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云南省维西县塔城镇土壤适宜性评价云南省维西县塔城镇土壤适宜性评价 王蓉,毛昆明 ,张仕颖,张发明,查永丽 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昆明(650201) E-mail:cai82282@ 摘摘 要:要:本文通过对维西县塔城镇的地形地貌、土壤质量、水源条件、气候条件、水土流失 状况等5大自然因素对土壤的影响分析,选择以相似地貌单元为评价单位的同时,采用各行 政村内主要耕作土壤作为基本统计单位, 对塔城镇土壤适宜性进行了综合评价, 评定出宜农 一等地、 宜农二等地两类, 并从土壤适宜性评价角度提出塔城镇土壤改良措施及土地利用的 调整方案 关键词:关键词:土壤;适宜性;评价;塔城镇;维西 1. 评价的目的、原则及方法步骤评价的目的、原则及方法步骤 1.1 评价目的评价目的 塔城镇土壤适宜性评价的目的是通过对影响评价区土壤质量的自然因素和土地利用方式等社会经济因素的综合鉴定,为评价区的土地利用规划,土地整理及协调人、地、环境关系提供科学依据,为开发后备耕地资源,搞好评价区种植业规划服务[1][2] 1.2 评价原则评价原则 土壤适宜性评价必须与农业生产紧密结合,通过分析各个土壤组成因素的优劣及影响,明确土壤的适宜性、 限制性及其程度, 抓住主要矛盾, 利用优势, 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潜力。
本次土地适宜性评价遵循以下原则: (1)比较原则 (2)因地制宜原则 (3)综合性与系统性原则 (4)主导性原则 (5)可持续利用原则[3] 1.3 评价的方法步骤评价的方法步骤 1.3.1 评价区土壤资源以及相关资料的收集评价区土壤资源以及相关资料的收集 本次评价收集了国土资源调查、 土壤普查、 地形、 地貌、 气象气候及其他一些有关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整理 1.3.2 评价体系的选择评价体系的选择 (一)土壤质量分类体系 本次评价均参照FAO 《土壤评价纲要》 的土壤质量评价分类体系, 并结合云南省的实际,借鉴国内一些评价的方法和指标,采用三级分类法表示,即适宜性纲、适宜性类、适宜性等三级 表1 土壤利用适宜性评价分类体系 Table 1 the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soil suitability use evaluate 纲 类 等 适宜纲(S) 宜农类(SA) 高度宜农等(SA1) 中等宜农等(SA2) 临界宜农等(SA3) - 2 - 宜林类(SF) 高度宜林等(SF1) 中等宜林等(SF2) 临界宜林等(SF3) 宜牧类(SP) 高度宜牧等(SP1) 中等宜牧等(SP2) 临界宜牧等(SP3) 不适宜纲(N) 不宜农林牧类 (N) 当前不宜农等(NA1) 永久不宜农等(NA2) 不宜林等 (NF) 不宜牧(NP)等 (二)土地适宜性等级 土壤适宜性等级是在土壤适宜类范围内, 反映土壤的适宜程度和生产潜力的高低, 是土壤适宜性评价的核心。
宜农土壤类、宜林土壤类、宜牧土壤类均下设三个等级:一等(高度适宜)土壤、二等(适宜)土壤、三等(次适宜)土壤 1.3.3 评价单元的划分评价单元的划分 主要根据土地的自然属性,影响土壤生产力和土壤质量的综合特征来划分的[4]各评价区面积、地形地势、土壤类型不尽相同,所以评价单元数量均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1.3.4 评价因子的选择评价因子的选择 影响土地生产力的因子很多,如土地原地类、土壤质地、养分、土层厚度、土体结构、坡度、坡向、海拔、植被、降水,气温等,在评价中很难将全部因子都考虑进去,必须对其进行重点筛选[5]本评价根据综合性与主导性相结合、以主导性为主的原则,选取对土壤质量起决定作用、易定量化和稳定的因素作为评价因素[6] 1.3.5 土壤等级评定方法的确定土壤等级评定方法的确定 根据该区域的特点以及工作条件和手段的限制, 选用了指数和法进行土壤等级的评定划分, 对各参评因素进行逐个分析归类并将各评价单元的某一因素的权重与其相应因素的等级分相乘,计算出指数,累加出各评价单元的综合指数和(P),最后以指数和的高低来确定各评价单元的等级 1.3.6 预选指标集建立预选指标集建立 考虑到指标的可测性、稳定性,结合被评价土地的实际,选取影响当地生产力的主导因素和限制性因素,形成预选指标集,预选指标集包括5个参评因子,参评因子包括16个指标(见图1)。
- 3 - 图1 土壤适宜性评价预选指标集 Fig1 The Pre-index system of Soil quality evaluation 1.3.7 评价指标筛选评价指标筛选 本次调查以村为基本调查单位,在一个村的范围内,气候因素变化较小,在进行村域耕地地力评价时,气候条件可以不作为参评因子通过将参评因素状态值对农、林、牧的影响状况及改良程度的难易与《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和《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中关于云贵高原区山地丘陵坡耕地和云贵高原区平原耕地对因子等级划分指标相对应作对比研究参照, 进一步又将该评价区内对土壤质量影响明显的因子进行等级划分, 得出该评价区土壤适宜性评价各参评因素的分级指标 1.3.8 样品采集分析样品采集分析 为了较为全面反映土壤质量状况和考虑到评价的目的, 此次评价区共采集样品54个 采样时用GPS记录采样点的经纬度坐标及高程,并详细记录采样点周围的景观信息为增强取样的代表性,取样点附近表层土壤0~30cm土层深度取多点混合样同时对不同部位土壤剖面进行现场记录分析 样品分析方法: 土壤质地---比重计法 (卡庆斯基制) ; 土壤pH值---玻璃电极法 (GB6920,水土比为1:1);土壤有机质---重铬酸钾外加热容量法;土壤速效磷---钼锑抗分光光度法;土壤速效钾---1N中性醋酸铵浸提火焰光度计法;碱解氮---用碱解扩散法测定;质地---指测法。
1.3.9 评价指标量化分级评价指标量化分级 评价因子指标值的确定因各因子的不同而异, 采用各单因素独立评分 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分值为0~100,分值差异的大小因各自的特点而异,最优的条件取100,最恶劣的条件取0,其余条件的作用分值根据它对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影响程度给定; (2)评好关键分值如:在区内坡度2 2~1 1~0.5 30 30~20 20~15 8.5 酸碱性 指数 100 75 50 25 0.1指标 高 中 中偏低 低 土壤速效养分含量 指数 100 75 50 25 0.1指标 15° 坡度 指数 100 75 50 25 0.2农耕地适宜等级指数和范围(P)≥85 85~65 65~45 30 5.395.02 75.75 2.96 205.32 2 10 较好 中 壤 >30 5.325.15 67.57 10.91 437.63 3 10 较好 砾 质 >20 5.6811.43 175.87 12.77 311.16 4 10 较好 中 壤 >30 5.8211.41 82.12 7.54 648.40 5 10 较好 轻 壤 >30 5.6210.52 171.95 28.65 447.28 6 <5 较好 砂 壤 >30 5.366.16 89.57 10.51 637.96 7 川 达 阁 达 <5 较好 砂 土 >30 6.256.12 34.74 4.71 99.47 8 5 一般 中 壤 25 4.897.77 127.44 0.79 124.83 9 10~15 较好 中 壤 >30 4.719.84 145.26 0.93 89.56 10 3~5 较好 重 壤 >30 5.048.08 128.71 1.29 69.40 11 5~10 一般 中 壤 >30 6.666.44 77.27 0.65 44.18 12 川 达 薄 阁 5~10 较好 中>30 5.1111.91 154.77 2.55 99.68 - 7 - 壤 13 5~10 较好 轻 壤 >30 4.597.96 167.16 2.62 139.90 14 10 较好 重 壤 >30 5.407.08 111.18 1.60 104.64 15 5~10 好 砂 壤 50 5.586.50 107.43 4.83 84.51 16 <5 好 砂 壤 30 5.558.74 103.60 3.99 306.34 17 5~10 好 轻 壤 >50 6.2814.32 135.17 4.56 311.41 18 <5 好 砾 质 30 6.052.43 15.66 1.04 114.76 19 <2 好 轻 壤 >50 6.178.17 80.35 5.63 286.11 20 5 好 轻 壤 50 6.162.67 20.11 1.42 165.16 21 <5 好 轻 壤 >50 5.304.13 56.47 3.84 175.24 22 <2 好 砾 质 >50 5.924.33 44.59 2.28 119.86 23 川 达 左 岸 <2 好 砂 土 50 6.129.09 56.69 3.77 195.27 从测定结果可以看出川达评价区的耕地均有一定的坡度, 土壤质地以壤土为主, 质地较好,土壤pH适中,有效土层厚,多数大于30cm。
土壤肥力中等,有机质含量较高,速效磷含量偏低,速效氮、速效钾含量适中 2.1.3 川达评价区土壤质量评价结果川达评价区土壤质量评价结果 表4 川达评价区土壤质量评价结果汇总表 Table 4 The evaluation of soil quality evaluation results summary in Chuanda 编号 评价区 坡度 灌溉保证率 土壤质地 有效土层厚度 pH有机质速效养分平均指数和 适宜性 面积 (亩) 1 15 15 10 15 5 157.582.5 SA2 49.15 2 15 15 10 15 5 151085 SA1 57.41 3 15 15 2.5 11.25 7.5151076.25 SA2 66.77 4 15 15 10 15 7.5151087.5 SA1 115.12 5 15 15 10 15 7.5151087.5 SA1 113.10 6 20 15 7.5 15 5 151087.5 SA1 143.38 7 川达阁达 20 15 5 15 7.5155 82.5 SA2 91.12 8 20 10 10 11.25 5 157.578.75 SA2 148.41 9 10 15 10 15 5 157.577.5 SA2 156.15 10 20 15 10 15 5 157.587.5 SA1 120.23 11 15 10 10 15 10155 80 SA2 124.24 12 川达薄阁 15 15 10 15 5 157.582.5 SA2 148.89 - 8 - 13 15 15 10 15 5 157.582.5 SA2 97.23 14 15 15 10 15 5 157.582.5 SA2 101.81 15 15 20 7.5 15 7.5157.587.5 SA1 75.13 16 20 20 7.5 15 7.5151095 SA1 45.14 17 15 20 10 15 7.5151092.5 SA1 63.93 18 20 20 2.5 15 7.5157.587.5 SA1 46.08 19 20 20 10 15 7.5151097.5 SA1 45.59 20 20 20 10 15 7.5157.595 SA1 79.82 21 20 20 10 15 5 157.592.5 SA1 49.94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