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九单元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常考题型及答题规律总结学案

tang****xu5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46.50KB
约7页
文档ID:130720451
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九单元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常考题型及答题规律总结学案_第1页
1/7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常考题型及答题规律总结试题来源引文出处设问方式关键词命题特征分析2017全国卷Ⅱ白寿彝《中国通史》原因类春秋战国,颜回1.从材料出处看,以原始性文字材料为主,引文出处部分注明时间,隐含着命题者的命题意图,对时代背景有一定的暗示作用2.从设问方式看,多采用评价类设问着重考查人物所处时代的背景、人物所做事件的意义和不同时代对人物不同评价的原因(因素)3.从时间上看,以唐代、宋代、晚清与近代重要历史人物为主从内容看,主要考查人物及其与所处时代重大事件的联系、评价人物4.从与教材的联系看,考查的人物与选修教材所述人物没有直接关联,个别人物在必修中有涉及2017全国卷Ⅰ《史记》原因类、意义(影响)类春秋战国,季札2017全国卷Ⅲ金冲及《陈云传》背景类、评价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陈云2016全国卷Ⅱ白寿彝《中国通史》特点类、背景类清代,郑板桥、艺术风格2016全国卷Ⅰ白寿彝《中国通史》背景类、评述类唐朝,高仙芝、功过2016全国卷Ⅲ周天度《蔡元培传》原因类、评价类民国初年,蔡元培、北大校务改革2015全国卷Ⅰ《元史》原因类、作用(意义)类元代,丘处机、成吉思汗2015全国卷Ⅱ孙炳辉、郑寅达《德国史纲》背景类、措施类、评述类近代,德国、俾斯麦、《非常法》2014全国卷Ⅰ漆侠《辽宋西夏金代通史》;徐忠民《包公叙事》原因类宋代,包拯(包青天)2014全国卷Ⅱ白寿彝《中国通史》措施类、评价类晚清,光绪帝、戊戌变法2013全国卷Ⅰ卞孝萱《韩愈评传》背景类、作用类唐代,韩愈、古文运动2013全国卷Ⅱ白寿彝《中国通史》;梁启超《王荆公》(1908年)评价类、原因类、目的类宋代,对王安石的评价题型一 从人物的成就角度考查对古代杰出人物的评价[例1] (2017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颜回,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依然淡泊达观颜回天资聪颖,能很快领悟老师的教诲,子贡称赞他,“闻一知十”每次谈到他的求学精神,孔子总是不吝赞赏颜回尊敬老师,曾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他践行孔子的学说,认为如果自己的才能智慧能够为世所用,就行其道;不为世所用,则独善其身颜回英年早逝孔子非常悲痛:“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汉代以后,历代统治者给予颜回很高的评价《魏书》云:“建国纬民,立教为本;尊师崇道,兹典自昔……释奠孔颜,乃其时也颜回自唐代起配享孔庙,与孔子并称“孔颜”,元代被封为“复圣”,对后世影响深远——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颜回成为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颜回在后世受到尊崇的原因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依然淡泊达观”“闻一知十”“行其道”“独善其身”等信息归纳第(2)问,根据材料中的“尊师崇道”以及颜回观点中的积极因素来回答答案:(1)道德品行高尚;天资聪颖,领悟力强;深谙孔子学说,尊师重道;用儒学思想塑造自己的精神;践行儒家学说不遗余力。

2)孔子对颜回的高度肯定;儒学成为统治思想;统治者的推崇;弘扬儒家道德的现实需要题型二 从时代背景角度考查对古代杰出人物的评价[例2] (2017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公元前544年,吴国公子季札出使鲁、郑、卫、晋等中原诸国季札对于各国贵族视为“文明”象征的乐舞与歌诗,皆能一一点评,得其精髓;对于各国政治现状,他也能做出准确的研判各国原本视江南为蛮荒之地,为“文身断发”的“夷人”聚居之处,季札的到来让他们眼界一开季札出使途经徐国,知道徐国国君对他的佩剑十分喜爱,只因要出访他国,未能相赠季札返回途中至徐,徐君已死,他解下佩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随从认为这样做没有意义,季札说,我当初知道徐君喜爱我这把剑,“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背)吾心哉”其父吴王寿梦认为诸子中季札年龄最小却有贤能,指定他继承王位寿梦死后,吴国人坚决要求季札即位,但季札坚拒,“弃其室而耕”,最终王位由其长兄继承季札被历代儒者尊崇为“贤人”——《史记》(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历代儒者尊季札为“贤人”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季札出使在文化融合方面的意义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视为‘文明’象征的乐舞与诗歌,皆能一一点评”“对各国政治现状,他也能做出准确的判断”“解下佩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要求季札即位……”等信息,再结合儒家思想的内容进行概述。

第(2)问,根据材料“视江南为蛮荒之地,为‘文身断发’的夷人聚居之处,季札的到来让他们眼界大开”,结合其出访背景以及先进文化的认同感来回答答案:(1)对儒者所崇尚的礼乐与经典有精深的理解;挂剑于墓,与儒者重“信”契合;拒绝继承王位,符合儒家礼义观念2)显示出中原文化传播到江南,有利于改变中原诸国对江南的认识;有利于黄河与长江流域的文化认同题型三 从社会变革角度考查对近现代杰出人物的评价[例3] (2017全国卷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全国解放后,部分城市通货膨胀严重,少数商人投机,哄抬物价政务院副总理陈云很快将上海局势稳定下来,进而稳定了全国经济形势面对工业化建设资金短缺等问题,陈云提出对粮食等主要农副产品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即统购统销,被中央采纳实施他在中共八大上系统地提出了改进经济体制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即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补充一定的个体经营;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为主补充一定的自由生产;在市场方面,国家市场为主补充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1979年春,陈云指出:“六十年来,无论苏联或中国的计划工作制度中出现的缺点;只有有计划按比例这一条,没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还必须有市场调节这一条”,他提出整个社会主义时期经济必须有计划经济部分和市场调节部分。

——金冲及《陈云传》(1)根据材料,概括陈云的主要经济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形成的时代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陈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的贡献解析:第(1)问,由材料“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为主补充一定的自由生产;在市场方面,国家市场为主补充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可知陈云的经济思想是计划和市场相结合,计划为主市场为辅背景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国际环境、国内形势进行回答第(2)问,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发展需要突破苏联模式的限制、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等角度组织答案答案:(1)思想:社会主义经济既有计划也有市场,计划为主市场为辅背景:苏联的经验教训;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2)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发挥了重要作用;突破了苏联经济模式的限制,提出了许多影响深远的重要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和改革开放做出了重要贡献题型四 从时代背景角度考查近代世界杰出人物[例4] (2015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9世纪70年代,德国统一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一系列社会问题也随之出现工业生产中的伤亡事故频繁,工人生活与健康状况不断恶化。

与此同时,工人阶级的力量迅速壮大,工人运动日益高涨1878年,俾斯麦政府强迫帝国议会通过了《非常法》,对深受工人拥护的社会民主党进行严厉镇压在《非常法》实行的12年里,许多社会民主党党员被监禁和驱逐,大量拥护社会民主党的工人被解雇,大批报刊、出版物及工人组织被查禁或取缔俾斯麦政府也通过立法为工人提供社会保障自1883年起,俾斯麦政府相继颁布了《疾病保险法》《事故保险法》《老年人与伤残者保险法》,为工人及其家属、工伤者提供医疗保障,同时也为老年人及伤残者提供养老金和津贴——孙炳辉《德国史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俾斯麦政府颁布《非常法》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俾斯麦对工人运动采取的基本政策并加以评析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19世纪70年代,德国统一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一系列社会问题随之出现工业生产中的伤亡事故频繁,工人生活与健康状况不断恶化与此同时,工人阶级的力量迅速壮大,工人运动日益高涨”并联系德国政体的特点概括第(2)问,“基本政策”根据材料中的“对深受工人拥护的社会民主党进行严厉镇压”“通过立法为工人提供社会保障”等信息概括;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对上述政策进行评析。

答案:(1)德国统一,经济发展迅速;社会问题凸显,工人生存状况恶化;马克思主义传播,工人力量壮大,工人组织出现;德国君主立宪政体带有浓厚的专制色彩2)政策:推行《非常法》,镇压工人运动;颁布有关社会保障法令,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评析: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阻碍了工人运动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民众生活,缓解了社会矛盾一、人物定位首先要从整体上确定评价对象的身份,是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科学家,还是兼而有之,以便确定不同的评价标准二、人物评价的一般思路评价历史人物,要明白评价对象在历史上做了什么,这样才能做到“史论结合”人物事迹的描述,可采用事迹分类法(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方面)、阶段分析法(把历史人物的活动分成不同阶段,逐段评价其功过是非)、好坏分类法(把人物事迹按照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进行分类归纳)等1.中国古代政治人物一般可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方面归纳其主张和措施,并逐条分析其影响分析影响时,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进行考察如对康熙帝的评价:纵向看,捍卫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横向看,对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缺少敏感意识,依然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使中国错失发展机遇,因此对近代中国的落后挨打负有一定的责任。

2.中国古代少数民族领袖主要看其政治、经济、文化措施对本地区、本民族发展有何作用,对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合有何作用,对国家的统一巩固有何作用3.中国近现代政治人物主要看其主张、措施和行动,对反侵略、反专制、挽救民族危亡有何作用(政治),对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有何作用(经济),对西学的传播有何作用(思想),对维护国家主权独立、探索强国富国之路有何作用(外交)4.世界史中的政治人物主要看其政治主张、对外政策和行动,对本国家、本民族历史发展进步有何作用(政治、经济、文化等),对本国人民和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人民交往有何作用,对人类社会和世界历史的发展进步有何作用5.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析其影响从时间上看,有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从空间上看,有对本地区的影响和对世界的影响三、人物评价的常用方法1.历史的评价把一定时期的历史人物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进行分析评价任何人物的活动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我们要理清历史人物与其所处社会历史条件之间的关系,要避免用现代人的标准苛求古人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列宁指出,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都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

2.辩证的评价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历史人物,防止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如秦始皇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结束诸侯割据的分裂局面,对社会生产力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但他的暴政导致秦朝二世而亡当然,在坚持“两点论”的同时,还要坚持“重点论”,一般认为秦始皇是功大于过的3.全面的评价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不能只看一时一事,。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