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州梅陶瓷产业发展规划报告大学论文.doc

hs****ma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58KB
约81页
文档ID:538227863
州梅陶瓷产业发展规划报告大学论文.doc_第1页
1/81

梅州市陶瓷产业发展规划报告一、国内外陶瓷工业发展现状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多年历史的陶瓷古国,在陶瓷制造方面曾经创造过灿烂辉煌的文明不过,陶瓷发展到了今天,已经早就超越了原始的概念,从用途上区分,现代陶瓷包括有日用陶瓷、艺术陶瓷、建筑陶瓷、卫生陶瓷、结构陶瓷、功能陶瓷等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建筑装饰、高压绝缘、通信器材、遥感探测、医疗卫生、机械加工等方面一)建筑卫生陶瓷发展现状开放改革以来,随着国内基本建设的迅猛发展,为建筑卫生陶瓷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国内许多陶瓷产区、陶瓷企业纷纷瞄准了这一市场前景,从传统的日用陶瓷、艺术陶瓷转产建筑卫生陶瓷1983年,以佛山为首的陶瓷产区进行产品结构调整,逐步将中国建筑卫生陶瓷产业发展推向高潮,到2005年为止,全国陶瓷墙地砖年总产量约30亿平方米,是全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国和消费国,年出口量突破3亿平方米,超过西班牙成为全球第二大瓷砖出口国目前全世界建筑陶瓷年总产量约为60亿平方米,除了中国以外,其他的主要的生产国(地区)有:意大利、西班牙、巴西、印度、印尼、土耳其、台湾、泰国、越南、墨西哥、伊朗等从总量上,中国已经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地区(见表1-1)。

从产品的经济价值分析,我国的陶瓷产品仍处于中低档水平例如,按2005年出口情况统计,在国际市场上,我国的墙地砖产品平均售价只是意大利、西班牙的四分之一,有些品种甚至只是他们的十分之一表1-1 世界墙地砖生产基本情况(2003年官方统计)国家地区生产总量(亿m2/年)出口量(亿m2/年)产量排位出口排位中 国19.502.0613西班牙6.243.3622意大利6.034.1831巴 西5.341.0344印 尼2.600.6056印 度1.900.15614土耳其1.890.8475墨西哥1.710.2988泰 国1.350.13915伊 朗1.2010越 南1.1011埃 及0.8312马来西亚0.720.29139葡萄牙0.700.251410俄罗斯0.7015波 兰0.6616美 国0.6117全球总量60.3015.05在卫生陶瓷方面,我国生产量和出口量也是位居世界的首位(按数量计,如果按产值计,中国出口量位于俄罗斯之后排名第二位,见表1-2)当然,在出口同时,中国也进口国外的卫生陶瓷,主要是高档的洁具产品,特别是大中城市的四、五星级酒店,几乎70%以上使用的是进口的高档卫生陶瓷。

表1-2 世界卫生陶瓷生产基本情况(2004年官方统计)国家、地区生产总量(万件/年)出口量(万件/年)产量排位出口排位中 国7000180011俄罗斯2100026522土耳其17233印 度16044德 国11955意大利946阿联酋637美 国468澳大利亚459西班牙3210法 国2511全球总量280003000产品的质量与国外先进国家、地区相比较,中国的建筑卫生陶瓷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差距第一是产品设计缺乏创新能力,自主创新的产品很少,大部份产品开发以模仿、抄袭为主,产品设计着重于表面,缺乏文化内涵与实用性的结合;第二是产品缺乏知名品牌,品牌建立过多依赖于表面的商业策划,祈求急功近利,却忽视了产品的质量稳定、外观细节和优质服务;第三是陶瓷企业的综合素质低下,观念落后、管理不规范、生产环境差,主要靠拼资源、拼产量、拼消耗实现低成本竞争,产品的附加值低,企业抵御市场变化能力差在国内,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建筑卫生陶瓷产区主要有广东佛山(珠三角地区)、广东潮州、山东淄博、山东临沂、福建晋江、福建闽清、四川夹江、沈阳法库等(见表1-3)表1-3 国内建筑卫生陶瓷生产基本情况(2005年)国内陶瓷产区墙地砖生产线(条)墙地砖产量(亿m2/年)卫生洁具产量(万件/年)主要产品类型广东佛山(大珠三角)约1000151300抛光砖、仿古砖、内墙砖、卫生瓷。

广东潮汕2500卫生陶瓷山东淄博约4003.8水晶砖、内墙砖山东临沂约1502.5水晶砖、内墙砖福建晋江约5003.0外墙砖、仿古砖、内墙砖福建闽清约5001.0内墙砖、仿古砖四川产区约801.5外墙砖、水晶砖、内墙砖、抛光砖沈阳法库约300.8内墙砖、水晶砖河北唐山1500卫生陶瓷其他产区约7002.41500卫生陶瓷、各种墙地砖全国总计约340030.06800除此以外,还有一些规模相对小一些,或者正在兴起之中的产区,例如华东上海、山西清除、河北高邑、河北邯郸、四川威远、江西高安、湖南怀化、安徽淮北、甘肃白银等建筑卫生陶瓷在目前国内陶瓷行业中占的比例是最大的,尤其是陶瓷墙地砖最为突出近年来,建筑陶瓷在国内已经出现总量供大于求的情况但不代表所有产区、所有产品类别在产品结构方面主要体现在中低档产品容易积存,在市场上主要集中在华南、华东、华中地区竞争激烈从长远发展的眼光来分析,中国幅员辽阔,消费层次参差较大,建筑卫生陶瓷市场有待开发区域很多,预计未来20年内墙地砖需求量仍会不断增加二) 日用陶瓷(包括艺术陶瓷)发展现状1、国外日用陶瓷工业现状与发展趋势(1) 生产格局改变进入21世纪,虽然有些洲(如欧洲等)的日用陶瓷产量明显下降,但有些洲(如亚洲等)日用陶瓷的产量则急剧增长。

就全世界范围来说,日用陶瓷的产量是快速增长的1997年全世界的日用陶瓷产量是186亿件,2002年全世界的日用陶瓷产量为220亿件,比1997年增长了18.3%1995年以前世界上日用陶瓷生产国主要有中国、英国、德国、日本、法国、意大利、俄罗斯、韩国、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1995年后新增了印尼、菲律宾、泰国、斯里兰卡等亚洲国家特别是泰国,由于欧美国家的产业转移,使泰国近5年来陶瓷餐具出口每年均达1亿美元以上,出口额已占世界陶瓷餐具出口总额的5.44%,仅次于中国、德国、英国、意大利,位居世界第五、东盟第一近十年来,以欧洲(英国、德国、法国等)和美国为主的西方发达国家对日用陶瓷行业的产量及产品结构进行了大调整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日用陶瓷工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资源、能源依赖性较强,制作工艺复杂,对生态环境有一定的影响这些因素给传统工业经济范畴的陶瓷业带来冲击,从而给与其新的市场定位目前的主要新动向:①转产:将一部分日用陶瓷厂转为生产利润高,技术含量高的高技术陶瓷产品②优质限产:以生产设备自动化和智能化为保证,提高本国日用陶瓷的产品质量,生产高档产品,严格控制产品数量,实质就是削减中低档产品的生产量。

③产业转移:瞄准资源丰富,劳动力便宜和对环保要求不高的发展中国家,以资本或技术输出的形式进行产业转移,在较低成本地区设厂生产,维持原产国固有的品牌地位继续参与市场竞争④降低进口税率:刺激陶瓷产品的国际流入,缓和发达国家对日用陶瓷的需求以上区域性的生产格局变化,中、低档日用陶瓷产品生产转入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而欧美发达国家因日用瓷产量下降,进口量大增,对我国扩大日用陶瓷在国际市场的份额是一个大好机会2) 出口市场变化欧盟东扩,也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商机欧盟从15个成员国扩大为25个成员国后,拥有4.5亿人口的消费群体,市场规模超过美国、墨西哥和加拿大的总和扩大后的欧盟已成为我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2005年1月1日欧盟正式取消对我国陶瓷产品的配额限制后,我国对欧盟的陶瓷出口额立即大幅上升以2005年1-2月的陶瓷出口额为例,我国陶瓷制品出口额为6.35亿美元,对欧盟(25国)的出口额为1.33亿美元,跃居我国陶瓷出口市场的首位同期对美国出口额为1.09亿美元,退居第二位见表1-4)表1-4 2005年1-2月我国陶瓷出口到其他国家的情况国家或地区出口额(亿美元)增长率%欧盟1.33美国1.0920.04东盟0.5442.74日本0.4718.87韩国0.2744.22阿联酋0.2463.15俄罗斯0.1957.86另外,中国在欧盟新成员国投资设厂,就地生产,就地销售,也扩大中国产品在欧盟市场的份额。

欧盟东扩后,中国的企业将面对一个更大、运作规律更统一的欧洲市场,只要产品打入欧盟一个成员国,就可以进入其他成员国市场3)产业政策和产品结构调整目前,日本是世界上仅次于中国的日用陶瓷产量大国,其生产技术、产品质量在亚洲一直居于首位但由于陶瓷资源缺乏,原材料多从韩国和中国进口,加上劳动力费用高,成本逐年增加,利润减少,所以早在80年代中就开始全面调整其策略,让出低价位市场,全力攻占高价位的市场(如美国),日用陶瓷产品部分地向高技术精细陶瓷产品转移,实行以商品改型突出、以质取胜、以新取胜、名牌占先的经营方针近十多年来,日用陶瓷产品产量逐年下降,是亚洲日用陶瓷产量降幅最大的国家近几年,日本又在调整日用陶瓷产品的进出口策略,由原来的鼓励出口改为鼓励进口由于日本上述的经营方针及产品结构的调整,以最新颖的款式迎合国际市场的需要,提高了中、高档产品的附加值其2000年出口产品的平均单件售价(2.08美元/件)比1995年(1.12美元/件)上升了85.70%当前国外的日用餐具中,以德国的硬质瓷和英国的骨灰瓷为代表,继续占领着国际高档西餐具市场优质细瓷正在朝着软质化方向发展其材质一般有骨灰瓷、滑石瓷和高石英瓷等。

日本的瓷器与陶、炻器数量各占一半由于和平环境下旅游业的升温,餐馆瓷、宾馆瓷需求量上升随着国际市场对普通陶瓷要求多功能化的发展,各种厚胎炻器、耐热餐饮器和强化瓷等新品种不断涌现,其主要生产地有日本、中国、韩国、中国台湾、泰国、菲律宾、印尼等国家和地区目前日用餐具中,销量最多的仍属中低档的普通陶瓷产品4)技术装备快速发展日用陶瓷工业在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的生产规模虽然逐步被压缩,但其技术发展并没有停止不前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日用陶瓷工业的生产技术发展很快,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和许多高新技术的应用,大大加快了日用陶瓷工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的进程一些传统落后的设备和复杂的生产工艺正在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崭新的、高度自动化的先进设备和工艺简单而连接紧凑的自动生产线在原料加工方面依靠技术进步,采用先进的生产手段和检测方法,自动化水平比上世纪90年代又有进一步的提高例如在配有电脑的自动生产线上,能同时快速检测和控制各种原料配比流量,并可根据检测结果随时修正,从而确保了所用坯料的成分不变日本及欧美一些主要陶瓷生产国,陶瓷原料已实现“三化”,即专业化、标准化和商品化陶瓷原料的加工精选均由专业化的原料公司来完成。

这些公司不但拥有矿山而且建有集中的精选厂,其精选厂工艺流程和设备先进,自动化水平高,配有原料预均化的场地和设备许多高新技术。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