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练习册参考答案大学语文教研室2011-10第一部分诗 歌一、填空题 1.《诗经》作品从内容上可分为____风___、___雅____、____颂___三类,从表现手法上可分为 赋 、 比 、 兴 三种2.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诗经 》,它共收录了自 西周初年 至 春秋中叶 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共 305 篇3. 王昌龄 是《从军行》的作者,其擅长的题材有 边塞诗 、_宫怨诗__、_闺怨诗等多个方面4.《古诗十九首》的编辑者是_ 萧统 5. 楚辞 是继《诗经》之后,我国诗史上的又一颗明珠6. 曹操是汉末杰出的 政治家 、 军事家 和 文学家 ,也是建安文坛的领袖7. 《女神》以崭新的内容与形式,成为中国现代新__诗史___上的里程碑8. 《七子之歌》的作者是 闻一多 先生9. 诗歌同所有文学作品一样,都是靠语言来塑造 形象 、抒发 感情 、表达 主旨 ,达到感染、愉悦和教育读者的目的10. 朗诵是运用 清晰 、 响亮 的声音,并结合各种语言___手段__来完整再现具体作品内容及表达其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
二、词语解释题1.诗歌:通过精练、形象、有节奏、韵律的语言反映社会生活,抒发情感的一种文学体载以具体的艺术形象,感染、启迪人,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 2.乐府:一种诗歌形式主要以叙事为主,较多使用比兴和铺陈手法;句式自由多样,整齐的五言居多,也有自由的杂言;语言朴素、自然、生动3.意境:所谓诗的意境,就是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意)和生动的客观事物(境)相结合,创作出来的一种既不同于生活真实,又可感可信,并且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4.节奏:所谓节奏就是通过语言的高低、轻重、停顿有规律地交替出现,并形成诗句的抑扬顿挫,读起来声音出现有规则地强弱、长短的现象5.新诗:就是用白话写成的诗的总称它分为自由体、新格律体、梯形体等等6.叙事诗:就是有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人物描写的诗的总称 三、判断题(在括号里对的打“√”错的打“”)( √ )1.王世贞:七言绝句,王江宁与太白争胜毫厘,俱是神品 ( √ )2.屈原是我国古代第一个具有伟大成就的诗人 ( )3.《秋兴》八首,均是诗人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写成的。
( )4.诗句“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出自艾青的《偶然》 ( √ )5. 乡愁是中国诗歌自古以来的一个普遍主题 )6.汉乐府民歌表达上主要以抒情为主 √ )7.《短歌行》一诗,较好体现了诗人深沉雄壮的风格 √ )8.《春江花月夜》千百年来为世人所传诵,有“孤篇压倒全唐之说” √ )9.《从军行》(其一、其四)两首诗的共同特点:诗人善于捕捉典型的情景,概括富有典型意义的画面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人物的感情活动 )10.新诗指的就是自由诗 四、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且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1.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D )A.《古诗十九首》 B.《楚辞》 C.《乐府诗集》 D.《诗经》2.诗句“啊,我年轻的女郎” (《炉中煤》)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其喻体“年轻的女郎”的本体是( D )A.妻子 B.情人 C.朋友 D.祖国 3.《湘夫人》中,通过描述举止动作来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诗句是( D )A.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B.鸟何萃兮苹中? 罾何为兮木上C.麋何食兮庭中? 蛟何为兮水裔 D.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醴浦 4.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 B ) A.陶渊明 B.李白 C.李商隐 D.陆游5.关于诗歌的起源众说纷纭,正确的是( D ) A.上帝创造 B.高人发明 C.外族传入 D.生产劳动6.《春江花月夜》中描写景物的重点是( C. )A. 江 B. 花 C. 月 D. 夜7.杜甫律诗中的登峰造极之作是( D )A. 新安吏 B.春望 C.登高 D. 《秋兴八首》8.对《无题》(锦瑟无端五十弦)主旨的理解,尽管众说纷纭,但大多倾向是( D )A. 爱恋说 B. 悼亡说 C. 音乐境界说 D. 自伤身世说9.被称为“七绝圣手”的诗人是( B )A. 李白 B. 王昌龄 C. 杜牧 D. 张若虚10.李白的《行路难》(其一)受鲍照《拟行路难》(其六)影响较大,而体现在具体的诗句是( A )A.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B.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 C.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D.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11.《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中用典的诗句是( D )A.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B.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D.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2.《秋兴八首》(其一)的主要情感内容是( A )A.家国之思 B.羁旅之苦 C.老病之忧 D.前途之虑 13.杜甫诗歌的风格特点是( D ) A.清新淡雅 B.豪放飘逸 C.深婉华美 D.沉郁顿挫14.《龟虽寿》的中心是( D )A.神龟虽然高寿可还是难免一死 B.形老体衰的千里马却仍有驰骋千里的豪情C.乘云驾雾的“腾蛇”最终都会变成土灰D.抒发了一种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精神15.曾被推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的诗篇是( D )A. 王维的《少年行》(其一) B. 杜甫《绝句四首》(其三) C. 李白的《望天门山》 D.王昌龄的《出塞》16.讽刺诗在白居易的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代表作是( C )A. 《卖炭翁》 B.《琵琶行》 C. 《长恨歌》 D. 《花非花》17.《春江花月夜》的线索是( C )A. 春 B. 花 C. 月 D. 夜18.在唐代其诗歌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的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并有“诗史”美誉,这位诗人是( D )A. 王之涣 B.高适 C.岑参 D. 杜甫19.《杜陵叟》中最有讽刺性的诗句是( D )A. 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
B.三月无雨汗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 C.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 D. 白麻纸上书德音,京畿尽放今年税20. 《闺怨》中体现主旨的诗句是( D )A. 闺中少妇不知愁, B. 春日凝妆上翠楼 C. 忽见陌头杨柳色, D. 悔教夫婿觅封侯 五、简答1.诗歌有哪些特点?答:诗歌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其特点具有高度的概括、强烈的激情、丰富的想象、精练的语言、鲜明的节奏与和谐的韵律等五个方面2.诗人创作诗歌为什么要借用“想象”这一手段?结合教材的篇目谈谈它的作用答:诗人在创作诗歌的构思中,要将积累的生活素材提炼出诗歌形象,创造感人的意境,就必须借用想象这个“媒介”没有想象这个“媒介”,诗人积累的素材永远成不了诗歌形象想象对于诗歌创作者来说,是完成诗歌创作的首要艺术手段3.现实主义诗歌有哪些特点?举例说明之答:现实主义的基本原则是要求按现实生活本来的样子来描写,也就是要真实地描写现实生活所以具有细节的真实性、形象的典型性、描写的客观性如杜甫的“三吏”、“三别”4.律诗与新诗有哪些区别?答:律诗具有形式排偶、声调和谐的法则,以及整齐化和音乐化的规格它们在字数、音律和平仄上都有严格要求。
新诗则是用白话写成的,它分为自由体、梯形体等等如自由体,一般是句无定字,篇无定句其字、句长短完全视诗人抒情需要定,故参差错落5.你怎样看曹操“山不厌高,水不厌深”的人才观?答:略六、简析题1. 阅读曹操的《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请回答:A.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答:抒发了人生苦短、功业未成的焦虑;渴望招纳贤才,完成平定天下的雄心壮志B.简析诗歌的层次 答:全诗可分为四层,四句一层:第一层感叹人生寿命短暂;第二层表示他延揽贤才的迫切和热诚接待贤才的意愿;第三层写延揽贤才而不可得的苦闷以及对朋友远道而来所表示出的兴奋之情;第四层用乌鹊比喻贤才寻找归宿C.诗人如何巧妙使用典故、比喻? 答:诗中以“朝露”来比喻人的生命短促;以“山不厌高, 水不厌深”比喻贤才不怕多比喻既形象生动,又寓意深刻诗中用典来抒情言志。
如对于远道来的朋友,求贤若渴的诗人就用《诗经小 雅鹿鸣》的成句,借诗中欢快的情调表达对贤才到来的欣喜 “周公吐哺”典故的巧妙运用,更是与诗人的远大志向结合得天衣无缝,而且还扣住了延揽贤才来统一天下大业的全诗主旨D.将本诗与作者的《龟虽寿》进行对比阅读,然后联系实际谈谈个人理想、抱负与成就事业的关系答:略 2.阅读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请回答:A.本诗中诗人是怎样将《春江花月夜》这一旧题推陈出新的?《春江花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