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和地图第一讲 地球和地球仪 时区和日界线 地图第一课时 地球和地球仪 时区和日界线地球和地球仪基础梳理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平均半径 km,赤道周长约 万km6 3714概况经纬网经线(度) 与纬线 (度)纬线:都是圆,长度自赤道向两极 ,指示 方向 递减东西 纬度:自 向南、北各分作90°赤道经线:都是半圆,长度 , 指示 方向 经度:自 向东、西 各分作180° 相等 南北 本初子午线经纬网及其意义概念: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 相互交织而成的网意义定 定算距离位置 方向半球划分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 两条经线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赤道20°W160°E深化探究图示法注解东西经度、东西半球、东西时区的区别20°W~0°~160°E为东半球; 160°E~180°~160°W~20°W为西半球强化专练读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点的地理坐标是 ,所属的半球 是 ,B点与A点之间的距离为 , 所属的纬度地带是 (2)图中C点的地理坐标是 ,所属的半球 是 ,C点和D点之间的距离为 3)图中F点的地理坐标是 ,所属的半球 是 ,所属的纬度地带为 ,F点在E点 的 方向 (4)图中A点在C点的 方向,E点在C点 的 方向解析 利用经纬网定方向、定位置、划分半球是解题的 关键答案 (1)(15°S,15°W) 南半球、东半球 1 110千米 低纬度 (2)(60°S,170°E) 南半球、西半球 275千 米(或277.5千米) (3)(70°N,180°) 北半球、西半球 高纬度西北 (4)东北 东北 时区和日界线基础梳理时区与区时地方时:因经度而异的时刻 时区:每隔经度 划分为一个时区,全 球共划分为 个时区(东西十二区各跨 经度7.5°,合为一个时区) 区时:每个时区 上的地方时,便 是整个时区的区时 北京时间:我国采用的北京所在东八区的 区时,即 的地方时 北京地方时:北京所在经线代表的时刻, 即 的地方时15° 24中央经线120°E116°E日界线概念: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 经线 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180°日期变更从东十二区向东越过日界线,进 入西十二区,日期应 一天 从西十二区向西越过日界线,进 入东十二区,日期应 一天减加深化探究1.列表法比较地方时、时区、区时、国际标准时间和北京 时间地方时概念一因经度不同,时刻不同,统称地方时。
强调 :时间计算与经度有关概念二以当地一天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的时刻作 为12时,依此划分一天24小时时区由地球自转角速度(W=360°/24小时),将全球划分24个时区区时各时区以本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该时区共同使用的时刻国际标准时间由格林尼治时间(0°经线)子夜起算的时间,称作世界时北京时间(1)以北京所在地的东八区的区时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标准时刻(2)以北京所在时区的中央经线(120°E)的地方时,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标准时刻2. 图示法记忆时区划分掌握此图要抓住以下几条规律:(1)0°经线以东为东经0°~180°,0°经线以西为西 经0°~180°2)中时区在中间,中时区以东为东时区(1~12),中 时区以西为西时区(1~12),即东时区在东,西时区在 西(3)时区数中间为0,向东、西两则分别由0增大到12①把平面图转化为下面的圆周图,更符合地球的实际情 况,应用起来更为方便3.图表法注解日期的变更日界线西侧日界线东侧时区东十二区西十二区经度东经度西经度时刻相同相同日期今天昨天日期变更见图见图地球自 转方向【注】 (1)日期变更时要注意月份的大、小月的变化 (2月份平年28天,闰年29天) (2)图中实线为 日界线 (3)在实际解题时,明确东十二区在180°经线西侧, 西 十二区在180°经线东侧 ,是过日界线,还是过180°经 线,尤为重要。
(4)歌诀记忆 法过日界线日期变,掌握要领并不难;两侧钟点一个样, 只是日期差一天;向东过线 要减一日,向西过线要加一 天4.图表法比较两条日界线人为日界线自然日界线 (0点经线)界线180°经线,是固定 不变的不固定,可以是 任何一条经线钟点钟点不固定,从0 点→24点日期日界线的东侧,为 旧的一天 日界线的西侧,为 新的一天钟点固定,0点 或24点日界线的东侧, 为新的一天 日界线的西侧, 为旧的一天自然日界线与人为日界线两侧日期的变更比较如下:【注】 自然日界线与人为日界线有可能重合,即当180°经线地方时为零点时强化专练(1)北京时间2008年8月8日20时奥运会开幕,此时②地所在时区的区时为 ( )A.7日4时 B.7日12时C.8日4时 D.9日12时C解析 ②地为西八区,比北京时间晚16个小时,当北京时 间为8月8日20时时,②地所在时区区时是8月8日4时。
2)3月21日6时整,甲地(40°N,45°E)正好日出此时一艘轮船航行于太平洋上经过10分钟后,该轮船越过了日界线,这时轮船所在地的区时可能是 ( )A.3月21日14时50分 B.3月22日14时50分C.3月22日15时10分 D.3月21日15时10分解析 此时全球分为3月21日和3月20日两天,若由东向西过日界线,则为3月21日15时10分,若由西向东过日界则为3月20日15时10分,故该题选 DD线,例1(2007·海南地理)读下图,回答 (1)~(2)题 (1)图中甲地位于新加坡(1°16′N, 103°50′E)的 ( )A.东北方 B.东南方C.西北方 D.西南方 (2)该国国土面积约为 ( )A.0.11万km2 B.1.1万km2C.11万km2 D.110万km2经纬网及其作用解析 (1)从经度上看,新加坡为103°50′E,甲地为51°E附近,故甲地在新加坡西面;从纬度上看,新加坡在1°16′N,而甲地位于25°N~26°N之间,故甲地在新加坡北面。
综合分析,甲地位于新加坡西北方向(2)根据比例尺和其面积可以估计出其国土面积由于四个选项数值差异太大,故选择时 容易区分,从而大大降低了本题的难度借题发挥 1.根据经纬网确定地理坐标的方法利用经纬网可以准确地确定地球表面上任何一点的地理坐标,中学生常见的经纬网图有以下三种形式:答案 (1)C (2)B (1)确定纬线与纬度在侧视图和圆柱投影图上,纬线为直线纬度数值向北增大的为北纬,向南增大的为南纬;在俯视图上纬线为一组同心圆,若圆心为北极点,各纬线均表示北纬,且数值向北极点逐渐增大(2)确定经线与经度在侧视图上,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在俯视图上经线是由极点向四周呈放射状的一组线段;在圆柱投影图上经线是与各纬线垂直的线段不论在哪种经纬网上,东经度数值随着地球自转方向增大,西经度数值随地球自转方向减小2. 确定方向(1)位于同一条纬线或同一条经线上两点的方位①位于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正西关系②位于同一条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正北关系(2)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的方位①南北方向的判定根据在经线上的相互位置(或纬度差异)确定南北方向,如果两个比较地点都是北纬度,数值大的在北面;如果两个比较地点都是南纬度,数值小的在北面。
南北方向是绝对的,北极是地球的最北端,向四周均为正南方;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端,向四周均为正北方②东西方向的判定根据纬线上的相互位置(或经度差异)确定东西方向东西方向是相对的,判断东西方向首先要选择劣弧段(两点经度差小于180°的弧段),再按地球自转方向来确定东西方向,其方法如下:a.两个相比较地点同在东经度地区,则经度数值大的在东面,数值小的在西面b.两个相比较地点同在西经度地区,则经度数值小的在东面,数值大的在西面c.两个相比较地点分别在东经和西经时,要用两地经度之和的大小来辨别东西方位若两地经度之和小于180°,则东经度地点在东面,西经度地点在西面;若两地经度之和大于180°,则西经度地点在东面,东经度地点在西面3. 两地间最近航线方向的判断(1)若两地经度差等于180°,过这两点的大圆便是经线圈,最短航程过极点,具体又分为三种情况:a.同位于北半球,最近航程一定是先向北,过极点后,再向南;b.同位于南半球,最近航程一定是先向南,过极点后,再向北;c.两地位于不同半球,这时需要讨论,要看过北极点的为劣弧,还是过南极点的为劣弧,确定后,再讨论(2)两地经度差不等于180°,则过两点的大圆不是经线圈,而与经线圈斜交,最短航程不过两极点,而是过两极地区(或上空),具体又可分为两种情况:a.甲位于乙地的东方,从甲到乙的最短航程为:同在北半球,先向西北,再向西,最后向西南;同在南半球,先向西南,再向西,最后向西北;位于不同半球时需要讨论,方法同上。
b.甲位于乙地的西方,从甲到乙的最短航程为:同在北半球,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同在南半球,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位于不同半球需要讨论,方法同上4.根据经纬度计算两点间的距离(1)同一条经线上两点间的距离:地表同一条经线上两点间的距离就等于两点间的纬度差乘以111千米因为每一条经线长约2万千米,每一条经线呈半圆状,为180°,故1°的距离约为20 000÷180°≈111(千米)2)赤道上两点间距离的计算: 赤道上两点间的距离等于两点间的经度差乘以111千米 因为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赤道是一纬线圈,为360°,故 赤道上经度每相差1°,距离约为40 000÷360°≈111(千米) (3)除赤道外的同一纬线上两点间距离的计算: 同一纬线上两点间的距离等于两地的经度差乘以111千米,再乘以该纬度的余弦函数因为地表任意纬线的长度等 于赤道长度乘以该纬度的余弦函数 (4)经纬度均不相同的两点间距离的计算:这类题一般可根据两地的经度差估算两地的东西距离,根 据两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