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指导青年教师邀--舞教案

jiups****uk1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7.50KB
约5页
文档ID:40089618
指导青年教师邀--舞教案_第1页
1/5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1 1 欧洲音乐发展的几个时期欧洲音乐发展的几个时期 ①古代音乐②中世纪音乐③文艺复兴时期音乐④巴洛克时期音乐⑤古典主义时期音乐⑥浪漫主义时期音乐⑦印象主义时期音乐⑧20 世纪音乐 2 2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特点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特点音乐语言生动贴切,表情细腻,题材广泛,曲式多元,表现个人情感,表现生活,不拘泥于形式3 介绍浪漫主义音乐作品介绍浪漫主义音乐作品《《邀舞邀舞》》1 )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作品就是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韦伯的作品,这是一首圆舞曲形式的作品 那么什么是圆舞曲呢?他的产生风格和形式是怎么样的呢 圆舞曲圆舞曲:一译华尔兹一译华尔兹 ,舞曲的一种舞曲的一种.三拍子三拍子,快慢不等快慢不等.2 )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乐曲和作者韦伯韦伯:浪漫主义初期的代表人物,出生于旅行剧团领班的家里.从小跟父亲学习音乐, 受贝多芬晚期浪漫主义因素影响,最早建立浪漫主义创作风格的作曲家.他的代表作有,钢琴曲.也创作了很多其他音乐体裁的音乐作品,如钢琴协奏曲,交响曲等.其中 最为脍炙人口的是钢琴曲,被伯辽滋改编成管弦交响乐后,就象流行音乐一样广为流 传. 邀舞是韦伯 1819 年写的一首回旋曲形式的华丽圆舞曲,在他妻子生日晚会上,作为 生日礼物送给他的妻子卡洛丽 . 3) 邀舞整体的结构分为三段体引子引子-----舞曲舞曲-----尾声尾声4 分段进行欣赏和分析作品分段进行欣赏和分析作品1) 欣赏引子部分音乐欣赏引子部分音乐( (大提琴大提琴) ) 0 0 5 5 5 5 5 5︱︱ 5 5 1 1 1 1 3 3 5 5 1 1 ︱︱ 3 3 –– 2 2 1 1 ︱7︱7 . . 1 1 2 2 3 3 ︱︱ 4 4 - - - - ( (单簧管单簧管) ) 5 5 4 4 3 3 0 0 3 3 2 2 1 1 0 0 1 1 1 1 7 7 6 6 6 6 0 0 2 2 5 5引子部分音乐在速度、力度、及演奏等方面有何特点?音乐在表现什么情景?引子部分音乐在速度、力度、及演奏等方面有何特点?音乐在表现什么情景?((1 1)速度、力度的特点表现了彬彬有礼的男士形象,休止符的运用使女士的形象显得)速度、力度的特点表现了彬彬有礼的男士形象,休止符的运用使女士的形象显得非常害羞。

非常害羞2 2)两种乐器音色的交替出现表现了男士的邀请和女士的应答两种乐器音色的交替出现表现了男士的邀请和女士的应答2 2 ) )学生活动学生活动: :进一步理解引子部分进一步理解引子部分, ,创造情景创造情景, ,设想如何用语言把引子旋律表现出来设想如何用语言把引子旋律表现出来【【课堂提示课堂提示】】①男士如何做出邀请女士的动作,女士做出如何拒绝男士的邀请,然后如何应邀②乐曲开始,大提琴演奏出了低音区的旋律,表示男士的邀请接下来的高音区 的旋律表示女士对邀请的婉言谢绝一呼一应,好似两人的对话,然后,又出现对话式的 旋律,表示男士更为恳切女士的旋律结束在主音上,表示终于同意男士邀请,于是两人 翩翩起舞第 1—5 小节:邀舞者初次出现 第 6—9 小节:女子婉言谢绝第 10—13 小节:男子坚决请求 第 14—16 小节:她同意了第 17—19 小节:他开始和她交谈 第 20—21 小节:她回答第 22—23 小节:谈得热闹起来 第 24—25 小节:互相非常投机第 26—27 小节:他请她跳舞 第 28—29 小节:她答应了。

第 30—31 小节:各就各位 第 32—35 小节:等待音乐开始时起舞3) 欣赏舞曲片段一欣赏舞曲片段一5 5 1 1 3 3 5 5 1 1 0 0 3 3 2 2 1 1 7 7 6 6 6 6 5 5 3 3 1 1 5 5设问:舞曲一在力度、速度上与引子音乐相比有何变化?描写了什么场景?设问:舞曲一在力度、速度上与引子音乐相比有何变化?描写了什么场景?归纳:(归纳:(1 1)力度、速度明显加强、加快,是号角式的音乐,强健有力力度、速度明显加强、加快,是号角式的音乐,强健有力2 2))3/43/4 拍圆舞曲的特点描写了盛大、华贵、热烈的舞会场景拍圆舞曲的特点描写了盛大、华贵、热烈的舞会场景4) 欣赏舞曲片段二欣赏舞曲片段二3 0 0 2 0 0 3 0 0 1 0 0 5 0 0 4 0 0 5 0 0 2 0 0 3 0 0 6 5 5 4舞曲一和舞曲二在乐器的演奏及力度上有什么不同?此片段表舞曲一和舞曲二在乐器的演奏及力度上有什么不同?此片段表现了一个什么样的情景?现了一个什么样的情景?讨论讨论归纳:归纳:1 1、力度的变化和乐器对答式出现,仿佛两人边舞边聊。

力度的变化和乐器对答式出现,仿佛两人边舞边聊2 2、旋律中休止符和、旋律中休止符和# #号的运用,描写了舞者轻盈、摇摆的舞步号的运用,描写了舞者轻盈、摇摆的舞步 5 ) 欣赏乐曲尾声欣赏乐曲尾声.这段尾声又出现了男女对话这段尾声又出现了男女对话 跳舞结束跳舞结束,男子道谢男子道谢,女子回答女子回答,然后各自离然后各自离 去去.5 再次欣赏全曲,深层次地品味再次欣赏全曲,深层次地品味6 学生小结学生小结7 布置作业布置作业希望同学们下去写一篇欣赏邀舞后的感想浪漫派音乐欣赏浪漫派音乐欣赏——《邀 舞》(教案)执教者: 保康一中 苏红玲指导教师:保康一中 王 荣教学理念教学理念::高中的音乐欣赏应以素质教育为中心,以审美教育为重点,通过积极有效的教学设计,充分应用音乐所呈现的特点(各类音乐要素),构建起自主、探索、合作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充分的理解、感受、体验音乐在表达内容与情感中的作用,使学生真正的走进音乐、热爱音乐,为终身的音乐学习打下基础教学内容:教学内容:1、 浪漫派代表作《邀舞》的欣赏2、浪漫派音乐特点3、介绍德国音乐家韦伯(1786—1826)教学思路:教学思路:针对当前学生对欧洲 19 世纪前后的古典音乐及浪漫音乐了解较少的实际,本课选取与现代生活较近的《邀舞》,拉近学生与浪漫音乐的距离,让学生以自主积极的态度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

在教学设计上,重视基本知识与音乐的听赏、理解、分析相结合,充分发挥音乐语言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索学习中,感受和体验音乐形象、音乐场景、音乐情绪所带来的审美愉悦,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欣赏打下基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韦伯的代表作《邀舞》,体会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特征2、通过欣赏《邀舞》,感受和品味浪漫派音乐在表现内容、场景与音乐形象中的作用3、通过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学习,激发学生对高雅音乐的热爱,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教材简析:教材简析:韦伯(1786-1826):欧洲浪漫主义初期的代表人物,出生于旅行剧团领班的家里从小跟着父亲学习音乐,他是受贝多芬晚期作品浪漫主义因素影响,最早建立浪漫主义创作风格的作曲家他的代表作有歌剧《自由射手》、钢琴曲《邀舞》,也创作了很多其他体裁的音乐作品,如钢琴协奏曲、交响曲等其中,钢琴曲《邀舞》最为脍炙人口,被伯辽兹改编为管弦乐曲后,就象流行音乐一样广泛流传开来了他开拓了标题音乐的表现方法,在浪漫派作曲家的舞蹈音乐体裁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邀舞》:由一个引子、四首圆舞曲和一个尾声构成它用生动的音乐语言描述了在舞会上,男士邀请女士跳舞的过程。

它是舞曲音乐和生活性内容相结合的一个典范,开创了标题音乐的先河浪漫主义音乐特点:音乐语言生动贴切,表情细腻,题材广泛,曲式多元,表现个人情感,表现生活,不拘泥于形式。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