量对付三仙姑的法子小二黑说:“爹!你不用管!送到那里也不犯法!我不怕他!” 过门之后,小两口都十分得意,邻居们都说是村里第一对好夫妻。
夫妻们在自己卧房里有时候免不了说玩话:小二黑好学三仙姑下神时候唱“前世姻缘由天定”,小芹好学二诸葛说“区长恩典,命相不对” 探讨成因:彼此坦诚、敢于斗争、追求幸福 拓展:1、杨过和小龙女他犹如行尸走肉般踉跄下山,一日一夜不饮不食,但觉唇燥舌焦,走到小溪之旁,掬水而饮,一低头,猛见水中倒影,两鬓竟白了一片他此时三十六岁,年方壮盛,不该头发便白,更因内功精纯,虽一生艰辛颠沛,但向来头上一根银丝也无,突见两鬓如霜,满脸尘土,几乎不识得自己面貌,伸手在额角发际拔下三根头发来,只见三根中倒有两根是白的两鬓斑白,十六年的期待化为泡影,哀莫大于心死) ——《神雕侠侣》 2、焦仲卿和刘兰芝 “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即时相遣归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得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暂回家,吾今且报府兰芝仰头答:“处分适兄意,那得自认专!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府吏谓新妇:“贺卿得高迁!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新妇谓府吏:“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生人做死别,恨恨那可论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3、贾宝玉和林黛玉• 紫鹃忙了, 连忙叫人请李纨,可巧探春来了.紫鹃见了,忙悄悄的说道:"三姑娘, 瞧瞧林姑娘罢."说着,泪如雨下.探春过来,摸了摸黛玉的手已经凉了,连目光也都散了.探春紫鹃正哭着叫人端水来给黛玉擦洗,李纨赶忙进来了.三个人才见了,不及说话. 刚擦着,猛听黛玉直声叫道:"宝玉,宝玉,你好......"说到"好"字,便浑身冷汗, 不作声了.紫鹃等急忙扶住,那汗愈出,身子便逐步的冷了.探春李纨叫人乱着拢头穿衣,只见黛玉两眼一翻,呜呼,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 4、陆游和唐婉• 《钗头凤·红酥手》 (陆游) 红酥手,黄縢酒, 园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钗头凤·世情薄》 (唐婉) 世情薄,人情恶, 雨送黄昏花易落; 晚风干,泪痕残, 欲笺心事,独倚斜栏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 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 怕人询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 • 经历:• 枫叶初丹槲叶黄,合阳愁鬓怯新霜林亭感旧空回首,泉路凭谁说断肠? 坏壁醉题尘漠漠,断云幽梦事茫茫。
年来妄念消除尽,回向蒲龛一炷香 ——诗中小序曰:“禹迹寺南有沈氏小园,四十年前尝题小阕壁间,偶复一到,而园主已三易其主,读之怅然1192年,陆游68岁,沈园别后38年) •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销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沈园二首》(1199年,陆游75岁,沈园别后45年)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玉骨久成泉下土,墨迹犹锁壁间尘 ——《十二月二日夜梦游沈氏园亭二首》(1205年,陆游81岁,沈园别后50年) 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这是陆游最后一次沈园题诗,时年85岁此后不久,陆游便溘然长逝 四、 分析语言(语言之囍——通俗易懂) 赵树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