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人事档案业务培训,人事档案的基本理论 审核验收的主要内容 收集归档管理规定的主要变化,培训的主要内容,人事档案的基本理论,人事档案是一个员工工作经历、德能才绩、奖惩情况等的历史记录,它是人事管理的条件和依据,也为组织考核了解员工提供重要的参考 人事档案工作就是运用科学的原则与方法,管理人事档案并提供档案信息,为各项工作服务人事档案的特点,人事档案具有全面、现实、动态、真实、流动、机密等特点,区别于普通的文书档案人事档案的基本作用,干部人事档案是考察和了解干部的重要依据 干部人事档案是维护干部合法权益的可靠凭证 干部人事档案对干部人事工作有规范、检查、监督的作用人事档案的基本作用,干部人事档案是研究组织工作规律的重要资料 干部人事档案是党和国家的宝贵史料,也是垂训后世的宝贵财富人事档案工作的基本制度,干部档案整理工作细则 干部档案工作条例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办法 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中组发200912号,人事档案工作的基本内容,收集归档 整理分类 查阅、借阅 流转,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是指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根据有关政策规定要求,向有关部门收集干部的档案材料,集中起来统一管理的工作。
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的意义,收集归档工作是组织人事工作政策要求的具体体现 收集归档工作是干部人事档案各项业务工作的首要基础 收集归档工作是历史地全面地反映干部面貌的现实需要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的范围,主要包括: 履历材料,自传材料,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材料,考察、考核、鉴定材料,审计材料,学历学位材料,培训材料,职业(任职)资格材料,评(聘)专业技术职称(职务)材料,反映个人科研学术水平的材料 ,政审材料,改或认定姓名、民族、籍贯、国籍、出生日期、入党入团时间、参加工作时间等材料 ,党团组织材料,表彰奖励材料,,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的范围,涉纪涉法材料,招录、聘用材料,任免、调动、授衔、军人转业(复员)安置、退(离)休材料 ,辞职、辞退、罢免材料 ,工资、待遇材料 ,出国(境)材料,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议 ,健康检查和处理工伤事故材料,治丧材料,干部人事档案报送、审核工作材料 ,其他材料 收集归档材料的具体要求,完整一是要将记载干部本人德、能、勤、绩、廉的各方面材料收集齐全,使干部档案能够反映干部本人的基本面貌二是收集到的每份档案材料要齐全三是收集归档的材料数量要适当真实”是指档案材料由法定作者形成,材料文字清楚、所指对象明确,材料内容符合干部的客观实际。
收集归档材料的具体要求,及时及时”是指在各项工作过程中,要有时间观念,随时注意收集需要归档的材料,做到随办、随收、随审、随归规范”是指要保证档案材料收集归档工作质量:(1)归档材料必须是属于同一立卷对象,避免张冠李戴归入他人档案2)归档材料必须是收集归档规定确定的归档范围内的材料3)归档的材料必须是办理完毕的正式材料4)归档材料的手续要完备 (5)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载体和记录材料应当符合档案保护要求6)归档材料一般不得使用复制件收集归档工作纪律要求,档案材料形成部门、档案工作人员和干部 本人必须遵守的工作纪律,包括: 不准以任何借口涂改、伪造档案材料; 不准将应归档材料据为己有或者拒绝、拖延归档; 不准将本规定所列归档范围之外的材料擅自归档; 不准将虚假材料和不符合归档要求的材料归入档案; 不准私自、指使或者允许他人抽取、撤换或销毁档案材料人事档案材料整理工作的作用,是使干部人事材料成为规范的干部人事档案; 是有利于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保管和保护; 是方便干部人事档案的利用人事档案整理的类型,对新建干部档案的整理; 因补充归档材料而对原有的档案进行局部整理整理的方法步骤,包括鉴别、分类、排序、编目、技术 加工、装订六个步骤。
人事档案材料的分类,按照干部档案工作条例规定,干 部人事档案材料应根据其内容特征分为十 大类具体包括: 第一类:履历材料 第二类:自传材料;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材料 第三类:考察、考核、鉴定材料;审计材料 第四类:学历学位材料;职业(任职)资格和评(聘) 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材料;反映科研学术水 平的材料;培训材料人事档案材料的分类,第五类:政审材料;更改或认定姓名、民族、籍贯、国 籍、出生日期、入党入团时间、参加工作时间 等材料 第六类:党、团组织建设工作中形成的材料 第七类:表彰奖励材料 第八类:涉法违纪材料 第九类:招录、聘用材料;任免、调动、授衔、军人转 业(复员)安置、退(离)休材料;辞职、辞 退、罢免材料;工资、待遇材料;出国(境)材 料;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议,人民团体和 群众团体代表会议,民主党派代表会议形成的 材料 第十类:健康检查和处理工伤事故材料;治丧材料;干 部人事档案报送、审核工作材料;其他材料分类需要注意的两类问题,第四类、第九类材料需要采用二级分类法,按照内容的不同再分别分为四小类 内容交叉材料可以根据材料的主要内容或用途来确定类别,排序的方法,按材料形成的时间排序 第一、二、三、四、七、九、十类材料。
按材料的内容以及材料之间的内在 联系排序 第五、六、八类材料编目的基本要求,档案材料应按照排列顺序,逐份逐项进行编目,做到目 录清楚,填写准确 每类目录应首先注明材料类号和类别名称 “类号”下再依次填写排列顺序号 “材料名称”根据材料题目填写 “材料形成时间”填写材料落款时间 “页数”填写材料的页数 “备注”填写需要说明的情况 书写目录时,每类目录之后,须留出适量的空格,供补充档案材料时使用技术加工,对纸张破损或字迹材料不符合要求的档案材料,应采用复印、扫描、拍摄等方法进行复制复制应保持材料原貌,所用材料要符合档案保护要求复制件应附在原件后,与原件作为一件 幅面过大的档案材料应进行折叠或剪裁,剪裁时不得损坏档案材料上的文字、印章、图形等内容技术加工,幅面过小的材料应进行托裱,装订边过窄或装订线内有文字的材料应加边 档案材料上的订书钉、曲别针、大头针等金属装订物应当拆除 每份档案材料在整理时必须保证各自独立,禁止将多份材料以缝纫、裱糊等形式粘连在一起装订,装订好的档案,档案目录置于卷首,卷内材料排列顺序与目录相符 档案材料应左边、下边对齐,在左侧打孔装订 档案如果太厚,应该分成两卷装订,但必须保证同一类材料分在同一卷中。
干部档案卷夹材质应符合档案保护要求卷夹背脊应附边签书写姓名不得使用同音字或不规范的简化字关于正本和副本的区别,内容构成:干部档案正本是由历史地、全面地反映干部情况的全部档案材料(原件)构成,包括十大类材料;部档案副本则是由正本中主要材料的复制件(或重复件)构成,包括一、三、七、九类中的近期主要材料和五、八类中的结论材料,以及其他类别的重复的材料 管理范围:干部档案正本,由干部的主管部门保管;干部档案副本,由主管或协管干部的部门保管查借阅的基本原则,严格管理 安全保密 规范程序 方便利用,人事档案转递要求,合格 及时 安全 规范,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信息不真实 普遍缺材料 制作不规范,审核验收的主要内容,档案内容是否真实 材料是否齐全 材料填写是否规范、手续是否完备 档案整理是否符合要求,三个单项否决项,涂改造假 装错材料 缺少1997年以后任副处级以上职务的干部任免审批表,审核验收标准,收集归档规定新增归档材料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