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中历史 专题五 无产阶级革命家 四 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列宁(二)知识导航学案 人民版选修4

F****n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1.50KB
约4页
文档ID:116062899
高中历史 专题五 无产阶级革命家 四 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列宁(二)知识导航学案 人民版选修4_第1页
1/4

四 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列宁(二)思维激活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力主同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你知道列宁这样做的初衷是什么吗?提示:争取和平的环境,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自主整理一、巩固苏维埃政权1.签订《布列斯特和约》(1)目的:争取_______________,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发展社会主义革命成果2)概况:1918年3月,在列宁的坚持和说服下,苏俄与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赢得了短暂的_______________机会2.反对外来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1)措施①为保卫红色政权,苏维埃成立了国防委员会,列宁亲自担任主席,动员全国人民参加卫国战争②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为保证前线的供应,苏维埃政府把国家经济的管理转入战时轨道,在全国实行了劳动义务制,规定不劳动者不得食;实行粮食贸易垄断制,禁止私人买卖粮食;1919年又实行了_______________2)结果:到_______________年末,帝国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都被粉碎,苏维埃政权取得了完全胜利3)意义:国内战争的胜利,捍卫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生存和独立,保住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_______________。

二、实施新经济政策1.实施:1921年3月,_______________通过了以实物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的决议,标志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2.内容(1)实施_______________,农民完税后,剩余的粮食可以到市场上出售,交换所需的工业品及其他商品2)帮助私人小工业、_______________的恢复和发展3)采取租让制,国家把无力经营或不擅长经营的企业,租让给_______________4)容许一定范围内的_______________3.成效:新经济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工人的劳动积极性,使各行各业得到快速恢复和发展4.意义(1)由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证明了社会主义需要_______________2)新经济政策对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三、生命晚期的重大理论贡献1.主要内容(1)关于党的团结,列宁建议增加中央委员会的委员人数,加强集体领导,更好地实行_______________2)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①列宁提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结成联盟,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基础②列宁强调,为奠定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要大力发展大机器工业和_______________。

③列宁主张对农业要实行社会主义改造,通过_______________等劳动组合形式把农民吸引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来3)关于党的建设和政权问题:列宁提出要防止文牍主义、滥用职权、拖拉作风、贪污腐化,坚决同_______________作斗争4)关于社会主义的前景:列宁预言社会主义必然在全世界获得最终的胜利社会主义将由俄国一国胜利发展为多国的胜利,这是社会主义胜利发展的客观规律2.历史意义:列宁的思想,不仅指导了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对整个国际_______________运动都具有指导意义高手笔记本课内容在上一课内容的基础上,讲述了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领导人民捍卫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光辉事迹学习本课内容,一方面要把握列宁领导人民保卫苏维埃政权,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基本史实,另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列宁在这一时期的重大理论贡献在此基础上,要注意体会列宁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的创新勇气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名师解惑1.苏俄政府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的原因剖析:《布列斯特和约》对俄国来说是一个屈辱的和约,但这一和约的签订,反映了俄国广大人民的心声,使俄国摆脱了帝国主义战争,为苏维埃政权的巩固创造了条件。

把握本问题,能够培养把历史问题放到特定历史背景下进行分析的能力1)苏维埃政府成立后,没有一支可以作战的军队进行自卫战争,这是决定苏俄必须签订割地赔款和约的最主要的原因2)经过三年多战争的破坏,国民经济已濒临崩溃的边缘,苏俄的武器、粮食等战略物质极端缺乏3)国内反革命破坏活动十分猖獗,而苏维埃政权正在建立之中,迫切需要早日退出帝国主义战争,争取一个和平喘息的时机,以便巩固政权,壮大红军,恢复经济,聚集力量,做好反侵略准备4)广大人民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困苦不堪,他们厌恶战争,渴望结束战争,要求和平2.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剖析:对一个具体政策的评价,既要看到其积极的一面,也要看到其消极的一面,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分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残酷的战争环境、经济破坏和物质极端缺乏的形势下,苏维埃政府采取非常措施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经济体制该政策最大限度地动员了全国的财力、物力,保障了军事上的胜利,巩固了苏维埃政权由于该政策主张取消一切商品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均由国家集中分配;实行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在国内战争结束后继续实行该政策,就严重地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使工农联盟濒于瓦解,同时也对国家的经济建设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它并不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3.关于新经济政策剖析:正确的政策源于对客观现实的正确反映及认识的提高,新经济政策适应了现实的需要,即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对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本问题阐述了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特点、内容及评价等,把握本问题,能够形成对新经济政策的全面认识,有利于培养对历史现象的评价能力1)背景: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遇到挫折,俄国国内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这就使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重新思考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②国内战争的胜利结束,巩固了苏维埃政权和社会主义公有制,为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创造了条件2)特点:新经济政策是在无产阶级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通过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生产,从而恢复农业生产,恢复整个国民经济,以便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使社会主义成分战胜资本主义成分,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3)内容:①农业方面,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有限度地允许农民租佃土地和雇佣劳工②工业方面,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厂矿企业仍归国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③流通方面,允许一定范围内的自由贸易;实行按劳分配。

4)评价:苏俄的新经济政策,是社会主义国家也是20世纪以来世界历史上最早的影响深远的经济改革政策,它表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已放弃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开始从苏俄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和改善工农联盟,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增强社会主义的经济实力,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列宁对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一步探索的结果,他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这一政策受到了俄国广大工农群众的欢迎,促进了俄国工农业生产的恢复,进一步巩固了苏维埃政权讲练互动【例题】 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有人对列宁说:我们过去认为可以一举消灭商品经济,走向社会主义但实际情况表明,必须发展商品经济此后苏维埃政权…(  )A.采取余粮征集制B.建立战时经济体制C.实施新经济政策D.颁布新的土地法令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分析和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必须建立在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正确分析基础之上,理解题干的要求是解答的关键从题干来看,列宁的表述反映出苏俄政府要把取消商品经济的政策转变为恢复发展商品经济的政策。

只要理解了这一点,很容易作出正确的选择答案:C黑色陷阱 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核心内容混淆,造成误选A项变式训练1.下表为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情况,表格中所反映的信息有(  )1913年1921年1923年1925年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9446622078608730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39.7922.1334.5544.24①战争使俄国农业遭到破坏 ②1921年苏俄工农联盟受到削弱 ③农业生产到1925年基本恢复到一战前的水平 ④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答案:A2.(2006广东高考)关于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造成1921年春苏俄发生经济、政治危机的重要原因B.实践证明,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是行不通的C.农业集体化方针确立后,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D.新经济政策的核心内容是实行余粮征集制,取消一切商品贸易答案:D问题探究【问题】 有人认为,新经济政策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有使资本主义政策得到发展,有再重新走回资本主义道路的危险;有人认为,只要经济命脉掌握在国家手中,国家资本主义就可以受到控制,苏俄可以沿着社会主义道路走下去。

根据所掌握的知识,谈一谈你自己的看法导思:看待一种经济模式优劣的标准只能看其是否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市场经济仅仅是发展经济的手段,不是区别不同社会制度的标准探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又具有反作用,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是根据自己的国情,在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和经济命脉的情况下,利用商品、市场和货币关系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巩固工农联盟,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一种探索它反映了苏俄在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探索了小农生产者占优势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实践证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不但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而且巩固了工农联盟,保证了苏俄稳步向社会主义过渡教材链接教材第116页“材料阅读与思考”提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维埃政权为了保障战争供应而制定执行的非常性政策,其实质是禁止商品的生产和交换它是由当时客观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的政策,它对赢得战争的胜利和巩固苏维埃政权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政策从一开始就暴露出严重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过急地摧毁一切旧的生产关系,过度地实行工业、贸易国有化,取消私商活动,堵塞流通渠道,用国家法令的手段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小农占优势的苏维埃国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忽视了广大农民的特点和需要,损害了农民的物质利益因此长期执行这种政策将破坏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威胁到工农联盟的巩固因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只能是一种临时性的政策1921年,列宁等苏维埃领导人决定废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过渡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是以粤商简照南、简玉阶兄弟为主体,南洋华侨集资创办的在旧中国最大的一家民族资本烟草企业简照南、简玉阶兄弟原在香港经营怡兴泰商号、贩运土洋新货于日本、香港、泰国之间,数年后积余资本3万多元。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