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版)笔记讲义修正版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773.31KB
约40页
文档ID:16649273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版)笔记讲义修正版_第1页
1/40

1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版)笔记讲义 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现代汉语概说一、什么是现代汉语? 汉语 : 刘邦始建都于汉中 , 汉中因汉水而得名 公元前 206年 , 刘邦得天下 , 国号称 “ 汉 ” 后外族人称中原人为汉人 ,于是沿用下来,因而也有了 “ 汉语 ” 的名称现代汉语的广义和狭义的理解 现代汉语 : 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 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 范的普通话 这是 195年中国科学院召开的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上确定,由国务院颁发的这是狭义的现代汉 语,广义的现代汉语还包括现代汉语方言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 共同语的基础方言 作为民族共同语基础的方言叫基础方言北方方言是现代 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 形成共同语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是符合人们使用汉语的客观 情况的任何一个民族的共同语都需要有一个地点方言的语音作为标准音,而不能把不同地方的语音拼凑成一种标 准音,汉民族共同语也是这样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 音,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辽、金、元、明、清以 来的 80多年 , 大多以北京作为都城 , 北京成为我国政治 、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因此,北京话的影响逐渐显著,地位 日益重要,北京话作为官府的通用语言即 “ 官话 ” 传播到了全国各地 。

“ 五四 ” 运动以后的 “ 国语 ” 、 “ 国音 ” 也都以北京语音作为标准音,以北京语音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 标准音 , 是大势所趋 需要注意的是 , “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 , 是指以北京语音系统作为普通话的语音标准 , 并不包括北京人口语中的土音以及过多的轻声、儿化现象等 普通话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 是在北方话的基础上形成的 北方话分布区域最广,使用人数最多,影响最大宋代话 本、元朝的戏曲杂剧、明清小说如《水浒传 》 、 《西游记 》 、《三国演义 》 、 《红楼梦》等,都用北方话写成这些作品长期以来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北方话也通过 这些作品得以广泛传播 “ 五四 ” 以后众多的白话作品也多由北方话写成,这些作品的流传更扩大了北方话的影响, 北方话成为普通话的基础方言是历史的必然普通话 “ 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 , 同时也意味着普通话的词汇标准是以北方话词汇为基础普通话词汇来源于北方话,但并不是北方话中所有的词都可以进入普通话 , 那些不具普遍意义 、地方性很强的土俗的词语就不宜吸收到普通话中另一方 面,为了使用的需要,普通话也可适当吸收非基础方言中 的有用成分,如方言词、古语词、外来词等,来丰富普通 话词汇。

普通话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由于经过作 者加工的书面语语法比口语语法更具抽象性、概括性和稳定性等特点,因而宜以书面语著作作为语法标准的依据 但并不是现代白话文著作的所有用例都可作为规范,作品 中的特殊用例、方言语法成分及语法方面的错误用例等均 要排除在外因而这一条理解为 “ 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的一般用例为语法规范 ” 更为准确三、现代汉语方言 我国幅员辽阔 , 各地方言有很大差别 , 其中语音差别最大 ,其次是词汇和语法,因此划分方言区主要依据的是语音标 准,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无浊声母和清声母的系 统对立以及中古全浊声母的演变规律;有无塞音韵尾以及 中古入声韵的演变规律;有几种鼻音韵尾以及中古阳声韵 的演变规律;有几套塞擦音声母以及中古精、知、庄、章 组声母和见组声母的演变规律依据上述标准,目前较有影响的看法是把汉语方言分为七 大方言区,即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 方言、闽方言、粤方言简介如下: 1.北方方言又叫官话方言或北方话,代表话是北京话北方方言是现 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分布区域最广,使用人口最 多北方方言又可根据其内部的差异分为四个较小的方言 : ( 1)华北 、 东北方言 分布在京 、 津两市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辽宁、吉林、黑龙江,以及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 。

( 2)西北方言 分布在山西、陕西、甘肃等省和青海、宁夏、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以及新疆汉民族居住地区 ( 3)西南方言 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及湖北大部分地区、广西西北部 、 湖南西北角等 ( 4) 江淮方言 分布在安徽省 、江苏长江以北地区(徐州、蚌埠一带属华北、东北方言 ) 、镇江以西九江以东的长江南岸沿江一带2.吴方言又叫吴语,代表话早期是苏州话,现为上海话和苏州话 分布在上海市、江苏省长江以南镇江以东地区(不包括镇 江 ) 、南通的小部分、浙江的大部分3.湘方言又叫湘语 , 代表话是长沙话 分布在湖南省大部分地区 ( 西北角除外 ) 4.赣方言又叫赣语 , 代表话是南昌话 分布在江西省大部分地区 ( 东北沿长江地区和南部除外 ) 5.客家方言又叫客家话,代表话是广东梅县话客家方言是因古时客 家人从中原迁徙到南方而形成,分布较为零散,主要分布 在广东、福建、台湾、江西、广西、湖南、四川等省其中以广东东部和北部、福建西部、江西南部和广西东南部 为主,海外华人社区也有客家话分布 6.闽方言又叫闽语,主要分布在福建和海南的大部分地区、广东东 部潮汕地区、雷州半岛部分地区、浙江南部温州地区的一 部分、广西的少数地区及台湾省的大多数汉人居住地,东 南亚一带华人社区分布也较为广泛。

闽方言是各方言中内部差异最大、语音现象最复杂的一个 方言,又可分为闽东、闽南、闽北、闽中、莆仙五个次方 言其中闽东方言以福州话为代表,主要分布在福建东部 闽江下游;闽南方言以厦门话为代表,分布在闽南二十四 县、台湾及广东的潮汕地区、雷州半岛、海南省及浙江南 部 7.粤方言又叫粤语,代表话是广州话,分布在广东中部、西南部和 广西东部、南部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美洲、澳洲 华人社区也有广泛分布 晋方言(至今未获公认) 方言分区具有层次性,各大方言均可根据其内部差异层层 划分出更小的区域如山东方言属于北方方言中的华北方 言,内部也有较大差异钱曾怡等学者根据省内各地方言特点,把山东方言分成两个大区(西区和东区)和四个小 区(西齐区、西鲁区、东潍区、东莱区) 方言之间的差异:语音(最大) —— 词汇(次之) —— 语法(最小) 方言与普通话的差距 : 闽 、 粤方言 ( 最大 ) —— 吴方言 ( 次之) —— 湘、赣、客家(最小)方言是历史的产物,具有语言化石的价值,它保留了大量的历史与文化信息在社会统一、交通发达、文化交融日 益频繁的今天,方言之间的差异日趋缩小,并迅速向普通 话靠拢必须明确:推广普通话不是为了消灭方言。

方言与共同语的关系: 方言与共同语在语音上存在一定的对应规律,方言在共同 语形成之前,是形成共同语的基础,在共同语形成之后, 是共同语的分支或变体四、现代汉语的特点 和 印欧语言系的语言相比 ,现代汉语有如下特点:1、语音方面:( )有区别意义的声调;( 2)在音节中元音占优势;( 3)没有复辅音;( 4)音节总数有限,简短而明确2、词汇方面:( 1)构词单位以单音节为主;( 2)构词方法主要采用词根复合方式;( 3)双音节词居多语法方面:( 1) 缺乏形态变化 , 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2( 2)词类具有多功能性;( 3)构词法和造句法基本一致;( 4)有量词,语气词丰富;( 5)句法结构类型多样化第二节 现代汉语规范化和推广普通话一、历史的回顾汉语规范化从古至今都没有间断过,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 对汉语口语的规范几乎无所作为 , 而大都是在规范书面语 ,特别是字形 秦代的 “ 书同文 ” 、 汉代的 《 熹平石经 》 是两次大的汉字规范活动每次战乱平息后建立的封建王朝, 大都组织知识分子编写大型的字书、韵书颁布全国,这也 是对汉字的规范 新中国刚成立, 1951年 6月 6日《人民日报》便发表了一篇影响深远的社论 —— 《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 ! 》 195年 , 教育部 、 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部又召开了两次全国性的会议: 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

会议讨 论了简化汉字问题、推行《汉语拼音方案》和推广普通话 问题,确定了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总原则以后的现代汉语 规范化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80年代初,改革开放形势发展迅猛,名牌商品占领国内市场、争夺国际市场的势头愈来愈大,大批农村劳力涌入城 市,涌向东南经济发达地区,人们的交往明显增多,方言 分歧、语言隔阂问题凸现出来,推广普通话,实现现代汉 语规范化的呼声更为高涨 随着经济的发展 , 商品销售业 、文化教育业、旅游业等更趋繁荣;随着我国国力强大,外 国来华投资的人愈来愈多,来华求学的学生也逐年增多;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政治交往、 经济交往、科学文化交流等愈来愈频繁总之,随着现代 汉语的地位愈来愈高,现代汉语规范化显得愈来愈重要 另外,随着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信息化社会已经 到来,人工智能研究已初见成效,所有这些都迫切需要现 代汉语的规范化 为适应社会发展新形势的需要 , 国务院 于 1985年决定将 “ 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 ” 更名为 “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 并规定了国家语委的主要工作职责:贯彻执行国家关于语 言文字的工作方针 、 政策和法令 , 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 、标准化,继续推动文字改革工作,并做好有关的社会服务 工作。

1986年元月,国家教委、国家语委联合召开了 “ 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 ” , 会上讨论决定了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是:贯彻执行国家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政策和法令,促 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大力推 广和普及普通话,做好现代汉语规范化工作;进一步推行 《汉语拼音方案 》 , 并解决实际使用中的有关问题 ; 研究汉语汉字信息处理问题,参与鉴定有关成果,加强语言文字 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推普工作被放在了语言文字工作的首位,推普方针作了修改,解放初期的推普方针是 “ 大力提倡,重点推行,逐步普及 ” , 这次会议修改为 “ 大力推行 , 积极普及 , 逐步提高 ”解放以来,国家颁布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方面的几个重要文 本有: 1、 《汉语拼音方案 》 , 1958年 2月 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2、 《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 》 , 国家语委 、 国家教委 、 广电部审核通过, 1985年 12月 27日公布实施3、 《简化字总表 》 ,国家语委于 1986年 10月 10日重新发表了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于 4年发布的《简化字总表 》 ,对原表的个别字作了重新规定。

4、 《 现代汉字通用字表 》 , 国家语委汉字处 , 在新闻出版署等单位的协助下,于 198年制订了该表,收字 70个5、 《 标点符号使用法 》 , 由国家语委提出 , 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于 196年 6月 1日开始实施6、 《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 , 由国家教委 、 国家语委提出 , 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 、 发布 , 于 196年 7月 1日开始实施 7、 《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 》 (试行 ) ,国家语委于 197年 12月 5日颁布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 , 20年 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 于20年 1月 1日起实施9、 《第一批异体词整理表 》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国家语委联合发布,于 202年开始试行现代汉语规范化就是树立并推广现代汉语明确的、一致的 标准这个标准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 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中的一般用例为语法规 范 工作方针:贯彻执行国家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政策和法令,促进语言 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工作,继续推动文字改革工作,使语 言文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