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统编版2025年中学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教案【后附:期末复习知识点考点提纲】

wei****017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87MB
约148页
文档ID:614578304
统编版2025年中学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教案【后附:期末复习知识点考点提纲】_第1页
1/148

统编版2025年中学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教案【后附:期末复习知识点考点提纲】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Ø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等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及其文化遗存,知道中国境内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活动;通过了解河姆渡、半坡、良渚、陶寺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知道中国的原始农耕生活;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产生;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原始社会的重要依据;通过古代文献中记述的黄帝、炎帝等神话传说,了解其中蕴含的历史信息Ø 知识导图Ø 核心素养唯物史观了解元谋人、蓝田人、郧县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等古人类活动,知道我国是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树立唯物史观;知道我国原始农业的兴起,认识人类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基础;通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等,分析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了解华夏族的形成;知道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规律史料实证知道史料分为文献史料、图像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多种类型;初步认识考古发掘成果是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依据,知道化石对我们研究早期人类的作用;通过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了解中国原始农业发展;通过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了解贫富分化和阶级分化;通过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了解早期国家的出现时空观念识读《中国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中国境内新石器时代重要遗址分布图》,观察并说出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的重要遗址,如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的距今年代及活动范围等;了解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的距今年代及活动范围;能够按时序讲述传说中炎黄联盟的形成及尧舜禹的禅让历史解释思考北京人发现的科学意义,提高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知道原始农业的兴起及意义,了解河姆渡人、半坡人的生活特点;了解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等早期国家形态;知道炎帝和黄帝等远古传说,了解其中蕴含的历史信息,思考和认识传说与史实的区别家国情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要树立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认识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劳动中表现出来的智慧与成就,增强对祖国悠久历史的认同和文化自信;良渚古城、陶寺古城等遗址的考古发现,证实中华文明有5 000多年的历史,认识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体会作为中华儿女的骄傲和自豪第1课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教学目标1.历史解释:了解元谋人、蓝田人、郧县人等古人类活动,知道我国是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通过了解北京人的发现、北京人的特征等基础知识,认识北京人发现的科学意义;知道山顶洞人及其特征。

2.时空观念:识读《中国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等,掌握识图的基本方法,培养从图片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了解化石对于我们研究早期人类的重要作用,初步认识考古发掘成果是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依据3.家国情怀:认识到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激发学生的历史兴趣,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重点难点重点:元谋人的地位;北京人的发现及特征;山顶洞人的生活情况难点:如何依据考古发掘成果进行科学推断教法学法以启发式教学为主,结合史料设置问题进行探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导与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指导学生观看视频(见课件)教师:1929年12月2日,第一个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惊世出现后来又有几个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出土,此举轰动了世界最初,北京人头盖骨化石保存在北京协和医学院的保险箱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协和医学院专家于1941年将包括“头盖骨”在内的一大批化石向美国领事馆转移时,遭遇日军突袭,从此不见踪影那么,北京人遗址和化石是怎样发现的?北京人的发现为何轰动了世界?我们今天来学习第1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教师随笔二、新课讲授板块一 我国境内的古人类1.观察《中国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见课件),指出我国境内发现的直立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有哪些。

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生活的地方有何共同点?你有什么样的认识?答案:直立人有元谋人、蓝田人、郧县人、北京人、金牛山人、和县人、南京人;早期智人有丁村人、长阳人、马坝人;晚期智人有山顶洞人、左镇人共同点:分布在黄河、长江、珠江等大江大河流域认识: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时代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2.(1)观看《元谋人》视频(见课件),根据视频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谋人考古发掘的依据和结论答案:依据:古人类的两颗门齿化石,一些粗糙的石器等结论: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2)观察下面三幅图(见课件),说一说距今100万年以上的古人类,除元谋人外还有哪些他们共同掌握了哪一生存技能?答案:古人类:距今约160万年的蓝田人,距今约100万年的郧县人生存技能:已经能够制作和使用工具过渡语:元谋人、蓝田人和郧县人是我国境内的古人类代表,而对研究人类起源更具代表性的是北京人导与学过程板块二 北京人1.观看视频《北京猿人头盖骨的发现》和北京人头盖骨化石(见课件),结合教材知识,用列表形式归纳北京人遗址和北京人的发现过程及意义,说说北京人遗址的发现地点和距今年代答案:时间发现成果1921年发现北京人遗址1921—1927年发现3颗牙齿化石;“北京直立人”或“北京人”的命名1929年我国学者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用火遗迹此后相继发掘出5个头盖骨化石,共出土40多个个体的直立人化石、大量的动物化石和约10万件打制石器意义为复原北京人的体质特征和生活状况提供了重要证据发现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上。

距今年代:约70万—20万年2.观看图片《北京人复原头像》(见课件),结合教材知识,对比一下,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有什么区别?答案: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吻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3.观看周口店出土的石器图片(见课件),结合教材知识,说说北京人制作的不同类型的工具的突出特点,以及北京人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组织状况答案:特点:北京人用石块、兽骨和鹿角等制作工具;他们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能够制成不同类型的工具,如砍砸器、尖状器、刮削器等生产生活:猎取动物,采集植物果实社会组织:当时北京人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共同从事获取食物的劳动4.阅读材料和图片(见课件),结合教材知识,说说北京人使用火的考古发现和作用答案:考古发现:北京人遗址中发现有灰烬、烧石和烧骨等,这反映出北京人已经会使用火作用: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从而改善了生存条件;学会用火是人类演化史上的里程碑5.观看图片、文字材料和视频《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见课件),结合教材知识,说说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发现的重大意义答案: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包括北京人在内的我国境内直立人遗存的发现,对研究人类起源和古人类演化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过渡语:了解了北京人的相关信息,我们再认识另一个与北京人生活在同一区域的重要的古人类——山顶洞人板块三 山顶洞人  结合教材知识,说出山顶洞人的发现地点和距今年代观看图片(见课件)并依据教材知识,想一想山顶洞人的生活与北京人相比有哪些进步答案:发现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距今年代:约3万年进步: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属于晚期智人;开始制作骨器、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可能已经知道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会缝制衣服;有爱美意识,也有埋葬死者的行为结束语: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是发现古人类遗址、出土古人类遗骨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蓝田人和郧县人也是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代表;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它的发现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山顶洞人过着集体生活,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我们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源远流长的文化感到自豪,同时也应珍惜古人类留下的文化遗产,积极保护历史文物古迹教师随笔板书设计当堂达标见学案、课件,学案、课件同步使用教学反思  本节课尽可能地采用视频、图片、文字、小组合作、角色模拟等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学会自主合作梳理信息,获得新知;注重培养学生阅读、梳理信息的能力;注意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情感升华。

通过图片来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归纳问题,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和合作探究,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空间,力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之处是教学设计相对传统,创新性不够,板块的内容设计不新颖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教学目标1.历史解释:知道原始农业的起源、发展及其重要意义,了解河姆渡人、半坡人的生活特点,知道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的概况2.时空观念:识读地图《中国境内新石器时代重要遗址分布图》,理解中华文明起源和初步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3.唯物史观:通过对河姆渡人、半坡人和北京人使用的生产工具进行比较,理解生产工具的改进促进了社会的进步通过了解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时期开始出现阶级分化和贫富分化,初步学会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看待历史4.史料实证:通过观察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出土的相关文物,理解不同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气候会形成不同的生产生活状况5.家国情怀:认识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劳动中表现出来的智慧与取得的成就,产生崇敬之情,从而认同和尊重祖国悠久的历史重点难点重点:农业的起源和发展;知道河姆渡人、半坡人的农耕生活;了解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难点:对原始农耕生活的理解认识;了解贫富分化的出现。

教法学法以启发式教学为主,结合史料设置问题进行探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导与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出示米饭、水稻、小米粥、粟等四幅图片(见课件)教师:如果让你来拍一部《舌尖上的中国——原始居民》,可以包含哪些内容?让我们一起走进第2课《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体验祖先们的农耕生活吧教师随笔二、新课讲授板块一 农业的起源与定居生活1.观看图片(见课件)并结合教材知识,说说我国先民对原始农业的探索和原始农业的产生答案:探索:在长期的食物采集活动中,我国先民对各类可食用植物的认识逐渐加深;距今约2万年,我国先民开始对一些野生的植物进行管理产生:距今约1万年,我国南北方都出现了人工栽培的农作物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栽培水稻、粟和黍均发现于我国水稻、粟和黍的人工栽培,是我们的祖先为人类文明作出的重要贡献2.观看图片(见课件)并结合教材知识,指出我国农业的起源和发展的意义答案:意义:促进了人类的定居生活人们磨制石器,制作陶器,饲养家畜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过渡语:农业的起源和初步发展,使我国进入原始农耕文明时代让我们走进新石器时代,窥探原始人类的农耕生活首先走进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的生活,了解稻作农业的繁荣。

板块二 河姆渡人与稻作农业的繁荣1.观看视频《长江流域诞生的古代文明——河姆渡遗址》和图片(见课件),并结合教材知识,根据下面的内容分解完成表格的填充背景距今年代生活地区房屋建筑原始农业农作物生产工具原始畜牧业原始手工业答案:背景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是我国史前稻作农业经济兴盛的区域距今年代约7 000年生活地区浙江余姚河姆渡,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房屋建筑。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