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 道德与法治试题 (时间:60分钟;分值:80分) 说明: 1.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问答题)两部分,共计8页 2.所有题目均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40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各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2分,共20小题 1. 2023年12月19日至20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下列新闻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①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一次出舱活动 ②守住耕地这个命根子,坚决整治乱占、破坏耕地违法行为 ③习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指出,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于2024年1月1日起生效实施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感受国家发展 ②③:分析选项,守住耕地这个命根子,坚决整治乱占、破坏耕地违法行为;习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指出,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这些符合我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故②③符合题意; ①:选项是我国航天发展的成就,故①不符合题意; ④:选项是我国法治建设的成果,故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2. 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____确定为联合国假日作为中国传统民俗节日,它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等中华文明理念,也承载着家庭和睦、社会包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全人类共同价值( ) A. 元旦 B. 元宵节 C. 春节 D. 中秋节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为时政题,解析略 3. 通过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等,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 社会成员这说明( ) A.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个人 B. 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C. 人人都能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D. 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人与社会的相关知识 B:依据题文描述,通过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这说明了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故B说法正确; A: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个人观点虽然正确,但与题文主旨不符,故排除A; C:“人人都能"观点绝对化,是错误的,故排除C; D: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与题意无关,D错误; 故本题选B。
4. 亲社会行为又叫利社会行为,它是指符合社会希望并对行为者本身无明显好处,而行为者却自觉自愿给行为的受体带来利益的一类行为,常常表现为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下列同学们对亲社会行为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①小秦:上周末,我自己去爬山,这既是亲社会行为,又是亲近大自然的行为 ②小敏:扶起倒地的老人,既属于亲社会行为,又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小红:积极向社区居民宣传防火防盗知识,这既是公益活动,又是亲社会行为 ④小何:小区里的健身器材坏了,我主动找到物业反映情况,这不属于亲社会行为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亲社会行为的表现 ②③:亲社会行为又叫利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那些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行为表现为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等分析选项,扶起倒地的老人、积极向社区居民宣传防火防盗知识,都属于亲社会行为,故②③符合题意; ①:自己去爬山,这不是亲社会行为,故①说法错误; ④:小区里的健身器材坏了,我主动找到物业反映情况,这属于亲社会行为,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5. 某中学实施“旧物爱心计划”,同学们把自己闲置的图书、玩具、小工艺品等贴上标签,标上价格,同学拿走物品时把钱自主放到公益箱,所得收入全部捐献给公益组织实施“旧物爱心计划"有利于( ) ①提高同学们的竞争意识和实践能力 ②培养同学们的责任意识和沟通能力 ③同学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格 ④同学们形成正确价值观念,获得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亲社会行为 ③④:题干中同学们的“旧物爱心计划”是亲社会行为这有利于同学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格;形成正确价值观念,获得社会的接纳与认可,故③④说法正确; ①②:“竞争、沟通"题干没有涉及,故①②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6. 对下面四幅漫画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 A. 网络的影响都是积极的 B. 网络是促进民主政治进步的关键 C. 网络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进步 D. 网络是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的唯一途径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网络推动了社会进步。
C:聊天、网络购物、互联网+农业、网络问政都体现了网络丰富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推动了社会进步,故C符合题意; A:网络也有消极影响,不都是积极的,故A说法错误; B: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但不是关键,故B说法错误; D:网络可以拉进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不是唯一途径,故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7. 全民反诈行动,需要共同构筑拦截电信网络诈骗的“防火墙”以下情况中我们需要高度警惕的是( ) ①老师公布自己的号并让你转告家长 ②短信收到“中奖通知”,并要求你点击链接进行注册 ③过节期间,家人们互发红包庆贺节日 ④自称店家所售产品质量有问题,要给你退款,索要你的身份证等信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合理利用网络 ①③:老师公布自己的号并让你转告家长、过节期间,家人们互发红包庆贺节日,都是正确的 网络交往,不需要提高警惕,故①③不符合题意; ②④:依据教材知识,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我们要提高警惕,比如短信收到“中奖通知”,并要求你点击链接进行注册;自称店家所售产品质量有问题,要给你退款,索要你的身份证等信息等,都有可能是诈骗信息,故②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8. 小林经常在朋友圈晒作业、晒美食、晒外出游玩的火车票、晒家居环境、晒与家人的生活片段……他很喜欢被朋友点赞时的心情对此,你给小林的建议是( ) A. 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我们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B. 正确认识网络是把双刃剑,为保护隐私拒绝上网 C. 学会“信息节食”,不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 D. 丰富朋友圈信息内容,通过敏感话题提高点赞量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A:小林经常在朋友圈晒自己的日常生活,但在晒日常生活的同时,也需要注意保护自己的个人隐私,我们应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故A符合题意; B:拒绝上网说法错误,我们要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故B说法错误; C:材料中未体现要“信息节食”,故C不符合题意; D:通过敏感话题提高点赞量说法错误,我们要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故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9. “排队上车"在公共场所不得大声喧哗”“禁止在高铁上吸烟"等规则,提醒人们规范自己的行为,保障社会正常运行这表明( ) A. 不遵守规则要承担法律责任 B. 社会规则决定社会秩序的内容 C. 自由划定了规则的边界 D. 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社会规则的作用。
A:不遵守规则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只有违法行为要承担法律责任,故A说法错误; B: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故B说法错误; C: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故C说法错误; D:依据教程知识,题文中的规则提醒人们规范自己的行为,保障社会正常运行,表明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故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0. 某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经常对辖区内随意停放车辆,侵占公共人行道路等行为进行执法检查,加强对学校周边的交通疏导,确保社会车辆有序通行,给学生和家长提供安全、有序的环境秩序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 遵守交通规则需要他律 B. 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C. 规则都靠强制性手段保障 D. 执法部门是维护秩序的唯一力量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B:某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的做法有利于确保社会车辆有序通行、有序的环境秩序,这体现了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故B符合题意; A:遵守规则需要自律和他律,故A说法错误; C:规则也要靠非强制性手段保障,故C说法错误; D:唯一,说法绝对,故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11. 围绕“尊重”这一话题,几位同学纷纷发表如下看法: 小君:我尊重他人,也希望他人能尊重我,因为受到尊重,感觉很好 小李:无论是陌生的人还是熟识的人,我都会尊重他 小华:要想获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自己 同学们的上述看法体现了( ) ①生活中,所有的人都值得我们尊重 ②尊重是相互的,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人 ③只要学会尊重自己,就能获得他人尊重 ④受到他人尊重能够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②④:结合题干中三位同学的看法分析可知,尊重是相互的,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人,受到他人尊重能够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故②④符合题意; ①:所有,说法绝对,故①说法错误; ③:只要,就,说法绝对,故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12. 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我们应加强自我防范,远离不良行为,杜绝违法犯罪下列情境中小张的做法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 朋友受欺负,邀请小张一起去打架出气——为了“哥们儿"义气答应前去 B. 朋友邀请小张一起去网吧通宵打游戏——节假日反正也没事,去放松一下 C. 同学课间不小心撞到了小张——小张气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