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八戒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3.33KB
约16页
文档ID:595862748
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_第1页
1/16

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卷 七年级语文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指定 的位置 3.答案必须按要求填涂、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草稿纸上答题一律无效 一、探寻古今(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1-3题5分) 大江大河是人类文明的①yao,江海汇聚推动文明演进东抵黄海A南 频长江的南通自古便是历史文化名城学府荟萃,人杰地灵,②chang yang.其间,令 人神往作为中学生,传承、弘扬地方传统文化,B不仅能邀发民族文化的生机和活 力,还能彰显南通地域特色,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2分) ② 2.请在A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1分) 3.请写出B处划线句子的修改意见。

2分) 探究南通盐文化,完成下列任务4分) 4.(1)南通城北有地名叫“秦灶"根据以下信息探究其得名 原因2分) ①右图(出土于湖北省荆门市包山二号战国楚墓的竹简)是目前 已出土文字中最早的“盐”字上部为“卤”,下部为“皿” ②唐末有一秦姓盐商在此地垒灶煮盐,是南通地方最古老的“盐 灶"之一 【六国古文】战国 包山楚简 ③《说文解字》曰:灶,炊穴也 (2)请你为“秦灶盐文化”选择一个最合适的宣传语)(2分) A.白雪一钱调百味,琼珍九州越千秋 B.书香秦灶,韵味悠长 语文试卷第1页共6页 走进经典,品读名著8分) 5.读完《朝花夕拾》,你觉得书中哪个情节让你最有同感,与你最有共鸣?请结合相 关文章简要说出一个,在“班级故事会上"与全班同学分享4分) ▲▲▲ 6.南通的清末状元张寋与鲁迅处于同一时代,鲁迅选择弃医从文,张赛却创办了中国 最早的医学专门学校,从《朝花夕拾》中所展现的社会现实中,你能找到他们这样决定的 动机和原因吗?(任选一个人阐述,举出一例即可)(4分) ▲▲▲ 感受南通人的诗风文韵(用课文原句填空)(8分) 7.南通福地、地灵人杰。

登五山,看“树木丛生,①▲”(曹操《观沧海》)的 缤纷之景;观长江,赏“潮平两岸阔,② ▲"(王湾《次北固山下》)的磅礴之 景南通人以博学慎思为旨,他们“③▲,▲,仁在其中矣”(《论 语》十二章);以淡泊节俭为要,他们“静以修身,④▲ "(诸葛亮《诚子 书》);南通人热爱生活,他们相信“刚起头儿,⑤▲,有的是希望”,他们励 志成为“⑥▲一,▲一,一个有道德的人…"(毛泽东《纪念白求恩》) 二、惑悟人文(55分) 感受南通盐民生活,完成以下任务23分) 【甲】 灶舍炊烟(夏云晖) 煮海多穷民,黑黧面如鹄 万灶一缕烟,煎熬盐易粟 如入陶穴居,四时皆暑酷 安得采风者,照以光明烛 (选自南京大学出版社《古诗咏南通》) 【乙】凡海水自具咸质海滨地,高者名潮墩,下者名草荡,地皆产盐 一法:高堰地,潮波不没者,地可种盐种户各有区画经界,不相侵越度 诘朝无 雨,则今日广布稻麦稿灰及芦茅灰寸许于地上,压使平匀明晨露气冲腾,则其下盐茅勃发 _________________。

日中晴霁,灰、盐一并扫起淋煎 一法:潮波浅被地,不用灰压,候潮一过,明日天晴,半日晒出盐霜,疾趋扫起煎炼 一法:逼 海潮深地,先堀 深坑,横架竹木,上铺席苇,又铺沙于苇席之上俟潮灭 顶冲过,卤气由沙渗下坑中撤去沙、苇,以灯烛之,卤气冲灯即灭,取卤水煎炼 总之,功在晴霁若淫雨连旬,则谓之盐荒 语文试卷第2页共6页2024~2025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卷 七年级 语文参考答案 1.(2 分)摇篮 徜徉 2.(1 分)顿号或“、” 3.(2 分)将“能彰显南通地域特色"和“能激发民族文化的生机和活力”调换位 置将修改后的句子写下不得分) 4.(1)(2 分)“秦灶"因过去垒灶煮盐而得名;“秦灶”因秦姓商人在此地生产 盐而得名每点 1 分,共 2 分) (2)(2 分)A 5.(4 分)答题要点示例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雪地捕鸟;示例 2:《从百 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我课上偷描绣像;示例 3:《五猖会》中我准备出发看会时的 期待与兴奋;示例 4:《五猖会》父亲逼我背书时的无奈与痛苦;示例 5:《藤野先 生》中我的勤奋求学与上进……(答出篇名给 2 分,说出情节给 2 分) 6.(4 分)答案一:张謇办医学校,是为了治病救人,(2 分)因为庸医害人。

例如 《父亲的病》中的庸医用迷信和巫术治病;例如,陈莲河用药不但要求“蟋蟀一对”,还要 求这些蟋蟀是“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并将蟋蟀视为可以治病神物……张謇认为当时的 社会急需好医生2 分,答到一例即可) 答案二:鲁迅认为要先救治人的灵魂(精神), (2 分,意对即可)因为《二十四孝图》中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时他看到了中 国民众的愚弱、麻木;因为《藤野先生》中清国留学生的堕落、麻木刺激了他,使他认识到 医学只能救治人的肉体,文学才能救治人的灵魂2 分,答到一例即可) 7.(8 分)①百草丰茂 ②风正一帆悬 ③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④俭以养德 ⑤有的是工夫 ⑥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每空 1 分,共 8 分) 8.(3 分)体察民情,了解、关心百姓疾苦的人1 分) 毛泽东,他深入民间进 行调查,积极投身革命运动,改变了中国人民艰苦命运答对作者 1 分——若名 字写错不给分,说出理由 1 分如答朱德、陈毅、诸葛亮、杜甫、鲁迅等也可) 9.(2 分)律诗讲究颔联、颈联对仗,这首诗的颔联、颈联不对仗,所以不是律诗。

10.(2 分)种户/各有/区画经界 11.(4 分)(1)都 (2)快、急忙 (3)如果 (4)到 12.(4 分)有些经过日晒而自然凝结的盐霜好像马牙似的,就叫做“大晒盐"其 中“如”、“谓"各 1 分,句子通顺 2 分) 13.(3 分)晒、煮(2 分,顺序可颠倒,如“煮”答成“蒸"也算对);穷(1 分) 14.(5 分)不妥(1 分),因为淮扬地区产的盐“质重而黑”(2 分),撒到空中 不会像雪一样轻盈(1 分),颜色也不一致(1 分) 15.(6 分)(1)近六年来,中国食盐产量屡创新高3 分,答到“逐年增长"之 类意思即可) (2)中国人结合科技创新的力量,发展新质生产力,(2分)改进食 盐生产工艺(1分),使盐的产量连年提高本小题 3分) 16.中国食盐产量的提高,满足了中国人食盐摄入量,客观上推动了中国人摄入量的 提高;中国人的口味越来越重,食盐摄入量大幅提高,促进了中国食盐产量逐年攀 升答到一点即可,只要说出二者有关系即可,3 分) 17.答案示例:食盐虽多,控盐有份;食盐虽好,控盐为佳;产盐无限量,控盐有分 寸;(3 分)食盐有味,健康无价;健康从管理“盐”值开始;减盐一小步,健康一 大步!(2 分)有滋味的生活从减盐开始;人人行动,全民控盐……(1 分)(评分 说明:本题为分层赋分。

非连的三则材料中,材料一重在“减盐”,材料三重点涉 及盐产量提高的原因,也涉及到“减盐”问题,材料二、三重在中国盐的产量,本 题要求“综合"四则材料的内容,所以,将盐的“产量”与“控盐"二者结合起来 的广告语给满分,只从“减盐”与“健康"的关系方面设计的广告语给 2 分,只从 “控盐”“减盐"一个方面设计的广告语给 1 分 18.因为二者外形、颜色相同;其形成都有浪漫的过程;二者有着共同的特点:“美”; 雪的降临赋予北方以寒冷,天气寒冷引出北方餐桌上的咸菜,从而引出盐;先写“北 方的雪"是为下文写“北方的盐”作衬托和铺垫6 分,答到一点给 2 分,答满 3 点即可) 19.答案示例:北方的女人其实在秋天就向它(盐)张开了热情的怀抱3 分,句 子改对即给 2 分,改句仿照原句的语境含有拟人的修辞,则给 3 分 20.(5 分)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1 分),生动细腻地刻画出雪降落时的心理状态, (1 分)表现出雪下得由“小心翼翼"到“纷纷扬扬”的从小到大的过程(2 分,心 理变化 1 分,雪下的程度从小到大 1 分),侧面表现出北方冬天的寒冷特点,(1 分)为冬季北方人“对盐那如同情人般的缠绵和依恋"起了铺垫和衬托作用。

1 分,答到盐与北方人的关系或作用即可给分,如只答到对盐的描绘起“铺垫”或“衬 托"的作用也算对)(本题共 5 分,答满 5 分即可) 21.(6分)北方寒冷的冬季给人民带来生活上的不便和心脑血管发病率高等痛苦,所以北方人的 生活是含着“泪”的;(1分,要点“痛苦之泪")北方人为了克服冬季寒冷而摄入比南方人更 大的盐量,(1分,要点“盐多之泪”或“抗争之泪")这样的比南方人更咸的“泪水”里寓含 着北方人的辛酸和无奈之情;(1分,要点“辛酸之泪")寄寓着作者对闪着宝石一样光泽的美 丽的盐粒的喜爱之情(1分,要点“喜爱之泪”);漫漫寒冬里,盐给予北方人以温暖,表达了 作者对盐的感激之情(1分,要点“感激之泪");盐与北方人的生活密不可分,体现北方人冬 天对温暖的渴望1分,要点“依恋之泪”)(本题共6分,每点1分) 22.作文(70分,其中含书写10分) 切入分 46 分对于绝大多数可能出现的真实展现生活中、饭桌上围绕饭菜的咸淡而展 现的故事,从而表现“加了点盐之后,使得饭菜更香了"或者有关“加点盐,更有味”与“少 点盐,更健康"的家庭争论故事,采用标题词句嵌入式写法构思立意的作文,在此切入分上 下评分。

对于全文构思中采用象征、比喻、拟人等方法将“盐”赋予特点寓意,从而将生活中的 “盐"与具有特定寓意的“盐”结合起来构思立意,表现出 对作文先分类,判断能进入几类卷。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