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今译 前 言 《世说新语》是记载汉末魏晋时期士大夫阶层言语行为的一部笔记体小说 自汉朝末年,经三国魏晋南北朝,直至隋统一,中国社会经历了长达四百年的动荡时期农民起义、封建割据、军阀作乱、外族入侵纠缠起伏,绵绵不绝因为政治的诡谲不定,儒家入世的传统思想基石渐渐动摇,人们开始寻觅另外的精神依凭鲁迅在其《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中说:" …从汉末到六朝为篡夺时代,四海骚然,人多抱厌世主义;加以佛道二教盛行一时,皆讲超脱现世,晋人先受其影响,于是有一派人去修仙,想飞升,所以喜服药;有一派人欲永游醉乡,不问世事,所以好饮酒" 谈一些玄而又玄的道理,服药饮酒,笃信佛道,任性率真,成为当时社会精英们追逐的时尚《世说新语》一书计有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品藻、规箴、捷悟、夙惠、豪爽、容止、自新、企羡、伤逝、栖逸、贤媛、术解、巧艺、宠礼、任诞、简傲、排调、轻诋、假谲、黜免、俭啬、汰侈、忿狷、谗险、尤悔、纰漏、惑溺、仇隙三十六篇,除德行、言语、文学、政事属孔门四科,其中有部分传承儒家礼教的内容外,其余篇类大都洋溢着自由浪漫的人生格调,显示了独立自觉的文学内涵。
" 王仲宣好驴鸣既葬,文帝临其丧,顾语同游曰: 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 赴客皆一作驴鸣" (《伤逝篇一》) " 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 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褌衣,诸君何为入我褌中?"(《任诞篇六》) " 王浑与妇钟氏共坐,见武子从庭过,浑欣然谓妇曰: 生儿如此,足慰人意 妇笑曰: 若使新妇得配参军,生儿故可不啻如此"(《排调篇八》) 后世人们所心仪的任性自然,不拘小节,追求智慧的" 魏晋风度" ,在《世说新语》一书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作为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的" 魏晋风度" ,对漫长无奈、风雨飘摇的人生里程,不失为一种甜蜜的安慰 《世说新语》由南朝宋时的刘义庆和他的门下文人编撰而成刘义庆袭封临川王,为人简约恬淡,爱好文学,所以他有能力编撰此书南朝梁刘孝标为此书作注,由于宋梁两个朝代间隔短暂,所以刘孝标在注中引证了大量目前已经佚失的材料,刘注与原著一起,对引领我们窥视魏晋时代的生活,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世说新语》开笔记体小说的滥觞,是逸事小说集大成者含蓄幽默、洗练隽永的语言,为后世人们提供了丰厚的营养其" 记言则玄远冷峻,记行则高简瑰奇" 的艺术风格,直到今天还在影响着中国文学的发展。
因为个人的喜好,本人将此书以现代汉语的形式作了翻译,我非常希望大家能和我一起走进这个五彩纷呈的时代当然,因为学识的局限,会有很多纰漏之处,还望方家指教 德行第一一陈仲举礼贤 陈仲举①言为士则,行为世范②,登车揽辔③,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④太守,至,便问徐孺子⑤所在,欲先看之主薄⑥白:" 群情欲府君先入廨⑦" 陈曰:" 武王式商容之闾⑧,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注释」 ①陈仲举:陈蕃,字仲举,东汉末年人与窦武等人谋除宦官不成,被害 ②言为士则,行为世范:言行成为当时人们的楷模 ③登车揽辔:指为官上任辔(p i ):马缰绳 ④豫章:汉代郡名,治所在今江西南昌 ⑤徐孺子:豫章郡隐士 ⑥主薄:掌管文书的官吏 ⑦廨(xi):官署 ⑦武王式商容之闾:武王,周武王式,同" 轼" ,车前作扶手的横木,此为动词,意思是乘车时双手扶轼,以示敬意商容:殷商时期的贤哲,老子的老师闾:里巷的门 「译文」 陈仲举(陈蕃)的言行成为当时读书人的楷模,为官刚上任,就有澄清天下的志向担任豫章太守时,一到南昌就问徐孺子住哪里,要去探望他。
主薄说:" 大家伙儿的意思,是请太守您先到官府去" 陈仲举说:" 从前,周武王乘车经过贤人商容家门口,俯首而立敬贤礼士,席不暇暖,我要去拜访一下贤人,有什么不应该呢?" 二鄙吝复生 周子居①常云:" 吾时月不见黄叔度②,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③!" 「注释」 ①周子居:周乘,字子居,东汉末年贤人 ②黄叔度:黄宪,字叔度,东汉末年贤人 ③鄙吝:粗鄙贪婪已复:竟然 「译文」 周子居(周乘)经常说:" 我只要一段时间见不到黄叔度(黄宪),粗俗贪婪的念头就又萌生了" 三汪汪如万顷之陂 郭林宗①至汝南,造袁奉高②,车不停轨,鸾不辍轭③;诣黄叔度,乃弥日信宿④人问其故,林宗曰:" 叔度汪汪如万顷之陂⑤,澄之不清,扰之不浊,其器深广⑥,难测量也" 「注释」 ①郭林宗:郭泰,字林宗,东汉末年太学生领袖 ②造:拜访袁奉高:袁阆,字奉高,东汉末年贤人 ③车不停轨,鸾不辍轭:比喻停留的时间短暂轨:车辙鸾:鸾铃,此指马车轭:套在牲口脖子上的器具 ④弥日:整日信宿:连住两夜 ⑤汪汪:水深广的样子陂(b ēi ):池塘 ⑥器:器局,气度。
「译文」 郭林宗(郭泰)到了汝南,拜访袁奉高(袁阆),车不停驶,马不驻足,就告辞了;到黄叔度(黄宪)那里,却住了整整两天有人问他原委,郭林宗说:" 叔度犹如汪洋之水,澄不清,搅不浊,他的气度很宽广,实在让人难测呀" 四身登龙门 李元礼风格秀整,高自标持①,欲以天下名教是非为己任②后进之士有升其堂者,皆以为登龙门③ 「注释」 ①李元礼:李膺,字元礼,东汉名臣,被宦官杀害风格秀整:风度品德高雅正派高自标持:指在道德操守方面对自己期许很高 ②名教:儒家礼教 ③登龙门:喻身价提高龙门:即禹门口在今山西河津和陕西韩城之间,黄河流此地,两岸峭壁耸立,水位落差大传说鱼游到此处,能跳过去即可成龙 「译文」 李元礼(李膺)风度高雅,品德高尚,自视甚高以弘扬儒教,正定天下是非为己任后辈的读书人到了李元礼家,受到他的接待,就认为自己登龙门了 五李元礼赞贤 李元礼(李鹰)尝叹荀淑、钟浩①曰:" 荀君清识难尚,钟君至德可师②" 「注释」 ①荀淑:字季和,东汉人钟皓:字季明,东汉人,归隐后收徒达千人 ②清识:高明的见识尚:超越。
至德:大德,高尚的品德师:动词,指可为人师表 「译文」 李元礼曾经赞扬荀淑、钟浩二人说:" 荀淑见识卓越,别人很难超过钟浩道德高尚,足以为人师表" 六真人东行 陈太丘诣荀朗陵①,贫俭无仆役,乃使元方将车,季方持杖后从②,长文尚小③,载著车中既至,荀使叔慈应门,慈明行酒④,余六龙下食,文若亦小,坐著膝前于时,太史奏:" 真人东行" 「注释」 ①陈太丘:陈寔(sh),东汉人,曾作太丘长荀朗陵:荀淑,曾任朗陵侯 ②元方:陈寔长子陈纪字将车:驾车季方:陈寔次子陈谌字 ③长文:陈群字,为陈纪子,陈寔孙 ④叔慈:荀靖字,荀淑的儿子慈明:荀爽字,荀淑的儿子 「译文」 陈太丘(陈寔)去拜访荀淑,因为家里穷,雇不起仆人,就让大儿子元方赶着车,二儿子季方手持节杖在后面跟着,孙子长文年岁还小,也坐在车里到了荀淑那里,荀淑让三儿子叔慈到门口迎接,六儿子慈明敬酒,其余六个儿子上菜,孙子文若还小,就坐在爷爷膝前当时太史就向皇帝上奏说:" 道德高尚的人已经向东去了" 七泰山桂树 客有问陈季方:" 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①?" 季方曰:" 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②,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③,下为渊泉所润。
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 「注释」 ①足下:对人的敬称,多用于同辈之间家君:尊称别人的父亲,或者对人称自己的父亲荷:担负,承受 ②阿(ē):山脚 ③沾:浸润 「译文」 有客人问陈季方(陈谌):" 您的父亲太丘先生,有何功德而负天下盛名?"季方回答说:" 我爸爸就像生在泰山角落的桂树,上有万仞高峰,下有万丈深渊;上承甘露浸湿,下被渊泉滋润这时候桂树哪知道泰山有多高,渊泉有多深呢!所以我不知道我爸爸有什么功德" 八难为兄弟 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于太丘太丘曰:" 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①" 「注释」 ①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是说兄弟二人才智不分高下后世用" 元方季方" 、" 难兄难弟" 来赞扬兄弟才华俱佳 「译文」 陈元方(陈纪)的儿子长文才华出众,他和叔叔陈季方(陈谌)的儿子孝先各自评论自己父亲的功德,一时争执不下,就到爷爷陈太丘那里问讯,请求公断太丘先生说:" 元方是哥哥,但难说胜过弟弟;季方是弟弟,也难说不如哥哥" 九舍生取义 荀巨伯①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②,友人语巨伯曰:" 吾今死矣,子可去③!" 巨伯曰:" 远来相视④,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贼既至,谓巨伯:" 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 巨伯曰:" 友人有疾,不忍委去,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 贼相谓曰:" 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注释」 ①荀巨伯:东汉人 ②胡贼:胡人,泛指西北少数民族 ③可:应该 ④相视:看望你相,偏指一方 「译文」 荀巨伯远道去探望生病的友人,却遇上胡人攻打这里朋友对荀巨伯说:" 我今天可能没救了,你快点离开吧!" 荀巨伯说:" 我远道来看望你,你却让我离开,这种弃义求生的事,哪里是我荀巨伯做的出的!" 胡人攻进城内,对荀巨伯说:"大军来到,全城的人都跑光了,你是什么人?" 荀巨伯答道:" 我朋友有病,我不忍丢下他一个人我愿用我的生命换取他的生命" 胡人听罢互相说道:" 我们这些无义之人,攻进的是有道之国啊" 于是就撤兵离去了这座城池得以保全 十不失雍熙 华歆遇子弟甚整①,虽闲室之内,严若朝典②;陈元方兄弟恣柔爱之道③,而二门之里④,两不失雍熙之轨焉⑤ 「注释」 ①华歆:字子鱼,东汉人,桓帝时任尚书令,入魏后官至司徒,封博平侯,依附曹操父子遇:对待整:严整,严肃 ②闲室:私室,家中朝典:朝廷拜见皇帝的礼仪典制 ③恣:放纵 ④二门:两家 ⑤雍熙:和乐。
「译文」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