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赠孟浩然_李白注释翻译赏析讲解

大米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90.36KB
约12页
文档ID:430586163
赠孟浩然_李白注释翻译赏析讲解_第1页
1/12

赠孟浩然-李白|注释|翻译|赏析|讲解【作品简介】《赠孟浩然》由李白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首诗大致 写在李白寓居湖北安陆时期(727;;736 ),此时他常往来于襄汉一带, 与比他长十二岁的孟浩然结下了深厚友谊 诗的风格自然飘逸,描绘 了孟浩然风流儒雅的形象,同时也抒发了李白与他思想感情上的共 鸣全诗推崇孟浩然风雅潇洒的品格首联点题,抒发了对孟浩然的 钦慕之情;二、三两联描绘了孟浩然摒弃官职,白首归隐,醉月中酒, 迷花不仕的高雅形象;尾联直接抒情,把孟氏的高雅比为高山巍峨峻 拔,令人抑止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的唐诗三百首栏目原文】 《赠孟浩然》作者:李白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注解】1 .孟夫子:指孟浩然夫子,一般的尊称此诗约作于开元二十 三年( 735 )孟浩然离开长安回到襄阳隐居之后2 .风流:古人以风流赞美文人,主要是指有文采,善词章,风度 潇洒,不钻营苟且等王士源《孟浩然集序》说孟“骨貌淑清,风神 散朗,救患释纷,以立义表灌蔬艺竹,以全高尚3 .红颜句:意谓从青年时代起就对轩冕荣华(仕宦)不感兴趣4 .白首:白头,指老年。

5 .醉月句:月下醉饮中圣:“中圣人”的简称,即醉酒曹魏 时徐邈喜欢喝酒,称酒清者为圣人,酒浊者为贤人中:读去声,动 词,“中暑”、“中毒”之“中”,此为饮清酒而醉,故曰中圣释源:《三国志;魏志;徐邈传》:“徐邈字景山,燕国蓟人也hellip;… 魏国初建,为尚书郎,时科禁酒,而邈私饮至于沈醉校事赵达问以 曹事,邈曰:‘中圣人rsquo;达白之太祖,太祖甚怒度 辽将军鲜于辅进曰:‘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 邈性修慎,偶醉言耳rsquo;竟坐得免刑说解:曹操严禁饮酒 徐邈身为尚书郎,私自饮酒,违犯禁令当下属问询官署事务时,他 竟说“中圣人”,意思是自己饮中了酒因当时人讳说酒字,把清酒 叫圣人,浊酒叫贤人关于“酒”与“圣人”之关系,最早的记载出 现于《春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传】二十二年春,臧武仲如晋, 雨,过御叔御叔在其邑,将饮酒,曰:“焉用圣人!我将饮酒而己, 雨行,何以圣为?”穆叔闻之曰:“不可使也,而傲使人,国之蠹也’ 令倍其赋后世遂以“中圣人”或“中圣”指饮酒而醉6 .迷花:迷恋花草,此指陶醉于自然美景事君:侍奉皇帝7 .高山:言孟品格高尚,令人敬仰。

《诗经;小雅;车摹》:“高山仰 止,景行行止”8 .徒此揖清芬:只有在此向您清高的人品致敬了李白出蜀后, 游江陵、潇湘、庐山、金陵、扬州、姑苏等地,然后回头又到了江夏 他专程去襄阳拜访孟浩然,不巧孟已外游,李白不无遗憾地写了这首 诗,表达敬仰和遗憾之情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二句,即透 出仰慕而未能一见之意韵译】我敬重孟浩然先生的庄重潇洒,他为人高尚风流倜傥闻名天下 少年时鄙视功名不爱官冕车马,高龄白首又归隐山林摒弃尘杂 明月夜常常饮酒醉得非凡高雅,他不事君王迷恋花草胸怀豁达高山似的品格怎么能仰望着他?只在此揖敬他芬芳的道德光华!【评析】李白比孟浩然小十二岁,但两人常相往来,友谊深厚他钦佩孟浩然清高的品行和自然飘逸的诗风本诗集中表现了他对孟浩然的崇 敬和两人思想感情上的共鸣这首诗,结构严谨,语言古朴自然 , 用的典故全无斧凿痕迹这首诗采用抒情——描写——抒情的方式,以一种舒展唱叹的语 调,表达诗人的敬慕之情李白的律诗,不屑为格律所拘束,而是追求古体的自然流走之势, 直抒胸臆,透出一股飘逸之气前人称“太白于律,犹为古诗之遗, 情深而词显,又出乎自然,要其旨趣所归,开郁宣滞,特于风骚为近 焉。

《李诗纬》)该诗就有这样的特色首先看其章法结构首联即点题,开门见山,抒发了对孟浩然的钦敬爱慕之情一个“爱”字是贯串全诗的抒情线索 “风流”指浩 然潇洒清远的风度人品和超然不凡的文学才华这一联提纲挈领,总 摄全诗到底如何风流,就要看中间二联的笔墨了 中二联好似一 幅高人隐逸图,勾勒出一个高卧林泉、风流自赏的诗人形象 “红颜” 对“白首”,概括了从少壮到晚岁的生涯一边是达官贵人的车马冠服,一边是高人隐土的松风白云,浩然宁弃仕途而取隐遁,通过这一 弃一取的对比,突出了他的高风亮节白首”句着一 “卧”字,活 画出人物风神散朗、寄情山水的高致如果说颔联是从纵的方面写浩 然的生平,那么颈联则是在横的方面写他的隐居生活 在皓月当空的 清宵,他把酒临风,往往至于沉醉,有时则于繁花丛中,流连忘返 颔联采取由反而正的写法,即由弃而取,颈联则自正及反,由隐居写 到不事君纵横正反,笔姿灵活中二联是在形象描写中蕴含敬爱之情,尾联则又回到了直接抒 情,感情进一步升华浩然不慕荣利、自甘淡泊的品格已写得如此充 分,在此基础上将抒情加深加浓,推向高潮,就十分自然,如水到渠 成仰望高山的形象使敬慕之情具体化了,但这座山太巍峨了,因而 有“安可仰”之叹,只能在此向他纯洁芳馨的品格拜揖。

这样写比一 般地写仰望又翻进了一层,是更高意义上的崇仰,诗就在这样的赞语 中结束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的唐诗三百首栏目其次诗在语言上也有自然古朴的特色 首联看似平常,但格调高 古,萧散简远它以一种舒展的唱叹语调来表达诗人的敬慕之情,自 有一种风神飘逸之致,疏朗古朴之风尾联也具有同样风调中二联 不斤斤于对偶声律,对偶自然流走,全无板滞之病如由“红颜”写 至“白首”,象流水淌泻,其中运用“互体”,耐人寻味:“弃轩冕”、 “卧松云”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这样写,在自然流走之中又增加 了摇曳错落之美诗中用典,融化自然,不见斧凿痕迹如“中圣” 用曹魏时徐邈的故事,他喜欢喝酒,将清酒叫作圣人,浊酒叫作贤人,“中圣”就是喝醉酒之意,与“事君”构成巧妙的对偶 “高山” 一 句用了《诗经;小雅;车摹》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典故,后来 司马迁又在《孔子世家》中用来赞美孔子这里既是用典,又是形象描写,即使不知其出处,也仍能欣赏其形象与诗情之美而整个诗的 结构采用抒情;描写;;抒情的方式开头提出“吾爱”之意,自然地过 渡到描写,揭出“可爱”之处,最后归结到“敬爱”依感情的自然 流淌结撰成篇,所以象行云流水般舒卷自如,表现出诗人率真自然的 感情。

赏析】李白与孟浩然的友谊是诗坛上的一段佳话 二人彼此结识,固然 不乏饮酒唱和、携手邀游的乐趣,但是至为重要的,则是在追求情感 的和谐一致,寻求灵性飘逸的同伴和知音史载孟浩然曾隐鹿门山, 年四十余客游京师,终以“当路无人”,还归故园而李白竟亦有类 似的经历他少隐岷山,又隐徂徐山后被玄宗召至京师,供奉翰林 终因小人谗毁,被赐金放还的确,笑傲王侯,宏放飘然,邈然有超 世之心,这便是两位著名诗人成为知交的根本原因 这首诗就是二人 友谊的见证首联即揭出“吾爱”二字,亲切挚恳,言由心出,一片真情掩蔽 全篇孟夫子”,点出所爱之人,扣紧题目孟浩然比李白长十二岁 年岁既长,襟怀磊落,生性潇洒,诗才又特出,自然令李白仰慕钦敬, 所以才以“夫子”相称夫子”非章句腐儒,那是作者鄙夷不耻的 这是对孟浩然倜傥旷放生涯的赞誉果然,下面使补充道: “风流天下闻”接下来二联,作者集中笔墨刻画这位儒雅悠闲的“孟夫子”形象: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红颜”对“白首”,当是概括了孟浩然漫长的人生旅程,“轩冕”对“松云”,则象征着仕途与隐遁,象征 着富贵与淡泊前者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后者虽有人表示倾慕,但 未见有几人能守本持一。

孟浩然不同他抛弃了功名富贵,便安心林 下,终日与劲松白云为伍自少至老,心志如一这里,一 “弃” ,一 “卧”,准确生动地描绘出孟浩然对人生所作出的抉择其欲摆脱 世俗羁绊的高风亮节,其迷恋山水的自得之貌,呼之欲出,形神毕现 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的唐诗三百首栏目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这一联写孟浩然闲居无事,日以 饮酒赏花为乐前一联作纵向勾勒,此一联则作横向铺染,纵横反复, 详尽描绘了孟浩然的隐士风流谢榛《四溟诗话》曾谓, “红颜”句与“迷花”句,“两联意颇相似”其实,李白的描写是各有侧重的 醉酒迷花,亦是李白乐为之事写此,意在突出孟浩然的洒脱不拘 同时,也愈益显出二人的灵犀相通尾联在赞誉对方时发出由衷的喟叹:“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C 以“高山”喻对方,流露无限慕敬之情,又与首句呼应; “安可仰”, 翻进一层,以己之惭愧不如进行反衬这就自然逼出结句;对孟夫子, 自己只能徒然向他清幽芬芳的人品拜揖 这是礼赞,这是天性率真的 诗人向自己爱慕的人坦露出的赤诚点评】李白之大名人尽皆知他的才华与品德也被后世人所欣赏赞颂孟浩然也是大名鼎鼎,无人不晓如果这两个人见了面会如何呢?最 近我就读到了这首李白写给孟浩然的诗。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传红颜弃轩冕,白首卧孤松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途此揖清芬真是一首好诗,充分表达出了李对孟的热爱!押韵的字,对仗的 诗句,再加上诗人富有创意的语言,使这首诗的风格十分独特全诗 的内容,无疑是在赞扬孟浩然我爱孟夫子,他的风采天下流传少 时不爱香车冕冠,老年独卧孤松之下有月之夜,饮酒作乐,一生爱 花草,不事权贵他就像那高山般不可仰望,只能到此处揖取他的芬 芳李白的语言永远都是那么浪漫洒脱, 短短的几行字,竟把孟浩然 的性情、才华表述得如此淋漓尽致而最后的两句“高山安可仰,途 此揖清芬”更是将自己对孟浩然的热爱抒发到了极点李白还懂得运 用比喻,他吧孟贴切地比作高不可仰望的山一位浪漫主义大诗人, 其名远胜于孟浩然,竟用高山来比喻他人,这既是李白的谦虚李白 与孟浩然还真是同一类人,有着对自然的热爱,把这种自然融入诗中, 就使整首诗超脱世俗,十分清新雅致如果一首诗只能让人在消遣中获得快乐,那么这并不是一首好 诗对于李白的诗,很多人只是认为它的感情强烈,但是我想补充一 句,它也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在这首诗中,有一种思想十分值得珍惜, 那就是一颗不慕名利,清幽淡泊的心现在, “向上爬”的心理已经 让人累得喘不上气来,而这首诗却能让人在劳累中获得内心深处的放 松。

万物由自然而生,李白也恰巧以此为出发点,让人了解自身的本 性,个人的价值从这一点来讲,这首诗也是人们在劳累时的一剂心 灵良药李白的诗,不只是游戏人间,也是对人生的思考;李白的诗,不 仅仅送给孟浩然,他也是在用自己的光芒,普度着后世之人更多唐 诗欣赏敬请关注””的唐诗三百首栏目作者介绍】李白(701年2月28日―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 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剑南道 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今四川绵阳江油市 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祖籍陇 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平凉市静宁县南)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 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 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 湖北安陆有纪念馆李白(l ibái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中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 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想象丰富,激昂奔放,富有浪漫 主义精神。

被贺知章称为“诗仙”,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诗风雄奇豪放他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李商隐与杜 牧并称为“小李杜”)李白于武。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