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灯光》一课的时代背景及个人资料

飞****9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72.01KB
约4页
文档ID:149533188
《灯光》一课的时代背景及个人资料_第1页
1/4

《灯光》一课的时代背景及个人资料本文作者王愿坚是当代著名作家,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 他的作品真实、生动、感人,最著名的作品有《党费》、《粮食的故事》、《七根火柴》等,本文写于解放前夕这篇课文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 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 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课文的主体部分是对往事的回忆 先写在一场激烈的围歼战前夕, 郝副营长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再写战斗打响以后, 为了帮助后续部队找到突破口, 郝副营长毅然点燃了书, 结果暴露了自己, 被敌人的机枪打中; 最后写这场围歼战获得了彻底的胜利,而那位 “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 ”而献身的郝副营长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课文的开头意在引起对往事的回忆, 结尾同开头照应 加上这样的开头结尾, 显然是在告诉人们: 千万不要忘记那些缔造新中国, 给我们带来幸福生活的革命先烈郝副营长生前的一段话, 可能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难点 联系上下文可以知道, 事情发生在建国前的 1947 年,当时除了城市以外,绝大多数农村是没有电灯的而郝副营长跟 “我”一样, “从小生活在农村 ”,因此也没见过电灯《灯光》综合资料之一佚名【解词造句】[高悬 ] 高挂。

例:清风习习,明月高悬,好一个迷人的夜晚![豫皖苏 ] 豫:河南省皖:安徽省苏:江苏省[宏伟 ] (规模、计划等)雄伟壮大例:宏伟的南京长江大桥横跨大江南北,桥上行人车辆川流不息[漫步 ] 没有目的而悠闲地走例:漫步在林荫路上,我们心中舒畅极了[围歼战 ] 包围起来歼灭敌人的战斗[交通沟 ] 阵地内连接堑壕、工事,供交通联络的壕沟也叫交通壕[倚] 靠着[胸墙 ] 为了便于射击和减少敌人火力可能造成的损失, 在战壕边沿用土堆砌起来的矮墙[憧憬 ] 向往例:孩子们听着老人的话,憧憬着美好的明天[千钧一发 ] 钧:古代重量单位,一钧等于 30 斤千钧一发指千钧的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上,比喻极其危险例:敌人越来越近,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小战士勇敢地扔出了一颗手榴弹[世纪 ] 100 年为一个世纪[璀璨 ] 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本课指天安门广场灯光耀眼 例:一颗颗钻石在灯光下放射着璀璨的光芒1【近义词】宏伟(雄伟)赞叹(称赞)沉思(深思)沉寂(沉静)暴露(显露)憧憬(向往)浓密(茂密)倚(靠)【反义词】挺进 <撤退 > 漆黑 <雪白 > 沉寂 <喧闹 >短暂 <漫长 > 暴露 <隐蔽 > 浓密 <稀疏 >【难句讲解】1. “多好啊! ”这一声平常的赞叹,使我心里微微一震。

平常的赞叹 ”,指 “多好啊 ”这句话平白朴实 “使我心里微微一震 ”,指 “我”对这赞叹的反应 “震 ”,震动,说明这种反应还比较强烈,将引起对激动人心的往事的回忆2.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对未来的憧憬里去了这是写郝副营长在激战前, 向往光明和幸福的前景的神态 从这种神态里, 我们完全能理解他英勇战斗的崇高理想和伟大动力, 完全能感到他那颗为解放中国人民,为造福于中国人民而跳动的心 “漆黑的夜空 ”,是实在的景象,在这里正好衬托郝副营长对光明的向往3.这位年轻的战友,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这句话感情深沉,含义深刻话中称 “年轻的战友 ”,是对年仅 22 岁就在战斗中牺牲的郝副营长的痛惜 接着的话的意思是, 他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 换来了后代的幸福和安乐;他的献身的精神多么伟大,他的无私的品德多么高尚!【佳句赏析】那千万盏灯, 高悬在夜空里, 静静地照耀着宽阔的广场和宏伟的建筑群, 就像数不清的眼睛,深情地望着天安门,令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这一句描写的是天安门广场的灯火 “千万盏 ”,说明灯之多 “静静地 ”照耀着广场,使人感觉到环境的和平、安宁。

“就像数不清的眼睛,深情地望着天安门 ”,这一比喻使灯光似乎有了生命, 有了情感, 有着深刻的含义 课文在开头部分细致地描写灯光,自然而然地引出下文关于灯光的故事,意味深长内容提要】本文讲的是作者漫步在天安门广场, 由广场的千万盏灯回忆起的一桩关于灯光的往事那件事情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一次围歼战就要打响的时候 作者看到郝副营长借着火柴微弱的亮光在看一本书的插图,图上画着一个孩子在电灯下读书这幅插图使郝副营长陷入对未来的憧憬之中 战斗打响后,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炮火的袭击,和突击队失去了联系 郝副营长点燃了那本书, 用火光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他这样做,暴露了自己战斗胜利了,他却牺牲了2【章法结构】爱看灯光 →回忆往事 →难忘过去【分段段意】第一段(第 1、2 节):讲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作者漫步在天安门广场,听到“多好啊 ”的欢叫,引起了对往事的回忆第二段(第 3—12 节):叙述关于灯光的往事第三段(第 13 节):讲 “我 ”想起 “往事 ”,含着不忘过去,应当把先烈的革命精神发扬光大的意思中心思想】本文讲的是作者漫步在天安门广场, 由广场的千万盏灯回忆起的一桩关于灯光的往事表现了革命先烈为了后代的幸福欢乐,不惜牺牲自己的崇高精神。

写作特点】本文开头运用倒叙的手法, 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写起, 叙述过去的事情, 结尾又回到写灯光文章前后照应,结构紧凑学习要点提示1.了解作者由具体事物而产生的联想,理解课文思想内容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识扩展王愿坚:当代著名作家 1945 年 1 月参加八路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等解放后创作了不少革命题材的小说著名的有《党费》、 《粮食的故事》、《七根火柴》等3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