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统编中外历史纲要】第8课 三国至隋唐五代的文化

东****0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1.88MB
约43页
文档ID:156251566
【统编中外历史纲要】第8课 三国至隋唐五代的文化_第1页
1/43

第8课三国至隋唐五代的文化 人们常认为后一首诗是顿悟,内心没有 欲念,人又何从去惹尘埃而认为前一 首是渐修,内心的洁净,要靠勤拂拭 人生在世,穿行于世事混沌之中,如行 走黄沙中即算内心无欲,衣着洁净也 总有尘埃沾身人心不是眼镜店里的眼 镜,也不是看破尘世闲云野鹤的隐者, 总有些世俗尘埃是挥之不去的 身体脏了,勤擦洗;眼镜蒙灰了,用布 擦摸;心灵的灰尘多了,多拂拭偈 神季更贴切地说明了修身养性的方法 偈神季: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 偈慧能: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新课导入:礼佛说故事 一、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 儒学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学地位独尊呈现繁 盛之势 道家 魏晋南北朝:中 国本土宗教道教 在民间广为传播 ;道教受到儒学 的影响,主张“ 贵儒”和“尊道 佛教发展 两汉:传入中国;汉明帝西域求佛法, 修建白马寺 魏晋南北朝:外来宗教佛教在中国盛行 ;佛教也吸收儒学的精髓,渐趋中国本 土化 唐朝:武则天时期佛教在社会上也有很 大发展,形成不同宗派其中禅宗的传 播和修行比较简便,对后世影响最大 背景:广修寺庙,耗费了大量的钱财,很多劳动力不事生产,严重 影响到政府利益 代表人物:南朝无神论思想家范缜 主张:针对佛教宣扬的形神分离、形亡而神不灭的观点,提出人的 精神和肉体是统一的,对佛教进行抨击 政府:统治者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和后周世宗先后4 次 灭佛 影响:佛教文化遭受损失,但佛教的发展并未从根本上受到遏制 二、文学艺术 魏 晋 南 北 朝 时 期 曹操父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 东晋陶渊明的田园诗 南朝骈文 南北朝民歌 唐朝时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 李白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 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 浪漫情怀,李白因此享有“ 诗仙”的美誉 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 实况,故有“诗史”之称, 他被誉为“诗圣” 白居易的诗歌平 易近人,通俗易 懂,妇孺都会吟 唱,深受大众欢 迎 李白的诗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 ,抒发了昂扬的进取精神,表 现出蔑视权贵、超凡脱俗的风 骨 白居易的诗直面社会现实,揭示 了统治者的腐化和人民的疾苦 杜甫的很多诗作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 给人民带的痛苦,抒发悲愤凄婉之情 讨论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主要描写哪些的方面内容 想一想:我国古代字体的演变过程 隶书 楷书行书草书 甲骨文 金文大篆小篆 书法、绘画与雕塑 兰亭序摹本 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 北朝书法艺术魏碑体 龙 门 二 十 品 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绘 画 女史箴图(摹本局部) 这是相传我国东晋的优秀画家顾恺之所绘的由唐人描摹的 女史箴图。

它长25厘米,宽349.5厘米图中所示的是该摹 本的局部 女史箴图成功地塑造了不同身份的宫廷妇女形 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所处时代的妇女生活情景图中的 妇女形象端庄秀美,神情温顺柔和,体现了顾恺之绘画用线精 细绵密,如“春蚕吐丝”,人物形神兼备的艺术特点 女史 箴图唐摹本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画卷之一,原为清内府收藏 ,1900年被侵华英军掠走,现收藏在英国大英博物馆 洛神赋图(摹本局部) 洛神赋图 东晋顾恺之依据三国时期魏国大文学家曹 植的作品洛神赋进行构思创作,绘制出了 洛神赋图卷运笔细劲古朴,色彩艳丽厚 重,人物刻画生动传神他充分发挥了丰富的 艺术想象力,通过巧妙的构图,描绘出曹植在 洛水之畔与洛水之神宓妃相会的浪漫故事画 中所描绘的洛神端庄美丽,含情脉脉,仪态万 千这位美丽非凡的仙女,据说正是使曹植寝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艺术家代表作作品特点 颜氏家庙碑 柳公权金刚经碑 历代帝王图形态各异,神形兼备 吴道子落笔雄劲,风格奔放 颜真卿端正劲美,雄浑敦厚 方折峻丽,笔力劲健 阎立本 送子天王图 科学家祖冲之 祖冲之(420-500年) 字文远,今河北人,古代 杰出的大科学家。

他在数 学、天文历法、机械制造 等方面有着巨大贡献 三、科技 它是圆的周长同直径的比率,是永远除不尽 的无穷小数,用希腊字母表示其应用广泛 ,在天文、历法、机械等领域,只要涉及到圆 问题,都要用到 圆周率的概念: 我国古代对圆周率的研究: 西汉 刘 歆 3.1547 东汉 张 衡 3.16 曹魏 刘 徽 3.14 南朝 祖冲之 3.1415926(7) “割圆术 ” 祖冲之使用的运算工具“算筹” 贾思勰在种植农作物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想一想,为什么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要顺应天 时地利? 材料分析: 齐民要术种谷写道:“顺天时,量地利 ,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 他认为只有掌握天时和土壤条件来进行生 产,才能获得好收成 19世纪英国著名生物学家 达尔文先生称齐民要术为 “古代中国的百科全书” 这一书被翻译成多种外文传阅 ,在国际上有着广泛影响,尤 其是日本非常重视此书 农 谚 展 台 立春无后霜,插柳正相当 惊蜇点瓜,遍地开花 清明前后,点瓜种豆 谷雨前十天,种棉最当先 夏至不过不暖,冬至不过不寒 九月无霜地也寒 西晋地图学家裴秀禹贡地域图 隋唐科技进一步发展 唐朝已经有了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书 籍。

唐中期的书籍记载了火药的配方唐末, 火药开始用于战争,火箭是最早的火药武 器 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是世界上用科学方 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 医学家孙思邈完成医学名著千金方 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 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1)背景: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频繁 (2)目的: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3)概况 (1)日本派遣使节来到中国,当 时称为“遣唐使” (2)跟随遣唐使节来华的,还有 很多留学生和留学僧等 (3)遣唐使有十几批,最多的一 次达到500多人 阿倍仲麻吕纪念碑 1.遣唐使 四、中外文化交流 (4)影响: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 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弘法大师行状绘词 (1)地位: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 物是鉴真 鉴真(688763年),俗姓 淳于,扬州人,14岁出家为僧 ,法号鉴真他对佛经深有研 究,戒律部分尤其精熟晚年 受日僧礼请,东渡扶桑,履险 犯难,双目失明,终抵奈良 在传播佛教与盛唐文化上,有 很大的历史功绩 2.鉴真东渡 (2)概况:东渡日本,历尽艰辛,双目失明,6次 乃成。

在754年抵达日本 (3)影响: 在日本传授佛经,还 传播中国的医药、文 学、书法、建筑、绘 画等,为中日文化交 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鉴真准备东渡 相关链接 唐招提寺是著名古寺院,位于 日本奈良市西京,公元759年由 中国唐朝高僧鉴真主持修建, 被日本政府定为一级国宝 鉴 真 盲 目 航 东 海 , 一 片 精 诚 照 太 清 舍 己 为 人 传 道 义 , 唐 风 洋 溢 奈 良 城 郭 沫 若 唐与新罗的关系 1.背景:新罗强盛以后,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 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 2.概况:许多新罗商人来到中国经商,新罗物产 居唐朝进口首位 3.影响 (1)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 还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 (2)朝鲜的音乐也传入中国,不仅在唐朝宫廷演出,而 且广泛流行于民间 玄奘西行 1.背景:唐朝与天竺有频繁的交往 2.概况 (1)贞观初年,玄奘 西行前往天竺取 经,经过4年的长 途跋涉到达天竺 (2)遍访天竺名寺,研 习佛法,曾在那烂 陀寺游学,成为远 近闻名的佛学大师 材料一:玄奘离国已久,怀念祖国的心情越来越迫切戒日王和 各国国王、广大的僧俗人民再三挽留他。

鸠摩罗国王甚至表示只 要他肯留下来,要为他建立一百所专院无奈玄奘归国心切,留 学求经的目的既然已经达到,说什么也要回国了643年春天, 西游十七年的玄奘辞别了戒日王和天竺的朋友们,满载着印度人 民的友谊、荣誉和六百五十七卷佛经,启程回国了 结合教材回答玄 奘的历史功绩 材料二: 大唐西域记书影 3.功绩 玄 奘 取 经 回 长 安 图 (1)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 出重大贡献 (2)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 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勤奋刻苦 持之以恒 不图名利 不畏艰险 勇往直前 了解了鉴真和玄奘的故事,我们应学习他们怎样的精神? (1)我们必须有稳定的政治局面,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 (2)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发展经济文化 (3)学习唐朝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在传播先进文化的 同时,要善于吸取其精华,为己所用 今天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 ,唐朝的对外交往情况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以史为鉴: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