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好版本初中数学学段目标及各章节课标要求初中数学学段目标及各章节课程标准要求目录第三学段目标2七年级上册3第一章有理数3第二章整式的加减3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3第四章图形几何初步3七年级下册4第五章订交线与平行线4第六章实数5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5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5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5第十章数据的采集、整理与描绘6八年级上册6第十一章三角形6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6第十三章轴对称7第十四章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7第十五章分式7八年级下册8第十六章二次根式8第十七章勾股定理8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8第十九章一次函数9第二十章数据的剖析9九年级上册9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9第二十二章二次函数9第二十三章旋转10第二十四章圆10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11九年级下册11第二十六章反比率函数11第二十七章相像11第二十八章锐角三角函数11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121第三学段目标知识技术1.体验从详细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符号的过程,理解有理数、实数、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掌握必需的运算(包含估量)技术;探究详细问题中的数目关系和变化规律,掌握用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进行表述的方法2.探究并掌握订交线、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和圆的基天性质与判断,掌握基本的证明方法和基本的作图技术; 探究并理解平面图形的平移、旋转、轴对称; 认识投影与视图;探究并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能确立地点。
3.体验数据采集、办理、剖析和推测过程,理解抽样方法,体验用样本预计整体的过程;进一步认识随机现象,能计算一些简单事件的概率数学思虑1.经过用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述数目关系的过程,领会模型的思想,建立符号意识;在研究图形性质和运动、确立物体地点等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点;经历借助图形思虑问题的过程,初步成立几何直观2.认识利用数据能够进行统计推测,发展成立数据剖析观点;感觉随机现象的特色3.领会经过合情推理探究数学结论,运用演绎推理加以证明的过程,在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能力4.能独立思虑,领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想方式问题解决1.初步学会在详细的情境中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解决简单的实质问题,加强应意图识,提升实践能力2.经历从不一样角度追求剖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剖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3.在与别人合作和沟经过程中,能较好地理解别人的思虑方法和结论4.能针对别人所提的问题进行反省,初步形成评论与反省的意识感情态度1.踊跃参加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2.感觉成功的快乐,体验单独战胜困难、解决数学识题的过程,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具备学好数学的信心。
3.在运用数学表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拥有抽象、谨慎和应用宽泛的特色,领会数学的价值4.敢于发布自己的想法、勇于怀疑,养成仔细勤劳、独立思虑、合作沟通等学习习惯,形成脚踏实地的科学态度2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有理数( 1)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能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2)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掌握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的方法,知道| a|的含义(这里 a 表示有理数) 3)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淆运算(以三步之内为主) 4)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5)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6)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包含在计算器上表示) 7)认识近似数,在解决实质问题中,能用计算器进行近似计算,并会按问题的要求对结果取近似值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1)借助现真相境认识代数式(整式) ,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2)能剖析简单问题中的数目关系,并用代数式表示 3)会求代数式的值;能依据特定的问题查阅资料,找到所需要的公式,并会代入详细的值进行计算 4)理解整式的观点,掌握归并同类项和去括号的法例,能进行简单的整式加法和减法运算。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1)能依据详细问题中的数目关系列出方程,领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目关系的有效模型 2)经历预计方程解的过程 3)掌握等式的基天性质 4)能解一元一次方程第四章 图形几何初步( 1)经过实物和详细模型,认识从物体抽象出来的几何体、平面、直线和点等 2)会比较线段的长短,理解线段的和、差,以及线段中点的意义 3)掌握基本领实:两点确立一条直线 4)掌握基本领实: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5)理解两点间距离的意义,能胸怀两点间的距离3( 6)理解角的观点,能比较角的大小 7)认识度、分、秒,会对度、分、秒进行简单的换算,并会计算角的和、差 8)理解余角、补角的观点,探究并掌握同角(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等角)的补角相等的性质 9)能用尺规达成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七年级下册第五章 订交线与平行线( 1)理解对顶角等观点,探究并掌握对顶角相等的性质 2)理解垂线、垂线段等观点,能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3)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意义,能胸怀点到直线的距离 4)掌握基本领实: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5)辨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6)理解平行线观点; 掌握基本领实: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假如同位角相等,那么两直线平行。
7)掌握基本领实: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定理: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认识平行线性质定理的证明 9)能用三角尺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 10)探究并证明平行线的判断定理: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假如内错角相等 (或同旁内角互补) ,那么两直线平行;平行线的性质定理: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 11)认识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12)经过详细实例认识平移, 探究它的基天性质: 一个图形和它经过平移所得的图形中,两组对应点的连线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 13)认识并赏识平移在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运用图形的平移进行图案设计 14)经过详细实例,认识定义、命题、定理、推论的意义联合详细实例,会划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 15)知道证明的意义和证明的必需性, 知道证明要符合逻辑, 知道证明的过程能够有不一样的表达形式,会综合法证明的格式 16)认识反例的作用,知道利用反例能够判断一个命题是错误的4第六章 实数( 1)认识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观点,会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
2)认识乘方与开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运算求百之内整数的平方根,会用立方运算求百之内整数(对应的负整数)的立方根,会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 3)认识无理数和实数的观点,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能务实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 4)能用有理数预计一个无理数的大概范围第七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 1)联合实例进一步领会用有序数对能够表示物体的地点 2)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观点,能画出直角坐标系;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能依据坐标描出点的地点、由点的地点写出它的坐标 3)在实质问题中,能成立适合的直角坐标系,描绘物体的地点 4)对给定的正方形,会选择适合的直角坐标系,写出它的极点坐标,领会能够用坐标刻画一个简单图形 5)在平面上,能用方向角和距离刻画两个物体的相对地点 6)在直角坐标系中,能写出一个已知极点坐标的多边形沿坐标轴方向平移后图形的极点坐标,并知道对应极点坐标之间的关系 7)在直角坐标系中,探究并认识将一个多边形挨次沿两个坐标轴方向平移后所获得的图形与本来的图形拥有平移关系,领会图形极点坐标的变化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1)能依据详细问题中的数目关系列出方程,领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目关系的有效模型。
2)掌握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能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3) * 能解简单的三元一次方程组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1)联合详细问题,认识不等式的意义,探究不等式的基天性质 2)能解数字系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会用数轴确立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集 3)能依据详细问题中的数目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简单的问题5第十章 数据的采集、整理与描绘( 1)经历采集、整理、描绘和剖析数据的活动,认识数据办理的过程;能用计算器办理较为复杂的数据 2)领会抽样的必需性,经过实例认识简单随机抽样 3) 会制作扇形统计图,能用统计图直观、有效地描绘数据 4)经过实例,认识频数和频数散布的意义,能画频数直方图,能利用频数直方图解说数据中蕴涵的信息 5) 经过表格、折线图、趋向图等,感觉随机现象的变化趋向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三角形( 1)理解三角形及其内角、外角、中线、高线、角均分线等观点,认识三角形的稳固性及四边形的不稳固性 2)探究并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掌握它的推论: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证明三角形的随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3)认识直角三角形的观点,探究并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掌握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4)认识多边形的定义,多边形的极点、边、内角、外角、对角线等观点;探究并掌握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 1)理解全等三角形的观点,能辨别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边、对应角 2)掌握基本领实: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掌握基本领实: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掌握基本领实: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5)证明定理:两角及此中一组等角的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6)探究并掌握判断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斜边、直角边”定理 7)探究并证明角均分线的性质定理:角均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反之,角的内部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均分线上 8)能用尺规达成以下基本作图: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一个角的均分线 9)会利用基本作图作三角形:已知三边、两边及其夹角、两角及其夹边作三角形;;已知向来角边和斜边作直角三角形6( 10)在尺规作图中,认识作图的道理,保存作图的印迹,不要求写出作法第十三章轴对称( 1)经过详细实例认识轴对称的观点,探究它的基天性质: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对应点的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均分 2)能画出简单平面图形(点,线段,直线,三角形等)对于给定对称轴的对称图形。
3)认识轴对称图形的观点;探究等腰三角形、矩形、菱形、正多边形、圆的轴对称性质 4)认识并赏识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5)运用图形的轴对称、平移进行图案设计 6)在直角坐标系中,以坐标轴为对称轴,能写出一个已知极点坐标的多边形的对称图形的极点坐标,并知道对应极点坐标之间的关系 7)理解线段垂直均分线的观点,探究并证明线段垂直均分线的性质定理:线段垂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