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文学史-文学常识习题3.

我**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87.50KB
约7页
文档ID:113260664
中国文学史-文学常识习题3._第1页
1/7

《中国文学史》文学常识习题(三)-魏晋南北朝1.魏晋南北朝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异常繁荣,中国文论史上,魏曹丕的《 典论 · 论文 》是第一篇文学批评的专门论文;西晋陆机的《 文赋 》是第一篇完整而系统的创作论专论;南齐刘勰的《 文心雕龙 》是第一部系统阐述文学理论的专著;南梁钟嵘的《 诗品 》是最早的诗歌评论专著,是中国古代诗话之祖2.南朝 萧统(梁武帝的长子) 所编的《(昭明)文选 》是现存最早的文学总集3.建安时代“三曹”指 曹操 、 曹丕 、曹植 父子;“七子”之说出自 曹丕 的《典论·论文 》,指 孔融 、 陈琳 、 王粲 、 徐干 、 阮瑀 、 应玚 、 刘桢 七人4.曹操现存诗歌都是 乐府 诗,其《 步出夏门行 · 观沧海 》是我国现存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5. 鲁迅 称曹操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其教令如《 让县自明本志令 》,自述生平之志,略无掩饰做作之笔 6.曹丕的《 燕歌行 》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其《 大墙上蒿行 》被王夫之评为长句长篇的“开山第一祖”7. 曹植 是第一位大力写作五言诗的文人,其诗作被钟嵘《诗品》评为:“骨气奇高 , 辞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 。

8.《洛神赋》是曹植赋的代表作,内容虚构了自己在洛水遇神女的故事9. 刘勰《文心雕龙·才略》中说“文帝以位尊减才,思王以势窘益价”,“文帝”指 魏文帝曹丕 ;“思王”指 陈思王曹植 10.“建安七子”中刘勰许为“七子之冠冕”(《文心雕龙·才略》)的是 王粲 ,代表诗作是《 七哀诗 》三首、赋作是《 登楼赋 》11.元好问《论诗绝句》“曹刘坐啸虎生风,四海无人角两雄”中“曹刘”指 曹植 、 刘桢 12.建安时期的女诗人 蔡琰(字文姬,蔡文姬) 所存作品以五言体的《 悲愤诗 》较可信13.正始是魏废帝曹芳的年号,但习惯上所说的“ 正始之学 ”,还包括正始以后直到西晋立国这一段时期的文学创作14. “竹林七贤”指 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 七人15.阮籍字 嗣宗 ,晚年做过步兵校尉,故世人又称之为“ 阮步兵 ”其《 咏怀诗 》八十二首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政治抒情组诗的先河 16.嵇康字 叔夜 ,曾官中散大夫,故世称“ 嵇中散 ”,其散文代表作为《 与山巨源绝交书》,四言诗《 赠秀才入军 》充分体现了作者高远的情怀。

17.太康诗风以“ 繁缛 ”为特征, 追求华辞丽藻、描写繁复详尽、大量运用排偶 是这一特征的主要表现18.潘江陆海指西晋诗人 潘岳 、 陆机 19. 左思 的《 三都赋 》在赋体上属于 京都赋 ,有“洛阳纸贵”之誉20.左思的《 咏史 》八首,开创了咏史诗借咏史以咏怀的新路21.诗歌以“游仙”命名始于 曹植 , 郭璞 [pú】 的游仙诗则开创了“以仙比俗”、以游仙写失意之悲的路径23.东晋时代那些专述老庄哲理的诗,被称为“ 玄言诗 ”,代表人物是 孙绰 和 许询 24.陶渊明又名 潜 ,字 元亮 ,号 五柳先生 ,私谥 靖节 25.陶渊明的诗歌最有代表性的是 田园诗 26.鲁迅认为陶诗不但有“静穆”、“悠然”的一面,也有“金刚怒目”的一面,后者指《 咏荆轲 》、《 读山海经 》等具有慷慨悲壮的风格的作品27.陶渊明的散文辞赋,《 五柳先生传 》是作者自况;《 桃花源记 》描写了一个美好的理想社会;《 归去来兮辞 》是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28.谢灵运因袭封康乐公,故世称 谢康乐 ,是 山水诗 的鼻祖。

29.谢灵运《登池上楼》中“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一联,是脍炙人口的名句30. 南朝刘宋时期, 颜延之 与谢灵运齐名,当时并称为“颜谢”; 鲍照、谢灵运、颜延之 并称为元嘉三大家31.鲍照既是第一个有意识致力于 七 言诗创作的诗人,又是 杂言式七言歌行体 的开创者,他这类诗歌的代表作有《 拟行路难 》十八首32.鲍照的辞赋、骈文以《 芜城赋 》与《 登大雷岸与妹书 》为代表33. 谢惠连的《 雪赋 》假托 司马相如与梁孝王 的对话,描摹雪景;谢庄的《 月赋 》假托 陈王曹植与文学侍从王粲 的对话,以描摹月景,是当时赋坛名篇34. 新体诗 是齐梁陈三代在发现并自觉运用四声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新诗体,因其最初形成于南齐永明(齐武帝萧赜年号)间,故称永明体35.南齐时期围绕竟陵王萧子良,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文学集团,其中最著名的 萧衍、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 等八人(任举四人),号为“竟陵八友”36. 提出“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的是 沈约 37. 大谢“谢灵运”和小谢“谢朓” 合称“大小谢”。

38.认为“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的南朝诗人是 谢朓 39. 李白在《金陵城西楼月下吟》诗中所赞:“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谢玄晖即南朝诗人 谢朓(字玄晖 ) ;“澄江静如练” 出自他的名作《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_ 》40. 围绕梁简文帝萧纲的文学集团以大力创作“ 宫体诗 ”著称 41. 因徐摛、 徐陵 ,庾肩吾、 庾信 父子都以创作宫体诗文著称,当时“宫体”也号“ 徐庾体 ”42.江淹是南朝著名的赋家,《 恨赋 》和《 别赋 》是他的两篇名作43. 吴均的《 与宋元思书 》是南朝最杰出的写景小品之一,号称 吴均体 44.北朝文学中合称北地三才的是 温子昇、邢邵、魏收 45.被誉为“穷南北之胜”的文学家是 庾信 46.《 拟咏怀 》二十七首是庾信后期表达“乡关之思”的代表作47. 庾信《 哀江南赋 》以自身的经历为线索,历叙梁朝由兴盛而衰亡的经过,具有史诗性质赋前的序是一篇能独立成章的 骈文 48. 郦道元的《 水经注 》对于唐以后古文家的游记文影响极大;杨衒之的《 洛阳伽蓝记 》是现存文史典籍中寺塔记的典范之作。

49.南朝民歌大部分保存在(宋)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清商曲辞》里,主要有 吴歌 和 西曲 两类抒情长诗《 西洲曲 》是南朝民歌中艺术性最高的一篇50.北朝民歌大部分保存在《乐府诗集·横吹曲辞》的《 梁鼓角横吹曲 》中,史载北齐时代 斛律金 [hú] 所唱的《敕勒歌》反映北方的游牧生活;长篇叙事诗《 木兰诗 》,是北朝民歌中最为杰出的作品51. 对酒当歌 , 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 曹操《短歌行》52.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 ,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 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53. 秋风萧瑟天气凉 , 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雁南翔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一》54.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 , 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55. 明月照高楼 , 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曹植《七哀诗》56. 夜中不能寐 , 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 , 忧思独伤心 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一》57. 目送归鸿 , 手挥五弦 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嵇康·《赠兄秀才入军 其二》58. 风驰电逝 , 蹑景追飞 凌厉中原,顾眄生姿——嵇康·《赠兄秀才入军 其一》59. 被褐出阊阖,高步追许由 自非攀龙客,何为歘来游——左思《咏史八首 其五》60. 世胄蹑高位 , 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左思《咏史八首 其二》61. 暧暧远人村 , 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归园田居 其一》62. 结庐在人境 ,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 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63. 自古圣贤尽贫贱 ,何况我辈孤且直鲍照《拟行路难 其六》64. 残月如初月 , 新秋似旧秋 露泣连珠下,萤飘碎火流庾信《拟咏怀二十七首》65.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 , 莲子清如水 《西洲曲》(选自《乐府诗集·杂曲歌辞》这首诗是南朝民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