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课标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笔算乘法》教案_3

I***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07.71KB
约6页
文档ID:193862452
新课标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笔算乘法》教案_3_第1页
1/6

新课标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笔算乘法》教案   课题: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不进位)  一、教材内容 :教材P60 例1  二、教学目标 :  1、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理解并掌握其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同时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的算理  四、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答题纸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提问:(课件出示教材第60页例1情境图)瞧,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从这幅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2)质疑:根据以上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1;一共有多少支彩笔?  2.口答列式 师课件出示小精灵的问题:怎样算一共有多少支彩笔?你会列算式吗? 指名回答;312或123,教师板书123= 3.尝试计算 提问;"123"该如何计算?  (1)学生独立试着算一算  (2)小组内交流算法,找出自己喜欢的方法,写或画在答题纸上。

  (3)请几名代表汇报交流,学生讲解各自的思路  方法1:连加 12+12+12=36  方法2:分解组合 103=30 23=6 30+6=36  方法3;拆数 比如93=27,33=9,27+9=36  二、互动新授  1.讨论比较算法 讨论:以上算法哪种比较简便呢?说明原因  (1)小组内讨论  (2)集体交流,说明理由 (方法三和方法四都好理解,但我们在实际生活中,一般用计算的方法来算方法一如果因数的个数多了,算起来就比较麻烦方法二不管因数是几都能算,比较简便方法五虽然因数不管是几都能算,但是把一个因数拆成几个一位数,再相乘,乘后再加,非常麻烦  2.合作学习,探索竖式 引导:从刚才讨论的结果来看,用数的分解组合的方法来算比较简便,那么,我们可以将这三个算式组合起来,写成一个竖式请同学们试试看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并把讨论结果写在答题纸上教师巡逻并适当指导  (2)教师指导学生板书讨论结果 生1: 1 2  (3)让板书的两个学生分别说说自己的思路  生1:先用2和3相乘得6,再用10和3相乘得30,30加6得36.  生2:先用个位上的2和3相乘得6,把6写在个位上,再用十位上的1和3相乘得3,表示3个十,也就是30,这个0可以省略不写,把3直接写在十位上。

  (4)评一评,哪种方法更简便?  3. 规范格式,归纳方法  (1)课件演示: 教师边用课件演示,边讲解:第二个因数要与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对齐,从个位乘起,先用3乘2得6,表示6个1,写在个位上;再用3去乘十位上的1得3,表示3个十,把3写在十位上(用虚线在个位写一个0),再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就得36.因为积的十位上的3表示3个十,所以这个0可以省略不写,把3直接写在十位上  (2)小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都有自己的名称,我们把这两个相乘得数都叫做因数,最后的得数叫做积  (3)同桌互相说一说123笔算竖式的过程  4.小结:在计算时,先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位数每一位上的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就把积对着那一位写,最后把所得的积相加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习的: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60页"做一做"的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竖式计算  (2)集体交流订正  2. 完成教材第60页"做一做"的第2题  (1)学生独立完成竖式计算  (2)集体交流订正 师强调: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位数每一位上的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就把积对着那一位写,最后把所得的积相加。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谁来说一说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时要注意什么?  生1: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在计算时,先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位数每一位上的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就把积对着那一位写,最后把所得的积相加  生2:用竖式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一般要把多位数写在上面,一位数写在下面  五、布置作业:教材第63页练习十三第一题列竖式计算  六、板书设计: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不进位)  1)连加 :  12+12+12=36(枝)  2)数的组成  103=30  23=6  30+6=36-全文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