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新课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基本教学流程:先学——合作——探究——拓展——检查一、先学——学生结合“预习案”在课前进行自学课前一天,教师把编好的“预习案”发给学生,让学生结合“预习案”及教材进行自主学习(也就是课前预习),尝试解决“预习案”中的问题,初步了解新课将要学习的知识与方法这环节主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数学思考与提出问题的能力二、合作——学生结合“预习案”在小组内进行合学小组内部合作:上课后,教师在作短暂的课堂引入及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后,组织学生在小组内结合“预习案”进行合作学习,通过生生互教,每位学生都努力解决“预习案”中的所有问题小组长对本组成员(或组间交叉进行)的“预习案”作出评价之后,教师通过提问等教学方法,检查学生对新旧知识及解题方法的了解情况这环节主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评价能力三、探究——学生自主解决新课中的双基性问题1.教师通过创设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再次学习新知,感悟知识与问题解决方法间的内在联系,扫除新知识的重、难点这环节的教学取决于第二环节(合作)的效果2.教师通过课件或其他方式,向学生提供与新课知识相关的练习题,检查学生对新知识与方法的掌握情况这环节主要夯实学生的双基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四、拓展——师生共同解决拓展性问题 教师提供一定量的难道稍大的拓展性问题或变式性问题,组织学生经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生生、师生)”的学习过程,着力培养学生“数学思考”及“问题解决”的能力五、检查——小结与学习效果检查 1.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归纳本节课学习的新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探究新知识的思维过程与方法等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总体的评价2.通过课堂检测等形式,检测学生本节课学习的质量课堂检测可视具体的教学情况而定3.布置当天的作业及下一节课的“预习案”预习案编写参考案例:矩形(1)班级 座号 姓名 家长签名 学习目标:DABC图11.了解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2.能说出矩形的性质,并会证明学习过程:任务1:复习与运用1.如图1,平行四边形ABCD 中,∠A= 48º,BC=3cm,则∠B=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CDO图2AD=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2,已知O是平行四边形ABCD对角线AC、BD的交点,AC=6,BD=8,BC=6,则△OBC的周长是__________,你是怎样得到的?ABCD图33.在探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等内容时,我们主要探究了哪些内容?我们是怎么样到这些结论的?任务2:观察与思考如图3,平行四边形ABCD中,当∠B逐渐变大时.1.平行四边形ABCD的形状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它还是平行四边形吗?说说你的理由BACD图42.当∠B变成直角时(如图4),四边形ABCD变成了一个什么样的图形?此时它还是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3.如果我们把形如图2的四边形称为“矩形”,那么根据上述问题1与问题2的探索过程,你能为“矩形”下一个定义吗?OABCD任务3:探究与交流我们知道,探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时,往往从它的边、角、对角线、对称性这四方面进行研究如右图,矩形ABCD中,你能说说它的边、角、对角线分别具有些什么性质吗?你是怎样知道的,请与你的同伴交流你的想法DABC图5任务4:思考与尝试1.已知:如图5,在矩形ABCD中,∠A = 90°. 试补如下说明∠B=∠C =∠D=∠A = 90°的推理过程.证明:∵四边形ABCD是矩形,∠A = 90° ∴∠C=∠A=9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矩形的对边平行)ACBDO图6 ∴∠A+∠B=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同角互补) ∴∠B=90° ∴∠D=∠B=90°(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C=∠D=∠A=90°交流:对于此题,你还有其他不同的解法吗?请与你的同伴交流你的想法。
2.如图6,矩形ABCD中,AC、BD是对角线.试说明:AC = BD.并与你的同伴交流你的方法组长评价:优秀、及格、不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