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版课件

人***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46MB
约71页
文档ID:574073703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版课件_第1页
1/71

8/15/2024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 8/15/2024日常生活活动的定义•日常生活活动(ADL)•一.狭义•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及适应生存环境而每天必须反复进行的,最基本的,最具有共性的生活活动 -----衣,食,住,行,个人卫生 二.广义 人们在家庭,工作和社区里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 ---交流能力 ----安排生活能力 ---社会活动能力 ----经济能力 8/15/2024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ADL)•床上活动•坐位及站立•行走及乘车•轮椅活动•更衣•个人卫生•进餐 8/15/2024训练的目的•建立或维持病人的基本的日常生活活动,调动或发展体内的潜能,使其能生活自理,或把生活依赖性降低到最低限度•改善病人的躯体功能,如灵活性、协调性、增加活动能力,使其能独立或借助最少的帮助,完成各种体位转移,在社区内进行社会活动•对不能自己完成ADL的病人,通过对其ADL的评估,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简易方法,决定何时给予何种帮助,并训练病人学会使用各种基本的ADL铺助器具 8/15/2024训练计划的制定与实施•训练前,要评估病人ADL的能力及措施。

•根据评估结果,结合病人的病情、全身功能状况,现在和将来的个人需要和愿望,住宅环境和家庭条件,制度切实可行的计划•训练计划实施时,必须早期开始,由易到难,重点突出,训练中,可以先化整为零,在化零为整•对因疾病而引起严重残疾的患者或经过适当训练仍不能独自完成ADL的患者,可以借助必要的铺助器具•治疗人员要耐心,病人要主动参与,有恒心 8/15/2024卧床患者什么时候开始康复训练•最好在患者生命体征(呼吸、血压、脉搏、体温)平稳,神经症状不再发展后48小时开始,不要求患者完全清醒和有完好的交流能力,但患者对痛和不适有反应,有一些交流能力 8/15/2024•一.良肢体位•二.转移技术•三.助行器的使用 8/15/2024一, 良姿位•是指躯体、四肢的良好体位,具有防畸形,减轻症状,使躯干和肢体保持在功能状态的作用•偏瘫良姿位摆放的目的:防关节挛缩畸形、肩关节半脱位和垂足,减轻痉挛•应在发病后立即训练•在整个ADL训练中均应保持 8/15/2024仰￿￿卧￿￿位患者头部放在枕头上,抬高患侧肩关节,肩下垫一比躯体略高的枕头,患侧上肢置于枕上,掌心向上,手指伸展,另一枕垫于患侧臀部及大腿外侧,膝关节轻度屈曲,下垫一小枕。

8/15/2024四肢瘫仰卧位•患者上肢肩可以放置在内收位,中立位或前伸的位置,肘伸直,腕背伸约30—40,手指稍屈曲,拇指对掌,下肢伸髋并稍外展,伸膝,但避免过伸,踝背屈至中立位,在两腿之间放一小枕,两侧髋关节外侧各放一小枕,以保持髋关节外展而不旋转,床尾放1-2个枕头,保持踝关节的中立位枕头一般是40X60CM) 8/15/2024健侧卧位即健侧在下,患侧在上的侧卧位头部枕在枕头上,但不宜过高躯干与床面成直角,患侧上肢用枕头垫起,肩前屈90°~100°,腕和肘伸展患侧下肢也用枕头垫起,向前屈曲,健侧下肢平放,轻度屈曲 8/15/2024患侧卧位即患侧在下,健侧在上的侧卧位,是所有体位中最重要的体位,利于对患侧的知觉刺激,并使整个患侧被拉长,从而减少痉挛,另一个明显的好处是健手被解放出来头上颈部屈曲,躯干稍向后,后背垫一硬枕头,患侧肩应前伸,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手指张开,掌心向上下肢呈迈步位,健侧下肢髋膝屈曲,患侧下肢呈伸髋稍屈膝体位,并用枕头在下面支持 8/15/2024坐 位薄枕放于患上肢下,患侧肩往前伸,手肘放松伸直,双足平放,躯干挺直,不可倾倒,确保患者坐于两股及紧靠椅背 8/15/2024 8/15/2024二.转移技术      •体位转移是ADL训练最基本的内容,也是其他ADL训练的基础•不能完成体位转移,很难进行更衣,行走及个人卫生的训练。

•主要内容:•床上活动•坐起•站立及相互位置的转移 8/15/2024转移技术的分类•独立转移:是指依靠患者自己的力量所进行的转移活动•铺助转移:指他人帮助下完成或借助他人的力量所完成的转移•器械转移:指借助器械完成的转移,包括使用转移板、绳梯、升降装置所进行的转移 8/15/2024转移技术(偏瘫病人的翻身法)•翻身(1)上肢摆动法: 患者仰卧位,bobath握手,双膝弯曲,双足平放,头先转向要翻的一侧,双手于中立位伸肘上举,做左右侧摆动引发肩、上肢向同侧摆放,带动躯干旋转翻身 8/15/2024转移技术(偏瘫病人的翻身法)•(2)健腿带动法:1、向健侧翻身,健手将患肢放于胸前,健腿插入患腿下,在转颈及肩的同时,用健腿带动患腿翻向健侧,身体跟着转过来 8/15/2024转移技术(偏瘫病人的翻身法)•2、向患侧翻身,将患臂挪向身体外侧,拇指指向床头,并使健腿屈膝,抬头,颈前屈,向患侧转肩,同时将健腿稍向外挪动,然后向外侧蹬床,身子随着力转过来 8/15/2024瘫痪患者卧位-坐位转移技术•由于双上肢功能正常,瘫痪病人由卧位坐起较容易,可先利用上身摆动的力量翻身至侧卧位,再有肘部和前臂支撑,躯干前屈,用上肢的力量撑起,完成坐起。

也可用双肘屈曲于身后支撑直接由仰卧位坐起,但较费力,不建议采用,尤其是早期患者不宜采用 8/15/2024转移技术(坐位--站立位转换)•(2)自己站立起:患者坐在床边或椅子前缘,双足平放地上,膝位于足尖上方,双手交叉相握,手指向前、向上抬起同时,身体前倾,重心移到膝的前方,直到站起 8/15/2024转移技术(轮椅转移)•先将轮椅置于健侧床边成30-45°夹角,关刹车,患者由卧位变换床边坐位双足踏地后躯干微向前倾,健手伸向轮椅,健腿向前迈一步,并以健腿为轴心转身坐下 8/15/2024使用轮椅的方法• 从床上移到轮椅从床上移到轮椅的方法的方法::1、先把轮椅放好在床边,刹好车,帮助患者翻身至面对你2、一手放在患者手臂的肩部往上用力,一手放患者膝盖后面,帮助患者坐起3、患者坐在床边,双脚放于地面上,使全脚掌着地,操作者站在患者健侧前方,双手环抱操作者颈部,一只脚放在患者两脚之间夹住患侧的膝关节或用膝盖顶住,双下肢屈曲下蹲,双手抱住患者的腰背部(如果较肥胖的可抓裤腰带) ,利用身体向后倾的力量使患者臀部离开床面,以健侧下肢为轴,旋转身体,将臀部对准轮椅坐垫坐下→→ 8/15/2024更衣•1、偏瘫更衣技巧:•穿脱套头衫或背心•穿法:先把衣衫放在膝关节上,患手插入同侧衣袖,并将手腕伸出袖口;再将健手插入另一侧袖口,并将整个前臂伸出袖口;最后将头套入领口并伸出,整理好衣服。

•脱法:健手抓住衣衫后领向上拉;退出头部,再退出双肩和双手 8/15/2024穿脱前开口衫衣•穿法:患手插入衣袖,健手将衣领向上拉至患侧;健手在颈后抓住衣领拉至健侧肩部,然后健手插入另一衣袖;系扣,整理好衣服•脱法:先脱健侧,再脱患侧,(健手抓住衣衫后领向上拉;退出头部,再退出双肩和双手) 8/15/2024穿脱裤子:•坐位:将患肢放在健肢上,穿上患肢裤腿;放下患肢在穿健腿;站起把裤子提到腰部,再坐下健手系好腰带脱法相反•(卧位:先在坐位上把裤腿插入裤管,然后穿健腿;躺下蹬起健腿把腰部撑起,再把裤子提到腰部;系好腰带;脱法相反) 助行器 walking aids 8/15/2024一、概念 辅助人体支撑体重、保持平衡和行走的器具称为助行器(walking aids),也可称为步行器、步行架或步行辅助器等 8/15/2024二、、助行器种类1 杖类助行器:杖类助行器:手杖手杖、肘杖肘杖、前臂支撑拐前臂支撑拐、腋杖腋杖,多脚拐杖多脚拐杖、带座拐杖带座拐杖2 助行架:助行架:标准型助行架标准型助行架、轮式助行架轮式助行架、助助行椅行椅、助行台助行台 8/15/2024  科技辅具 – 拐杖T型软握把手杖型软握把手杖四脚型手杖四脚型手杖四脚型手杖四脚型手杖腋下拐腋下拐 8/15/2024 8/15/2024       科技辅具 – 助行器四脚型协步椅四脚型协步椅前轮式协步椅前轮式协步椅三轮式购物车三轮式购物车四轮式购物车四轮式购物车 8/15/2024三、作用•保持身体平衡保持身体平衡 •支持体重支持体重 •增加肌力增加肌力 •辅助行走辅助行走•其它其它 8/15/2024(二)适应证•偏瘫•下肢肌力减退(脊髓灰质炎或下肢神经损伤)•平衡障碍(颅脑外伤或多发性脑硬化)•下肢骨关节病变(骨性关节炎、下肢骨折、骨质疏松或半月板切除)•老年人•单侧下肢截肢或配戴假肢•偏盲或全盲等 8/15/2024单足手杖•适用于握力好、上肢支撑力强的患者,如偏瘫患者、老年人等。

8/15/2024三足手杖•适用于平衡能力稍欠佳、使用单足手杖不安全的患者 8/15/2024四足手杖•适用于平衡能力欠佳、臂力较弱或上肢患有震颤麻痹、用三足手杖不够安全的患者 8/15/2024•站立站立•大转子的高度是手杖大转子的高度是手杖的长度及把手的位置的长度及把手的位置 •身体正直站立, 单手扶好拐杖(單拐用在患腿的对侧,即健腿的那侧)(三)测量与使用(三)测量与使用 8/15/2024手杖两点步行 •同时伸出手杖和患足并支撑体重,同时伸出手杖和患足并支撑体重,再迈出健足,手杖与患足作为一再迈出健足,手杖与患足作为一点,健侧足作为一点,交替支撑点,健侧足作为一点,交替支撑体重的步行方式体重的步行方式 8/15/2024手杖三点步行•伸出手杖伸出手杖→→迈出患足迈出患足→→迈出健足迈出健足•手杖三点步行分三型:手杖三点步行分三型:后型后型::健足迈出的步幅较小,健足落地后健足迈出的步幅较小,健足落地后足尖在患足尖之足尖在患足尖之后后步行稳定性好,恢复早期患者常用此种步行方式步行稳定性好,恢复早期患者常用此种步行方式并列型并列型::健足落地后健足落地后足尖与患足尖在一条横线上足尖与患足尖在一条横线上。

前型前型::健足迈出的步幅较大,健足迈出的步幅较大,健足落地后足尖超过患足尖健足落地后足尖超过患足尖此种步行稳定性最差此种步行稳定性最差 8/15/2024(一)种类与结构二、二、 腋杖腋杖 axillary crutches 8/15/2024 (二)适应证•1.1.单侧单侧下肢无力下肢无力而而不能部分不能部分或或完全负重完全负重的的情况,如小儿麻痹后遗症、胫腓骨骨折,情况,如小儿麻痹后遗症、胫腓骨骨折,或骨折后因骨不连而植骨后或骨折后因骨不连而植骨后•2. 2. 双下肢功能不全双下肢功能不全、、不能用左、右腿交替不能用左、右腿交替迈步迈步的情况,如截瘫、双髋用石膏固定或的情况,如截瘫、双髋用石膏固定或用其他方法制动时用其他方法制动时 8/15/2024(三)测量与使用1.1.测量测量 •最简单的方法是用最简单的方法是用身长减身长减去去41cm41cm即为即为腋杖的长度腋杖的长度•站立时从腋窝下站立时从腋窝下2 2指宽至脚指宽至脚下下,大转子的高度大转子的高度为为把手把手的位置的位置,也是手杖的长度,也是手杖的长度及把手的位置及把手的位置•测量时患者应着测量时患者应着常穿的鞋常穿的鞋站立。

站立 8/15/2024如果患者下肢或上肢有短缩畸形: 8/15/2024使用 •摆至步摆至步•摆过步摆过步•四点步行四点步行•三点步行三点步行•两点步行两点步行•部分负重步态部分负重步态 •免负荷步态免负荷步态 8/15/2024使用拐扙之方法• 行走时: (1) 四点法:左拐扙→右脚→右拐杖→左脚• 较安全稳定  8/15/2024 8/15/2024使用拐扙之方法•行走时:   (2) 三点法:   患肢稍可或完全无法负重时,二边拐杖跟患肢一同向前;健肢再向前  8/15/2024使用拐扙之方法•行走时:(3) 二点法:•左拐杖与右脚一致;右拐杖与左脚一致 8/15/2024 8/15/2024使用拐扙之方法•行走时:(4) 摇摆法:•快速通过时使用,二边拐杖同时前进,双腿再一起摆荡向前 8/15/2024摆至步 swing to gait  同时同时伸出伸出两支腋杖两支腋杖支撑并向前摆身体支撑并向前摆身体使双足同时拖地向使双足同时拖地向前,前,到达腋杖落地到达腋杖落地点附近点附近 8/15/2024 8/15/2024摆过步 swing through gait双侧腋杖双侧腋杖同时同时向前方伸向前方伸出出再将双侧腋杖向前再将双侧腋杖向前伸出取得伸出取得平衡平衡患者支撑把手,使身体重心患者支撑把手,使身体重心前移,利用上肢支撑力使双前移,利用上肢支撑力使双足离地,下肢向前摆动,足离地,下肢向前摆动,双双足在足在腋杖腋杖着地点前方位置着地点前方位置着着地地 8/15/2024 8/15/2024使用拐扙之方法• 站立, 坐下及坐车: (1) 站立:拐杖置患侧,用另一手支持扶手撑起。

(2) 坐下:(与上述相反) 8/15/2024使用拐扙之方法★★ 上下楼梯上下楼梯:原则:健肢先上,患肢先下健肢先上,患肢先下 (1) 上楼:上楼时健肢先上, 患肢后上, 最后上拐杖2) 下楼:将下楼时先下拐杖, 再下患肢, 最后是健肢 8/15/2024使用腋下拐及手杖的注意事项• 注意事項:• 拐杖的把手不能頂住腋窩 •不能以腋窩出力,必須用手出力,否則會傷及臂神經叢 •第一次下床須在床沿坐一會兒,如無頭暈再下床 •注意下床活動時的安全 8/15/20241.1.标准型助行架标准型助行架2.2.轮式助行架轮式助行架3.3.助行椅助行椅4.4.助行台助行台 助行架 walking frame 8/15/2024一、标准型助行架•又称讲坛架(又称讲坛架(pulpit framepulpit frame)或)或ZimmerZimmer架,架,是一种是一种三边形三边形(前面或后面和左右两侧)(前面或后面和左右两侧)的的金属框架金属框架,,没有轮子没有轮子,手柄和支脚提供,手柄和支脚提供支撑的步行辅助用具支撑的步行辅助用具 8/15/2024(一) 种类与结构 8/15/2024(二) 适应证•单侧下肢无力或截肢,需要比单臂操作助单侧下肢无力或截肢,需要比单臂操作助行器更大支持,如老年性骨关节炎或股骨行器更大支持,如老年性骨关节炎或股骨骨折愈合后。

骨折愈合后•全身或双下肢肌力降低或协调性差,需要全身或双下肢肌力降低或协调性差,需要独立、稳定站立者,如多发性硬化症或帕独立、稳定站立者,如多发性硬化症或帕金森病•需要广泛支持,以帮助活动和建立自信心,需要广泛支持,以帮助活动和建立自信心,如用于长期卧床或患病的老年人如用于长期卧床或患病的老年人 8/15/2024二、轮式助行架 wheeled frame •有轮子、手柄和支脚提供支撑的双臂有轮子、手柄和支脚提供支撑的双臂操作助行器操作助行器 8/15/2024(一)种类与结构 8/15/2024(二)适应证 适用于下肢功能障碍,且不能抬适用于下肢功能障碍,且不能抬起助行架步行的患者起助行架步行的患者•前轮轮式型助行架前轮轮式型助行架 •三轮型轮式助行架三轮型轮式助行架 8/15/2024测量方法与手杖一样 8/15/2024使用协步椅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协步椅的行走方法: 先移动协步椅 → 患肢 → 健肢→→ 8/15/2024使用协步椅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坐下及站立的方法:→→ 8/15/2024使用协步椅的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每次使用前,检查橡皮头及螺丝有无变形或损坏,如有损坏应重新更换以维持其安全性。

•避免地面潮湿,光线不足及有障碍物时行走,以免滑倒或绊倒 •使用助行器时不可只穿袜子而不穿鞋,且应避免穿著拖鞋或高跟鞋 8/15/2024使用协步椅的注意事项•注意事项:•第一次下床使用,须有医护人员在旁指导 •行走前先站稳,步伐不宜太大,眼睛向前看不要向下看 •渐进性增加行走的活动量 •往前跨之步伐以到助行器的一半为宜,太过向前容易导致重心不稳而向前跌倒 •必须确定四个角都放稳了,才往前跨步 8/15/2024谢谢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