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部编】《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试题带解析_1

雨水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70.35KB
约15页
文档ID:153449529
【部编】《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试题带解析_1_第1页
1/15

《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试题带解析一、选择题(共17题)1.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不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氢气B.一氧化碳C.甲烷D.氦气2.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  ) A.动植物的呼吸B.蔗糖的溶解C.酒和醋的酿造D.食物的腐烂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抽油烟机排气 B.用焚烧法可以处理塑料垃圾 C.用过滤的方法能使硬水软化 D.羊毛和合成纤维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4.由燃烧的条件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 B.只要外界条件足够,所有物质都能燃烧 C.用玻璃杯罩住点燃的蜡烛,火焰熄灭是因为隔绝了空气 D.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5.某同学对所学的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安全知识B.将抗常识与元素关系 C.性质与用途D.环保与物质的利用6.下列情况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常温下将甲烷与氧气混合 B.混有可燃性粉尘的空气遇到明火 C.液化石油气泄漏后遇到火星 D.用拇指堵住验纯后的试管,再收集氢气7.下列混合气体,点燃会发生爆炸的是(  ) A.H2和COB.CO和CO2C.N2和H2D.CH4和空气8.环境、能源和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等场所接触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B.化石燃料面临被耗尽的危险,人类正在利用和开发新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 C.氢气极易燃烧,燃烧的产物是水,被认为是最清洁的燃料 D.海底埋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它不可能成为未来的新能源9.下列气体混合物,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的是(  ) A.H2、CO2B.CO、O2C.H2、COD.CO、N210.燃烧反应是指一种物质快速结合氧气生产一种或多种氧化物的反应.下列关于燃烧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些燃烧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有些燃烧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有些燃烧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有些燃烧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11.类推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 A.燃烧过程中伴随着发光发热,所以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都是燃烧 B.化学变化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C.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D.氧化物都含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12.食品腐败是由于细菌或霉菌在潮湿、有氧、适温等条件下大量繁殖地结果.若要抑制食品中菌类的生长,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 A.干燥B.密封后高温或低温冷藏 C.用盐腌渍D.加浓盐酸13.下列常用危险化学品标志或与燃烧爆炸有关的图标中,表示错误的是(  ) A.剧毒品B.爆炸品C.禁止放易燃物D.禁止吸烟14.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是每个中学生都应该了解的生活常识,从化学角度看,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用明火检验燃气是否遗漏 B.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C.室内着火时不急于打开门窗 D.火场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15.2013年6月12日,神舟十号航天员在太空中度过了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并且吃到了粽子.粽子采用真空包装是为了隔绝(  ) A.氮气B.水蒸气C.氧气D.稀有气体16.属于缓慢氧化的变化是(  ) A.木炭燃烧B.食物腐败C.蜡烛燃烧D.汽油燃烧17.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甲烷B.氮气C.氧气D.二氧化碳二、未分类(共1题)1.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做法都蕴含化学知识的运用.其中,运用不正确的是(  ) A.低温冷藏有助于减缓食品腐败 B.保鲜膜可保持水果水分、隔离空气,延长保质期 C.烹调绿叶蔬菜焖烂煮透,营养更加丰富 D.食用碱可消除面粉发酵产生的酸味三、填空题(共6题)1.日本311大地震引起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氢气爆炸,引起核泄露.(1)爆炸是因为可燃物在  .因此,可燃性气体在点燃之前要  .发生爆炸的氢气来自反应堆燃料棒用作包壳的金属锆(zr)与水的反应,该反应在高温下生成+4价锆的氧化物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核事故释放出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是原子序数为53号碘元素的一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碘l31是一种金属元素B.碘l31的放射性会对人体产生危害C.碘l31原子核外的电子数是78D.碘l31的放射性是化学性质(3)我国于3月中旬出现了抢购碘盐的现象,用于防护核辐射.碘盐是在食盐中添加了一定量的碘酸钾,由于碘盐中碘含量相对较低,根本起不到预防辐射的作用.碘盐中的“碘”指的是 (选“分子”“原子”或“元素”),如果人体内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适量摄入 ) 等含碘的产品.2.2011年1月17日,某市发生天然气爆炸事故.(1)从燃烧的条件分析:因为天然气具有  性,所以泄漏后与  接触,遇明火发生爆炸;爆炸引发楼房着火,用高压水枪灭火,其原理是  .3.近日,有媒体报道面条可燃,一些市民据此担心面条中加入了不安全的添加剂.(1)仅从面条可燃就判断加入了添加剂是不科学的,因为面粉含有的主要营养素淀粉本身是可以燃烧的,淀粉的化学式为(C6H10O5)n,完全燃烧的产物是 ;燃烧过程中还可闻到像头发烧焦似的刺鼻气味,是由于面粉中另一种营养素燃烧产生的,该营养素是  .面粉不仅可以燃烧,一定条件下还会发生爆炸.2010年2月我国某大型面粉厂灌装车间发生面粉爆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为避免类似事件,生产过程可采取的措施有  .A.密封门窗,隔绝氧气.B.严禁吸烟,杜绝火源C.轻拿轻放,减少粉尘扬起D.提高淀粉的着火点.4.点燃不纯的可燃性气体可能发生爆炸,如图是某同学的改进装置.请回答.(1)图1是可燃性气体的洗气改进装置,检查它的气密性的方法是向导管a处  ,若  则气密性好,若在导管a处通入可燃性气体,在导管b处连上尖嘴管并松开止水夹,点燃,即使气体不纯也不会爆炸,可见此装置的作用是 阻 用图2尖嘴管导出可燃性气体并点燃,也不会使管中气体爆炸,其原理是铜丝或水可以  .5.某炼油厂因油罐泄漏,附近有较浓的汽油气味,一拖拉机行驶至附近时,随着轰的一声巨响,瞬间油罐起火爆炸,后经及时扑救,大火于数小时后扑灭.依据已学过的化学知识,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附近有较浓汽油气味,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油罐起火的原因是  汽油燃烧过程中有多个化学反应,其中有如下反应:X+11O27CO2+8H2O,推断X的化学式为  .(3)假若厨房油锅着火,你应采取的措施是  .6.下表是混有甲烷的空气在有限空间内点火的现象:混合气中甲烷的体积分数2.0%4.0%5.0%6.0%9.0%10.0%15.0%16.0%18.0%点燃时的现象不爆炸不爆炸爆炸爆炸强烈爆炸爆炸爆炸燃烧燃烧(1)写出甲烷爆炸的化学方程式 ;若在有限的空间内甲烷与空气按1:6的体积比混合,点燃时的现象为  ;(3)煤矿的矿井里常含有甲烷,你认为煤矿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是  .四、多项选择(共1题)1.煤矿的矿井内,空气中常混有可燃性的气体和粉末,它们遇到明火就有可能发生  事故.为防止事故的发生,煤矿的矿井内通常采取的安全措施是  .五、简答题(共1题)1.我省两淮地区煤炭资源丰富,瓦斯存在于煤层及周围岩层中,是井下有害气体的总称,主要成分是甲烷.(1)请你写出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煤矿瓦斯爆炸有两个必要条件:①瓦斯含量在爆炸极限的范围内;② .(3)下表是常见三种气体的爆炸极限,请你据此判断:可燃气体爆炸极限(体积分数)H24.0%~74.2%CH45%~15%CO12.5%~74.2%最容易发生爆炸的气体是  .(4)下列图标中,与燃烧和爆炸无关的是  .(5)某现代化的矿井采用了“低浓度瓦斯发电技术”,有效解决了矿区及周边地区的照明用电.这种既采煤又发电联合生产的优点是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