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沥青混合料绿色评价指标体系、污染物排放室内采集设备要求

姜泥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292.89KB
约6页
文档ID:337347745

10附附 录录 A(规范性附录)(规范性附录)沥青混合料绿色评价指标体系沥青混合料绿色评价指标体系A.1适用范围适用范围A.1.1 本指标体系适用于北京地区沥青混合料的绿色等级评价A.1.2 本指标体系在符合本指南的要求的同时,还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地方现行有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A.2基本规定基本规定A.2.1 指标体系指标体系A.2.1.1 评价指标体系分为控制项、评分项和加分项参评产品必须全部满足控制项要求,评分项总分为 100 分,加分项为 5 分,总得分按照式 A-1 和式 A-2 计算加评总Q+=(A-1)i=i评W(A-2)式中:总Q总分;评Q评分项得分;加Q加分项得分;iW评分项各指标权重;iQ评分项各指标得分A.2.1.2 控制项主要为产品质量的基本要求,以相应的限制值为控制,该项采用一票否决制,即材料路用性能指标(车辙试验动稳定度、低温弯曲试验破坏应变、浸水马歇尔试验残留稳定度及冻融劈裂试验残留强度比)不满足规范要求的,按照一票否决处理A.2.1.3 评分项主要从材料循环利用、污染物排放、能耗、产品特征四个方面进行评价A.2.1.4 加分项主要根据国家、行业及北京市相关政策文件要求,重点对在废旧资源循环再利用方面具有显著作用的沥青混合料予以加分鼓励。

A.2.2 等级划分等级划分沥青混合料绿色等级划分采用星级制,根据得分值分为五个等级,等级划分见表 A.111表 A.1 沥青混合料绿色星级划分星级分值区间Q总6060Q总7070Q总8080Q总a2020a1010a5a 5评分值10090807060A.4.3 污染物排放污染物排放A.4.3.1 污染物排放指标包含沥青混合料单位产品沥青烟排放浓度、苯并(a)芘排放浓度、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本指南采用室内模拟固定源有组织排放的方式进行采样测试A.4.3.2 沥青烟以排放浓度作为评价指标,单位为 mg/m3,评分规则如下:表 A.7沥青烟排放浓度评分排放浓度(mg/m3)b1212b1818b2424b3030b36b36评分值100908070600A.4.3.3 苯并(a)芘以排放浓度作为评价指标,单位为 mg/m3,评分规如下:表 A.8苯并(a)芘排放浓度评分排放浓度(mg/m3)c0.010.01c0.020.02c0.030.03c0.040.04c0.07c0.07评分值100908070600A.4.3.4 非甲烷总烃以排放浓度作为评价指标,单位为 mg/m3,评分规如下:表 A.9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评分排放浓度(mg/m3)d0.50.5d11.0d2.52.5d5.05d8.5d8.5评分值10090807060013A.4.4 能耗能耗A.4.4.1 能耗指标为每吨沥青混合料理论计算的综合能耗。

A.4.4.2 每吨沥青混合料理论计算能耗评分标准如下:表 A.10能耗评分理论计算能耗(kgce/t)e5.305.30e5.555.55e5.805.80e6.056.05e6.30e6.30评分值100908070600A.4.5 特征指标特征指标A.4.5.1 特征指标包含沥青混合料的疲劳寿命比与路用性能比A.4.5.2 沥青混合料的疲劳寿命比评分标准如下:表 A.11疲劳寿命比评分疲劳寿命(万次)f1010f2020f3030f4040f50f50评分值060708090100A.4.5.3 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比评分标准如下:表 A.12路用性能比评分路用性能比(%)g100100g110110g110110g120120g130g130评分值060708090100A.6 加分项加分项A.6.1.1 加分项考虑国家、行业、北京市对交通基础设施关于材料循环利用、节能降耗等方面的政策要求依据政策文件包括但不限于: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函20227 号)、关于全面深入推进绿色交通发展的意见(交政研发2017186 号)、交通运输部办公厅(交办公路201693 号)、关于加快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环资2022109 号)。

A6.1.2 对废旧沥青混合料、煤矸石、矿渣、建筑垃圾等废旧资源再生利用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且可实现规模化再生应用的沥青混合料,予以加 5 分鼓励推广A6.1.3 按照废旧资源再生利用率予以评价计算公式为废旧资源再生利用率(%)=(废旧资源再生利用率质量/沥青混合料总质量)100%14表 A.13加分项评分废旧资源再生利用率(%)h10%h10%评分值5015附附 录录 B(规范性附录)(规范性附录)沥青混合料污染物排放室内采集设备要求沥青混合料污染物排放室内采集设备要求B.1目的与适用范围目的与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模拟固定源有组织排放的污染物采样本评价指标体系可用于企业开展自我评价,也可用于行业管理部门进行行业管理B.2设备技术要求设备技术要求B.2.1 电热鼓风干燥箱的温控范围要求为室温300,温控精度不大于1B.2.2 电热鼓风干燥箱的鼓风机排气能力应不小于 40L/minB.2.3 电热鼓风干燥箱顶部中心设置排气孔,排气孔直径应为 80mm,在排气孔上方设置垂直烟囱,高度为 20cmB.2.4 在距烟囱顶部 10cm 处设置采样孔,采样孔的类型可按图 B.1 设置图 B.1 圆形断面的采样孔图 B.2 带有盖板的采样孔B.3 采样工况采样工况B.3.1 应在设备处于正常运行状态下进行采样。

B.3.2 本方法采用的烟道流速分布比较均匀、对称,取中心作为测点。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