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建省 20242024 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试卷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试卷一一、选择题选择题:本题共本题共 2525 小题小题,每小题每小题 2 2 分分,共共 5050 分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3 年 10 月 24 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将爱国主义教育写入法律,形成制度这能够()A充分发挥道德对法治文化的规范作用B实现全面从严治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C建成完备法治体系,助力法治中国建设D以法治的方式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答案】D【解析】【分析】D.根据题文可知,将爱国主义教育写入法律,形成制度,主要是以法治的方式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符合题意;A.应该是充分发挥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道德应该是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不符合题意;B.将爱国主义教育写入法律与全面从严治党没有直接关系,不符合题意;C.一部法律的通过不能表明建成了完备的法治体系,表述过于绝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正确德治与法治的关系知识点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2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 2024 年义务植树活动时指出,绿化祖国要扩绿、兴绿、护绿并举;在谈到如何兴绿时,他首次提出要“推动森林水库、钱库、粮库、碳库更好联动”这表明我国通过兴绿()A科学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B深入开展森林重大隐患排查整治C加快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快的国家D推动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答案】D【解析】【分析】D.根据题文中的描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推动森林水库、钱库、粮库、碳库更好联动,意味着不仅仅关注森林的单一功能,而是要实现森林在蓄水保土、提供经济收益、保障粮食安全、应对气候变化等多方面的综合作用,从而推动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符合题意;ABC.科学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强调的是绿化的规模和方式;深入开展森林重大隐患排查整治侧重于森林的安全和保护方面;加快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快的国家主要侧重于森林资源量的增长速度这三个选项均未全面涵盖推动森林四库更好联动所体现的综合效益,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走绿色发展道路知识点。
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如果金山银山要以失去绿水青山为代价,那么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3如图中的两幅漫画共同反映的主旨是()A构建和谐的社会人际关系B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C推动课后服务规范化发展D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答案】B【解析】【分析】B.分析漫画,国家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制定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其目的都是为了给未成年人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保障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符合题意;A.构建和谐的社会人际关系并非漫画重点反映的主旨,不符合题意;CD.推动课后服务规范化发展和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只是具体的举措,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在于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知识点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
42024 年 2 月 3 日,党的十八大以来第 12 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文件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主线,对“三农”工作进行系统部署这一文件出台的目的是()A持续造就“千万工程”经验和实践范例B确保以高科技发展的内在要求为着力点C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D加快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答案】C【解析】【分析】ABCD.根据题文中的描述,中央一号文件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主线对三农工作进行系统部署,其核心目的在于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并不断取得切实的成果,而非持续造就千万工程经验和实践范例,也不是确保以高科技发展的内在要求为着力点,更不是加快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C 符合题意;ABD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改革开放知识点中国的腾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路5下列对时事解读正确的是()序号时事解读2024 年 3 月国务院公布节约用水条例是我国首部节约用水行政法规2023 年 5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问题2023 年 7 月第 31 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四川举办是我国首次举办的综合性国际体育赛事2023 年 10 月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 10 周年时召开的国际活动ABCD【答案】B【解析】【分析】.2024 年 3 月国务院公布节约用水条例,这是我国首部节约用水行政法规,符合题意;.2023 年 5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能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不符合题意;.2023 年 7 月第 31 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四川举办,但这不是我国首次举办的综合性国际体育赛事,不符合题意;.2023 年 10 月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 10 周年时召开的国际活动,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建设生态文明知识点。
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6“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是年少时的毛泽东留给父亲的一首诗下列选项与这首诗蕴含的道理最吻合的是()A学习是苦乐交织的,要养成自觉、主动的学习态度B家是身心寄居之所,要选择恰当的方式与父母沟通C生命是神圣的,要在生命传承关系中更好地认识生命D志向是人生的航标,要将个人理想和国家命运相结合【答案】D【解析】【分析】D.根据题文中的描述可知,毛泽东年少时的这首诗表达了他立志外出求学、成就功名的决心,展现了远大的志向;这首诗蕴含的道理最吻合的是志向是人生的航标,要将个人理想和国家命运相结合,体现了毛泽东心怀远大抱负,将个人追求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符合题意;A.选项强调的是学习的态度,与诗的主旨不符,不符合题意;B.选项说的是与父母沟通的方式,与诗的主题不相关,不符合题意;C.选项提到的生命传承关系在诗中未体现,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少年梦想知识点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民族复兴的美好前景,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当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7当读到李白的诗句“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时,我的情绪低落;当读到孟郊的诗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时,我感到愉悦这表明()人的情绪复杂多样人的情绪是会受到感染的人的情绪相对稳定人的情绪受自然环境影响ABCD【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文中的描述可知,当我们对不同诗人的不同诗句产生不同的情绪感受,这表明人的情绪复杂多样,会因不同的情境和事物而有所不同同时,读到这些诗句后我们的情绪发生变化,也说明人的情绪是会受到感染的,符合题意;.人的情绪并非相对稳定,而是具有多变性,不符合题意;.我们的情绪变化是受到诗句内容的影响,而非自然环境,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情绪的作用知识点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即使没有语言的交流,一个人的表情、声调、姿态和动作所表达的情绪,也会影响周围的人情绪的表达不仅与自己的身心健康有关,而且关乎人际交往8“孝”是中国家庭文化的重要精神内涵。
下列初中生小闽的日常表现能体现“孝”的是()主动为爷爷朗读报纸常陪外公和外婆一起聊天让妈妈帮自己洗袜子要求爸爸多给自己零花钱ABCD【答案】A【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主动为爷爷朗读报纸,体现了对爷爷的关心和陪伴;常陪外公和外婆一起聊天,增进与长辈的交流和感情,也是孝顺的表现,符合题意;.让妈妈帮自己洗袜子,这是自己能做的事却依赖妈妈,不是孝顺的行为,不符合题意;.要求爸爸多给自己零花钱,这种索取的行为不符合孝的内涵,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孝亲敬长知识点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论语学而 中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9下列是课堂学习的一个环节:议题:深深浅浅话友谊情境:小闽与小福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他们彼此分享,互相帮助有一次,他俩一起参加校园歌手选拔赛,只有小闽被选上,小福依然对小闽表示真诚的祝贺活动:阅读情境,小组讨论交流任务:从情境中获得的对友谊的正确认识同学们的发言要点: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新朋友不如老朋友友谊需要一方迁就包容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以上同学们的发言要点符合任务要求的是()ABCD【答案】B【解析】【分析】.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小闽和小福形影不离、彼此分享、互相帮助体现了这一点,符合题意;.新朋友不如老朋友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新朋友和老朋友都可能建立真挚的友谊,不符合题意;.友谊是需要双方互相理解和包容,而不是一方迁就包容,不符合题意;.小闽和小福一起参加校园歌手选拔赛,小福在小闽被选上时依然真诚祝贺,说明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友谊的特质知识点。
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友谊的美好就在于它可以超越物质条件、家庭背景、学习成绩等志同道合、志趣相投的友谊,更能够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和风雨的洗礼10暑假期间,小闽一家外出旅游出发前,妈妈到派出所更换即将过期的身份证;行车途中,爸爸主动礼让行人;景区内,小闽劝阻弟弟不要乱涂乱刻据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妈妈能够自觉地履行义务爸爸维护了他人的人格尊严小闽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弟弟的行为受到法律的保护ABCD【答案】A【解析】【分析】.妈妈到派出所更换即将过期的身份证,这是妈妈能够自觉履行公民义务的表现,符合题意;.爸爸主动礼让行人,维护的是行人的生命安全,而非他人的人格尊严,不符合题意;.小闽劝阻弟弟不要乱涂乱刻,说明小闽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知道要爱护景区的公共财物,符合题意;.弟弟乱涂乱刻的行为是不文明、不合法的,不是受到法律保护的行为,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遵守宪法和法律知识点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11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出示了图中的三个词条。
这三个词条共同指向的大单元主题是()A弘扬传统美德B维护国家制度C勇担社会责任D崇尚法治精神【答案】D【解析】【分析】D.根据题文中的描述可知,公平和正义是法治精神的重要价值追求;自律和他律强调了在法治框架下个人行为的规范和约束,这与法治精神紧密相关;国家制定或认可是法律的特征之一,也体现了法治的权威性和规范性,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