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知识点易考点

副**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6.50KB
约5页
文档ID:158084131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知识点易考点_第1页
1/5

4.古诗三首学习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挑”,借助注释理解“寒山、萧萧”等词语语文要素】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山行》3.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所描绘的秋景以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一、我会读一类字: 二类字: 易错音:石径(jn jng) 增添(zēng zhēng) 犹如(yoū yu )残菊(cn chn ) 赠送(zng zhng) 斜阳(y xi)挑促织(tiǎo tiāo)  橘绿(j jǘ) 橙黄(cng chng)答案:jng zēng yu cn zng xi tiǎo j chng多音字:挑tiāo (挑水 挑选) tiǎo(挑灯 挑战) 行xng(行走 不行) hng(行列 银行) 空kōng(天空 空气)  kng(空地 空白)二、我会写生字组词:寒(hn) 寒冷 寒冬 心寒 径(jng)小径 捷径 曲径斜(xi) 斜坡 倾斜 斜视 霜(shuāng)霜冻 霜降 冰霜赠(zng) 赠送 赠品 赠言 刘(li)刘海儿 姓刘盖(gai) 瓶盖 井盖 盖子 菊(j)菊花 雏菊 菊坛残(cn)残疾 摧残 残阳 君(jūn)君王 君主 君子橙(chng)橙子 橙黄 橙汁 送(sng)送别 送礼 送行挑(tiāo)挑担 挑水 挑刺易错字: 径:右边的部分第二笔是点。

霜:上面的“雨字头”第三笔是横钩挑:第七笔是竖弯钩,不是斜钩菊残(“残”右边是“戋”,不要少写一横)形近字:径(石径) 经(经常) 挑(挑战)桃(桃树) 残(残败)钱(金钱) 赠(赠送)增(增加)听写词语:阵雨 荒野 跳舞 狂欢 功课 放假 互相 狂风 急急忙忙 自然 能够 双臂三.我能理解.★山行 (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简介作者:杜牧,唐代诗人有《樊川文集》与李商隐齐名,称“小李杜” 杜牧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注释:山行:“行”,行走;“山行”,在山里行走 远上:向山的远处伸展   寒山:指深秋时节的山   径:小路  白云生处:白云生处:生:产生,生出   斜:倾斜解释,这里有曲折不直  坐:因为爱:真爱,留恋 枫林晚:傍晚时候的枫树林霜叶:经霜打过的枫叶 红于:比……更红译文: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停下来欣赏这枫林的景色,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赠刘景文 (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简介作者:苏轼,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主要代表代表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注释:赠刘景文:“赠”,赠送;“赠刘景文”,赠给好朋友刘景文 荷尽:尽,完,指凋谢荷尽,荷花枯萎 擎:举,向上托 雨盖,本来指雨伞这里指荷叶 菊残:菊花凋谢 犹:仍然 “君”是对人的尊称,相当于咱们现在的“您”译文: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的景是在初冬橙黄橘绿的时节啊!★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简介作者: 叶绍翁,南宋中期文学家、诗人代表作《夜书所见》《游园不值》注释:夜书所见:“书”,书写;“所见”,看见的景象;“夜书所见”,书写在夜晚看见的景象 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萧萧:这里形容风吹梧桐叶发出的声音 挑:用细长的物件逗引 促织:俗称蟋蟀,也叫蛐蛐。

篱落:篱笆译文: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家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眠四、我能归纳词语★描写秋天的词语:秋高气爽 天高云淡 秋风习习 一叶知秋 金桂飘香 五谷丰登 果实累累 春华秋实五、特殊句型比喻句: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六、课文易考点梳理1. 《山行》描写了深秋时节,作者在山中行走时所看到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之情2. 《山行》的作者是_____朝________,这首诗描绘的是________的景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唐 杜牧 秋天 山路 人家 白云 红叶 )3.《山行》这首诗描写的是 秋 季傍晚时分的 枫林 美景4.《山行》的作者是 唐 代诗人 杜牧 诗中描写秋日美景的诗句是:“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5.《山行》这首诗写的是秋天的景物从“寒山”“霜叶红于二月花”看出来的6.《山行》诗人是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观察的,如“远上寒山石径斜”中的“远”字点明诗人是从远处观察;“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停车”一词足以说明诗人描写的景象就在眼前,是近处。

7.《赠刘景文》一诗是 宋 代诗人 苏轼 写的这首诗告诉我们一年中最美好的光景是在秋 季8.《赠刘景文》一诗中,诗人通过诗句“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来劝勉朋友 要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9.《赠刘景文》诗人以“荷尽”“菊残”写出了秋末的特征,“已无”与“犹有”形成对比,歌颂了菊花傲视风霜的气节,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敬佩、赞美之情10.《赠刘景文》这首诗写了秋季的景色,从枯荷(荷尽已无擎雨盖)、残菊(菊残犹有傲霜枝)、“橙黄橘绿时”这些地方发现的11.《赠刘景文》通过对“荷枯、菊败、橙黄、橘绿”的描写,突出了菊花的残枝有傲霜凌寒的气概,间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敬佩之情 12.《赠刘景文》诗人一反悲秋的调子,突出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唤起人们面对生活要乐观向上,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13.《夜书所见》一诗,描绘了诗人在萧瑟的秋风中看到了梧叶、篱笆、明灯,猜想儿童在灯下拨弄蟋蟀的场景14.《夜书所见》一诗中,描写作者由萧瑟的秋风引发思乡之情的诗句是: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表现作者想象的诗句是“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15.《夜书所见》通过对秋风落叶、小孩捉蟋蟀、篱笆下的灯火等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在秋夜思念家乡的情感。

16.《夜书所见》题目的意思是 在孤寂的夜里写写所思念的景象 诗人在瑟瑟秋风中看到 远处篱笆下的灯火 ,想到了儿童在明亮的灯光照耀下挑促织七、课后习题1.《山行》这首诗写的是秋天的景物从“寒山”“霜叶红于二月花”看出来的2.《赠刘景文》这首诗写了秋季的景色,从枯荷(荷尽已无擎雨盖)、残菊(菊残犹有傲霜枝)、“橙黄橘绿时”这些地方发现的3.《夜书所见》这首诗写了秋季的景色,从“萧萧、寒声、秋风”这些地方发现的4.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停下来欣赏这枫林的景色,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5.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的景是在初冬橙黄橘绿的时节啊!八、拓展延伸◇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描写秋天景色的诗句:★秋雨: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唐]王维《山居秋暝》★秋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秋月: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唐]白居易《暮江吟》★秋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描写秋天景色的古诗:《枫桥夜泊》(唐张继) 《秋词》 (唐刘禹锡)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春夏秋冬的诗★《咏柳》 贺知章(唐)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小池》杨万里(宋)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秋 夕》杜牧(唐)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江 雪 》柳宗元(唐)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