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兵制与战争专题古今中外兵制与战争专题古今中外兵制与战争专题注:囊括大纲版和新标版含有知识归纳、规律小结、热点冷点、高考题例、新题预测共五个实用专题构成部分一.知识归纳第一部分:大纲版(一)中外兵制(军事制度):1.中国古代史:(1)先秦:诸侯要随从周王作战商鞅变法奖励军功,按功受爵,贵族无军功不再受爵2)秦汉:秦朝中央由太尉管理军事,每年服兵役的不下三百万人西汉编户农民也要服兵役3)隋唐:隋帝继承西魏以的府兵制,兵农合一有利于生产、增加赋税收入、清除胡汉分治遗迹,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融合唐初府兵三分之一以上驻守关中;兵将分离,不易割据;但农民要负担沉重的军费(武器、粮食、马匹要自备) 由于均田制破坏、兵役繁重和府兵地位下降,唐玄宗前期府兵制崩溃接着实行募兵制,由国家召丁男当兵,供给衣食,免征赋役;增强了战斗力;但导致了军阀割据4)宋元:北宋初,削减节度使兵权,禁军将领统兵,枢密院奉旨调兵,更戍法规定禁军换防将领不动,禁军半数拱卫京师以“强干弱枝”,由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王安石变法时实行将兵法和保甲法(兵农合一) 金朝推行猛安谋克制,兵农合一,加深了女真族的封建化明清(鸦片战争前):明太祖在中央设五军都督府,只能统兵;兵部奉旨调兵;皇帝临时任命将领统率军队。
努尔哈赤建立八旗制度,这种兵农合一的制度促进了女真社会的发展,巩固了努尔哈赤的统治地位,但清朝中后期却成为封建毒瘤之一清军入关后还建立了汉军八旗,用绿旗,称绿营2.中国近现代史:(1)半殖半封开始时期:为镇压太平军,咸丰帝下令建立汉族地主武装(地方团练) ,如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的淮军、左宗棠的楚军等林则徐在鸦片战争期间,积极仿制西方战船,提出建设一支新式海军主张2)半殖半封形成时期:洋务派创办了军事工业,初步建成了三支海军,成立了海军衙门,创办了水师学堂、船政学堂等军事学校戊戌变法法令在军事方面规定,裁撤绿营、精练陆军,改习洋操,实行征兵制,清设海军(记忆口诀:裁绿营征兵设海军) 3)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先利用会党起义失败,后凭借新军起义成功,再依靠西南军阀对付北洋军阀,继而在中共和苏联帮助下建立黄埔军校,组织国民革命军北伐,北伐期间第四军叶挺独立团表现最英勇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袁世凯加强北洋军,削弱革命军6)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南昌起义仍用国民革命军旗号,中共领导的人民军队在起义中诞生秋收起义打出工农革命军旗号,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井冈会师后,部队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毛泽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反围剿斗争中,提出了游击战术(避敌主力、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九一八事变后,抗日联军是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冯玉祥与吉鸿昌合作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联系北京政变后的中华民国国民军,北伐期间的的国民军联军) 7)中华民族全面抗战时期:八一三事变后,西北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南方八省游击队改编为皖南事变后,重建军部,代理军长陈毅,政委刘少奇,参谋长赖传珠8)解放战争时期:粉碎全面进攻时,解放区军民的战略是“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战术是以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粉碎重点进攻时,西北野战军的战术是“蘑菇”战术战略反攻的战术是三军配合、两翼牵制战略决战时,辽沈战役是“关门打狗”,淮海战役是“临机处置一切”,平津战役是“先打两头,后取中间”9)新中国(中国现代):19 年实行义务兵役制,实行军衔制度把发展国防工业和国防科技作为建设重点中国军队已经发展为多军兵种合成军队现在正贯彻质量建军、科技强军3.世界近现代史:(1)英国:《权利法案》规定,除经议会同意外,国王征募或维持常备军,都属非法2)法国:雅各宾派专政时,国民公会发布总动员令,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
巴黎公社建立了国民自卫军,保卫公社政权3)美国:177 年月,第二届大陆会议决定把汇集在波士顿附近的民兵整编为大陆军,委任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美国内战中,为了扭转不利的战局,北方扩充了兵力,调整了部署二战后初期,军事上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常规军事力量,还垄断了原子弹,在世界各地建立了近五百个军事基地冷战结束后,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如南联盟、阿富汗、伊拉克、朝核问题等) ,严重干扰了世界和平与发展4)日本:倒幕运动中,以中下级武士为首的倒幕派建立了倒幕武装,发展为明治政府军队明治维新时,推行征兵制,建立了一支绝对效忠天皇的新式军队,积极准备对外侵略扩张二战前,军部是日本法西斯化的主要决策者和推动者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内阁上台,标志日本军事法西斯专政的建立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军费逐年增加,成为美国重要的战略伙伴现任小泉政府在海湾危机、台湾问题上都追随美国德国:普鲁士首相俾斯麦推行“铁血政策”,把武力统一和灵活外交相结合,最终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但统一后的德国继承上军国主义传统,侵略扩张欲望强烈巴黎和会上,德国军备受严格限制,废除义务兵役制,陆军不超过 10 万人,海军不能拥有主力舰和潜艇,不准拥有空军。
希特勒政府撕毁《凡尔赛和约》 ,扩充陆军,重建空军,建造军舰,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二战后,西德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二)中外战争(国内国际)1.中国古代战争:(1)反阶级压迫战争:国人暴动、秦末农民起义、隋末农民起义、元末农民起义(有反对民族压迫色彩) 、明末农民起义2)争权夺利战争:牧野之战、城濮之战、马陵之战、桂陵之战、长平之战、楚汉战争(略) 、陈桥兵变、靖难之役3)国内民族政权战争:犬戎攻进镐京、北宋与辽、北宋与夏、北宋与金、南宋与金、南宋与元之间的战争4)叛乱与平叛战争:西汉“七国之乱”(略) 、西晋“八王之乱”(略) 、唐朝“安史之乱”(略) 、准噶尔噶尔丹叛乱、回部贵族叛乱、三藩之乱抵抗外侵略: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帝派兵反击沙俄侵略军2.中国近现代战争:(1)列强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略)、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2)国内革命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武装斗争(189 年广州起义、1906 年萍浏醴起义、1907 年浙皖起义和镇南关起义、1911 年广州黄花岗起义和武昌起义、1913 年二次革命、1916 年护国运动、1917—1918 年第一次护法运动、1921—1922 年第二次护法运动) 、大革命(北伐战争) 、土地革命战争(反围剿) 、解放战争。
3)边境冲突战争:中苏边境冲突、中印边境冲突、中越自卫反击战3.世界近现代战争:(1)各大国国内战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及巴黎公社革命、美国内战、德意志统一、意大利统一、日本武装倒幕、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2)大国间局部战争:法军与外国干涉军(瓦尔密、莱比锡、滑铁卢) 、普法战争(色当) 、英荷及英法殖民争夺战争(略) 、英法俄克里米亚战争3)反殖民主义斗争:北美独立、拉美独立、亚洲革命风暴、亚洲觉醒、非洲人民反帝斗争、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4)帝国主义掠夺战争:1898 年美西战争(略) 、1904-190 年日俄战争、1914-1918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马恩河、凡尔登、索姆河、东线俄军夏季攻势、日德兰海战等)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如闪击波兰、敦刻尔克撤退、不列颠之战、莫斯科战役、珍珠港事、斯大林格勒战役、阿拉曼战役、中途岛海战、诺曼底登陆等6)二战后局部战争:朝鲜战争、越南战争、苏军侵略阿富汗、两伊战争、两次海湾战争、北约轰炸南联盟、美军侵略阿富汗战争等第二部分:新标版1.中国古代兵制:西周,分封制下诸侯要服从周王的命令,随从作战秦朝,全国军政大权由皇帝总揽,调动军队的凭据虎符由皇帝控制、发给。
秦始皇建立的中央机构中,太尉负责全国军事事务秦朝的郡守和县令要管理地方兵役隋唐时期在尚书省下设六部,其中兵部在皇帝掌控下分管军事唐中期,节度使军事上拥有强悍的武力,往往发展成为割据势力北宋军事上,兵权收归中央,充实中央禁军清朝雍正帝时为办理西北军务,又设置军机处,军机大臣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的作用只是上传下达2.中国近现代战争:(1)两次鸦片战争:1840 年 6 月,英国舰队进入广东海面挑衅,鸦片战争爆发英军北上,一度攻占浙江定海,到达天津白河口,威胁北京道光帝将林则徐等撤职查办,改派琦善为钦差大臣赴广东谈判为给清政府施加更大压力,英军于 1841 年初强占香港岛,威逼广州英军扩大侵华,又攻占东南沿海一些城市1842 年 8 月,英军舰队驶抵南京下关江面,扬言架炮攻城,清政府被迫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186 年,英军进攻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随后,法国加入侵华战争188 年, 《天津条约》签订不久,英法两国不满清政府指定的进京换约路线,再起冲突,英法联军攻陷天津、北京,火烧圆明园,咸丰帝逃往热河2)太平天国运动:181 年 1 月,洪秀全集合拜上帝教群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永安建制,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183 年攻占南京,改名天京定都天京,太平天国正式建立政权太平军北伐西征并举,北伐军一直打到天津郊区,但因孤军深入而失败;西征军同曾国藩的湘军交战,先失利后取胜,太平天国进入全盛时期天京变乱后,为了重振国威,洪秀全提拔青年将领陈玉成和李秀成,让他们指挥军事188 年,陈玉成和李秀成合力打垮江北大营并取得三河镇大捷的胜利,太平天国局势暂时稳定1860 年,陈李配合攻破江南大营李秀成乘胜东征,一直打到上海近郊,但因英法联军配合清军进攻而退回苏州湘军攻陷安庆,随后陈玉成被俘就义1864 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3)甲午中日战争:1894 年,朝鲜农民起义被平息后,日本拒绝清政会关于中日同时撤军的建议,继续增兵,蓄意挑起战争189年 7 月,日本舰队在朝鲜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挑起战端清军在朝鲜平壤陆战失利在黄海大战,中方损失虽比日方略大,但主力尚存李鸿为保船避战,命令北洋舰队退守威海卫港随后日军进攻中国辽东和东半岛189 年初,日军攻占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人民反帝斗争高涨由民间组织义和团发动的反帝爱国运动,打着“扶清灭洋”旗号,到 1900 年春夏间在京津地区形成高潮。
1900 年 6 月,英俄德法美日意奥八国,借口镇压义和团,联合发动侵华战争在义和团和清军爱国官兵的顽强阻击下,八国联军先受挫收缩后增援得逞八国联军占领天津、北京并在北京紫禁城内立司令部慈禧太后在出逃途中,命令清军严厉镇压义和团,并部署与侵略者“议和”武昌起义:中国同盟会成立后的一系列武装起义,以黄花岗起义最为惨烈革命党人深入湖北新军做工作,武汉成为民主革命的摇篮1911 年月,清政府秉承列强旨意发布“铁路国有”法令,强行收回民间集资自办的粤汉、川汉铁路,引起保路风潮四川同盟会会员组织保路同志军起义,清政府急调湖北新军入川镇压,湖北防务空虚,1911 年 10 月 10 日,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率先起义,攻占楚望台军械库,12 日占领武汉三镇6)北伐战争:192 年,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1926 年,国民政府决定北伐,消灭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三派势力1927 年初,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往武汉北伐胜利进军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7)国共的十年对峙:1927 年 8 月 1 日,南昌起义成功爆发起义军在南下途中损失严重,一部分转战湘南,一部分转入海陆丰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八七会议”决定秋收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