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道战抗日战争时期, 在华北平原上抗日军民利用地道打击日本侵略者的作战方式经过不断的发展,从单一的躲藏成为了能打能躲、防水防火防毒的地下工事,并逐渐形成了房连房、街连街、村连村的地道网,形成了内外联防,互相配合,打击敌人电影《地道战》主要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冀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利用新创造的斗争方式——地道战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故事《地道战》是20 世纪 60年代中国战争电影的经典之作至今为止,《地道战》已创造出共18亿人次观看的纪录电影《地道战》中,有两首经典的歌曲,一首是家喻户晓的主题曲《地道战》,另一首插曲《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也是非常著名的影片内容抗日战争时期, 敌后抗日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1]1942 年,日寇对冀中根据地进行“大扫荡” ,根据地人民为了抵御和打击日寇,想出了许多好的办法,地道战就是其中之一冀中地区高家庄人民,在党支部书记高老忠和民兵队长高传宝的带领下,把几家的土洞和地窖挖成相通的地道,留几处出口, 用以和日寇周旋但是在一天夜里,黑风口据点的日寇偷袭高家庄, 高老忠敲钟警告壮烈牺牲,地道遭到了敌人的破坏高家庄人民总结教训,将仅能容身的地窖改造成既能藏身又能出击的多功能地道。
1943 年夏天,高传宝利用地道的翻口击毙了冒充武工队混进高家庄的特务日军分队长山田纠集了几个据点的兵力进行报复,但却被在地道内神出鬼没的高家庄民兵们狠狠地教训了一顿高家庄人乘胜前进,把地道从村内沿伸到野外,成为纵横交错的地道网络,变防御为进攻 区长赵平原制订了 “围点打援” 的战术, 想吸引黑风口的日伪军出洞,但是狡猾的山本,却以偷袭高家庄的办法来解西平之围最终,高家庄民兵和八路军主力部队及游击队一道并肩作战,一举拔掉了黑风口据点,消灭了进犯高家庄的敌人,取得了这场战斗的胜利2.地雷战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山东民兵最重要的作战方法之一,地雷是当时最重要的作战武器抗战时期, 地雷大显神威, 不仅在山东海阳人民的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而且在胶东抗战史上涂上了浓重的一笔1962 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地雷战》是一部经典之作,影响甚大剧情简介:抗日战争时期, 胶东抗日根据地边缘村庄赵家庄和附近几个村庄,经常遭日伪军的袭击和“ 扫荡 ” ,损失惨重 为此,区武委会雷主任和赵家庄民兵队长赵虎依靠群众,想出了对策他们一方面把几个村庄的民兵组成联防,壮大了武装力量;一方面用土造的地雷封锁了附近的日伪据点, 从而有力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为对付地雷阵,日军中队长中野特地从青岛搬来了工兵, 攻入赵家庄, 大肆烧杀抢掠 赵家庄的民兵总结了教训,不断改进地雷技术,使敌人的工兵无法起雷麦收季节, 日伪军乘联防民兵抢收麦子的机会,又一次偷袭了赵家庄,掳走一部分村民他们让被俘村民在队伍前踩地雷,再次进攻赵家庄赵虎领导民兵巧摆地雷阵,用子母雷、连环雷、钉子雷、碎石雷、铁夹子雷、头发丝雷等各种各样的土造地雷打击敌人在八路军主力部队的配合下,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终于解救了被俘的群众,全歼进犯之敌本片采取了教学与叙事双重叙事的技巧,现在看来很是有些先锋意味1942 年,是抗日战争期间最艰苦的年月本片所描写的,是当时在胶东抗日根据地发生的事情那时候,日本强盗不断地向我抗日根据地进行蚕食、扫荡 军区为了粉碎敌人的蚕食政策,加强边沿地区的对敌斗争,特地从主力部队抽调一批干部,来组织和领导各地的民兵武装;同时, 还集训了一批民兵骨干,学习使用地雷的本领,号召人们对日本强盗展开地雷战影片剧情的组织生动、 感人, 导演以黄村民兵在威震敌胆的地雷战中大显身手的史实为素材,处理得质朴而灵活民兵英雄的勇敢、智慧、不屈不挠与日寇的狡诈、凶险和残酷形成尖锐的对峙,并在反复较量中展现出各自的形象特征。
该片还较好地烘托了胶东农村的地方风貌,不仅带来了一定的审美价值,同时也对体现人民战争的思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3.董存瑞男,汉族,中国共产党党员1929 年 10 月 15 日生于河北省(原察哈尔省)张家口市怀来县南山堡村,小时因家境贫穷,只读过一年书1940 年,南山堡建立抗日政权,他参加了儿童团,并被选为儿童团长15 岁,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小民兵[1] 1945 年 7 月,董存瑞光荣地成为一名人民军队的战士,以后历任副班长、班长1946 年 4 月初,在察北重镇独石口遭遇战中,他机智地夺下敌人的一挺机枪而被记大功一次,被部队授予勇敢奖章1947 年初的长安岭狙击战,他在班长牺牲、 副班长受重伤的情况下,挺身而出,自任班长, 如期完成了狙击任务,又立大功一次 经过党的培养教育和战火锤炼,董存瑞在两年多时间,立过三次大功,四次小功,荣获三枚勇敢奖章和一枚毛泽东奖章1947年 3 月,在平北整训期间, 董存瑞入了党 毛泽东提出 “ 打倒蒋介石, 解放全中国 ” 的号召后,各战略区的部队纷纷练习城市攻坚战电影简介:董存瑞(1929—— 1948) ,河北省怀来人,著名战斗英雄电影《董存瑞》:讲述董存瑞了1945 年参加八路军, 1947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8 年,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我军被敌暗堡所阻董存瑞抱着炸药包冲到桥下,但找不到炸药支架,为保证整个战斗胜利,他毅然手托炸药包,炸毁了敌人的暗堡,英勇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董存瑞》电影导演郭维;摄制长春电影制片厂;上映时间1955 年4.《红灯记》是一部歌颂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与日寇不屈不挠地抗战的革命现代京剧之一,为八个样板戏之一; 《红灯记》的故事取材于电影《自有后来人》,后被改编为同名连环画、交响组曲、电视连续剧、潮剧等;其中尤以钢琴伴唱《红灯记》最为人所知,这一艺术形式把京剧这一我国传统艺术和钢琴这一外国传统艺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保留了京剧的唱腔和打击乐队的特点,又发挥了钢琴宽广、气势雄伟、 富于表现力的特长,是中西艺术结合的一个成功尝试, 气势雄伟, 使人耳目一新, 曾受到京剧爱好者和钢琴爱好者的不同程度的赞誉《红灯记》,是一部京剧艺术片,亦是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八大样板戏之一,为革命现代京剧;八一电影制片厂1970 年摄制,彩色普通银幕,时长112 分钟影片根据中国京剧团的现场演出拍摄,片中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地下工作者李玉和一家三代,为向游击队转送密电码而前仆后继、与日寇不屈不挠斗争的英雄故事。
本片导演成荫, 编剧阿甲, 监制李燕, 制作人毕建平, 出品人王晓棠 中国京剧团 《红灯记》剧组演出原作剧情故事《红灯记》改编自电影《自有后来人》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1939 年在东北敌占区某城市中住着一家祖孙三代人老奶奶是女工出身, 儿子叫李玉和是铁路工人,孙女叫李铁梅 一家人生活得非常和睦,谁也不知他们家的来历, 连铁梅也不知道,只有奶奶和父亲知道他们的家史民国 14 年,大连的铁路工人闹罢工,李师傅有两个徒弟,师兄叫张大喜,是工会主席,师弟就是李玉和一天夜里,张大喜在家里和工人们开会,敌人突然闯进来,在搏斗中,李师傅、张大喜和其妻被敌人打死 李玉和带着师母和张大喜的女儿铁梅从大连逃出来从此这不同姓的三代人就成了一家人 共产党员李玉和接到党的指示,地下交通员将送来一份密电码,必须尽快转移到游击队去 但是交通员在途中发生了意外,跳车时被敌人打伤李玉和背着交通员猛跑,王巡长在后面作掩护到了家里, 交通员把密电码交给李玉和就死去了日本宪兵队长鸠山也同时接到指示, 立即全城戒严搜捕李玉和几次想把密电码转移出去,但都没有成功,于是只好带着铁梅把密电码埋在铁路的路基里鸠山搜不到密电码,却得到了一条重要线索,就是王巡长左臂的枪伤,显然不是被人打的,而是自己开枪打的。
意志薄弱的王巡长,经不起考验,叛变了革命,全部如实招供鸠山假借与李玉和是老相识,请李玉和前去赴宴,叫李玉和把密电码交出来岂知李玉和是一个硬骨头,软硬不怕, 宁死不屈 阴险狡猾的鸠山,自以为是 “ 中国通 ” ,大讲起人情,提着礼物来到李家,企图利用母子之情,从奶奶的手中骗出密电码但是富有斗争经验的李奶奶早就识破鸠山的骗局第二天,鸠山又为李玉和的一家三代安排了一次会面,暗中窥听密电码的下落,也毫无结果 鸠山用尽心机,不得其果,立刻把李玉和一家三代拉到刑场上,转而逼问铁梅但是铁梅在这场尖锐的斗争中,特别是当她知道李家的家史之后,她成长了, 已经不再是年轻幼稚的小姑娘了奶奶和父亲的英雄行为给她树立了榜样,所以当鸠山用奶奶和父亲的死作代价,向她逼问密电码的下落时,铁梅毅然地走向刑场这时,枪声响起,奶奶和父亲倒下,英勇牺牲鸠山把铁梅放出来, 并派叛徒王巡长与铁梅联系铁梅虽然已经知道有叛徒,但却不知道就是坐在她面前的王巡长 当她发现王巡长左臂的伤,不禁大吃一惊, 义愤填膺 但她抑制住内心的愤怒,骗走了王巡长乘机跑出去取出密电码,向江岸跑去游击队派来的张大爷尾随其后,将铁梅带到游击队驻地,铁梅终于完成了奶奶和父亲未完成的革命任务。
5.红色娘子军即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式女子军特务连,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冯白驹领导的琼崖苏区红三团下属的一支武装力量该武装绝大多数来自于农村青年妇女,有的来自农民赤卫队,有的是共产党员、共青团员 该部队旗帜鲜明,作战勇敢, 曾在第二次琼崖苏区反围剿中担任掩护任务其事迹已于建国初期被改编成芭蕾舞剧而被全国群众所熟知一九三一年五月一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第三团女子军特务连在乐会县第四区赤赤乡内园村正式成立,这就是著名的“红色娘子军”女子军特务连连长为庞琼花(后为冯增敏 ),指导员为王时香全连有三个排,一排长冯增敏(后为卢赛香 ),二排长庞学莲(后为李昌香 ),三排长黄敦英(后为曹家英 )每排三班, 每个班有十名战士,全连九个班, 加上连部的传令兵、旗兵、号兵、庶务、挑夫和三个膳食员,全连共有一百零三人除了两名年纪较大的庶务、 挑夫和一名十三岁的小号兵是男同志外,其余都是女同志她们绝大多数是农村青年妇女,有的来自农民赤卫队,有的是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电影简介: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于1960 年,著名导演谢晋执导,主要剧情为:贫农女儿吴琼花受到南霸天的残酷压迫,化装成华侨富商的红军干部洪常青将她救出,琼花在他们的帮助下, 决心走上革命道路,娘子军战士们决心打下椰林寨、活捉南霸天。
但琼花见到仇人分外愤怒, 致使南霸天漏网连长严肃批评了琼花,让她深刻反省,琼花对自己的错误悔恨不已部队与敌人展开了激烈战斗,洪常青不幸被捕,英勇就义 琼花毅然担负起烈士遗下的斗争重担, 她率领娘子军与主力部队汇合重新解放了椰林寨,罪大恶极的南霸天终于得到应有的下场6.洪湖赤卫队本片讲述了发生在1930 年夏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故事在湖北洪湖地区,贺龙领导的 红军团在同敌斗争拉锯战中暂离彭家墩,国民党保安团和当地“湖霸” 彭霸天趁虚而入地方革命武装洪湖赤卫队在韩英和刘闯的领导下,依托湖区与敌巧妙周旋,沉重地打击了来犯的敌人 新版电视剧 《洪湖赤卫队》 播出短短几天收视就创下央视今年播出电视剧收视的新高,获得观众的好评如潮7.刘胡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现已更名为刘胡兰村)1945 年进中共妇女干部训练班,1946 年被分配到云周西村做妇女工作,并成为中共候补党员1946 年 12 月 21 日,刘胡兰参与暗杀云周西村村长石佩怀的行动当时的山西省国民政府主席阎锡山派军于1947 年 1月 12 日将刘胡兰逮捕,因为拒绝投降,被铡死在铡刀之下,时年15 岁随后,刘胡兰被中共晋绥分局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
毛泽东当年为其题词:“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刘胡兰是已知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女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个这在于她从儿童团起就接受了党的教育,并看到了党领导的土地改革给贫苦农民带来的根本利益她为了捍卫本阶级的利益,她既不贪财,又不怕死,最后面对敌人的利诱,只回答说:“ 给我一个金人也不自白 在刑场上,她大声喊道: “ 怕死不当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