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中地理必修一四种教材比较的格式借鉴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22.43KB
约3页
文档ID:53947977
高中地理必修一四种教材比较的格式借鉴_第1页
1/3

四种版本教材比较四种版本的高中地理必修Ⅰ教材比较由人民教育出版社、 湖南教育出版社、 中国地图出版社和山东教育出版 社四家出版社组织编写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下的新教材(以下分别简称为人教 版、湘教版、地图版和鲁教版) ,获得了教育部的审查通过 目前全国共有广东、 海南、山东、宁夏和江苏五个省正在进行新教材的实验试用四版教材以新课程 标准为依据,但又各具特色下面笔者分别从教材的呈现方式、基本内容、编排 体系和语言特色等方面把高中地理必修Ⅰ四本教材进行简单的比较,以便有关人 员更好地了解各版教材的特点一、基本呈现方式统计字数( 万字) 插图(幅)章( 单元) 、节数 页数课题、问题研究或单元活动人教版12 100 5、16 106 5 个问题研究地图版约 13 130 4、13 110 课题 4 个、案例 13 个 鲁教版约 11 139 4、12 100 4 个单元活动湘教版19 120 4、15 113 约 60 个小活动(练 习)﹡注: 表中数据系笔者的粗略统计, 未必精确二、基本内容及编排体系比较1.人教版人教版是全国各地选用最多的新教材 本版打破了课标对地理内容的陈 述顺序,而更倾向于地理学科本身的逻辑与分类,教材编写驾轻就熟, 这样也避 免了许多小瑕疵。

把用来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的三大岩石、岩浆之间的相互转 化内容,放在“塑造地表的内外营力”之后讲述是本版教材的一大创举新人教 版是唯一没有遵循课标要求, 而把必修Ⅰ中四大内容标准之一的第4 点“自然环 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放在了必修Ⅱ中的教材,这使得其必修Ⅰ成为纯粹的自然 地理教本新版教材同时继承了老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本中的许多内容,显得与 老教材有许多相似之处 人教版在其结构上的另一个亮点是每章最后以一个很好 的案例研究作结束, 用来体现新课标中探究学习的理念,这一点与地图版教材不 谋而合值得探讨的地方:本册书只完成了课标任务的3/4 ,使得自然地理部分 的份量较重, 诸如恒星日与太阳日区别之类的过难内容可否取消?另外,在编排 上,教材依据课标的陈述位置,把“地球的圈层结构”放在《宇宙中的地球》一 章中总感觉有生拉硬拽之嫌P30图 2.1 中的太阳辐射经大气后有部分被削弱,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箭头应比大气上界细一些,否则地-气系统获得的热量与支 出的热量将不平衡; P78的“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并不能准确说明三大岩石 与岩浆之间的转化关系 还有,第一章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中三个主标题的 语法结构统一起来可能会更好一些。

2.地图版地理教材的自身特点之一是图文并茂地图版课本发挥了做图的优势, 书中插图色泽逼真、 比对明显, 图中要反映的地理事物清晰明了,几乎每一幅插 图做得都很精致课文文字表述简洁,善于总结规律,利于学生掌握,折射出有 经验的一线地理教师的智慧 课本内容编排基本以课标的内容标准为依据,打破 了传统的地理科学体系 每章均以“课题(探究)”开篇,每节又以“案例研究” 结束,课题和案例研究篇幅占了整个教材的1/5 较好地体现出新课标的自主性、 探究性、开放性和有用性的新理念, 对学习方式的转变有较大帮助 可以这么说, 从很多方面看,地图版必修Ⅰ是一版优秀的新课标教材值得探讨的地方: 地图版必修Ⅰ的每个章节的篇幅多寡悬殊较大,课时 安排上不好协调 另外,由于现在许多中学都有天文观测台,能否在第一章适当 补充一点天文观测常识和天文现象预报等知识?还有,选取“寒潮”作一节内 容,来体现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典型性不强,份量也稍显不足3.鲁教版本版的内容体系在基本遵循课标表述的基础上,融入了人文精神, 每个 单元的标题构成是“从 ,, 看,, ”教材没有把课标内容标准中的“举例说明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体现出来,而是把它放到了必修Ⅱ中, 结构上显得更为自然、 合理。

教材知识构成上的特点是面广点粗, 有选择地细化 鲁教版的最大优点是非常注重地理能力的训练,在每个单元的最后都有单元活 动,其主要目的就是对学生进行重要地理技能的培养值得探讨的地方: 教材文字部分对知识点和地理规律的表述较简单,但 在评价系统至今仍不明了的情况下,教师教学的深度和广度难以把握另外,书 中的图文有时不够吻合,如P30图 2-1- 6“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中示意:沉积岩 和岩浆岩必须先变质生成变质岩后才能回到岩浆中,与课文表述相矛盾;P38图 2-2- 4“大气的保温作用”与人教版的图一样,太阳辐射经过地球大气层后,会 有一部分被削弱,图中并没有用箭头的粗细表示出来4.湘教版继成功开发出有特色的初中新课标地理教材后,湘教版的高中地理教材 传承了初中教材的一些成功作法 教材中穿插了大量的练习和小活动是其一大特点,这样便于学生及时理解、巩固新学知识,也方便了教师教学课本中的语言 表述追求通俗化、生活化、形象化教材在编排结构上,基本遵循了课标中内容 标准表述的逻辑和顺序,这一点与地图版本相同值得探讨的地方: 课文中的文字偏小(五号字作为课文主体字是否合 适?),语言不够精炼(字数达19 万),书本中的文字份量是四版中最重的。

每章后的“双语学习”内容也增加了教材的份量书中少数地方的语言还不够准 确明白,有时甚至会让人费解 如 P27倒数第九行“ , 经过漫长时期的进化和繁 衍, ”, P31倒数第九行“用观察颜色和对磁铁的反应方法,区分磁铁矿与赤铁 矿”,P71 “如何保持土壤不被冲刷”等,类似的语句教材中出现得较多四种版本的教材共同特点较多: 都或多或少打破了课标和传统的地理知 识分类编排体系, 力图摆脱传统的地理科学体系的束缚由于新课标较原大纲对 记忆性地理知识的要求减少很多、对某些地理技能的要求也有所降低,因此各版 新教材份量较老人教版有所减轻,课本变薄 在呈现方式上出现多元化趋势,增 加了探究学习的内容, 体现出了新课标的理念 总体而言, 四个版本教材的知识 与技能部分均以课程标准为最低要求,每版教材又都有各自不同的发挥和拔高; 每版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各具特色,多用课题、问题研究、单元活动等方式,体 现出了新的教育教学思想打破教材垄断, 实行一标多本, 有利于促进我国基础教育教材编写水平 的提高让更多的地理科学家、 教育教学专家参与中学教材编写,深入研究地理 教学,实在是地理基础教育事业上的一大幸事。

以上对四种版本的新高中地理必 修Ⅰ教材的比较还是比较浅显和零碎的,笔者对新教材的了解和理解肯定还有很 多不到位的地方, 因此观点也难免有失偏颇 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随着实 验区新教学的深入,各版本的教材也会得到更好的完善。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