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可编辑)幼儿园儿歌《小兔子乖乖》课件教案五篇

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3.33KB
约16页
文档ID:298360016
(可编辑)幼儿园儿歌《小兔子乖乖》课件教案五篇_第1页
1/16

幼儿园儿歌《小兔子乖乖》课件教案五篇 小兔乖乖》是个家喻户晓的故事,三个小兔宝宝活泼可爱、聪明机智的形象已深得幼儿的喜爱,反面角色大灰狼则是幼儿心中“坏蛋”的代名词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儿歌《小兔子乖乖》课件,仅供参阅! 幼儿园儿歌《小兔子乖乖》课件 【篇一】 一、活动目标: 1、在轻松愉快地环境中感受儿歌的意境 2、引导孩子听儿歌,培养弱智孩子的倾听能力 3、在理解诗歌含义的基础上,学习有节奏唱儿歌 二、重难点分析: 重点是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难点是学习有节奏的唱儿歌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 谈话导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指导语:小朋友,你们喜欢小兔子吗?(鼓励孩子积极发言,引起学习兴趣) (二)展开 1、读汉字,初步理解儿歌内容 2、教师朗诵儿歌《小兔子乖乖》,引导孩子认真倾听教师朗诵时语调要亲切、自然,注意节奏) 提问:儿歌的名字是什么?儿歌中都有谁?(教师鼓励孩子用语言表现儿歌内容) 3、学习儿歌 (1)看汉字,请孩子跟随教师逐句学说儿歌渗透识字教学) (2)请幼儿拍手有节奏地完整跟诵儿歌。

注意引导幼儿有节奏的朗诵) (3)跟随教师伴奏学唱儿歌,培养孩子的乐感、识旋律能力 4、看视频:《小兔子乖乖》 5、学生弹琴,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6、师生间对唱 (三)结束 1、教师总结、评价幼儿的表现 2、教师带领幼儿做游戏:《小兔子乖乖》 3、跟着旋律唱歌《小兔子乖乖》、《早晨好》 【篇二】 活动目标: 1、感受与同伴一起活动的乐趣,愿意在集体中进行表演 2、感知、理解故事内容,丰富相应的词句“敲”、“门关的紧紧的” 3、能用有关的动作表达出对角色的理解,进行简单的表演 活动准备: 1、故事磁带、录音机;设置故事背景图一张 2、头饰:兔子(4个)、狼;瓶子5个 3、一个小兔子玩偶 活动过程: 1、师幼共同演唱歌曲“小兔子乖乖”,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师:你们想不想知道小兔子在什么时候唱的这首歌呢? 为什么要唱这首歌?到底发生了什么? 2、出示故事背景图及故事主角,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角色及场所 (1)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背景中的事物房、树、草、花) (2)讨论:小兔子的特征。

长耳朵、短尾巴、红眼睛) 师:小兔子是什么样子的呢? 2、教师生动有趣的讲述故事《小兔子乖乖》 (1)教师边演示教具边表演故事 (2)分段讲述故事,重点强调小兔子的特征;故事情节的对话;不同角色的不同声音的说话、唱歌的表达 (3)教师进行简单的提问,激发幼儿对故事情节的兴趣 师:故事里面有谁?三个小兔子叫什么名字? 3、播放故事磁带,集体完整地欣赏故事 (1)围绕故事内容,教师进行简单的提问: 师:你最喜欢故事里面的谁?你来学学它的动作 (2)讨论:小兔子乖不乖?不要随便给陌生人开门 4、采用合作的方式,让幼儿参与故事的讲述 (1)教师再次讲述故事,在幼儿熟悉的故事环节中,请幼儿参与故事的表达小兔子说的“我们知道了”及大灰狼和兔妈妈不同声音的歌曲演唱) (2)集体讨论:大灰狼/兔妈妈是怎么唱歌的?小兔子听到大灰狼/兔妈妈是怎么回答的? (3)师幼用歌声共同重复狼和小兔、兔妈妈和小兔的对话 活动延伸: 在“娃娃区”提供相关的角色头饰,让幼儿玩表演游戏 【篇三】 一、设计意图 《小兔乖乖》是个家喻户晓的故事,三个小兔宝宝活泼可爱、聪明机智的形象已深得幼儿的喜爱,反面角色大灰狼则是幼儿心中“坏蛋”的代名词。

结合小班幼儿的特点,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巧妙地将情景游戏纳入语言活动中,让幼儿在轻松快乐的游戏环境中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同时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二、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地说话 2、学说相应的短句,如:“你是_×,我就不开门!” 三、活动准备 小兔跳的律动音乐、木偶、布景等 四、活动过程 (一)教师和幼儿回忆故事,引出活动 师:“小朋友,你们听过小兔乖乖的故事吗?故事里面有些谁?”(幼儿回忆故事中的角色) 师:“今天我们就来当小兔子,你们想当谁呀?”(幼儿回答:红眼睛、长耳朵、短尾巴) 出示兔妈妈木偶,引导幼儿说兔妈妈的话 (二)出现大灰狼 1、传来敲门声 师:“咦,是谁在敲门?”(请幼儿猜) 2、引导幼儿说:“你把尾巴伸进来让我们瞧瞧!” (出现门慢慢打开,一条大灰狼的尾巴伸了进来) 3、引导幼儿猜猜是谁,并说出理由 师:“是不是大灰狼呢?”(出现大灰狼的头) 4、师:“真的是大灰狼,开门吗?”(引导幼儿学说相应的短句,如:“你是_×,我就不开门!”) 5、(出现大灰狼不见了。

) 师:“看,大灰狼看见你们把门关得紧紧的,走不进来,只能灰溜溜地走了”过渡:幼儿听音乐做小兔的律动) (三)出现大老虎 1、传来敲门声 师:“又是谁在敲门?”(引导幼儿猜) “我们问问它幼儿集体问:“谁呀?”) 2、传来老虎的回答声:“我是你们的妈妈” 师:“是我们的妈妈吗?”(请幼儿说出让他把尾巴伸进来) (出现门慢慢地打开,一条大老虎的尾巴伸了进来) 3、引导幼儿观察尾巴,猜猜动物,并说出理由 4、师:“到底是谁呢?”(出现大老虎的头) 5、师:“真的是大老虎,开不开门?” 6、引导幼儿想出对付大老虎的办法 (过渡:小兔子本领真大,把门关得紧紧的,大灰狼、大老虎都进不来我们休息一会儿,睡觉吧) (四)兔妈妈回家 1、传出兔妈妈的敲门声和唱歌声 师:“咦,是谁在敲门呢?”(引导幼儿猜) 师:“是不是妈妈呢?我们来看一看出现门慢慢打开,兔妈妈出现了) 2、师:“真的是妈妈呀!”(幼儿边唱边开门:“就开就开,我就开,妈妈回来了,就把门儿开) 3、在幼儿唱的过程中,出现兔妈妈木偶。

师:“小兔子,你们乖吗?妈妈不在的时候,发生过什么事吗?”(幼儿讲述先前发生的事) 师:“你们真乖,妈妈拔了那么多的萝卜给你们吃教师给幼儿每人一根,幼儿听音乐边跳边离开教室) 【篇四】 一、活动由来: 许多孩子对故事似乎永远是最喜欢的、百听不厌的,故事“小兔乖乖”是一个非常古老、传统的故事,流传已久,一般在家里,家长都会给孩子讲述这个故事,孩子们对这个故事基本上有一定了解,且故事情节有趣,符合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本作品具有较强的动态感、表演性,适合幼儿的角色扮演,让幼儿进入亦真亦幻的童话世界,所以预设了这个游戏活动,以满足孩子的游戏欲望,并在游戏过程中观察了解孩子游戏情况,适时适当地给予指导和帮助,以充分发挥表演游戏的教育功能,促进孩子发展 二、预设活动总目标: 1、激发幼儿扮演角色的兴趣和玩表演游戏的兴趣 2、在老师的帮助下,初步能按文学作品中的主要情节和角色对话、动作开展表演游戏 3、通过与同伴共同玩表演游戏,感受与同伴共同游戏的乐趣 4、学习并遵守游戏规则,学会收拾表演用具 5、让孩子学习在集体中大胆表现 表演游戏: 小兔乖乖(一) 一、活动目标: 1、知道故事的名称,熟悉故事情节。

2、初步掌握故事角色的对话 3、感受与同伴共同游戏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了解孩子对故事“小兔乖乖”中故事情节和对话的熟悉程度 2、故事的图片、磁带等 三、活动指导: 1、以孩子比较熟悉的“小兔乖乖”的旋律引出故事“小兔乖乖” 2、欣赏故事“小兔乖乖”,通过图片让孩子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3、通过提问,学习故事中的角色对话,知道故事中有几个角色,它们都说了些什么? 4、引导孩子想想、学学小兔、兔妈妈和大灰狼的对话应该是什么样的? 四、观察与反思: 孩子们对故事“小兔乖乖”的情节比较熟悉,知道故事中有几个角色,老师在讲述故事时孩子们能很专心地听着,呼应着,有的孩子还不时地做出开心、害怕的表情,听到兔妈妈回来一边敲门一边唱歌时,会高兴地唱起“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听到大灰狼来敲门时,会用粗粗的声调来表示;还会学小兔拒绝开门的歌声:“不开不开我不开,妈妈没回来,谁来也不开!”但对角色的其它对话还不够熟悉,与故事“拔萝卜”一样,对故事的讲述部分不感兴趣,只对唱歌部分感兴趣对故事中三只小兔的名字,只有心琪小朋友能说出三只小兔子的名字――长耳朵、短尾巴、红眼睛。

此外,孩子们还不善于表演,不会自己做出一些表演动作在下次的游戏中,要让孩子掌握角色的其它对话,初步学会角色的一些表演动作和表情,还要注意孩子倾听习惯的培养 小兔乖乖(二) 一、活动目标: 1、进一步掌握故事角色的对话和初步学习角色的动作 2、感受与同伴共同游戏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磁带,兔子、大灰狼的头饰、“小棒”,布置简单的场景等 三、活动指导: 1、欣赏故事“小兔乖乖”,加深对故事中角色对话的记忆 2、通过提问,学习故事中的角色对话,知道故事中有几个角色,记住三只小兔的名字,它们都说了些什么? 3、引导孩子想想、学学小兔、兔妈妈和大灰狼的动作 4、请几个孩子和老师一起来表演,其他孩子当观众 5、让孩子们来说说谁表演得,应该怎样表演更好? 四、观察与反思: 孩子们都很喜欢“小兔乖乖”这个故事,他们喜欢扮演故事中小兔的角色,不愿意扮演大灰狼,对故事中角色的一些对话在老师的带领下基本能掌握,他们还不能自己进行动作的表演,需要老师的引领全班孩子一起学说时声音比较响亮,如果只有个别孩子自己表演,他们需要在老师的参与下效果比较好,梓滢、川皓、圣哲、圣霖等几个孩子比较活跃,和老师一起表演时表情较丰富,但有时会忘记做动作,需要老师的提醒示范。

有些胆子小的孩子不敢个别上来表演,在下次游戏中可多请一些孩子共同表演同一个角色,一起上来表演,给更多胆子小的孩子表演的机会 小兔乖乖(三) 一、活动目标: 1、进一步掌握故事角色的对话和学习角色的动作 2、感受与同伴共同游戏的乐趣 3、让孩子学习在集体中大胆表现 二、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磁带,兔子、大灰狼的头饰、“小棒”,布置简单的场景等 三、活动指导: 1、复习故事中角色的对话,加深印象 2、引导孩子一起学学小兔、兔妈妈和大灰狼的动作,看谁学得最像 3、请一些孩子和老师一起来表演,孩子轮流当观众 4、让孩子们来说说谁表演得,应该怎样。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