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5 小升初无忧衔接之《诫子书》【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熟读成诵,积累警句;理解课文内容2、把握文章脉络,体会本文简洁而充满智慧的语言3、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体会文章主旨,思考其现实意义蜀 相[唐]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亭【新课导入】杜甫这首诗写的就是大名鼎鼎的诸葛亮 那么,这样如此智慧的人,又会如何教育自己的后代呢?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诸葛亮的《诫子书》去看看吧知识梳理】一、 原文呈现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二、 助读资料1.文题解读“诫”,告诫、劝勉子”,一般认为是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书”,书信诫子书”,即作者诸葛亮写给儿子,旨在告诫、劝勉的信以此为题,点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简洁明了2.创作背景这篇文章作于蜀汉建兴十二年(元234年),是诸葛亮晚年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诸葛亮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为了蜀汉国家事业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于是写下这篇书信告诫诸葛瞻3.作者简介诸葛亮(181一234),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曾隐居隆中,于刘备称帝后任蜀国丞相刘禅继位,封他为武乡候,领益州牧谧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4.知识链接一种应用性文体—书书”,即书信,如手书、家书等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它的文学功能多种多样:可以抒情,可以写景,可以写私人化的事件和感情,也可以进谒显贵,勉励后学书信的实用性和审美性完美结合起来,形成别具特色的书牍文传统三、 文本解读原文注释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2】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3】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4】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5】【翻译】君子的品行,以宁静专一来涵养德行,以节俭生活来培养品德。
不能够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能够平和安静就不能实现自己远大的目标学习必须宁静专一,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不刻苦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坚定不移的志向就无法使学业成功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种;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最终像枯枝落叶般凋落、衰残,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只有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到那时再悲伤叹息又怎么来得及!【注释】1. [夫]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2. [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3. [以]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4. [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5. [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6. [明志]明确志向明,明确、坚定7. [致远]达到远大目标致,达到8. [广才]增长才干9. [淫慢]放纵懈怠淫,放纵慢,懈怠10. [励精]振奋精神励,振奋11. [险躁]轻薄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险,轻薄12. [治性]修养性情治,修养13. [年与时驰]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驰,疾行,指迅速逝去14. [意与日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15. [枯落]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16. [多不接世]意思是,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17. [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18.[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Ì 文句解读【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是本文的中心论点它强调了“静”和“俭”对于培养君子美好品性的重要性2】这句话有何表达效果?这句话中的“淡泊”紧承上句中的“俭”字,“宁静”紧承上句中的“静”字,再次强调俭朴节约、淡泊名利与内心安定清静对于君子的重要性运用双重否定句,以强烈而委婉的语气表达了诸葛亮对儿子的谆谆教诲与无限期望3】道出了“志”与“学”的关系,“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胸怀大志方能成才4】点明“淫慢”“险躁”的不利之处,从反面补充论述,使论证更加充分有力5】诸葛亮劝诫儿子要珍惜时光,把握现在,有所作为四、基础知识(一)通假字险躁则不能治性治”通“冶”,修治,修养二)古今异义1.“非宁静无以致远”宁静古:指安静,精力集中今:指环境上的安静,不嘈杂2.“险躁则不能治性”险古:轻浮今:危险,不安全3.“淫慢则不能励精”慢古:怠惰散漫今:指速度缓慢三)词类活用1.非淡泊无以明志明: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明确2.非宁静无以致远远: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远大志向3.非志无以成学志:名词活用为动词,立志4、非学无以广才广: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增长。
四)一词多义1.之学而时习之代词,代指学过的知识君子之行结构助词,的2.以静以修身介词,表目的非宁静无以致远介词,用来3.志非淡泊无以明志远大志向非志无以成学名词活用为动词,立志夫学须静也动词,学习非志无以成学名词,学业(五)特殊句式①倒装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正确语序为:"以静修身,以俭养德②判断句夫学需静也"……也"表判断③倒装句将复何及宾语前置,应为:"将复及何"五、主题思想《诫子书》中作者概括了自己做人治学的经验,劝勉儿子勤学立志,表达了自己对后代寄予志存高远的厚望六、写作特色❶语言智慧理性,简洁精警这篇文言文虽只86个字,却道出了诸如学与静、才与学、学与志等多种关系,富有人生智慧,因此成为修身立志的名篇❷感情真挚本文以父亲的身份告诫儿子读书修身,静心养德,保国爱民,平治天下,既有慈父的殷殷期望,又有圣贤的谆谆教诲,感人肺腑❸骈散结合本文除开头“夫君子之行”和最后的“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外,中间运用了多组骈句骄散句的结合,使得本文节奏明快、舒缓自如,读起来朗朗上口,且富有气势七、古代修身名言1.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解释】君子反求于自己,小人苛求于别人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解释】君子心地纯洁,胸怀宽广,小人心中长怀忧惧3.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解释】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4.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解释】君子平时积累才干,等待时机而行动5.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尽管你是一个强者,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自己夸耀自己例题精练】一、 积累与运用1.给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夫君子之行( ) 非淡泊无以明志( )( ) 淫慢则不能励精( ) 险躁则不能治性( ) 年与时驰( ) 遂成枯落( ) 悲守穷庐( )【答案】fú dàn bó yín zhì chí suì lú【解析】夫:位于句首,表示发端,读fú;淡泊:dàn bó,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淫:yín,注意不要读成yíng;治:zhì,修养;遂:suì,注意声母为平舌音;庐:lú,注意不要写成“lǘ”2.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淡泊(bó) 险躁(zào) B.致远(zhì) 枯落(kū)C.淫慢(yíng) 穷庐(lú) D.励精(lì) 治性(zhì)【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
做注音题,要熟悉汉语拼音规则,同时可根据形声字的声旁来推断它的读音C项的注音有误,“淫”应读“yín”3.下列朗读停顿位置和理由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理由:突出静与俭的意义B.年/与时驰,意/与日去理由:“年”和“意”是陈述的对象C.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理由:强调否定的意思D.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理由:突出前后的因果关系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朗读节奏的掌握能力朗读节奏的划分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分析,要考虑到意义上是否恰当,有没有把意义划“破”总之,要灵活掌握,具体分析C项说法与原句意思不符非……无以”形成双重否定,肯定了后面的做法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有以下六种情况注意停顿:主谓之间要停顿;谓宾之间要停顿;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古二今一”之间要停顿;关联词后面要停顿;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4.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年与时驰 译文:年龄随同时光而逝去B.意与日去 译文: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C.多不接世 译文:对社会没有任何的贡献D.将复何及 译文:又怎么来不及!【答案】D【解析】考查文言翻译。
D项“又怎么来不及”句子翻译有误将复何及”的译文应该是“又怎么来得及”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做任何事情都要按一定的步骤循序渐进,否则会让自己陷入效率低下的忙碌中B.毕业晚会即将举行,一向热衷集体活动的明明同学上蹿下跳,做着各种准备工作C.他们响应号召,见异思迁,毅然放弃都市的优越条件,扎根西部建功立业D.如果不想迷失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必须择善而从,在真理的引领下前行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成语的理解与辨析A项,“循序渐进”指(学习、工作)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与前文重复B项,“上蹿下跳”比喻人上下奔走,四处活动含贬义,不合语境C项,“见异思迁”的意思是看见不同的事物就改变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含贬义,用在此处不合适D项,“择善而从”指采纳正确的意见或选择好的方法加以实行用在此处正确6.下列对文章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B.“学须静也”的“学”不单单是指一般的学习,还含有修养自身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是指单纯的安静,还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美好愿望答案】D【解析】ABC分析正确D这句话是说人生短促,要珍惜光阴,刻苦学习7.用课文原句填空1)《诫子书》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当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诫子书》全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诫子书》中能表现“躁”的危害的句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