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时间安排高等教育心理学:08:30-09:10 (闭卷,50分)09:15-09:55 (开卷,40分,论述题10分X 4题)高等教育法规概论:10:15-11:35 (开卷,90分,简答5分X6题,论述15分X4题)高等教育学:13:30-14:10 (闭卷,50分)14:15-14:55 (开卷,40分,论述题 10分X4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15:15-16:35 (开卷,90分,简答5分X 6题,论述15分X4题)*闭卷均由名词解释(5分X 4题)和4道简答题(7分X2题,8分X 2题)组成高等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76期:高等教育心理学,校度,教师机制,?2017年a :人生观,发现学习,自我效能感, 创造性思维2017年b:知识的定义和类型,教学目标, 群体及其特点,最佳激起水平理论72期:群体,知识,自我意识,成就动机71期:高等教育心理学,集体,心理发展,自我意识(和66期相同)69期: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集体,心理 发展68期:群体,心理发展,社会助长,成就动 机67期:群体(集体),自我意识,知识,最佳刺激水平理论66期:集体,自我意识,心理发展,高等教 育心理学64期:群体定义和类型,知识的定义和类型, 教学目标,最优计划理论63期:知识,群体,自我效能感,成就动机 理论59期:群体、意识、最佳刺激理论、心理发 展简答题2017年a: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特征,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理论, 激发高校学生学习动 机的方法,心理咨询的原则76期: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迁移对 学习的作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加涅 学习理论2017年b: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高等心理学研究方法,简述教师的教育智慧(机智)及教育能力,简述情绪情感分类72期:心理咨询的主要形式, 教学测验的分 类,心理学研究原则,大学生形式逻辑的发 展状况71期: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加涅学习结 果分类理论,正迁移负迁移(举例),教学 测验的种类69期:成熟的自我意识有哪些表现, 学习迁 移的概念及其类型,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68期:心理咨询的主要形式, 加涅学习结果 分类理论,教师智慧与教师能力的关系, 正 迁移负迁移(举例)67期: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测验的分类, 高等教师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功能, 教师的教 学能力有哪些66期:大学生人际交往特点, 群体对个体影 响,教学测量与评价,正迁移负迁移64期:学习迁移的影响因素, 教育心理学的 研究方法,教师智慧与教师能力的关系, 情绪情感的分类63期: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研究方法,成熟的自我意识包含的内容, 学习迁移及其类型59 期: 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教学测验的种类、 心理咨询的主要形式、 简述教师的教学机智和教学能力名词解释及答案教学目标 / 目的 ( p2 ) : 教学活动希望达到的目的, 是教师在教学前首先应考虑并明确的内容。
高等教育心理学( p4 ): 是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是高等教育与心理学相结合的一门科学, 涉及高校教育过程中的一切心理现象和规律, 并以研究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心理发展规律为核心心理发展( p17 ) : 指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即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广义上指心理的种系发展,狭义上指个体心理发展 )人生观 ( p31) : 人对人生的目的和意义的看法和态度, 是一定的世界观 (人对世界的总看法)在人生问题上的反映发现学习( p54 ) : 让学生独立思考、改组材料、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原则成就动机 ( p72 ) : 是在人对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激励人们乐意去做自己认为重要或有意义的事情, 并努力达到完善地步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自我效能感( p76 ) : 也称自我效能,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胜任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即个人对自己某方面工作能力的自我评估最佳刺激理论 ( p82 ) : 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 呈倒 “ U” 曲线 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 意识( p103) : 是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是用语言对客观事物的高级反映形式,是心理发展的最高级阶段。
自我意识( p104) : 一个人对自己本身的意识, 指主体对于自己以及自己周围事物的关系的认识; 即主格我对宾格我的存在、 活动及活动过程的有意识反映,是对胜利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的反映群体 ( p119 ) : 两个人以上, 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 以一定的方式联系在一起的进行活动的人群特点:群体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共同目标;群体是有组织的人群;群体成员心理上有依存关系和共同感, 存在一定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类型: 大小、 正式 / 非正式, 实际 / 假设,典型 / 一般等集体 ( p123 ) : 为了实现有价值的社会目标,严密组织起来的有纪律、 心理凝聚力的群体,是群体发展的最高级别, 具有最高的有效性知识 ( p191 ) : 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在人脑中的能动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知识类型:感性 / 理性;具体 / 抽象;陈述性/ 程序性创造性思维( p213 ) : 指人们在创造性活动过程中所进行的高度灵活、 新颖独特的思维方式 (具有敏感性、 流畅性、 灵活性、 独创性、再定义性、洞察性)社会助长 ( p120) : 个人对别人的意识, 包括比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效率提高, 即个体在群体中活动增质增量的倾向。
最优计划理论(书上未找到):简答题及答案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特征( p5):( 1) 研究的主要方向: 对大学生学习活动的探讨;( 2)必须反映高等专业教育的特点;( 3)要注意研究大学生的品德培养;( 4 )要为实现高校的三大社会职能和适应高等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提供心理学依据;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p12 ) :客观性、发展性、理论联系实际、教育性高等心理学研究方法( p13) :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个案法( 1) 观察法: 在自然的生活情境或教育过程中, 直接观察被试者的外部行为表现, 从而 研究其心理活动 2) 实验法: 在某种控制情境中探究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的方法, 包括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 3) 调查法: 在自然条件下, 通过提问的方式搜集资料, 简介了解被调查着的心理和行为的研究方法 4) 个案法: 对单个受试者进行深入详细的观察和研究, 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大学生形式逻辑的发展状况( p27 ):( 1 )大学生的形式逻辑思维处于继续完善中;( 2 )大学生的辩证逻辑思维逐渐发展成为主要思维形式;简述情绪情感分类( p28) :情绪、 情感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情绪 (表面肤浅的) : 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求而产生的一种体验;从内容分: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从状态分:心境、激情和应激;情感 (深刻内隐的) : 较高级的感情现象,着重体现感情的内容方面, 具有较稳定持久、内隐含蓄的特点从种类分: 自我情感 (自信、 自尊、 自负等) ;高级情感体验(道德感、美感等) 大学生情绪情感的特点:( 1 )情绪、情感体验的波动性;( 2 )情绪、情感体验的延续性和心境化;( 3 )情绪、情感体验的丰富性与深刻性;( 4 )情绪、情感体验的内隐性加涅学习结果分类理论( p40):( 1 ) 智慧技能: 个体运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 2 ) 认知策略: 学习者用以调控自己的注意、学习、 记忆、 思维和问题解决的内部心理过程的技能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精细加工、组织等 3 ) 语言信息: 指能用言语 (或语言) 表达的知识 4 ) 动作技能: 平稳流畅、 精确适时的动作操作能力 5 ) 态度: 指对人, 事物及事件采取的行动的内部状态布鲁纳的认知发现理论( p53):( 1 ) 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 2 ) 学习包括知识获得、 知识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3 )教学应使学生理解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 4 )提倡发现学习;激发高校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p78 ):( 1 )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2 ) 从内部动机入手、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3 )充分利用反馈信息,给予恰当评定;( 4 )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5 ) 正确指导结果归因, 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学习迁移的概念及其类型( p85 ):概念: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既包括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 也包括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 “影响”包括积极和消极影响类型:( 1)按性质分:正迁移 / 负迁移;( 2)按迁移方向:纵向〜/横向〜;( 3)按迁移先后:顺向〜/逆向〜;( 4)按迁移内容:特殊〜/普遍〜;正迁移和负迁移(举例)( p85 ):正迁移: 指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写好毛笔字有助于写好钢笔字);负迁移: 指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阻碍作用 (学习汉语拼音对学习英语音标发音的干扰)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p96 ) :( 1)学习对象之间的共同因素;( 2)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 3)学习的理解和巩固程度;( 4)定势的作用成熟的自我意识有哪些表现( p105 ):( 1) 能意识到自己的身体、 身体特征和生理状况(生理自我);( 2) 能认识并体验到内心的心理活动 (心理自我);( 3 )能认识并感受到自己在社会和集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社会自我)群体对个体影响( p120 ):( 1)社会助长和社会阻抑作用社会助长作用: 个体在群体中活动增质增量的倾向;社会阻抑作用: 群体情境使个体活动减质减量的现象;社会惰化: 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 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便少的现象。
2)从众与服从从众: 个体在群体影响和压力下, 放弃自己的意见, 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意见或行为的现象;服从: 个体按照社会要求、 群体规范或别人的意志而作出行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p130):( 1)交往愿望的迫切性;( 2)交往内容的多样性;( 3)交往系统的开放性;( 4)交往观念的自主性;高校 (大学生) 促进心理健康的方法 ( p146 ) :( 1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2 )建立心理健康保健网络;( 3 )设立心理健康专业机构;( 4 )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心理咨询的原则( p150 ):( 1 )理解和支持原则;( 2 )保密性原则;( 3 )时间限定原则;( 4 )促进成长的非指导性原则;( 5 )预防重于治疗的原则:心理咨询的主要形式( p152):( 1 )直接 / 间接;( 2)个别 / 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