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中化学知识点:(浓、稀)硝酸

金诺****简谱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9.50KB
约6页
文档ID:297560359
高中化学知识点:(浓、稀)硝酸_第1页
1/6

高中化学知识点:(浓、稀)硝酸 (浓、稀)硝酸的定义 硝酸的分子结构:化学式(分子式):HNO3,结构式:HO—NO2 HNO3是由极性键形成的极性分子,故易溶于水,分子问以范德华力结合,固态时为分子晶体 (浓、稀)硝酸的知识扩展 (1)物理性质:纯硝酸是无色油状液体, 开盖时有烟雾,挥发性酸[沸点低→易挥发→酸雾] 熔点:-42℃,沸点:83℃密度:1.5 g/cm3,与水任意比互溶,98%的硝酸为发烟硝酸,69%以上的硝酸为浓硝酸 (2)化学性质: ①具有酸的一些通性:例如: (实验室制CO2气体时,若无稀盐酸可用稀硝酸代替) ②不稳定性:HNO3见光或受热发生分解,HNO3越浓,越易分解.硝酸分解放出的NO2溶于其中而使硝酸呈黄色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强氧化性:不论是稀HNO3还是浓HNO3,都具有极强的氧化性,HNO3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其氧化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A. 几乎能与所有金属(除Hg、Au外)反应当HNO3与金属反应时,HNO3被还原的程度(即氮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程度)取决于硝酸的浓度和金属单质还原性的强弱。

对于同一金属单质而言,HNO3的浓度越小,HNO3被还原的程度越大,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越多一般反应规律为: 金属 + HNO3(浓) → 硝酸盐 + NO2↑ + H2O 金属 + HNO3(稀) → 硝酸盐 + NO↑ + H2O 较活泼的金属(如Mg、Zn等) + HNO3(极稀) → 硝酸盐 + H2O + N2O↑(或NH3等) 金属与硝酸反应的重要实例为: ① 该反应较缓慢,反应后溶液显蓝色,反应产生的无色气体遇到空气后变为红棕色(无色的NO被空气氧化为红棕色的NO2)实验室通常用此反应制取NO气体 ② 该反应较剧烈,反应过程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此外,随着反应的进行,硝酸的浓度渐渐变稀,反应产生的气体是NO2、NO等的混合气体 B. 常温下,浓HNO3能将金属Fe、A1钝化,使Fe、A1的表面氧化生成一薄层致密的氧化膜因此,可用铁或铝制容器盛放浓硝酸,但要注意密封,以防止硝酸挥发变稀后与铁、铝反应与浓硫酸相似) C. 浓HNO3与浓盐酸按体积比1∶3配制而成的混合液叫王水王水溶解金属的能力更强,能溶解金属Pt、Au D. 能把许多非金属单质(如C、S、P等)氧化,生成最高价含氧酸或最高价非金属氧化物。

例如: E.能氧化某些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如等,应注意的是NO3-无氧化性,而当NO3-在酸性溶液中时,则具有强氧化性例如,在Fe(NO3)2溶液中加入盐酸或硫酸,因引入了H+而使Fe2+被氧化为Fe3+;又如,向浓HNO3与足量的Cu反应后形成的Cu(NO3)2中再加入盐酸或硫酸,则剩余的Cu会与后来新形成的稀HNO3继续反应 F. 能氧化并腐蚀某些有机物,如皮肤、衣服、纸张、橡胶等因此在使用硝酸(尤其是浓硝酸)时要特别小心,万一不慎将浓硝酸弄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小苏打或肥皂液洗涤 (3)保存方法:硝酸易挥发,见光或受热易分解,具有强氧化性而腐蚀橡胶,因此,实验室保存硝酸时,应将硝酸盛放在带玻璃塞的棕色试剂瓶中,并贮存在黑暗且温度较低的地方 (4)用途:硝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制造炸药、染料、塑料、硝酸盐等 (浓、稀)硝酸的特性 硝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物理性质:纯硝酸是无色油状液体, 开盖时有烟雾,挥发性酸[沸点低→易挥发→酸雾] 熔点:-42℃,沸点:83℃密度:1.5 g/cm3,与水任意比互溶,98%的硝酸为发烟硝酸,69%以上的硝酸为浓硝酸。

(2)化学性质: ①具有酸的一些通性:例如: (实验室制CO2气体时,若无稀盐酸可用稀硝酸代替) ②不稳定性:HNO3见光或受热发生分解,HNO3越浓,越易分解.硝酸分解放出的NO2溶于其中而使硝酸呈黄色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强氧化性:不论是稀HNO3还是浓HNO3,都具有极强的氧化性,HNO3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其氧化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A. 几乎能与所有金属(除Hg、Au外)反应当HNO3与金属反应时,HNO3被还原的程度(即氮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程度)取决于硝酸的浓度和金属单质还原性的强弱对于同一金属单质而言,HNO3的浓度越小,HNO3被还原的程度越大,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越多一般反应规律为: 金属 + HNO3(浓) → 硝酸盐 + NO2↑ + H2O 金属 + HNO3(稀) → 硝酸盐 + NO↑ + H2O 较活泼的金属(如Mg、Zn等) + HNO3(极稀) → 硝酸盐 + H2O + N2O↑(或NH3等) 金属与硝酸反应的重要实例为: ① 该反应较缓慢,反应后溶液显蓝色,反应产生的无色气体遇到空气后变为红棕色(无色的NO被空气氧化为红棕色的NO2)。

实验室通常用此反应制取NO气体 ② 该反应较剧烈,反应过程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此外,随着反应的进行,硝酸的浓度渐渐变稀,反应产生的气体是NO2、NO等的混合气体 B. 常温下,浓HNO3能将金属Fe、A1钝化,使Fe、A1的表面氧化生成一薄层致密的氧化膜因此,可用铁或铝制容器盛放浓硝酸,但要注意密封,以防止硝酸挥发变稀后与铁、铝反应与浓硫酸相似) C. 浓HNO3与浓盐酸按体积比1∶3配制而成的混合液叫王水王水溶解金属的能力更强,能溶解金属Pt、Au D. 能把许多非金属单质(如C、S、P等)氧化,生成最高价含氧酸或最高价非金属氧化物例如: E.能氧化某些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如等,应注意的是NO3-无氧化性,而当NO3-在酸性溶液中时,则具有强氧化性例如,在Fe(NO3)2溶液中加入盐酸或硫酸,因引入了H+而使Fe2+被氧化为Fe3+;又如,向浓HNO3与足量的Cu反应后形成的Cu(NO3)2中再加入盐酸或硫酸,则剩余的Cu会与后来新形成的稀HNO3继续反应 F. 能氧化并腐蚀某些有机物,如皮肤、衣服、纸张、橡胶等因此在使用硝酸(尤其是浓硝酸)时要特别小心,万一不慎将浓硝酸弄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小苏打或肥皂液洗涤。

(3)保存方法:硝酸易挥发,见光或受热易分解,具有强氧化性而腐蚀橡胶,因此,实验室保存硝酸时,应将硝酸盛放在带玻璃塞的棕色试剂瓶中,并贮存在黑暗且温度较低的地方 (4)用途:硝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制造炸药、染料、塑料、硝酸盐等 (浓、稀)硝酸的知识对比 三大强酸:几种常见酸的比较: (浓、稀)硝酸的知识点拨 浓硝酸与稀硝酸的氧化性比较:由铜与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知,浓硝酸被还原为NO2,氮的化合价由+5→+4;而稀硝酸被还原为NO,氮的化合价由+5→+2,由此得出稀硝酸具有更强的氧化能力的结论是错误的因为氧化剂氧化能力的强弱取决于得电子能力的强弱,而不是本身被还原的程度实验证明,硝酸越浓,得电子的能力越强,因而其氧化能力越强如稀硝酸能将HI氧化为I2,而浓硝酸可将HI氧化为HIO3 硝酸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其还原产物可能有多种价态的物质:等,这取决于硝酸的浓度和还原剂还原性的强弱除前面的实例外,锌与硝酸可发生如下反应: (浓、稀)硝酸的知识拓展 浓硝酸的漂白作用:在浓硝酸中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微热,可观察到:溶液先变红后褪色,说明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使某些有色物质褪色(氧化漂白)。

但一般不用它作漂白剂,因为它还具有强腐蚀性新制氯水或浓硝酸能使淀粉碘化钾试纸先变蓝后褪色,这不是因为它们的漂白性,而是因为发生了如下的化学反应: 这是因为过量的氯水或硝酸又把I2氧化成了HIO3而使试纸褪色的 另外,浓H2SO4遇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的现象是先变红后变黑这是由浓H2SO4的强酸性和脱水性造成的(脱水炭化而变黑) (浓、稀)硝酸的教学目标 1、掌握硝酸的物理性质,了解硝酸的不稳定性,认识硝酸是一种氧化性酸 2、运用观察、实验、交流等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通过探究实验,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